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的悲剧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演,可以说,全世界的人都站在这个舞台上,都是这出悲剧的演员。我们可以把这出悲剧的序幕命名为《放纵岁月》,在序幕当中,很多银行盲目地发放贷款,却忽视了对贷款方还款能力的评估。悲剧的第一幕叫做《金融风暴》,目前,这第一幕还未落幕,而悲剧的第二幕——— 《经济衰退》就已经粉墨登场。
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已经影响到半导体产业,我们很难预测此次经济衰退的影响力有多大,同样也难以预测此次经济衰退的周期有多长。就台积电而言,我相信本次产业的波谷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不会像2001年那样剧烈,但其持久度却是难以逆料的。不过,尽管大环境景气度欠佳,但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台积电在今年前三个季度仍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最近,我跟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和产业界人士进行过探讨,他们认为美国还会持续两到三个季度的经济衰退,失业率会达到 9%以上,明年年中可能会开始复苏,但失业率由于其惯性还将居高不下,从而会延缓经济复苏的步伐。我认为,欧洲、日本也会存在与美国类似的状况。在此情形下,半导体企业应该采取“hunkerdown”(意为“积极防御”——— 本报记者注)的策略,一方面警惕市场对产业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善于捕捉发展的机遇。
此外,产业景气度欠佳所影响的主要是成熟产品,对高端产品影响不大。台积电12厂第四期工程将于明年开始量产,该生产线将采用目前最尖端的生产技术,其针对的产品不会受到景气不佳的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大陆是电子信息产品最大的市场,同时也是成长最为迅速的市场,中国大陆的IC(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紧贴终端市场,因而具有极大的优势。我们也注意到中国政府十分重视 IC设计业,给予IC设计产业很大的支持,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拥有数百家无晶圆设计公司(Fabless)。我认为政府的支持应该更集中在若干家大的设计公司,因为无晶圆设计公司同样需要依靠规模效应来增强竞争优势。
与中国大陆相比,台湾的优势在于芯片制造,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台湾的IC制造业已经成为世界半导体产业的重要一极,台湾的IC制造企业可以与中国大陆进行密切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在台湾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程中,行政部门扮演了一个相当积极的角色,早在1975年就制定了扶持半导体产业的计划,并于1976年与美国RCA公司签订了技术转让的协议。
产业政策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最为温和的产业政策是为整个产业链的从业者创造优良的环境,而比较激烈的产业政策则是针对产业链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挑选出可能的“赢者”,集中进行投资。在台积电成立之时,行政部门也积极予以资金支持,在公司的总投资额中所占比例达到48%。
由于时代的变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挑选“赢者”集中投资的产业政策目前已经过时,在这方面,中国大陆的决策者在积极扶持半导体产业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产业环境的变化。以我在半导体行业从业五十多年的经验来看,中国大陆的产业政策应该还有改进的空间。
(本文根据张忠谋董事长在台积电运动会开幕式上的演讲录音和之后媒体见面会上的录音整理而成,未经演讲者本人确认。)
记者点评
产业渡难关应着眼自身优势
亚当·斯密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是由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所操控的,据此,我曾经以为经济的繁盛或衰退也自有其定数,不能归因于个人的行为。然而,张忠谋先生的“悲剧论”分明在告诉世人,当前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其实是对金融活动监管失控所造成的,正所谓“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被人所破坏的,还需由人去建设。半导体产业受大环境拖累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半导体企业要熬过这个严冬,至少应该做好三件事:第一是要紧贴市场,第二就是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第三无疑就是要加快整合的步伐。
张忠谋先生所说的“大陆设计+台湾制造”的合作机会,就是从两岸各自的优势着眼的,并没有片面否定“台湾设计”或“大陆制造”,至于个别台湾媒体所谓“张忠谋用‘大陆设计、台湾制造’的新思维全面颠覆目前台湾电子业‘台湾研发,大陆代工’的模式”的报道就未免有哗众取宠之嫌了。事实上,中国大陆有非常优秀的芯片制造企业,台湾地区也有非常优秀的IC设计企业,其发展策略应该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并没有一定之规。
对产业政策的制定者而言,竭力扶持半导体企业自然责无旁贷,然而扶持的方式并不只是资金支持、税收减免或代建厂房那么简单,如何为企业创造良性发展的产业环境才是关键。在这方面,我们不妨认真倾听一下来自海峡彼岸的“忠谋”。
上一篇:FTF:建立嵌入式技术差异化优势 寻求未来高增长
下一篇:FBR分析师不看好Intel、AMD第四季度前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