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技术的进步和驾驶舱内感应技术的发展

发布者:EEWorld资讯最新更新时间:2020-09-22 来源: EEWORLD关键字:雷达  自动驾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image.png

 

汽车制造商在将雷达传感器技术部署到车外使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雷达传感器技术也使他们能够开发出更有效的安全功能,尤其是车内乘员检测技术。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采用感应技术来了解外部环境,包括其他汽车、行人、骑自行车的人和建筑物。在车辆内部,相同的技术现在可实现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包括车内儿童感测、安全带提醒和安全气囊展开。

 

驾驶舱内传感器的精度对于乘员检测尤其重要。汽车雷达传感器提供了一种易于部署且价格合理的有效解决方案。

 

雷达可观察到人眼无法观察的目标。驾驶舱内感应的许多应用旨在确保乘客安全,但考虑到儿童被单独留在车内可能造成的悲剧性后果,最近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特别关注儿童感测问题。

 

image.png

 

图1:儿童在车内无人照管。

 

为解决这些问题,欧洲新车评估计划(Euro NCAP)路线图将儿童感测解决方案添加为一大特色,而一些汽车制造商早在2020年就实施了此解决方案。此解决方案不仅只是检测车内是否有儿童。其旨在开发一种系统,检测可能在驾驶员视线之外(如向后的汽车安全座椅)的儿童,并将其与尺寸相似的目标区分开来。如今现代车辆可能已安装了摄像头或者座椅内的重量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内是否有乘员,但当前技术存在局限性。

 

举例来讲,如果摄像头角度摆放错误,其可能无法识别出向后的汽车座位中的儿童,也无法辨别出盖着毛毯儿童。过于强烈或是不足的可用光线会影响摄像头的效果。摄像头还引发运动感应传感器没有的安全和隐私问题。

 

除传统的驾驶舱内感应技术的有效性缺陷之外,还有美学和设计方面的注意事项:摄像头通常摆放在较为明显的位置,车内乘员也会更容易注意到摄像头的存在。

 

另外,上述解决方案占用大量空间。车辆尺寸和布局会影响摄像头的部署,这也决定了摄像头视野的有效覆盖范围。如果您考虑使用诸如校车之类的大型车辆,即使安装了摄像头,也可能会存在很多盲点,造成驾驶员可能会在终点站将熟睡的儿童遗忘在车内。

 

采用毫米波技术的雷达传感器可在各类车厢内提供有效的儿童感测所需的高精度,因为与摄像头不同,这些传感器不会受到物理阻挡。雷达传感器可穿透塑料、干式墙和衣服等材料,即使儿童躲在公共汽车的后方或覆有毛毯也可被检测到。

 

尽管在一些场景中,摄像头确实可以在驾驶舱内进行有效监控,但雷达传感器可同时提供精确度和灵活度,因为它们可收集最精确的车内人数。

 

增强多个驾驶舱内应用

 

通过用雷达弥补体重传感器的缺点,甚至完全将其替代,驾驶舱内的感应系统可检测到人和运动,辨别人与无生命的目标,从而帮助构建更精确的安全带提醒和安全气囊展开系统。

 

当目标重量超过某个阈值时,重量传感器会触发安全带提醒。但重量传感器无法区分与乘客大小和重量相似的袋子、箱子或钱包,而雷达传感器可轻松将两者区分开来。

 

安全气囊系统可受益于更精确的感应。使用雷达可辨别座位上是儿童还是成人。万一展开了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可以人员的身高进行适应调整。

 

检测生命体征

 

政府、当地法规和消费者需求推动了对于能够在驾驶舱内有效检测儿童的感应系统的需求。汽车制造商对这一需求反响积极,开始在他们生产的每一辆汽车中安装低成本但有效的装置。

 

雷达传感器不仅可满足当今需求,而且已发展至可有效进行儿童检测的程度。

 

例如,TI的60 GHz单芯片AWR6843毫米波传感器具有可检测到呼吸的出色的运动检测功能,从而可以区分儿童和无生命的目标。

 

TI毫米波传感器的更高级功能包括在行驶途中同时估算驾驶员和乘员的心脏和呼吸频率。在集成到头顶控制台或车顶顶棚后,此传感器的功能范围已覆盖到所有乘客,从而使得应用可以预估驾驶员的疲劳或困倦状态并激活警报。

 

对于诸如检测乘客或驾驶员姿势等需要更高分辨率的应用,配备毫米波传感器的成像雷达可实现高分辨率的乘员检测。

 

image.png

 

图2:技术演示显示了使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在车辆中进行占用监控和在场检测的场景。

 

TI毫米波传感器的一个主要优势是60 GHz(AWR6843 ) 和77 GHz (AWR1843 )器件的管脚对管脚兼容性,这使汽车制造商可根据地区法规要求部署这两类传感器。它还使设计人员能够在传感器设计中重复使用硬件和软件。

 

这些传感器通过了AEC-Q100认证,可帮助汽车设计人员达到车内感应系统的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ASIL)B的要求。传感器还可在很广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包括在炎热天气中温度可能会迅速升高的驾驶舱。

 

用于驾驶舱内监控的TI毫米波传感器可提供具有集成处理功能(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MCU)、雷达硬件加速器)和低端至高端存储范围的单芯片解决方案。一个软件开发套件(mmWave-SDK)为所有其单芯片传感器和成像雷达提供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了解参考设计和示例。

 

无缝传感器解决方案

 

很多消费者将能够精准监测儿童在场的驾驶舱内传感器作为优先考虑因素,而这一需求得到了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的热切回应。任何解决方案都必须高度精确,且必须具有易于以隐秘和非侵入式的方式集成到车辆中的外形因素。

 

雷达传感器不仅改变了车辆感应周围环境的方式,而且还改变了它们感应车内物体和乘员的方式。现在单个雷达传感器可以检测并确定汽车内所有乘员的位置,将后排座椅中的乘员归类为成人或儿童,并监测乘员的生命体征。雷达具有穿透固体物质的能力,从而使得其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精确地检测无人照管的儿童、监测乘员状态并预估驾驶员的生命体征。

关键字:雷达  自动驾驶 引用地址:雷达技术的进步和驾驶舱内感应技术的发展

上一篇:进击的大屏,消失的按键,用屏幕取代一切按键你同意吗?
下一篇:高通推动C-V2X发展,助力汽车行业驶入智能网联新时代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8 00:11

人机共驾时代,国产自动驾驶芯片厂商应当如何布局?
“我们认为,未来3-5年的时间内,人机共驾一定是产业常态。对于汽车产业而言,一定会尽快将标配的L2、L2+、L2++功能部署到车上。这不仅是整车厂自己努力的结果,需要产业上游供应链与之配合,达到合纵连横、共同创新的结果。”在日前举办的黑芝麻智能媒体技术开放日上,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如是说。 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 确实,纵观全球,除了德国和日本的少数车型实现了L3级 自动驾驶 落地,并被允许上路以外,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在L3级及以上的高阶自动驾驶领域陷入了停滞状态。原因有很多,包括高阶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尚未确定,还处于摸索阶段;高阶自动驾驶相关法规缺失,责任划分无法可依;以及消费者对高阶自动驾驶大都持怀
[嵌入式]
人机共驾时代,国产<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芯片厂商应当如何布局?
自动驾驶汽车上激光雷达的未来
  与普遍的看法相反,自动驾驶尚未实现几年前承诺的结果。不幸的是,感官、光学、定性和时序层面的许多问题对传统 LiDAR 的性能产生了负面影响。   尽管如此,许多公司仍在不断改进他们的方法和技术,并且已经在市场上看到了出色的结果。其中一家公司 Baraja 已为多项技术申请了专利,这些技术将显着改善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   激光雷达的挑战   自动驾驶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汽车要像人类一样自动驾驶还需要一段时间。尽管在优化检测和感知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挑战,但技术无疑会一一解决所有这些挑战。   正在进行一项大型研究以改进人类使用的技术。换句话说,解决方案必须精确地基于人类驾驶员的方法和他们遵循的道路规则。   实现完
[嵌入式]
超级大国的自动驾驶之争 中国胜算何在?
随着5G商用牌照的发放,中国正式进入了5G商用的元年。5G究竟有多厉害,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老师好我叫何同学”已经在视频中向我们做出了展示,现阶段“非完全体”的5G下载速度超过700Mbps,远比我们现在家用的光纤快。 和我们现在使用的4G相比,5G有着速度快、延时低的优点。根据OpenSignal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现阶段全球4G网速平均值为16.9 Mbps(2.11MB/s),4G网速最快的国家有着45Mbps(5.625MB/s)左右的平均速率。横向对比一下,即便是“不完全体”的5G,传输速度上也要比4G快出一大截。 5G理论上的延迟仅为1毫秒,几乎可以忽略不计。5G每平方千米的最大连接数也是4G的一百倍,
[汽车电子]
超级大国的<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之争 中国胜算何在?
智能交通采集技术解析:雷达感应线圈
智能交通技术框架主要包括交通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发布四个部分,交通采集技术是智能交通发展的重要的共性基础技术。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研究所统计,“十一五”期间,交通流信息固定采集点由1.6万个增加到7.3万个,交通监控点由9250个增加到5.1万个。根据Tranbbs市场研究成果,2014年与2010年城市智能交通整体市场规模将会翻倍增长,因此初步预测交通流固定采集点也将会有翻倍的增长,达到15万个点左右。 从技术类型上来划分,目前市场中比较常见的交通采集技术包括磁频的车辆检测技术、射频的车辆检测技术、视频的车辆检测技术、波频的车辆检测技术、移动型交通数据采集技术等,有的技术类型中又包括几种采集方式。归纳起来目前市
[安防电子]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自动驾驶如何从L2到L3?
在7月21日举办的中国人工智能大会2017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表示,“如果连自动泊车都做不好,谈何自动驾驶的L3?” 早在2005年,雪铁龙首创自动泊车辅助系统,起初被称为city park system,仅仅释放方向盘。至今但凡新手和女司机不能泊车的地方,自动泊车系统三分钟也搞不定,被人称为自动泊车噱头。 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的分类,自动驾驶可以分为5个等级,即L1驾驶辅助、L2部分自动化、L3有条件自动化、L4高度自动化、L5完全自动化。 李德毅介绍,近年来,汽车辅助驾驶空前繁荣,从 L1转型L2再到L3,从早先的预警、提醒驾驶员跨越到机器自驾为主、固定驾驶员的角色不复存在,L3量产的
[汽车电子]
雷达液位计和超声波液位计应用场合的区别
雷达液位计,具有快速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耐腐蚀、耐压高、耐温高等特点,于对液体、浆料及颗粒料的物位进行非接触式连续测量,适用于温度、压力变化大;有惰性气体及挥发存在的场合。超声波液位计,具有抗干扰性强、重量轻、不结垢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各种液体和固体物料高度的测量。那么雷达液位计和超声波液位计应用场合的区别是什么呢? 雷达液位计和超声波液位计应用场合的区别: 1、超声波精度不如雷达。 2、雷达相对价位较高。 3、用雷达的时候要考虑介质的介电常数。 4、超声波不能应用于真空、蒸汽含量过高或液面有泡沫等工况。 5、雷达测量范围要比超声波大很多。 6、雷达有喇叭式、杆式、缆式,相对超声波能够应用于更复杂的工况。 在使用
[测试测量]
iPhone 13或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根据此前多方预测的消息,今年苹果将继续在9月推出全新的iPhone 13系列机型(也有消息称为iPhone 12s系列),按照往年惯例,今年的新iPhone的升级可能并不会太大,而最大的升级主要将集中在外观和影像系统上。此前关于该机的外观的爆料已经非常丰富,现在有最新消息,近日有外媒带来了该机在相机方面的更多细节。 据外媒援引某资深分析师在一份投资者报告中透露的信息显示,全新的iPhone 13系列所有型号都将配备LiDAR激光雷达,包括低配的iPhone 13 mini、iPhone 13机型也将首次享受到此项以往顶配版机型才拥有的功能。据介绍,激光雷达扫描仪能够测量激光击中物体后反弹回来所用的时间,从而生成你所在空间的深
[手机便携]
芯擎科技“星辰一号”自动驾驶芯片明年将大规模量产
近日,芯擎科技宣布,其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场景高阶自动驾驶芯片“星辰一号”(AD1000)成功点亮。该芯片将在2025年实现量产,2026年大规模上车应用。 图片来源:芯擎科技 据官方介绍,该芯片采用7nm车规工艺,符合AEC-Q100标准,多核异构架构让智能驾驶算力更加强劲:CPU算力达250 KDMIPS,NPU算力高达512 TOPS,通过多芯片协同可实现最高2048 TOPS算力。 在硬件配置上,该芯片集成高性能VACC与ISP,内置ASIL-D功能安全岛,拥有丰富接口,可全面满足L2至L4级智能驾驶需求。 其还称,该芯片高性能的NPU架构原生支持Transformer大模型,完全适配智能驾驶
[汽车电子]
芯擎科技“星辰一号”<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芯片明年将大规模量产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