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氢燃料电池背后的核心部件,质子交换膜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始终被美国杜邦公司垄断。
随着丰田Mirai、现代ix30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布,美日欧各国加氢站布局铺开,氢燃料电池因其较高的比能量密度,优秀的能量转换效率以及真正清洁的能源特性而备受关注。
然而,作为氢燃料电池背后的核心部件,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始终被美国杜邦公司垄断。
因此,当听说电子科大教授何伟东及其团队在实验室中研发出的质子交换膜能够与杜邦公司的产品抗衡,且成本仅仅是后者的十分之一时,车云菌还是很兴奋的。
于是,车云菌找到何伟东,围绕其在燃料电池材料方面的技术突破,以及对中国燃料电池技术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电子科大教授 何伟东
一块怎样的“膜”?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质子交换膜无疑是一个颇为冷门的词汇。但是,其对于燃料电池车的意义却不可小觑。
首先是成本。
据何伟东介绍,燃料电池的核心系统是电堆,其成本能占到整个燃料电池的60%左右,而电堆的成本构成中尤以铂系催化剂和质子交换膜为主。根据目前的市场现状,一平方厘米的nafion膜(杜邦公司质子交换膜型号)需要几元甚至近十元人民币,而每一辆车用燃料电池对质子交换膜的需求都是平方米级别的,这就意味着一个燃料电池电堆中,包含有几万甚至上十万的成本完全是归于质子交换膜的。
其次是效率。
这里的效率主要指质子交换膜的质子传导率,因为从工作原理上说,质子交换膜为质子的迁移和输送提供通道,使得质子经过膜从阳极到达阴极,与外电路的电子转移构成回路,向外界提供电流,因此质子传导率数值与质子交换膜性能成正比。
何伟东团队研发的质子交换膜
根据何伟东的说法,其团队目前已经研制出了新的制浆工艺以及成膜工艺,其圆形模具出产的质子交换膜已经能达到数百平方厘米的量级。值得注意的是,何伟东称,其质子传导率是杜邦公司型号为Nafion 117质子交换膜的1.78倍,而成本在杜邦的质子交换膜的十分之一左右。据悉,他希望接下来能在提高材料孔率、孔形貌及厚度的可控性方面做一些突破。
何伟东团队自行开发的电泳平台
一块“膜”的意义
当然,质子交换膜的意义还不仅仅关乎于燃料电池车本身或单纯一块燃料电池的成本和质量。众所周知:
一方面,氢能作为高能量密度的优质能量载体,以及相对于锂电池技术天生的清洁特质,使得面临严峻环境问题的中国没有理由拒绝;
另一方面,燃料电池较高的技术壁垒让国内的燃料电池产业一直难以突破,并且关系制氢、储运的各个环节都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因此,质子交换膜这一环一旦打通,看似可以解决燃料电池车这一单点问题,实则可打通整条燃料电池产业链。
不仅如此,何伟东还表示,作为一个可扩展性比较好的基础材料,质子交换膜的研究意义不一定就只是面对兴能源汽车的推广。
不过,何伟东目前的质子交换膜研究成果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他也正寻找着产业化的机会。此前,何伟东研发的光触媒产品已经开始着手量产。
上一篇:业界调查 五大问题直击动力电池关键议题
下一篇:揭特斯拉电池的秘密:如何增加电量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19:20
美开发出可应用于汽车燃料电池的核壳结构铂钯催化剂
11月10日,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宣布,已经开发出一种应用于汽车燃料电池的新型催化剂。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于11月8日出版的《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 。
该催化剂由钯(或钯-金合金)纳米粒子核心及围绕在其周围的铂单层壳体组成。这种具有核壳结构的新催化剂在氧化和还原反应中,来自核心的钯比铂更有活性,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磨损,还可保持高度的活性。
稳定性试验表明,经过10万次潜在循环周期,铂单层/钯核心催化剂的活性仍能保持非常高,活性仅减少了37%。添加金可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稳定性,钯-金合金芯制成的铂单层催化剂在20万次循环试验后,仍能保
[汽车电子]
丰田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项目(一期)举行奠基仪式
10月24日, 丰田 燃料 电池 研发与生产项目(一期)奠基仪式在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举行。 此项目是丰田在 氢燃料 电池领域在中国导入和推广氢燃料电池技术的重要战略举措。项目主体由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CRD)及华丰 燃料电池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FCTS)构成,将建设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检测线和研发中心,生产燃料电池系统产品,并进行燃料电池系统相关研发工作。生产将基于环保理念,运用TPS生产方式打造智能化生产体制,具备灵活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项目的建成将带动氢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有效助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加速实现“氢能社会”及“环保移动社会”。 在活动仪式上,丰田汽车公司与中国合作伙伴共
[汽车电子]
基于SiC的大功率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中国氢能汽车核心技术添“尖兵”
基于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研制的大功率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22日在位于湖南株洲的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电动)下线。该产品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一项“卡脖子”技术难题得以攻克。 中车电动总工程师汪伟介绍,当前,同类产品主要采用以传统硅基材料IGBT,受材料限制,硅基器件特性已接近极限,而基于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研制的产品,为氢能汽车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带来革命性的创新,具有“超高频”“高耐压”“低导阻”的特性。 开关频率高、功率密度大是基于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研制的大功率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最显著的优势,相比传统基于IGBT模块变换器产品,它开关频率提升4倍以上、功率密度
[汽车电子]
甲醇燃料电池车要异军突起?
石油危机、环境压力,让传统汽油车的地位岌岌可危,电动汽车被行业内寄托了很大的期望,但这不意味着其他技术道路的新能源车将被大势所“弃”。日前,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甲醇汽车试点验收准备工作的通知》,上海、长治、西安、宝鸡、榆林等甲醇汽车试点城市今年3月底将正式验收。甲醇能否以一种新型的能源替换形式,如氢燃料一样,助力燃料电池车在纯电驱动车型中异军突起? 背景:甲醇汽车试点4年将验收成果 发展新兴能源代替原油已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国内原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65%,甲醇汽油环保、成本低、节省资源等优点,一直被国际公认为新型节能燃料;同时,中国“富煤”的国情也令甲醇汽油有了发展的基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委员
[嵌入式]
氢燃料电池传感器,助力能源系统更安全
当前我们正经历新能源的革命,车辆的能源正由传统的石油天然气,向电力及氢转变。氢燃料电池是公认的有效利用氢能的方式。 对于中重型商用车来说,电动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电动车的充电效率有限,其次满足长续航的重卡电池组重量很大。而氢能恰恰具有补给迅速、能量重量密度低、方便存储、可有效调节供求周期平衡等优势,逐渐受到了商用车的关注。 政策层面,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目标通过长期规划形成完备的氢能产业链,完成能源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森萨塔氢燃料电池传感器的特性 1. 耐氢脆 氢脆现象:氢以原子形式进入金属的晶格空隙进行扩散,在
[汽车电子]
一篇文章看懂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主要通过氧或其他氧化剂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把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电池。丰田燃料电池车上市脚步渐近,把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再次带进人们的视野。
燃料电池有多种类型,但是它们都有相同的工作模式。它们主要由三个相邻区段组成:阳极、电解质和阴极。两个化学反应发生在三个不同区段的接口之间。两种反应的净结果是燃料的消耗、水或二氧化碳的产生,和电流的产生,可以直接用于电力设备。
燃料电池按燃料类型可分为直接型、间接型和再生型;按电解质种类又可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盐型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SOFC)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汽车电子]
电动化之下,CES卷来了哪些氢燃料电池新浪潮
从无人机、Nikola卡车到戴姆勒系列产品,再到“丰田之城”,我们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里看到了氢燃料技术 对于汽车相关领域的企业来说,拉斯维加斯盛大的CES可以说是他们展示尖端交通技术的最佳时机。通过诸如福特的Mach-E电动野马、拜腾的M-Byte跨界车和菲斯克的Ocean SUV,甚至还有索尼的电动车等产品,我们确信电动化的浪潮已经势不可挡。 但2020年的展会还透露出另一种信息。作为一种清洁燃料,氢对乘用车市场的影响虽然微不足道,可它作为商用车、重型卡车、公交车、无人机和城市的动力源,却有着未被完全开发出来的潜力。 回想一年前,我们在CES上看到了现代氢燃料电池车Nexo,整个展台呈现的是“未来氢生活”理念;年中的亚
[汽车电子]
燃料电池车的构成有哪些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
燃料电池车的构成 燃料电池车主要由燃料电池、动力电池、高压储气罐、燃料电池升压器、电机、动力控制装置(包括 DC/AC 转换器)等组成。 燃料电池并非直接燃烧燃料产生动力,而是利用电化学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换言之,燃料电池车相当于是自带电化学发电机的电动车。燃料电池理论上可在接近100%的热效率下运行,具有很高的经济性。目前实际运行的各种燃料电池,由于种种技术因素的限制,再考虑整个装置系统的耗能,总的转换效率多在45%-60%范围内,如考虑排热利用可达80%以上。根据电解质类型的不同,当前燃料电池主要分为以下6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甲醇燃料电池(DMFC)、磷酸盐燃料电池(PAFC)、碱性燃料电池(AFC
[嵌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