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碳纤维可储存电能 可用于电动汽车车身

发布者:TranquilDreamer最新更新时间:2018-10-22 来源: TechWeb关键字:碳纤维  车身  电池电极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0月2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瑞典查尔默斯理工大学最新研究表明,碳纤维可以作为电池电极,直接储存能量。这为电池形态提供了新的可能,未来碳纤维车身可以作为能源系统的一部分。

使用碳纤维材料可大大降低未来飞机和汽车的重量,比如客机如果想要使用电力驱动,就需要比现在的重量轻得多,而为了延长电动汽车单次续航的行驶距离,减轻车身重量也是至关重要的。

查尔默斯理工大学材料与计算力学教授Leif Asp对碳纤维执行更多任务的能力进行了研究,例如,它们可以储存能量,而不仅仅是让它作为增强材料来使用。

他表示:“这样一来,车身就不仅仅是一个承重元件,还可以充当电池。”“还可以将碳纤维用于其他用途,如收集动能、传感器或能量和数据的导体。”如果所有这些功能都是汽车或飞机机身的一部分,那么重量可以减少50%。

Leif Asp教授领导了一个多学科的研究小组,他们最近发表了这项关于碳纤维微观结构如何影响其电化学性质的研究——也就是说,它们在锂离子电池中作为电极工作的能力。到目前为止,这还是一个未开发的研究领域。

研究人员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商用碳纤维的微观结构。他们发现,具有小而不定向晶体的碳纤维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但相对硬度较低。如果将其与碳素纤维相比,后者具有有大而高度定向的晶体以及更大的硬度,但是后者电化学性质太低,不能用于结构电池。

Asp教授说:“我们现在知道了如何制造多功能碳纤维来获得高储能能力,同时保证足够的硬度。”“对汽车等许多应用来说,稍微降低硬度并不是问题。”目前市场主要是昂贵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硬度是为飞机使用量身定制的。因此,碳纤维制造商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潜力来扩大其应用范围。

在研究中,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的碳纤维的硬度略高于钢,而电化学性能较差的碳纤维硬度仅为钢的两倍多。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与汽车和航空工业合作。Leif Asp解释说,对于航空业来说,可能需要增加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厚度,以弥补结构电池刚度的降低。这反过来也会增加它们的储能能力。

“最关键的是在系统层面上优化车辆——基于重量、强度、刚度和电化学性能。这对汽车行业来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汽车行业更习惯于优化单个零部件。结构电池可能不会像传统电池那样高效,但由于它们具有结构承重能力,在系统层面上可以获得很大的收益。

他接着说,“此外,结构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会比标准电池更安全,尤其是它们也不会含有任何挥发性物质。”


关键字:碳纤维  车身  电池电极 引用地址:最新研究:碳纤维可储存电能 可用于电动汽车车身

上一篇:布朗大学研究人员研发新型燃料电池催化剂 或将大幅降低燃料电池成本
下一篇:锂空气电池研究获重大突破,库伦效率接近100%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20:15

车身电子模块的设计举例
最近花了一些时间,把书里面基础和方法有关的内容,在相互联系上做了一些功夫。马上要做的,就是把详细设计的几个部分整理整理,加个索引。我想我需要把为什么需要写这几部分内容给解释一下,这些材料修改只有可能我想作为详细介绍的索引。 我选了baidu文库上的天籁--车身控制系统作为一个系统输入,这份材料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车身控制系统到底与哪些相关。 下图为部分车身控制模块的输入   下图为车身控制模块的电源与输出部分   想设计这样的一个模块   就不可避免的划分成为了四个部分(基础性的概括) 第6章 汽车电子低压电源设计(原第五章)   在落笔的时候,其实是根据典型的12V至5V的转
[嵌入式]
车身域控制器到Body Computer
这个事情需要结合前阵子广汽发布的“星灵”电子电气架构,实际上比我们预期的都要早,在2023年国内这种围绕车载Computer+Zonal架构的电动汽车就要落地了。核心逻辑还是虽然软件能力是否跟得上不清楚,但是从架构(这玩意像地基一样)规划不能落后,有点基础设施超前建设,等着后续的汽车企业码农填坑把架构的软件能力发挥好。 ▲图1.广汽的三个车载计算机 Part 1、广汽几个核心控制器的运算核心 也就是说,一个传统300-400的BCM迭代到600-800的Body Domain,一步集成车身整体控制,并且把相当一部分新能源整体控制(充电、高压管理和能量估算等等VCU功能)的控制器一下子把Body域和新能源整体管理域融合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车身</font>域控制器到Body Computer
LiCAP扩展活性干电极技术 可以60m/min的速度生产固态电池电极
据外媒报道,LiCAP Technologies扩展与其专有活性干电极(Activated Dry ElectrodeTM)相关的技术组合,开辟了一条具有成本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以实现固态电池的商业化。 (图片来源:LiCAP) 比起传统锂离子电池(LIB),固态电池(SSB)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比能和能量密度前景。然而,制造LIB电极采用的传统湿法涂覆方法,无法与湿敏性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室温干燥加工工艺互相兼容。 LiCAP成功地将Activated Dry ElectrodeTM技术应用于SSB电极制造过程中,并首次生产了正极电解质(catholyte)样品。自2022年2月试验以来,LiCAP开发了若干采用NM
[汽车电子]
LiCAP扩展活性干<font color='red'>电极</font>技术 可以60m/min的速度生产固态<font color='red'>电池</font><font color='red'>电极</font>
实现车身控制应用的低成本设计
目前,汽车车身电子系统正在大量采用电子技术,其目标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 从今年全球的几大车展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改进版车型都在其安全性能方面大做文章。汽车行业专家认为,电子控制的安全系统和智能驾驶系统将成为“汽车工业的又一次革命”。为此,业界知名的MCU厂商都在开发低功耗、高性能、多功能的16位MCU,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 本文介绍飞思卡尔半导体新近推出的专门为成本敏感的汽车车身电子应用而优化的16位MCU系列MC9S12XS(S12XS),其优异的兼容性和开发方面的灵活性非常适合刚刚起步的中国汽车工业市场。 1 广泛兼容性面向更多应用 汽车电子客户一直在寻找能在降低开发成本并缩短开发时间的同时,保持软硬
[嵌入式]
不浪费任何空间:新型电极可为EV电池提供25%的密度提升
科学家们在修补常用电池材料时想出了一种调整其微观结构以提高能量密度的方法。这项工作为电动汽车指明了方向,从而使其每次充电都能走得更远,科学家们希望通过更多的实验来更进一步地提高其性能。 这项工作由斯科尔科沃科技研究所的科学家进行,重点是电池的两个电极之一--阴极。在许多锂离子电池中,这个电极是由被称为NMC的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制成,其中含有丰富的镍并由八面体形状的颗粒组成。 这意味着,当这些粒子中的两个走到一起时,边界处不可避免地会有空隙,因为没有一个会无缝地结合在一起。科学家们能通过调整合成程序来改变两种常见的NMC的构型,并谨慎地整合惰性盐以促进球形粒子的形成而非八面体形的粒子。 “我们的材料是一种带有球形颗粒的单
[新能源]
不浪费任何空间:新型<font color='red'>电极</font>可为EV<font color='red'>电池</font>提供25%的密度提升
汽车车身电子
车身电子系统中主要的汽车电子产品有汽车空调、电子仪表等,其他还有中控窗、倒车雷达等。车身电子系统中所应用的半导体器件主要有微控制器、传感器、驱动器件、通信器件、电源管理、专用电路等。     随着电子产品成为汽车的主要组件,半导体解决方案日益替代机械组件,对汽车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防盗性、废气排放控制和功率降低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将推动汽车车身电子半导体市场的发展。目前,微控制器MCU和传感器已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汽车车身电子系统已成为二者重要的应用市场之一。汽车电子仪表和传输管理系统等领域都需要MCU,特别是对16位及32位MCU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发展,未来汽车MCU将向低功耗、高效能、多模块、多
[汽车电子]
基于CAN总线的车身电器控制系统网络实验台设计
     汽车上的电子装置随着汽车电子的发展日益增多,仍采用传统的通信模式必然导致汽车电器布线复杂,维修检测困难等问题。而CAN总线的提出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可能。CAN(C0ntmller Area Network)总线是20世纪80年代德国Bosch公司为实现现代汽车上众多电子模块相互间的通信而提出的一种串行通信协议,是目前唯一具有国际统一标准的总线。但由于国内关于CAN总线的研究起步很晚,至今国产化的产品不多。因此文献基于科研教学及产品开发的多重目的,研制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车身电器控制系统实验台。该实验台以CAN总线为基础,以某汽车车身电器为对象简化了汽车车身电器的控制网络,减少了线束,实验也证明了所开发系统的正确性和CA
[嵌入式]
分布式车身控制模块将引领发展潮流
  据奥尔威咨询近期研究显示,近年来车身网络控制技术在我国汽车行业开始普及应用。与车身网络技术有关的汽车车身控制模块(BodyCon-trolModule,简称BCM)正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市场前景可观。目前,国内整车厂应用的车身控制模块产品主要采用进口的或者由国内外资企业生产的产品。本土生产企业虽然有企业已经在研发和生产,但发展步履维艰,面临技术和市场两个发展瓶颈。   我国BCM业成新潜力市场   国内BCM市场竞争激烈,外资企业占据了我国轿车BCM配套市场,成为国内主流企业,而本土企业则向客车、商用车BCM市场发展。据奥尔威咨询调查,目前国内有20多家BCM生产企业,其中外资企业占了2/3。外资企业主要有苏州德科、上海大陆泰
[汽车电子]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