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10月份锂电十大科研成果

发布者:cw57324588最新更新时间:2016-11-07 来源: OFweek锂电网关键字:锂电池  石墨烯  电极材料  负极材料  无线充电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电动汽车是未来潮流,电池技术是限制其发展推广一道大坎。10月份国内外又有多项科研成果新鲜出炉,OFweek网整理了十大科研成果,与大家共享。

1.韩国科学家研发新型存储技术 充电比锂电池快100倍

10月10日韩国科学、ICT、未来规划部对外宣称,一支由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成功开发出新的混合能源存储技术,它的充电速度比常规蓄电池快很多。

据介绍,该科学家团队开发了一种多孔纳米管,这种纳米管拥有优良的介孔通道,可以让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然后研究团队将新材料与锂电池、超级电容器的优点结合在一起。新的混合能源存储技术可以让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275Wh/kg,相当于锂电池的1.5倍,充电和输出功率达到23kw/kg,比锂电池快100倍。

2.中科院研制出高性能石墨烯锂电池材料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刘锦淮和黄行九课题组的副研究员刘金云等在研制高性能石墨烯锂离子电池方面取得新成果,研制了具有高容量长寿命的三维石墨烯纳米复合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上,并且被选为卷首论文。

据悉,研制的三维石墨烯/五氧化二钒电池正极材料,在12分钟完全充/放电条件下,循环2000次后电池容量大于200 mAh/g(大量文献报道小于1000次、容量普遍低于150 mAh/g);而且1分钟充电的容量,达到商用和文献报道的大于5分钟的相近容量。此外,该三维石墨烯复合电池材料结构设计还可以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比如研制石墨烯/硅复合负极,展现出良好的通用性

3.德国研究院发布新超级电容材料

德国莱布尼兹新材料研究院(Leibniz Institute for New Materials,INM)发布新的超级电容材料,宣称可维持充电状态更久而不会自动放电。

传统电容采用以绝缘物质隔开、彼此相间的电板构造,超级电容则多半采用离子液态电解质材料,以便在更高电压下运作。莱布尼兹新材料研究院团队采用铁氰化钾与液态介质的混合式材料,其能量密度以重量计算为每公斤 28.3 瓦-小时(watt-hour),以体积计算为每公升 11.4 瓦-小时。

目前超级电容能量密度上限大约为 30 瓦-小时,莱布尼兹新材料研究院团队的成果已经相当接近上限值,并高于液态硫酸钠材质的超级电容。而研究团队也表示该材料可经过1万次充放电循环仍然维持稳定,认为在未来的能源储存市场中将有一席之地。

研究团队表示铁氰化钾氧化还原材料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更高的电力输出,另一个重要关键是采用离子选择性的离子交换薄膜,可防止电流漏失,减少自动放电导致电力流失的现象,因而能保持在充电态更久,而不易自动放电。研究团队认为采用超级电容时总希望能维持充电态越久越好,不希望自动放电导致电力流失。

4.MIT发现新型可导电海绵状MOF材料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次发现了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海绵状微观结构的新型MOF材料具有极高的储能密度,有望能够成为新一代超级电容/电池技术的核心材料。可取代目前以碳纳米管材料为基础的超级电容器,碳纳米管材料的制备条件非常严苛,成本高昂。

该研究成果的论文已经刊载在最新的《自然材料》学术期刊上。

5.荷兰开发新锂电池技术:采用纯硅阳极 电池容量增加50%

荷兰能源研究中心(Energy research Centre of the Netherlands;ECN)开发出新的锂电池能量储存技术,据称可让充电电池增加50%的储存容量。

该技术采用纯硅阳极,取代了锂离子电池传统上所使用的石墨阳极,从而使锂离子电池的组件储存容量增加了10倍,整个电池的储存容量则提升了50%。然而,采用硅晶的问题在于当电池充电时会随之膨胀,使得组件的尺寸增加三倍,而可能使硅层变脆,并导致电池材料碎裂。

ECN使用以等离子为基础的钠米技术,将硅柱排列在铜箔上,从而为可能发生的膨胀现象创造足够的空间,让电池得以保持稳定。

6.高性能石墨负极材料:中空碳微球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的Xinyang Yue等人基于介孔碳技术开发了一种微孔-介孔中空碳微球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该材料的比表面积高达396m2/g,该材料不仅具有高容量特性,并且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在2.5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仍然保持530mAh/g的比容量。该材料的倍率性能也十分让人震惊,在60A/g的电流密度下(约为100C),该材料比容量仍然可达180mAh/g。

目前该材料最大的问题是制备成本过高,振实密度偏低,难以商业化应用,而材料的首次不可逆容量过高的问题,可以通过负极补锂等技术进行解决。目前该方法还仅仅停留在实验室水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降低成本,提高材料的性能。

7.德国车载液流电池有望投产 挑战动力锂电池?

据美国媒体10月21日消息,德国初创公司Nano Flowcell研发的液流电池技术很可能投产。Quantino配备4个轮内发动机,功率达109马力。据报道,该车能在5秒内从0加速至100公里 /小时。该公司目前正测试两款原型车,并已经在德国注册。

8.掺杂碳纳米管片 新型锂电池受损后可自我愈合

据报道称,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即使受损后,它也能迅速"再生",恢复对外供电。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上的论文称,新一代电池利用一系列掺有聚合物的碳纳米管片,在电池受损时不止会阻止泄露,还使"创伤面"能自我愈合。

研究人员认为自愈合电池可以用于可穿戴设备--尤其是有时可能受损的可穿戴设备。新型电池还处于试验阶段,因此要应用在Fitbit健身手环或Apple Watch等可穿戴设备中还需要一段时间。

9.高容量锂电正极材料:多壳金属氧化物

目前,锂离子电池发展所面临着一个主要问题在于:相比于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的容量普遍偏低。V2O5由于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被广泛视为一种具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王丹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利用碳微球作为模板,基于金属阴离子吸附机理制备的中空多壳层V2O5微球。研究者通过控制前驱体浓度、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溶剂和热处理过程这五种不同的参数,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结构的V2O5空心微球虽然不同的方法可能会得到相似的结构,例如多腔空心微球及双壳V2O5空心微球,但不同方法制备的三壳V2O5空心微球却有所不同。

随后研究者将所制得的三壳V2O5空心微球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进行电化学性能表征,研究发现,这种多壳层的V2O5中空微球在1000 mA g-1条件下首次比容量高达447.9 mAhg-1,且循环100次后,比容量保持在402.4mAh g-1。显著高于其他V2O5空心结构。

这种多壳层金属氧化物中空微球正极材料显著地降低了正负极材料之间容量的差距,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渠道。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知名期刊Nature Energy上。

10.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开发出无人机无线供电技术:以线圈取代电池

多数基于机载电池的多轴无人机,其单次充电后的续航通常难以超过30分钟,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能力。不过,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了一款无需电池和送电线缆的新型无人机,因为它能够在空中无线摄取飞行所需的能量。

帝国理工学院表示,这是他们首次为飞行中的无人机提供无线能源。尽管目前只适用于10CM(3.9英寸)的距离,但今后有望极大地拓展其应用范围。

这些成果中,有多少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或者很久将来实现呢?亦或者,迟迟未能再有进展,然后被抛弃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关键字:锂电池  石墨烯  电极材料  负极材料  无线充电 引用地址:盘点:10月份锂电十大科研成果

上一篇:长城开发全新动力总成 多款SUV将搭载
下一篇:特斯拉行驶里程/充电循环次数与电池容量的关系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19:23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再高效一点就有市场机会
充电问题一直是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欧盟委员会28日发布公报说,欧盟研究人员开发出更加实用和高效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法,旨在增加电动汽车对用户的吸引力,帮助电动汽车生产商提高竞争力。     公报说,受欧盟资助的“快速充电”项目研究人员为电动汽车在停止状态充电设计了新的无线充电站,具有简单易用、易于维护等特点,并有清晰直观的提示,便于驾驶者为充电选好停车位置。此外,这种新型充电站还能与电动汽车之间交换充电数据,包括用户编码、供应商编码、充电持续时间和电量表信息。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信息交换过程由置于电动汽车中的平板电脑控制,因此可简化驾驶者与充电站之间的直接交流。他们还在开发一种新的应用程序,能提
[嵌入式]
日产汽车拟生产磷酸铁锂电池,预计从 2026 财年起向新兴市场出货
据日经新闻,日产汽车计划为电动汽车生产磷酸铁锂(LFP)电池,目前正在日本神奈川县厚木市的研发机构开发,预计从 2026 财年起向新兴市场出货。 虽然磷酸铁锂电池航比目前主流电池稍低,但成本可降低 20%~30%。这有助于促使电动汽车价格下降,从而推动电动汽车在新兴国家的普及。 查询公开资料获悉,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使用磷酸铁锂 (LiFePO₄) 作为正极材料,碳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单体额定电压为 3.2V,充电截止电压为 3.6V~3.65V,单位重量下电容量约 170mAh / g。 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于普通的锂离子电池,但它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更长的寿命、更耐高温、和更低的成本。目前由于成本低廉(不需要钴)、安全性
[汽车电子]
我国石墨烯企业爆发式增长,2059家企业呈现怎样的区域分布
据CGIA Research统计,我国 石墨烯 企业从2016年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仅2016年一年全国新增注册从事石墨烯相关的企业数量就达到704家。截止到2017年2月,全国拥有石墨烯技术专利、从事相关制备、销售、应用、投资、检测、技术服务的企业数量达到2059家。 其中拥有成形石墨烯业务的企业数量为533家。其中拥有石墨烯企业数量前三的三个省份分别为江苏省、广东省和山东省。   图1 全国石墨烯企业细分行业分布情况   从全国石墨烯企业细分行业分布情况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企业主要集中于石墨烯研发、应用、销售、技术服务以及制备,在 石墨烯检测 方面全国仅有9家。   图2 每年新增石墨烯企业数量情况   结合图2,可
[嵌入式]
星巴克联合金霸王为美国用户提供无线充电服务
   星巴克联合金霸王为美国用户提供无线充电服务   新浪手机讯 6月13日上午消息,知名连锁咖啡店星巴克今天宣布,和金霸王 (Duracell) 电池公司合作, 在美国境内开展免费的智能手机无线充电服务。   这项合作将由金霸王公司将提供十多万部无线充电器, 使用Powermat无线充电技术。星巴克则是在店面内提供一些特制桌子, 用户可以边喝咖啡变为自己的手机充电。   具体将有多少家星巴克提供此服务尚未说明,现在部分门店已经完成无线充电系统的安装,据说2015年会有更多门店开放此项服务。星巴克和金霸王并没有就此事规定期限,应该是长期合作,除了iPhone,其他部分智能手机也可以支持。(杨肃观)
[手机便携]
宜家宣布推出无线充电智能家具
瑞典家具厂商宜家近日宣布,将从四月份开始向北美和欧洲市场推出内建Qi无线充电的家具他产品。你可能会认为宜家这种家具产品会是沙发产品,用户在观看电视的时候,将智能手机放在沙发扶手上进行无线充电。但实际上这系列产品不包含沙发,而是桌子和灯具,目前支持Galaxy S3、Nexus 5、Nexus 7平板电脑进行无线充电。 这系列家具正式名称是IKEA HOMESMART系列,它们在家具内部集成了无线充电垫,产品包括了咖啡桌,台灯,甚至落地灯,所以用户无需再拉电线为智能手表进行充电了。            
[嵌入式]
想实现更高效率的PAD手写笔无线充电?秘密武器在这里!
1、应用背景介绍 由南芯研发设计的SC9625芯片已成功应用于小米Pad6S Pro手写笔的磁吸无线充电技术上,助力小米实现了该产品的量产。 SC9625是一款高度集成、高效的单芯片无线电源接收器/发射器IC(RTx)。在与小米的合作中,SC9625为小米Pad6S Pro手写笔的磁吸无线充电带来了更加优质的用户体验,提升了产品的便携性和易用性。 2、客户面临的困难和痛点 传统Pad手写笔的有线充电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便携性差、易损坏、使用范围受限、连接不稳定和充电接口磨损等,这些问题影响了用户的整体使用体验和产品的便携性,无法满足现代用户对移动设备便利性和灵活性的需求。 相比之下,磁吸无线充电技术给用户
[手机便携]
想实现更高效率的PAD手写笔<font color='red'>无线充电</font>?秘密武器在这里!
石墨烯电池让电动车快充得以实现,充电十分钟行驶上千公里
电动交通工具因其清洁性而受到消费者青睐,而目前电池的电量和续航能力却又让人有些望而却步,不过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或将得到解决。    据《世界报》此前消息,西班牙Graphenano公司(一家以工业规模生产石墨烯的公司)同西班牙科尔瓦多大学合作研究出首例石墨烯聚合材料电池,其储电量是目前市场最好产品的三倍,用此电池提供电力的电动车最多能行驶1000公里,而其充电时间不到8分钟。    Graphenano公司计划于2015年将此电池投入生产,并且计划与德国四大汽车公司中的两家(现在还不方便透露公司名称)将在本月和电动汽车进行试验。    而目前电动汽车界的明星汽车——特斯拉董事长兼产品架构师艾伦马斯克(ElonMu
[嵌入式]
新型架构解决锂电池充电难题
    随着无线、计算、消费类以及工业、医疗市场领域的终端应用不断向便携式方向发展,与锂电池充电相关的技术问题也早已成为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一个主要问题。除了满足电池供电系统可靠性外,高效率与低成本特性也在器件选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如何平衡三者的关系?TI的四款新品充电IC或许可以成为工程师中产品选型时的一个新选择。     有必要介绍一下目前主要的手机电池充电方式。在过去,采用锂电池的手机、GPS等便携式终端大都采用充电IC加DC/DC或者PMU的拓扑实现功率转换为整个系统供电。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结构简单,成本也相对较低。然而其缺点也不容忽视:由于其判断电池是否充满的依据是充电电流的大小,但实际上系统本身在充电的同时也在消耗电池
[电源管理]
新型架构解决<font color='red'>锂电池</font>充电难题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