科创丨92年小伙造火箭,完成新一轮6亿融资
·聚焦:人工智能、芯片等行业
欢迎各位客官关注、转发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市场规模自2015年的3764亿元逐年攀升至2019年的8362亿元。预测到2024年,市场规模有望攀升至2.4万亿元。
在全球商业发射领域,SpaceX表现突出,独占鳌头。2023年全年,SpaceX将1286吨载荷送入太空,占全球总发射质量的80%。
东方空间首款火箭[引力一号]于1月11日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搭载三颗[云遥一号]气象卫星与重达3吨的低成本货运飞船主体结构配重首飞成功,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5吨。
创造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运载火箭、中国首型捆绑式民商运载火箭、世界首型海上发射的捆绑型运载火箭等多项纪录。
进一步扩充了我国商业发射能力,为我国中型运载火箭的海上机动发射、快速应急发射提供了解决方案。
促进我国商业航天火箭技术、海上发射技术水平上新台阶,同时将发射成本降低至国内商业航天领先水平。
按照[固液并存、循序渐进、有效迭代、系统创新]的发展思路,东方空间将再用2年左右时间实现[引力二号]首飞。
[引力二号]以可回收、极致性价比、高轨发射为主要特点,将进一步提高运载能力至15-20吨。
降低发射成本至SpaceX[猎鹰九号]水平,能够满足大型卫星互联网星座组网及中高轨发射需求。
[引力二号]将采用东方空间自研的[原力-85]发动机,该型发动机已于2023年12月完成半系统热试车,将于今年一季度完成全系统试车。
与多数中国的民营航天公司非常不同的是,东方空间没有采取先从小型火箭、单杆式火箭开始然后慢慢迭代的模式,而是一起步就上马了捆绑式的重型火箭。
火箭的迭代周期可以长达三年以上,也许从小型火箭开始试错可以减小风险,但可能错失这个迭代周期内的市场浪潮。
而东方空间从市场需求出发,通过考察客户对火箭运载能力的需要,进行针对性研发,目标就是抢占先机。
2021年6月,东方空间成功完成4亿元天使轮系列融资,此轮融资由经纬中国、红杉中国联合主导,三一重工、真格基金、联想之星、众海投资、图灵创投等机构参投。
时隔半年,东方空间再度宣布完成近3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和玉资本主导,云九资本、奇绩创坛、险峰长青、惠隆创投、鼎和高达、易合资本等机构跟投。
不久之后,东方空间再次披露完成4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领投方为山行资本,民银国际、米哈游、星瀚资本、元璟资本、知春资本、元禾原点、凡卓资本等跟投,原有股东鼎和高达、天府三江资本等机构持续支持。
2024年1月,东方空间正式公布近6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成果,本次融资由梁溪科创产业母基金(博华资本管理)、申银万国投资、洪泰基金、新鼎资本等新机构参与投资,原有股东山行资本、民银国际、鼎和高达等持续加码。
东方空间B轮融资估值已达60亿元左右,成为中国最新一家民营航天准独角兽公司。
姚颂,出生于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011级本科,与清华师友共同创立了AI芯片公司深鉴科技,2018年该公司被收购,使他实现了财务自由。
如今,年仅32岁的他,身兼多重身份,既是东方空间联席CEO,又管理着无限基金SEE Fund,专注于科技投资。
姚颂的首次创业,便是引领深鉴科技打造AI芯片,仅用两年时间就将公司塑造成了独角兽企业。
两年半后,他将股份以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国际芯片巨头赛灵思,个人财富大幅增长。
东方空间,成立于2020年,主营业务为太空运输,是一家运载火箭和新型空天运输工具的设计制造服务公司。
该公司致力于研发[引力]系列运载火箭,以实现一次性使用、可回收重复使用和载人飞行等系列化、多样化、航班化的空天运输产品。
根据东方空间官网,其[引力]系列运载火箭在短期内将达到一流的航天发射水平,中期实现载人飞行商业化,长期规划实现近地卫星探索商业化。
目前,公司以提供发射服务为主,正在构建火箭量产的供应链和生产链,以降低火箭发射成本。
在商业驱动方面,东方空间将卫星的革新应用到特定市场,实现商业闭环。
不同的应用带来不同的细分市场,未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百亿乃至千亿级别。
2023年4月,我国天兵科技研发的天龙二号液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实现首飞,这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领域首款液体运载火箭成功入轨。
2023年7月12日,蓝箭航天推出的朱雀二号液体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成为全球首枚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的液氧甲烷火箭。
2024年1月11日,东方空间研制的全球最大固体火箭引力一号发射成功。
至此,我国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中科宇航、天兵科技、东方空间等六家民营航天企业已成功实现运载火箭的入轨发射。
据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我国民营航天领域将继续发力,星河动力正在研发中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其研制的智神星一号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实现首飞。
天兵科技亦在研制大型液体运载火箭天龙三号,预计2024年5月进行试飞。
随着火箭运载能力不断提升、稳定性加强以及发射成本显著降低,我国民营航天有望步入2.0时代。
商业航天已逐渐成为各大国竞争的焦点,马斯克旗下的星链计划已部署接近5700颗卫星,我国为争夺有限的轨道和频谱资源,势必会加大星座计划的投入,提升火箭运载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部分资料参考:投资界:《90后,融资17亿》,财经思享汇:《揭秘中国的SpaceX:东方空间》,猎云精选:《2024开年,又火了一位90后CEO》,东四十条资本:《92年小伙造火箭,干出60亿估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