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技术终国产 丰田在华能否“十年磨一剑”

发布者:剑戟辉煌最新更新时间:2015-10-27 关键字:技术  国产  丰田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0月26日,丰田汽车公司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双擎之夜”活动,正式发布国产油电混合双擎动力总成。从2005年丰田混动进入中国,到核心动力总成国产化,丰田磨剑十年。

    这并不是丰田在推进混合动力过程中第一次十年等待。事实上,从1997年丰田推出第一代普锐斯(参配、图片、询价),到2007年丰田混合动力车型销量达到100万辆,丰田同样用了十年。在此之后,“无需改变车辆使用习惯,却能达到出色燃油经济性”的混合动力技术得到全球消费者认可,进入高速普及阶段。目前,丰田混合动力车全球累计销量已突破800万辆,全球平均月销量保持在10万辆水平,并且最近一次100万辆增长只用了不足10个月。

 

    就在10天前,丰田发布了2050战略,其中明确提到,在2020年前将全球混合动力汽车年销量达到150万辆水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中国可谓重中之重。然而,面对并不“友好”的国家政策和挑剔的消费者,丰田显然需要做出更多努力。2010年成立的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成为丰田在华推进混动道路上重要的标志。这是丰田首次在日本本土以外成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双擎混动技术的国产之路也就此展开。

    经过了10年不断进化,人们并不担心丰田混合动力的技术表现。国产油电混合双擎动力总成采用了多项丰田最新技术:全新的电池冷却系统大幅提升冷却效果;通过技术改进,使动力控制单元重量减少15%,体积减少35%,能量损耗则降低20%;1.8L阿特金森发动机配合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本土化改进,进一步提升车辆的燃油经济性。据了解,即将国产上市的“卡罗拉(参配、图片、询价) ·双擎”和“雷凌(参配、图片、询价) ·双擎”油耗达到4.2L/100Km,创造了丰田所有在中国销售的混合动力车型中的最新低油耗纪录。这样的油耗水平,在目前所有同等发动机排量的车型上,都是“不可能的任务”。

    除此之外,面对国内消费者对动力的偏好,丰田还对车辆进行了专门调校。在日常驾驶中最常见的20km/h-50km/h加速区间,国产双擎车辆只需3.1秒,与同排量传统动力车型或同价格带涡轮增压车型相比,加速性能提升10%以上。

 

    然而,在国内市场上,已有太多的例子表明,国产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更接地气的价格,提升混合动力在国内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一旦忽视了对质量的追求,销量再高也终会反噬其身。一贯以品质立身的丰田,自然深谙其道。为了确保国产混合动力的品质,车辆经过高温、极寒、连续上坡、高海拔地区以及市区拥堵、连续高速行驶、超车等各种极端使用条件下的测试。对于国产混合动力核心零部件,丰田采用与日本同样的检测标准,驱动电池仅在设计阶段就接受了震动、浸水、低温、火烧、穿刺以及高空跌落等一系列严格的测试,以确保其品质。而在生产阶段,丰田甚至要求120余家中国供应商按照“超过日本”的标准进行生产管理。

    如果算上即将上市的卡罗拉·双擎和雷凌·双擎,丰田及雷克萨斯品牌在华销售的混合动力车型已增至10款。丰田也因此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覆盖从小型车到大型车,拥有两厢车、三厢车、SUV及豪华品牌的全线产品的汽车厂商。

    混合动力,这不仅是汽车节能减排的必经之路,更成为丰田未来发展的立身之本。丰田希望通过核心技术国产化,将丰田混合动力车型在华年销量扩大到目前10倍。这个美好的蓝图,现在只剩下“价格”这块拼图了,但愿丰田不会让人失望。

关键字:技术  国产  丰田 引用地址:混动技术终国产 丰田在华能否“十年磨一剑”

上一篇: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的大脑: 40nm车用32位MCU
下一篇:南京LG电池工厂投产 可满足10万辆EV需求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4 19:27

爱芯元智AX620A入选2022“中国芯”优秀产品名单,技术创新力再获认可
爱芯元智AX620A入选2022“中国芯”优秀产品名单,技术创新力再获认可 中国 上海 2022年11月21日—— 人工智能视觉感知芯片研发及基础算力平台公司爱芯元智宣布,受邀出席于11月1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2世界集成电路大会。 作为大会最引人注目的高峰论坛之一,第十七届“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于17日下午公布2022“中国芯”优秀产品征集结果,爱芯元智边缘侧智能视觉芯片AX620A成功入选。 “中国芯”集成电路产业促进大会是国内集成电路领域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行业会议之一,其举办的“中国芯”优秀产品征集活动作为国内集成电路产品和技术发展的风向标和大检阅,旨在遴选出各细分领域创
[工业控制]
爱芯元智AX620A入选2022“中国芯”优秀产品名单,<font color='red'>技术</font>创新力再获认可
更加智能便捷?特斯拉研发无线充电技术
以往更偏向于研发自动机械臂式充电方案的特斯拉,开始进军无线充电领域了。近日,特斯拉首席设计师Franz von Holzhausen表示:“特斯拉正在研发感应式充电技术,不需要插上任何东西,只需将车开到车库里的充电板上就开始自动充电了。” 而对于无线充电技术,特斯拉此前并未将其作为主要的研发方向,而是更偏向于采用自动机械臂式的充电解决方案。通过可自动对接充电口的充电机械臂来自动定位车辆并连接进行充电,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充电的自动化和便捷性,而且相比起无线充电的方式更加具有颠覆性。 不过,自动驾驶的不断发展,更凸显出了无线充电技术的优势。电动车的无线充电与手机的无线充电相似,利用充电器中的磁性线圈将电流传输到车辆底部的磁性线
[汽车电子]
更加智能便捷?特斯拉研发无线充电<font color='red'>技术</font>
KEIL C51代码优化详细分析:局部参数放寄存器变量,数据覆盖技术
阅读了《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5年第10期杂志《经验交流》栏目的一篇文章《Keil C51对同一端口的连续读取方法》(原文)后,笔者认为该文并未就此问题进行深入准确的分析 文章中提到的两种解决方法并不直接和简单。笔者认为这并非是Keil C51中不能处理对一个端口进行连续读写的问题,而是对Kei1 C51的使用不够熟悉和设计不够细致的问题,因此特撰写本文。 本文中对原文提到的问题,提出了三种不同于原文的解决方法。每种方法都比原文中提到的方法更直接和简单,设计也更规范。(无意批评,请原文作者见谅) 1 问题回顾和分析 原文中提到: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对同一端口反复连续读取,Keil C51编译并未达到预期的结果。原文作者
[单片机]
光纤中获得量子密钥分配(QKD)的信息加密技术
来自加拿大、中国和德国三个国家的研究团队,已经从光纤中获得了称为量子 密钥 分配(QKD)的信息加密技术,并将其应用在了新的高度:飞行中的飞机和绕地球运动的卫星上。   为了准备加拿大 量子通信 航天器,安大略省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从地面发射机将安全的量子密钥上行传输到飞机上的接收机。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科学院的一个团队从国家的量子卫星上,向两个不同的地面站发送了纠缠的光子对。   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光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能够对距离地球38000公里以外的卫星激光器所发射的量子态进行地面测量,而这些器件甚至并不是为量子通信设计的。   是鸟、是飞机、是量子密钥分配 科学家已经将QKD作为一种不可破解的加密方案,进行了三十多年的研
[嵌入式]
筑基石,促应用,拓生态,英特尔推动AI技术发展迈向新阶段
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至强产品和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Lisa Spelman在CES 2024上分享观点 人工智能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顶流”。 2023年,随着生成式AI的爆火,该赛道被再次推至高潮,据IDC数据显示,2027年中国AI投资规模有望达到381亿美元,全球占比约9% 1。火爆的现象之下,是大数据技术数十年积淀的成果,该技术涵盖数据获取、存储、基于庞大数据集的“AI大模型”开发,以及构建专门针对AI的强大算力。 随着行业探索的逐渐深入,大模型的复杂程度日益上升,因此,对支撑其运作的底层算力需求也愈发严苛。过去一年,半导体行业巨头与众多中、小型企业纷纷入局,以期进一步扩展并提升AI算力。而作为技术创新引领者,
[网络通信]
筑基石,促应用,拓生态,英特尔推动AI<font color='red'>技术</font>发展迈向新阶段
阿德莱德大学开发硫电池技术 至少可充放电10000次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研究人员在硫电池技术方面取得进展。在不久的将来,电池的充电次数可能会增加一倍。 (图片来源:阿德莱德大学) 该校能源与催化材料中心负责人Shizhang Qiao表示:“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高效电极材料,以促进电池反应,并提升金属硫电池的耐用性。对于成本更低、能量密度更高的下一代储能设备而言,金属硫电池是主要选项之一。然而,该类电池的循环耐久性普遍较差,可以充电的次数有限。相比之下,这种新硫金属电池至少可以充放电10000次。” 这项研究为开发新一代金属硫电池开辟了途径,比起当前的锂离子电池,有望储存至少两倍的重量比能量。钠硫电池比锂离子
[汽车电子]
阿德莱德大学开发硫电池<font color='red'>技术</font> 至少可充放电10000次
港中大教授研发DeepID人脸识别技术 准确率超99%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汤晓鸥、王晓刚及其研究团队上周宣布,他们研发的DeepID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率超过99%,比肉眼识别更加精准。     汤晓鸥领导的计算机视觉研究组 (mmlab.ie.cuhk.edu.hk) 开发了一个名为DeepID (深分证)的深度学习模型, 在LFW (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数据库上获得了99.15%的识别率。     LFW是人脸识别领域使用最广泛的测试基准。实验表明,如果仅仅给出人脸中心区域,人用肉眼在LFW上的识别率为97.52%。     在此之前,汤晓鸥的研究组开发了一个基于高斯过程的人脸识别技术GaussianFace (高斯脸),取得了98.
[安防电子]
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技术简介
本文介绍了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构成,分析了光纤光栅传感系统所用的3种不同的光源LED,LD和掺铒光源的性能,阐述了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各种不同的温度和应力的区分测量方法,描述了滤波法、干涉法、可调窄带光源法等几种常用的信号解调技术,最后,提出适应未来的需要如何对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光源、光纤光栅传感器和信号解调进行优化。 自1978年,加拿大的Hill等人首次在掺锗石英光纤中发现光敏现象并采用驻波法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纤光栅和1989年美国的Melt等人实现了光纤Bragg光栅(FBG)的UV激光侧面写入技术以来,光纤光栅的制造技术不断完善,人们对光纤光栅在光传感方面的研究变得更为广泛和深入。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一般传感器抗电
[嵌入式]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更多精选电路图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更多每日新闻
随便看看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