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强主网助发展:500千伏环网架构建成;电网总变电容量9125万千伏安,500千伏线路136条。
●升级农网奔小康:总投资116亿元“井井通电”工程全部完成,惠及农田4183万亩。
7月12日,山东省莱西市孙受三村的葡萄种植大户吴瑞革一边引导游客采摘葡萄,一边笑嘻嘻地介绍:“自从供电公司把电架到了地头,浇水及时了,俺这葡萄的品质明显提高,产量更是大大增加。听老一辈人说,以前用水非常困难,更别说发展水果种植业了,如今真是赶上了好时候!”
从121年前胶州湾畔亮起山东省第一盏电灯,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山东电力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山东电网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寥若晨星到独立大网
山东电网迎来快速发展期
7月4日,位于青岛市即墨区的神山500千伏变电站一次送电成功,这是山东电网第50座、青岛地区第5座500千伏变电站。今年迎峰度夏期间,青岛地区将因此增加供电能力100万千伏安,可大大缓解青岛电网供电紧张局面,有效满足“蓝色硅谷”等区域用电负荷增长需要。
山东是全国较早通电的省份之一。早在1898年,德国人朴尔斯曼在青岛安装了2台50马力(计75千瓦)的柴油发电机,拉开了山东电力发展的序幕。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加之连年不断的战乱,致使我国电力工业装备落后,规模弱小,发展缓慢。山东电力工业也是步履蹒跚、艰难发展。直到1949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仅有13万千瓦,全年发电量2.09亿千瓦时,人均用电量4.5千瓦时。全省的输电线路只有143.4千米,最高电压等级为33千伏。各地的电厂都是孤立运行,电压等级也不统一。
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电力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1957年2月,山东省第一个110千伏高压输变电工程──神头—济南输电线路建成投运,把淄博、济南两个供电区域连接起来,济南、神头、洪山、南定4个电厂并网运行,形成了山东第一个跨地区电网──鲁中电网,这也是山东建设统一电网的开端。
1973年12月,山东第一条220千伏线路莱芜电厂──魏家庄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山东省有了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淄博魏家庄变电站,有了第一条220千伏线路──莱魏线。此后的30年,220千伏线路作为山东“南电北送”“西电东送”的大动脉,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快速发展,220千伏电网成为主网架。
改革开放以后,山东电力积极适应省内“南电北送”“西电东送”的现实要求,发挥集体优势,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电网建设。1980年12月,潍坊—招远220千伏输电线路和220千伏招远变电站建成投运,烟台电网并入山东电网,标志着以220千伏线路为主网架的山东统一电网正式建成。
1987年11月,山东省第一个500千伏工程──邹县—济南—潍坊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建成投运,标志着山东电网正式步入500千伏大容量、超高压电网时代。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发展,2000年9月,500千伏临沂—日照—青岛—潍坊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标志着山东电网500千伏大环网主网架建成。
到2000年底,全省共建成500千伏输电线路873.9千米,500千伏变电站4座、变电容量392万千伏安。如今,山东电网已投运500千伏变电站50座、变电容量9125万千伏安,500千伏线路136条、长度9308千米。
畅通“外电入鲁”大通道
山东加入全国电网大家庭
7月8日,山东电网通过“外电入鲁”通道接纳外部电力首破2000万千瓦大关,瞬时最高达2038.9万千瓦,同比增长18.29%。实施“外电入鲁”战略,是山东电网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电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的大背景下,“外电入鲁”成为山东经济高增长、低排放的绿色希望。
2005年3月1日,连接500千伏河北辛安变电站和500千伏山东聊城变电站的辛聊双线建成投运,标志着山东电网与华北电网正式联网,山东结束独立省网的时代,融入全国电网。
2009年9月,山东电网与华北联网的第二条通道──500千伏黄滨双线建成投运,山东电网接纳省外来电的能力提高到350万千瓦。2011年2月,±660千伏银东—山东直流输电工程实现双极投运,这是世界上第一个660千伏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工程。自此,山东电网接纳外电能力提升到750万千瓦。
2014年11月,落点山东的首个特高压工程──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是国家大气污 染防治行动计划中首批获得核准,并率先开工建设的特高压工程,是全国第一个由省级电网公司负责建设管理的特高压工程。
自2005年山东电网结束孤网运行14年来,山东电力大力推动“外电入鲁”战略落地,特别是“十三五”以来,随着1000千伏锡盟—山东、榆横—潍坊特高压交流工程,±800千伏扎鲁特—广固、伊克昭—沂南特高压直流工程相继投运,山东电网迈入特高压交直流混联新时代,外电入鲁能力持续提升。
2018年,山东电网全年接纳外电719.56亿千瓦时,约占全网总用电量的15%,今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高。“十三五”末,随着山东境内特高压交流扩大环网工程建成投运,山东电网接纳外电能力有望突破3000万千瓦,将从根本上破解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和煤炭消费总量压减难题。
大河有水小河满
充足电提升百姓奔小康速度
2月4日,农历除夕。山东电力数万名职工坚守工作岗位,全省35.82万个公用配电台区“零停电”,连续6年实现大年夜台区“零停电”。
2014年12月30日,山东电力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对外公开“春节台区不停电”承诺。当年,山东全省遍布城乡的公共台区共有20余万个,10千伏配电线路长度约20万千米,而负责配网运维的员工只有2万余人。
经过多年的持续投入,山东城乡供电“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由坚强向智能的跨越。据统计,2013年至2018年6年间,山东配电网10千伏配电线路由17080条增至22512条,联络率从51.38%升至84.2%,公用配电变压器数量由18.8万台增至35.82万台,配网智能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了有效提升。日益坚强智能的配电网,是连续6年实现大年夜台区 “零停电”的坚实基础。
始于2016年的“井井通电”工程,则补齐了农田电排灌这块“短板”。一年多之后,总投资116亿元的山东“井井通电”工程全部完成,全省通电机井覆盖农田面积达4183万亩,约101个县(市、区)、2.5万个村受益。总体测算,每年可为农民节约支出25亿元。
经过几十年的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今天的山东电网已形成三个特高压交流落点、三个直流落点深入负荷中心,500千伏环网为省域电网主网架,220千伏环网为市域电网主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支撑。
上一篇:广西电网将完成“十三五”农网改造任务
下一篇:南方电网成立全球首家数字电网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