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地图要圆梦自动驾驶

发布者:知识智慧最新更新时间:2017-08-26 来源: 中国青年报关键字:高德地图  自动驾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作为地图及导航界NO.1和差分定位服务领域的NO.1,高德地图和千寻位置的这次携手,将打造出全领域、全场景、深融合的最强高精定位解决方案。”在对车载定位技术的发展史进行一番盘点后,高德地图执行总裁韦东笃定地说出了自己的判断:“精准定位将成为下一个引爆点。”


正是基于这一判断,8月17日,身为互联网地图导航和位置信息服务提供商的高德地图与提供精准位置服务的千寻位置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为客户提供“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的综合服务。此外,两家公司合作研发的支持自动驾驶的综合解决方案最快将于年内上市。


在韦东看来,定位与地图的关系是“秤不离砣”,“没有定位就不会有电子地图,没有高精度定位就不会有高精度地图”。同时,这位时刻关注着物联网和自动驾驶领域的互联网大佬坚信,“没有高精度定位和高精度地图,就不会有无人驾驶”。


据介绍,合作协议正式生效后,高德地图和千寻位置将进行全面的技术整合,并推进一系列联合开发,实现高精度地图与高精度定位能力的深度融合,助力自动驾驶产业快速发展。比一般车企更具有雄心壮志的是,高德地图和千寻位置还立下了“成为未来智慧出行系统基础设施”的宏大志愿。


作为一家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出资设立的精准位置服务公司,千寻位置除了拥有北斗导航卫星系统这一“参天大树”外,还设法通过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互联网传感器以及智能计算等业务,整合并构建位置服务云平台,以满足国家、行业、大众市场对精准位置服务的需求。


“要想真正赋能自动驾驶汽车,实现智慧出行,定位业务必须更精准、更快速。”千寻位置CEO陈金培表示,通过地基增强系统,因电离层信号干扰造成的误差将被消除,同时利用视觉、陀螺仪等传感器消除地下室、高架桥下等特殊场景容易出现的定位误差。


作为一家致力于“把精准时空能力变成公共服务”的互联网公司,千寻位置与高德地图一样,已经成为不少汽车企业的核心供应商。据介绍,自2006年开始对车联网进行投入和深入研究以来,高德向诸多合作伙伴提供平台在线地图服务、POI搜索服务、动态交通信息服务,并推出首款互联网车载导航——高德地图车机版。目前,包括长安、吉利、捷豹路虎、奔驰、宝马等几乎所有国内主流汽车品牌,都与高德基于在线化导航及位置信息服务达成合作。当有人问到,“哪些汽车企业选择了千寻、高德提供的自动驾驶新业务?”千寻位置智能驾驶事业部总监虞磊表示,“你几乎可以想象成所有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韦东刚在发布会上断言“自动驾驶需要厘米级定位”,另一边陈金培便代表双方立下军令状,“2018年,实现厘米级定位服务中国全境覆盖;2019年,实现米级服务全球覆盖。”


据介绍,目前千寻位置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提供的高精度定位服务——千寻知寸已可达动态厘米级定位水平。依托遍布全国的1450个地基增强站组成的“全国一张网”和强大的自主研发算法,千寻位置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7 24小时不间断地为车辆提供精准停驶、航向控制等功能。高德地图则在高精地图领域建立起了强大优势,目前已完成全国高速公路的高精地图采集,建立起了“自主采集+众包采集”的高精地图UGC体系及自动化的数据生产模型,实现了从数据发现、调度、采集、处理到上线的自动化流程。


在陈金培的设想中,千寻位置和高德地图将与汽车企业、共享单车等其他融合终端一道,构建起时空服务的“铁三角”矩阵。


实际上,稍微关注全球自动驾驶与智慧出行领域的发展动向就不难发现,梦想着“让精准定位、精准地图服务成为激活自动驾驶汽车新基石”的高德地图与千寻位置并不孤单。


早在2015年,德国三大汽车巨头——奔驰、宝马、奥迪就联手以约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诺基亚旗下的Here地图业务。有趣的是,Here地图还曾引发百度、Uber等互联网巨头的竞拍,一向在汽车市场斗得天昏地暗的德系三强此次竟“调转枪头一致对外”,足以显示出高精度地图对当前汽车产业的重要意义。


有分析指出,拿下为欧洲以及美国的汽车提供约80%道路信息的Here地图,不仅能让奔驰、宝马、奥迪降低成本,不再受制于人甚至形成贸易壁垒;更重要的是,此次收购也有助德系三强在未来的智能汽车市场争夺中占据先机。


随着自动驾驶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厂商认识到,要不断加强车辆应对道路复杂情况,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就不能单纯依靠“传感器+控制系统”的解决方案。“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的深度融合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图服务已经成为汽车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高德地图与千寻位置的合作或将成为国内汽车产业链整合的一次大胆尝试。


据了解,双方此次战略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综合两家优势,共同研发一款可供TIer 1厂商及整车企业采用的综合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帮助无人驾驶汽车实时实现自身精准定位,还能及时准确了解周围环境信息,在弥补激光雷达等相对定位技术不足的基础上,大范围削减行业成本,推动无人驾驶技术早日市场化。据韦东透露,该产品最快将于年内上市。


与之前专注单个项目的合作不同,此次高德地图与千寻位置推进的是涵盖数据层、算法层、定位服务层、硬件服务层和应用层的全方位深度合作。得益于HD数据采集合作、云计算和自动化众包体系,“更准确的初始地图信息采集”“数据实时更新”等目标均有望快速实现。


“ 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 服务一定会成为构建智慧交通系统的必要基础。”韦东表示,“高德正致力于汇总各类出行大数据,在云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实现向AI 2.0时代的升级。相信千寻位置高精准定位能力的融入,一定会为整个体系提供更强大的数据和算法支撑,进一步提升人们的出行体验。”陈金培则表示,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服务正对整个出行产业进行全面赋能。


不久前,《经济学人》杂志发文称,“中国渐成全球人工智能领头羊”。文章开头列举了两个例子:今年1月,前微软高管陆奇加盟百度,担任首席运营官;随后不久,国际人工智能协会因中国春节假期推迟了年会的举办时间。


如今,随着百度发布名为“Apollo(阿波罗)”的软件平台,并向汽车行业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各路合作伙伴开放,以及高德地图与千寻位置携手进军自动驾驶领域,《经济学人》杂志的这一论断似乎有了越来越多的证据。


毫无疑问,在人工智能的某些领域,中国正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从移动支付到自动驾驶汽车,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传统工业体系的支持。


当蓬勃发展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遇上历经坎坷终崛起的自主品牌汽车,能否擎起全球汽车产业革命的大旗,率先圆梦自动驾驶汽车?在尚未出现突破性技术革命、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当下,人们并不容易做出判断。


不过,随着像百度、高德以及千寻位置这样在各自领域颇有建树的互联网公司加大投入,越来越多解决了生存问题的自主品牌开始“仰望天空”,至少让人们看到了一种可能性。

据会计师事务所及专业服务机构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与人工智能有关的增长将令全球GDP增长16万亿美元。它估计,这笔“横财”有将近一半都将流向中国。


不妨试想一下,当未来某一天,中国拥有一亿台车辆、十亿台手机,基于自动驾驶汽车打造的智慧出行系统,必将成为所有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这足够说服高德、千寻位置和汽车企业们撸起袖子加油干。

关键字:高德地图  自动驾驶 引用地址:高德地图要圆梦自动驾驶

上一篇:英特尔踩足油门加速自动驾驶
下一篇:福特将为的士和配送企业打造无人驾驶汽车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19:45

未来或将流行的5大汽车技术 自动驾驶是核心
每年的CES对于汽车业来说都是一场难得的技术盛会。在这短短的几天里,大量的汽车厂商从世界各地赶来,带着他们过去一年或几年里最新的技术、应用成果和发展理念,同台竞技。比如今年 CES上备受关注的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智能互联等技术,很多都是各家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发力的重点,体现了各家对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一个思考,更重要的是凸显了汽车行业未来几年一个整体的技术发展趋势。 1、自动驾驶 从2013年开始,自动驾驶便成了CES 的重头戏,不仅众多的主机厂、零部件厂商会集中展示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和产品,这两年一些IT企业如乐视、谷歌等也纷纷加入了“造车”运动,并将他们的最新成果带到一年一度的CES大展上。自动驾驶俨然成了最主流的未来汽车技术
[汽车电子]
ChargePoint和Gatik将合作开发自动驾驶电动中型卡车的电动生态系统
据外媒报道,领先的电动汽车(EV)充电网络公司ChargePoint和自动驾驶货运公司Gatik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自动驾驶汽车开发电动生态系统,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双方北美客户的可持续性、运营效率和经济性。此次合作后,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将在帮助B2B短途物流行业脱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将提供简单无缝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Gatik和ChargePoint的客户实现其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图片来源:ChargePoint ChargePoint车队副总裁Rich Mohr表示:“我们与Gatik的合作将帮助更多车队实现其电动交通和脱碳目标。而我们在多个客户应用程序和用例中拥有成熟的经验。ChargePoint和G
[嵌入式]
ChargePoint和Gatik将合作开发<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电动中型卡车的电动生态系统
自动驾驶风口吹到了哪里?
2019年是产业下沉的一年,当一线城市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被开发殆尽,不少产业走上了下沉三四线城市的道路。电商产业下沉,社交媒体下沉,连自动驾驶产业都走上了下沉的道路。 事实上,自动驾驶产业下沉的趋势早有体现,国内某自动驾驶创企将总部搬离一线城市后曾直言:“在一线城市之外,自动驾驶产业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其中包括更合适的路测条件、更优惠的牌照政策…” 此番言论,暴露出了一线城市过高的地价、严苛的落地规则,正在束缚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的活力。 为打破这一局面,在2018年4月,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就联合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鼓励全国各省市建设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示范区。 两年时间过去,近
[嵌入式]
<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风口吹到了哪里?
BAT无人车开战,跨界这么嗨?
据外媒报道,腾讯已将谷歌 自动驾驶 部门的首席设计师沃尔法姆·卢克纳(Wolfram Luchner)和戴姆勒奔驰北美自动驾驶研发总监卢卡·德尔格罗西(Luca Delgrossi)收入盔下。风雨欲来的架势和近日的头条帝百度、终日和苹果比较的乐视以及低调的阿里老大有的一拼。但仔细去研究这四家的发展格局,互联网+汽车行业的布局也早已拉开了序幕。 互联网造车的兴起,集中在2014年到2015年之间。互联网公司造车的优势很明显,就是未来将要应用到汽车上的互联网技术,但基础的传统汽车技术,则很欠缺。于是从传统行业招兵买马成为了互联网企业的惯用手法。 2015年,腾讯便与鸿海、中国和谐新能源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一起建立了河南和谐富腾互联网加
[嵌入式]
全球首款应用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多普勒激光雷达发布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汽车应用的多普勒激光雷达(DopplerLiDAR)创新厂商BlackmoreSensorsandAnalytics公司(以下简称Blackmore),近日宣布推出两款新的产品线:专为自动驾驶车队部署而设计的多普勒激光雷达系统BlackmoreAFDL;以及更灵活的激光雷达开发平台BlackmoreLDP,可应用于新兴自动驾驶市场的早期部署,如长途货运和空中的士系统等。这两款产品能够满足汽车市场及其他领域对更智能、无干扰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巨大需求。 多普勒激光雷达的差异化优势:无干扰的瞬时速度探测 2015年以来,激光雷达领域吸引的投资已超过10亿美元,但终端用户却越来越难确定所选择的解决方案是否能够达到其
[汽车电子]
全球首款应用于<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汽车的多普勒激光雷达发布
是德科技解读如何提高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
本文作者:是德科技汽车业务副总裁Thomas Goetzl 在不远的未来,全自动驾驶汽车有望在汽车安全和运输效率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但要实现这一承诺,汽车OEM必须超越当代汽车自动驾驶水平。实现这一飞跃需要克服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系统(AD)中测试汽车雷达传感器的一系列独特挑战,以及开发传统解决方案无法解决的算法训练。 SAE International 定义了六个级别的车辆自主性,0 级代表完全手动,5 级代表完全自主。 当今最先进的自动驾驶汽车系统仅评级为 3 级,这意味着它们能够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做出加速或制动等决策。从 Level 3 到 Level 5 将需要许多突破,包括缩小软件模拟和
[测试测量]
全球传感器和连接器巨头TE:自动驾驶传感技术如何演进
数千亿个连接器与 传感器 被嵌入规模庞大的联网物理设备中,源源不断地采集、汇总和输送海量数据。无论是远程监测心跳频率和药物服用的先进医疗保健设备,还是生产运行数据实时可见、能提前预警故障的自动化流水线,抑或能用手机启动关闭的智能家居系统,以及方兴未艾的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但凡有电力、信号、数据流动之处都有连接与传感的身影。 小传感器催生了大生意。所有传感器的目标都非常简单:收集可以使用算法进行分析的数据(振动、温度、压力、电压、湿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实时决策。收集的数据越多越丰富,实时分析效果越好。相比于耀眼的终端产品,身处产业链上游的连接器和传感器企业通常默默无闻,却是不折不扣的隐形英雄。全球最大的传感器和连接器生产商之一TE
[汽车电子]
自动驾驶多千兆以太网的光学连接技术分析
引言 电气和自动驾驶结构大大推动了布线系统的挑战。问题包括电磁干扰、电磁敏感性和重量减轻。此外,汽车应用、使用和安全要求还大大提高了必要的网络速度。汽车中新的48伏电气结构还推动了跨域隔离要求的范围。通信速率超过100 Mb/s的铜线链路需要较重和昂贵的解决方案才能符合严格的OEM EMC规范,导致成本高昂,工程非常困难。此外,所需电缆直径不断增大的重量与电动动力总成的续航距离之间存在矛盾。 光网络技术克服了这些趋势,得益于其固有的静电隔离、鲁棒性、低成本和低重量。 汽车制造商可以利用光纤链路在48V和12V域之间进行通信。就重量而言,光网络可以节省相当于铜线线束的30%以上重量。光以太网提供了100 Mb/s和1 Gb/s的网
[嵌入式]
<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多千兆以太网的光学连接技术分析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