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全球和中国燃料电池市场和趋势研究报告

发布者:数据迷航者最新更新时间:2020-09-07 来源: 佐思产研 关键字:燃料电池  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  发动机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佐思产研 近日发布《2020 年全球和中国燃料电池市场和趋势研究报告》,展示全球和中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氢能源作为战略性高效的清洁能源,正在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正在处于产业快速发展的阶段。氢燃料电池具有燃料能量转化率高、噪音低以及零排放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船、列车等交通工具以及固定电站等方面。
 

燃料电池一直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其研发、示范和商业化应用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目前氢能和燃料电池已经在一些细分领域实现了商业化,其中最大的市场是汽车领域。从汽车行业的生命周期来看,目前传统燃油车处于相对成熟阶段,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倒逼下,传统车企加速转型,部分国内外领先车企持续加码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与应用。


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现状及规划


全球主要国家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投入大量资源,以期在未来的能源竞争中占据领先位置。从目前来看日本、韩国和中国对燃料电池汽车的整体投入最高,以丰田、现代为代表的燃料电池乘用车和氢能大巴、物流车的生产均处于全球领先;近两年,因特朗普政府不鼓励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美国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增速放缓,但加州作为燃料电池乘用车的最大单一市场仍然是整个行业里举足轻重的市场;欧洲的燃料电池研发起步很早,近年来奔驰等传统车企以及博世等一级供应商均已经进入燃料电池汽车领域。

 

全球燃料电池汽车(FCV)及加氢站规划图(保有量规划)

来源:各国氢能经济发展路线图


中国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主要由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压变换器(DC/DC)、车载氢系统等构成,其中燃料电池发动机主要部件包括电堆、发动机控制器、氢气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等。

 

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结构

来源:亿华通招股说明书

 

目前中国燃料电池系统发动机的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从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进入商业化导入期,商用车燃料电池寿命已经超过 20000 小时,基本满足车辆运行条件;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功率密度多项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 2020 年 7 月 21 日,雄韬氢雄燃料电池发动机 VISH-130A 通过中汽研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证,电堆功率 145kW,发动机系统净输出 130kW。这是现阶段我国通过 CNAS 认证的最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国内外主要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供应商技术对比

来源:巴拉德,亿华通,雄韬氢雄,佐思


中国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和材料产业薄弱,进口依赖较高


虽然中国在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供应链基础较为薄弱,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在关键零部件仍主要依赖进口,燃料电池的关键材料包括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和碳纸等材料大都依赖进口;膜电极双极板、空压机、氢循环泵等与国外先进技术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国内企业仍需要攻克基础材料、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难关,尤其是膜电极等关键部件的产业化。
 

燃料电池催化剂:对活性、稳定性、耐久性等各项性能指标要求很高,需要经历长期的使用过程,才能慢慢形成可以规模化生产的商用产品,现阶段国内燃料电池选用催化剂会优先选择应用国外已经通过验证的催化剂,主要是高质量活性、低铂载量的催化剂;同时去测试国产催化剂。
 

从全球燃料电池催化剂市场来看,丰田燃料电池汽车用旗下公司自产的催化剂;现代燃料电池汽车用韩国本土公司的催化剂(该韩国公司已被优美科收购);本田燃料电池汽车用日本田中贵金属(TANAKA)的催化剂;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则主要使用日本田中贵金属(TANAKA)和英国庄信万丰(Johnson Matthey)的催化剂。

 

国内外催化剂主要供应商及产品性能

 

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组件,质子交换膜占整个燃料电池电堆成本 30%,质子交换膜的好坏决定着燃料电池的寿命。质子交换膜最大的功能则是传输质子,保证质子通过,并将电子、氢分子、水分子等拦截下来,是电堆的寿命、性能等指标的基础保障。
 

从质子传导率或者稳定性来看,全氟硫酸膜是目前的车用质子交换膜的最佳路径。东岳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现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全氟磺酸质子膜以及成功实现 ETFE 产业化的企业。东岳集团是国内唯一可与国外企业 Gore、科慕在质子交换膜方面对抗的企业。

 

国内外质子交换膜主要供应商及产品性能


此外,燃料电池碳纸 / 碳粉基本完全依赖于进口,碳粉价格便宜,虽然说完全进口不会存在太大的经济问题,但是从技术角度来看,国内对碳材料的技术研究不重视,基础薄弱,对于燃料电池系统整个的研究装备会有影响。
 

近年来中国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涌现出一批国产供应商,但对外依赖度仍较高,需提升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水平。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推广路线:商用车先行


受燃料电池发展技术、成本以及加氢站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目前中国燃料电池汽车集中在商用车领域。2019 年工信部道路产品推荐目录的燃料电池汽车产品中,商用车 100 款,乘用车 0 款;近五年来,只有上汽、奇瑞和北汽展出过燃料电池乘用车产品,并且基本都停留在样车阶段,仅 2020 年 4 月,山东潍坊上牌一辆上汽荣威 750。各地的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方案也是以公交车、物流车、特种车作为主要的推广燃料电池车型,乘用车并不受重视。
 

从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路线而言,国外采取的是“乘商齐驱”的发展策略,而国内则采取“先商后乘”的发展路线。中国燃料电池系统未来 3-5 年的重点应用方向是面向商用的重载和物流车等领域,乘用车领域仍未见明显的发展驱动力。
 

“先商后乘”的发展路线在燃料电池重点零部件供应商的产品配套方面可见一斑,亿华通的核心技术产品 - 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现阶段目标客户主要为较早进入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商用车生产企业,包括申龙客车、北汽福田、宇通客车、中通客车、吉利商用车等商用车厂商。
 

亿华通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产品特点及配套品牌

来源:亿华通佐思

 

《2020 年全球和中国燃料电池市场和趋势研究报告》目录


本报告共 370 页


01、燃料电池系统介绍


1.1 燃料电池系统及燃料电池汽车介绍


1.1.1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和结构


1.1.2 燃料电池分类


1.1.3 燃料电池应用领域


1.1.4 燃料电池汽车(FCV)产业链


1.1.5 燃料电池发展趋势

 

1.2 燃料电池产业链


1.2.1 燃料电池系统结构


1.2.2 燃料电池系统结构


1.2.3  燃料电池系统成本


1.2.4 燃料电池堆(Stack)


1.2.5 燃料电池堆(Stack) - 膜电极


1.2.6 燃料电池堆(Stack)- 质子交换膜


1.2.7 燃料电池堆(Stack)- 电极(催化剂)


1.2.8 燃料电池堆(Stack)- 双极板


1.2.9 燃料电池堆(Stack)- 气体扩散层

 

1.3 加氢站


1.3.1 加氢站 - 氢气来源


1.3.2 加氢站 - 氢气制取方式

 

1.4 燃料电池供应链和产业发展水平


1.4.1 全球燃料电池全产业链竞争格局


1.4.2 全球燃料电池系统技术对比


1.4.3 全球燃料电池关键原材料技术对比


1.4.4 全球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技术对比

 

02、全球和中国燃料电池市场现状和发展规划


2.1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FCV)产销量


2.1.1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FCV)推广目标


2.1.2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FCV)产量

 

2.2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FCV)发展规划和政策


2.2.1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FCV)国家政策


2.2.2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FCV)地方性政策


2.2.3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FCV)政策


2.2.4 中国燃料电池行业 - 研究机构及合作企业


2.2.5 中国燃料电池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2.3 中国氢能规划和政策


2.3.1 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发展目标


2.3.2 中国是最大的氢燃料市场,政府重视氢能发展


2.3.3 中国燃料电池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2.3.4 中国燃料电池加氢站建设情况


2.3.5 中国燃料电池加氢站运营情况


2.3.6 中国氢能源经济地图

 

2.4 全球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及趋势


2.4.1 全球燃料电池发展规划


2.4.2 全球燃料电池市场规模


2.4.3 全球燃料电池系统厂商


2.4.4 全球加氢站发展现状

 

2.5 全球燃料电池汽车(FCV)发展及趋势


2.5.1 全球燃料电池汽车(FCV)发展阶段分析


2.5.2 全球燃料电池汽车(FCV)发展优势


2.5.3 全球燃料电池汽车(FCV)市场销量预测

 

2.6 日本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情况


2.6.1 日本燃料电池行业发展的国家战略


2.6.2 日本燃料电池发展的战略目标


2.6.3 日本燃料电池发展 - 产业链竞争格局


2.6.4 日本燃料电池汽车(FCV)发展分析


2.6.5 日本加氢站发展

 

2.7 美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情况


2.7.1 美国氢能发展的战略目标


2.7.2 美国燃料电池汽车(FCV)发展


2.7.3 美国燃料电池行业竞争格局


2.7.4 美国燃料电池 - 加州氢燃料电池发展


2.7.5 美国燃料电池 - 加州加氢站发展规划


2.7.6 美国燃料电池 - 加州氢燃料电池汽车(FCV)发展

 

2.8 欧洲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情况


2.8.1 欧洲燃料电池行业发展战略


2.8.2 欧洲燃料电池行业发展路线


2.8.3 欧洲加氢站建设规划


2.8.4 欧洲燃料电池行业竞争格局


2.8.5 欧洲燃料电池 - 德国燃料电池发展

 

2.9 韩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情况


2.9.1 韩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战略


2.9.2 韩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路线


2.9.3 韩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目标


2.9.4 韩国燃料电池产业产业链竞争格局


2.9.5 韩国燃料电池汽车(FCV)发展案例

 

03、燃料电池细分应用场景分析


3.1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路径明确


3.2 中国燃料电池商用车发展规划


3.2.1 中国燃料电池商用车竞争格局


3.2.2 氢燃料成本下降推动燃料电池商用化

 

3.3 中国燃料电池重卡发展情况分析


3.3.1 全球卡车市场周期性特征明显


3.3.2 重卡是环保治理的重点,降低排放迫在眉睫


3.3.3 港口重卡提供了燃料电池重卡商用的绝佳场景


3.3.4 零排放、重载 、远距离续航 - 燃料电池重卡大势所趋


3.3.5 中国燃料电池重卡处于原型阶段


3.3.6 中国重卡用户对经济性敏感,降本是产业化的关键


3.3.7 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将随产量提升而下降


3.3.8 中国有望 10 年内实现燃料电池重卡、柴油重卡总持有成本平价


3.3.9 全球燃料电池重卡应用现状


3.3.10 全球和中国燃料电池在重卡车型在不同车型上发展趋势

 

3.4 中国燃料电池客车发展情况分析


3.4.1 中国燃料电池客车发展历程


3.4.2 中国燃料电池客车产量


3.4.3 全球燃料电池客车应用现状


3.4.4 美国燃料电池客车成本测算


3.4.5 中国燃料电池客车成本测算


3.4.6 欧洲燃料电池客车成本测算


3.4.7 美国、中国和欧洲燃料电池客车成本测算


3.4.8 燃料电池客车运营情况

 

3.5 中国燃料电池物流车发展情况分析


3.5.1 中国发展燃料电池物流车的优势


3.5.2 中国燃料电池物流车发展现状


3.5.3 全球燃料电池物流车应用现状


3.5.4 中国燃料电池物流车运营情况


3.5.5 中国燃料电池物流车运营案例


3.5.6 中国燃料电池物流车成本测算

 

3.6 全球燃料电池叉车应用现状

 

3.7 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情况分析


3.7.1 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


3.7.2 中国燃料电池乘用车发展趋势


3.7.3 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应用现状


3.7.4 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应用案例

 

3.8 全球及中国燃料电池列车发展情况分析


3.8.1 全球及中国燃料电池列车的发展现状


3.8.2 欧洲燃料电池列车的发展规划


3.8.3 加拿大燃料电池列车的发展规划


3.8.4 全球及中国燃料电池列车的应用案例

 

3.9 全球及中国燃料电池轮船发展情况分析


3.9.1 燃料电池轮船应用案例 -Alsterwasser


3.9.2 燃料电池轮船结构


3.9.3 全球燃料电池轮船应用现状


3.9.4 中国燃料电池轮船政策


3.9.5 中国燃料电池轮船的困难

 

04、全球燃料电池专利分析


4.1 全球燃料电池专利申请和授权趋势


4.2 全球燃料电池专利法律状态和专利类型


4.3 全球燃料电池专利来源国 / 地区分布


4.4 全球燃料电池专利目标市场国 / 地区分布


4.5 全球燃料电池专利申请和授权趋势


4.6 中国燃料电池专利申请地区分布


4.7 全球燃料电池专利技术构成分析


4.8 全球燃料电池专利重要技术地域 / 申请人分布


4.9 全球燃料电池专利申请人分析


4.10 全球燃料电池专利发明人分析


4.11 全球燃料电池专利价值分析


4.12 全球燃料电池专利价值分析

 

05、全球主要燃料电池供应商研究


5.1 Plug Power


5.1.1 Plug Power- 公司简介


5.1.2 Plug Power- 主营业务


5.1.3 Plug Power- 燃料电池产品分析


5.1.4 Plug Power- 燃料电池叉车的应用


5.1.5 Plug Power- 客户分析


5.1.6 Plug Power- 合作和收购


5.1.7 Plug Power- 发展规划

 

5.2 Ballard Power


5.2.1 Ballard Power- 公司简介


5.2.2 Ballard Power- 主营业务


5.2.3 Ballard Power- 燃料电池产品分析


5.2.4 Ballard Power- 燃料电池产品应用


5.2.5 Ballard Power- 燃料电池产品在公交车上的应用


5.2.6 Ballard Power- 燃料电池产品在卡车上的应用


5.2.7 Ballard Power- 燃料电池产品在无人机上的应用


5.2.8 Ballard Power- 客户分析


5.2.9 Ballard Power- 发展规划


5.2.10 Ballard Power- 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

 

5.3   Nikola(尼古拉)


5.3.1 Nikola(尼古拉)- 公司简介


5.3.2 Nikola(尼古拉)- 融资历程


5.3.3 Nikola(尼古拉)- 主要业务


5.3.4 Nikola(尼古拉)- 主要车型


5.3.5 Nikola(尼古拉)- 重卡租赁业务


5.3.6 Nikola(尼古拉)- 合作伙伴


5.3.7 Nikola(尼古拉)- 燃料电池重卡订单比例


5.3.8 Nikola(尼古拉)- 合作和并购


5.3.9 Nikola(尼古拉)- 发展规划

 

5.4 HYGS


5.4.1 HYGS- 公司简介


5.4.2 HYGS- 燃料电池产品分析


5.4.3 HYGS- 燃料电池产品应用


5.4.4 HYGS- 燃料电池产品应用于客车项目


5.4.5 HYGS- 燃料电池产品应用于卡车项目


5.4.6 HYGS- 燃料电池产品应用于专用车项目


5.4.7 HYGS- 客户分析

 

5.5 FuelCell


5.5.1 FuelCell- 公司简介


5.5.2 FuelCell- 燃料电池产品分析


5.5.3 FuelCell- 燃料电池产品应用


5.5.4 FuelCell- 客户分析

 

5.6 SFC Power


5.6.1 SFC Power- 公司简介


5.6.2 SFC Power- 发展历程


5.6.3 SFC Power- 主营业务


5.6.4 SFC Power- 燃料电池产品分析


5.6.5 SFC Power- 燃料电池产品应用于房车、货车等


5.6.6 SFC Power- 合作和订单

 

5.7  Arcola Energy


5.7.1 Arcola Energy- 公司简介


5.7.2 Arcola Energy- 主营业务


5.7.3 Arcola Energy- 燃料电池产品在大巴车上的应用


5.7.4 Arcola Energy- 燃料电池产品在厢式货车上的应用


5.7.5 Arcola Energy- 客户分析


5.7.6 Arcola Energy- 合作和收购

 

5.8 Bloom Energy


5.8.1 Bloom Energy- 公司简介


5.8.2 Bloom Energy- 主营业务


5.8.3 Bloom Energy- 燃料电池产品分析

 

06、中国主要燃料电池供应商研究


6.1 亿华通


6.1.1 亿华通 - 公司简介


6.1.2 亿华通 - 发展历程


6.1.3 亿华通 - 营收规模


6.1.4 亿华通 - 主营业务


6.1.5 亿华通 - 燃料电池产品分析


6.1.6 亿华通 - 氢燃料电池客车应用案例分析


6.1.7 亿华通 - 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应用案例分析


6.1.8 亿华通 - 与整车企业合作关系


6.1.9 亿华通 - 氢燃料电池区域示范运营项目


6.1.10 亿华通 - 客户分析


6.1.11 亿华通 - 供应商分析


6.1.12 亿华通 - 研发投入


6.1.13 亿华通 - 融资与发展

 

6.2 新源动力


6.2.1 新源动力 - 公司简介


6.2.2 新源动力 - 股权结构


6.2.3 新源动力 - 主营业务


6.2.4 新源动力 - 燃料电池产品分析


6.2.5 新源动力 - 燃料电池产品应用


6.2.6 新源动力 - 技术发展


6.2.7 新源动力 - 合作和收购

 

6.3 雄韬股份


6.3.1 雄韬股份 - 公司简介


6.3.2 雄韬股份 - 主营业务


6.3.3 雄韬股份 - 燃料电池产品分析


6.3.4 雄韬股份 - 燃料电池产品应用


6.3.5 雄韬股份 - 生产基地


6.3.6 雄韬股份 - 客户分析


6.3.7 雄韬股份 - 合作和收购

 

6.4 上海重塑


6.4.1 上海重塑 - 公司简介


6.4.2 上海重塑 - 主营业务


6.4.3 上海重塑 - 燃料电池产品分析


6.4.4 上海重塑 - 燃料电池产品应用


6.4.5 上海重塑 - 客户分析


6.4.6 上海重塑 - 业务布局


6.4.7 上海重塑 - 合作和收购

 

6.5 神力科技


6.5.1 神力科技 - 公司简介


6.5.2 神力科技 - 发展历程


6.5.3 神力科技 - 燃料电池电堆产品分析


6.5.4 神力科技 - 燃料电池应用于客车案例


6.5.5 神力科技 - 供应链分析

 

6.6 国鸿氢能


6.6.1 国鸿氢能 - 公司简介


6.6.2 国鸿氢能 - 燃料电池产品分析


6.6.3 国鸿氢能 - 燃料电池产品公交大巴的应用


6.6.4 国鸿氢能 - 燃料电池产品物流车的应用


6.6.5 国鸿氢能 - 燃料电池产品重卡 / 电源车的应用


6.6.6 国鸿氢能 - 合作和收购

 

6.7 弗尔赛


6.7.1 弗尔赛 - 公司简介


6.7.2 弗尔赛 - 发展历程


6.7.3 弗尔赛 - 燃料电池产品分析


6.7.4 弗尔赛 - 燃料电池产品应用


6.7.5 弗尔赛 - 客户分析

 

6.8  江苏清能


6.8.1 江苏清能 - 公司简介


6.8.2 江苏清能 - 燃料电池产品分析


6.8.3 江苏清能 - 燃料电池产品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6.8.4 江苏清能 - 客户分析

 

6.9  潍柴动力


6.9.1 潍柴动力 - 公司简介


6.9.2 潍柴动力 - 燃料电池产品应用


6.9.3 潍柴动力 - 合作与并购

 

6.10 大洋电机


6.10.1 大洋电机 - 公司简介


6.10.2 大洋电机 - 燃料电池产品分析


..................................


关键字:燃料电池  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  发动机 引用地址:2020 年全球和中国燃料电池市场和趋势研究报告

上一篇:蜂巢杨红新:叠片无钴电池明年6月装车
下一篇:特斯拉:报废锂离子电池可100%回收利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0 21:34

如何推动纯电动汽车普及?日媒提出3大关键之处
  据《日本经济新闻》11月14日报道,除了法国和英国之外,中国和印度也开始明确要从汽柴油车转向纯 电动汽车 (EV)。尽管有批评称“只是喊口号”、“实现方式不明”,但全球无疑出现了向纯 电动汽车 过渡的潮流。在这一潮流下,日本的行动确实略有落后,但同样也在推动普及新一代汽车。本文探讨了纯 电动汽车 是否将普及以及推动其普及的3个关键之处。下面就随汽车店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优惠政策   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在内,2016年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比2015年增长38%,达到75万辆。其中中国最多,达到34万辆,美国(16万辆)、挪威和英国次之。虽然还不到全球新车销量的1%,但
[汽车电子]
欧洲首家本土电池厂 Northvolt 正式开始出货
近日,瑞典电池制造商 Northvolt 开始出货,成为第一家向汽车制造商提供动力电池的欧洲企业。Northvolt 为欧洲电池产业的明星企业。虽成立时间仅有 6 年,但 Northvolt 已获宝马、大众、高盛、Spotify 等公司投资,去年 6 月获得的一笔私募股权投资规模高达 27.5 亿美元。Hydrovolt 由 Northvolt 和 Hydro 建立,是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厂,每年可处理约 2.5 万个废旧电池。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其主要区别于用于汽车发动机启动的启动电池。多采用阀口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敞口式管式铅酸蓄电池以
[嵌入式]
乘联会发布的零售销量数据,新能源汽车销量太抢眼!
据乘联会最新发布的零售销量数据统计,10 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 199.2 万辆,同比增长 8.1%,环比增长 4.1%;1-10 月的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 1492.1 万辆,零售同比累计下降 10.2%。 其中轿车销量 94.8 万辆,同比增长 8.8%,累计销量 717.7 万辆;MPV 销量 10.7 万辆,同比下降 10.0%,累计销量 84.1 万辆;SUV 销量 93.7 万辆,同比增长 9.9%,累计销量 690.3 万辆;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 13.4 万辆,同比增长 112.0%,累计销量 73.5 万辆。 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依然是车企销量的前三名;吉利、东风的销量均在 12 万辆以
[嵌入式]
乘联会发布的零售销量数据,<font color='red'>新能源汽车</font>销量太抢眼!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油冷散热系统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驱动电机的峰值功率、运行效率、响应速度和振动噪音等多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驱动电机也逐步走向油冷化、扁线化、多合一集成化。 驱动电机油冷散热 油冷可直接接触驱动电机内部,是首选散热方式。驱动电机冷却系统主要可分为风冷和液冷两大类。风冷散热采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通过空气对流散热,其构造简单、成本低,运行维护方便,但冷却效果一般,主要运用于小功率级别的电动车。液冷散热又可以分为冷却水和油两种,水冷成本低且无污染,但由于电机内绝缘的需求,水冷只能在电机壳外壁水套内进行散热;而油冷因为其良好的绝缘性,可以直接在电机内部进行接触散热,效果更佳,因此也成为驱动电机散热首选。 上图:电机的油冷方
[嵌入式]
<font color='red'>新能源汽车</font>驱动电机油冷散热系统技术
Rectifier推出首款7kW双向电动汽车充电器 可实现V2G技术
据外媒报道,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Rectifier Technologies公司推出了首款双向 电动汽车 充电器——壁挂式Highbury直流(DC)双向充电器,不仅可以利用家庭和企业的电力给电动汽车充电,还能够将电动汽车的剩余电力卖回给电网。 图片来源:Rectifier 此种称作“车到电网”(V2G)的技术可以让具有双向充电功能的 电动汽车 (如日产聆风)车主在用电高峰期时,将汽车的电力卖给电网,从而帮助车主削减电费支出。 这是Rectifier首次销售各种电池充电器和电源模块,其还拥有布里斯班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器制造商Tritium等全球客户。Tritium主要为欧洲的Ionity等主流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运营
[汽车电子]
Rectifier推出首款7kW双向<font color='red'>电动汽车</font>充电器 可实现V2G技术
特斯拉都头疼的电池技术丰田能搞定?
根据路透社报道, 丰田 汽车近日表示,未来几年内将开发一种更先进的新型 电动汽车 电池 ,新电池能让电动汽车的里程和电池寿命最多提升15%。   提升锂离子电池技术的性能,无论对于丰田的传统汽车厂商,还是 特斯拉 这样的后起之秀来说,都是一个紧迫的问题。丰田电池技术研究人员Hisao Yamashige表示,锂离子电子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未来很有必要改进这一技术,提升性能。     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以及传统油电混合动力车公司,都在努力开发先进的电池技术,希望提升行驶里程和电池寿命,让汽车更安全。   作为日本的最大汽车厂商,丰田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先驱,它目前也在开发新款近全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普锐斯Prime,
[嵌入式]
看看哪些厂商对燃料电池汽车感兴趣
    提到新能源汽车,大家一定首先想到的是以特斯拉为首的纯电动汽车以及市面上形形色色档次不一的混合动力汽车。其实,除了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之外,还有一种清洁新能源汽车也非常值得关注,那就是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实际上是通过氢气和氧气的化学作用,产生的电能驱动车辆行驶。它也是电动汽车的一种,结构基本类似,只不过多了一个燃料电池和氢气罐。从本质上来看,燃料电池汽车被看成人类交通的最终解决方案,不止是因为它具备普通纯电动汽车的优势,而是因为氢气和氧气来源无穷无尽,并且加氢和加油一样便捷,没有任何污染。     不过燃料电池也有属于自己的缺点,目前氢气的产量和存储难度并不理想,成本都比较高,而在建设加氢站的成本上也远
[汽车电子]
如何兼顾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
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不断的提高,动力电池也向高能量密度迈进。但是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那么电动汽车的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能究竟如何兼顾呢?首先,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看,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确实不可兼得。 但也不难发现,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这几乎就是一个“死循环”。举个极端一点例子,需要二选一,你是要高能量密度带来的高续航还是只是要安全而不需续航?作为交通工具,安全性对于汽车来说是排在第一的,也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所以在选择上面而言毫无疑问,大家势必都会选择安全。从近年来的电动汽车起火的事故上面就能够看出来,电动汽车的大都数自燃都是由动力电池引起,而从动力电池上面无一例外的都会由于热失控导
[汽车电子]
如何兼顾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