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硬盘兵败闪存 划江而治成大势所趋

最新更新时间:2008-02-19来源: 中国新闻网关键字:硬盘厂商  闪存芯片  兵败  微型硬盘  NAND闪存  闪存盘  常量  变量  江界  微硬盘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硬盘与闪存的龙虎之争终于在微硬盘产品上首分胜负。日前,日立公司表示由于面临闪存芯片的激烈竞争,日立将放弃微型硬盘业务,另外,富士通也宣布已经放弃生产1.8英寸硬盘的计划,原因同样是NAND闪存已经日益作为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存储设备使用。

  硬盘的首次失败

  自闪存盘问世以来,闪存应用的高速发展便已深深撼及硬盘,三星公司电子半导体事务部总裁黄昌圭曾明确表示:未来闪存将全面取代硬盘。语虽如此,硬盘近年来的发展却并未减慢,在与闪存的多轮博弈中也未明显落败。而此次日立与富士通双双放弃微硬盘却可以归为首次失败。

  据悉,在去年第三季度,日立销售了56万块1.8英寸硬盘,约占其硬盘销售量的2.3%。同期内日立只销售了3000块1英寸硬盘。

  全球移动存储领导厂商朗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硬盘的优势在于大容量和低价格,但随着闪存芯片容量的持续增长、以及价格的持续下跌,硬盘厂商将阵线后移是必然的。

  闪存海量化进程日益加速

  近年来闪存应用的发展之势足以用惊人来形容——闪存盘、手机、MP3、MP4、数码相机……闪存无处不在。而这一系列疾风骤雨似的发展背后,都缘于闪存的持续海量化。

  以闪存应用最典型的代表:闪存盘为例,2006国内闪存盘的主流容量尚是256M,2007年便上升为1GB、2GB。据悉,作为闪存盘市场领导者及闪存盘发明专利持有者,朗科公司目前可为客户订制最高64G闪存盘的产品。

  另据朗科公司市场部人士分析,2008年闪存盘主流容量将形成4G-8G的格局,而2010年更有望达到64G。

  由闪存芯片巨头三星公司传来的消息显示,一种不需要增大芯片面积,却能使数据存储容量达到以前2倍的新型闪存正在酝酿之中。三星电子半导体事务部总裁兼CEO黄昌圭说:“随着3D制造技术的发展,闪存时代的大门将被开启。”

  划江而治是大势

  微硬盘的兵败依然无法归为硬盘的兵败,未来硬盘与闪存“划江而治”将是比较现实的趋势。

  分析人士表示:硬盘在容量上的优势应当是短期内闪存所无法取代的;由大容量而产生的高性价比相信也是短期内闪存所无法达到的,这成为硬盘在未来依然占据移动存储半壁江山的重要保障。“

  由于硬盘与闪存的容量都在高速推进,二者划江而治的“江界”也应当是一个“变量”而非“常量”,简言之,二者既互相竞争又相互推进,共同推进移动存储的高速发展。

关键字:硬盘厂商  闪存芯片  兵败  微型硬盘  NAND闪存  闪存盘  常量  变量  江界  微硬盘 编辑:汤宏琳 引用地址:微型硬盘兵败闪存 划江而治成大势所趋

上一篇:东芝将投巨资新建两座NAND闪存厂
下一篇:三星量产64GB SSD硬盘 用于戴尔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1 14:55

海力士06年表现强劲,PMP/MP3用NAND闪存功不可没
据iSuppli公司,借助于消费者对便携媒体播放器(PMP)/MP3播放器的需求大增,海力士半导体2006年在全球消费电子芯片市场中表现出色。 在iSuppli的2006年顶级消费电子芯片供应商排行榜上,韩国海力士的名次上升一位至第五位,取代了日本的瑞萨科技。海力士排名上升,要归功于该公司用于PMP/MP3产品的NAND闪存销售强劲。 2006年总体PMP/MP3单位出货量为1.781亿台,比2005年的1.287亿大增38.4%。海力士2006年PMP/MP3方面的销售额达到8.31亿美元,比2005年的5.82亿美元增长42.9%。该增幅是PMP/MP3市场的三大芯片供应商中最高的。另外两家供应商是韩国三星电子和日
[焦点新闻]
竞争NAND接口规格 东芝、三星与英特尔起冲突
  在NAND闪存(以下,NAND)市场份额中占到近40%、排名首位的韩国三星电子与排名第二、份额超过30%的东芝联手合作。两公司开发完成了 NAND用高速接口规格“Toggle DDR 2.0”,并已向JEDEC固态技术协会(JEDEC)提交了标准化方案(图1)注1)。该规格可用于SSD的控制器LSI及NAND的接口。除了SSD外,还设想用于内存卡中的NAND等更广泛的用途。   三星和东芝力争使JEDEC批准NAND用接口技术“Toggle DDR 2. 0”成为标准。与其竞争的是由英特尔等主导的“ONFI”。   “Toggle DDR 2.0”的特点是速度高达400Mbit/秒。这相当于现有主流产品的10倍左右
[半导体设计/制造]
发力25纳米器件,美光欲重夺NAND闪存技术霸主地位
在内存价格低迷和库存上升的不利情况下,美光日前声称凭借开发25纳米NAND,已经夺回在NAND闪存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美光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Steve Appleton表示,“25纳米NAND仍处于开发之中。” 美光没有详细介绍该器件结构的技术情况,也没有透露它的制造工艺,只是展示了该器件的一张照片。Appleton指出:“我展示这张照片,是为了让大家知道,我们不会在50纳米止步。”他还指出,至少要在三年以后才能推出25纳米器件。 海力士、东芝、三星和美光-英特尔合资企业都在争夺NAND领域中的技术领先地位,纷纷宣布推出新型器件。这些在公司宣布推出新产品之后不久,三星也奋起反击。它在2006年9月开发出了业内的
[焦点新闻]
阿里要建“NASA”:YunOS或为重要棋子与技术变量
  日前, 阿里 启动了一项代号“NASA”的计划,动员全球两万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投身“新技术战略”。表示面向未来20年组建强大的独立研发部门,建立新的机制体制,为服务20亿人的新经济体储备核心科技。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马云也谈了自己的愿景,未来20年将 阿里 巴巴打造成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家企业盈利。   互联网大佬都开始将新兴科技与人工智能提上了战略议程   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趋势就是,互联网大佬都纷纷开始将新兴科技与人工智能提上了战略议程。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工智能成了焦点,李彦宏、马化腾、雷军等科技巨子的提案和建议几乎都会涉及人工智能的议题,
[网络通信]
ISSCC 2021报告3D NAND闪存最新进展
一年一度的ISSCC涵盖了广泛的讨论主题。例如每年的会议中,都包含有关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会议,大多数NAND闪存制造商都会分享其最新发展的技术细节。在会议上,我们能获得的信息超出了这些公司通常在新闻发布会上愿意分享的信息,并且演讲通常涉及来年即将上市的技术。 在本周的ISSCC 2021上,六家主要的3D NAND闪存制造商中的四家将展示他们最新的3D NAND技术。三星,SK hynix和Kioxia(+ Western Digital)正在共享其最新的3D TLC NAND设计,而英特尔将展示其144层3D QLC NAND。美光公司(去年年底宣布推出176L 3D NAND)和中国存储新兵长江存储今年都不参加。
[嵌入式]
ISSCC 2021报告3D <font color='red'>NAND</font><font color='red'>闪存</font>最新进展
STM8变量的存储
@tiny - zero page(0x00-0xff) 申明:@tiny char a a).bsct - 在zero page 区域的初始化变量 b).ubsct - 在zero page 里面的未初始化变量 c).bit -位操作段 d).share @near - Zero page 以外的RAM区域 a).bss - 未初始化变量区域 b).data - 已初始化变量区域 c).const - 常量区域 @far .fdata .fconst .text @EEPROM
[单片机]
英特尔:不屑NAND竞争,力夺SSD龙头
  芯片龙头英特尔(Intel)的NAND闪存事业群新主管透露,该公司立志成为固态储存(SSD)领域的一哥,但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没兴趣在NAND市场称王。      英特尔并不想步上三星(Samsung)、海力士(Hynix)与东芝(Toshiba)等NAND供货商彼此争夺市占率的后尘,不过却透露了想抢夺三星SSD市场龙头宝座的意愿。但令人惊讶的,总是第一名的英特尔无意成为NAND市场的老大。      目前英特尔在处理器与芯片组市场都是龙头,如果该公司在某个市场名次落后,也意味着该公司将退出那个领域。举例来说,这几年来英特尔已经因为某些理由,放弃ASIC、通讯IC、NOR闪存,品牌PC以及超级计算机等业务。       对闪存:不
[半导体设计/制造]
STM8单片机STVD环境监视数组变量的多个元素
调试时监视数组变量的多个元素修改如下设置
[单片机]
STM8单片机STVD环境监视数组<font color='red'>变量</font>的多个元素
小广播
最新焦点新闻文章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数字电视 安防电子 医疗电子 物联网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