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mble推出新型GNSS智能天线 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

发布者:温馨家园最新更新时间:2021-01-25 来源: 盖世汽车关键字:Trimble  GNSS  天线  自动驾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外媒报道,导航设备供应商Trimble(天宝)推出了两款新的GNSS智能天线AX940和AX940i,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AX940i还内置惯性传感器,与定位和定向引擎紧密集成。


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汽车导航,GNSS智能天线

(图片来源:Trimble)


通过对GPS、伽利略、GLONASS、北斗、QZSS和NavIC的多频率、多星座支持,AX940和AX940i可以在各种环境中提供可靠的厘米级精度。此外,上述两款天线使用Trimble RTX校正服务,不受本地基站或蜂窝调制解调器的限制,以提供可靠的、高精度定位。


AX940i中的内置惯性传感器允许与RTK/RTX定位和定向引擎中的GNSS观测数据紧密集成,持续为导航和控制系统提供高速率低延迟输出。AX940和AX940i具有灵活接口,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配置,其集成特性还可减少开发时间。这两款设备还具有直观的3D图形页面,允许轻松输入杠杆,使设置更简单。


这两款全功能智能天线具有336个通道,支持多星座、Trimble RTX和OmniSTAR,以及高级射频频谱监控,而且还配备灵活的RS232、USB、CAN和Ethernet接口。AX940i还具备WiFi和蓝牙连接功能,用于无线接口和控制。同时,AX940和AX940i采用Trimble Maxwell 7技术,提供灵活的信号管理功能,可使用所有可用的GNSS星座和信号。


Trimble OEM GNSS总经理Thomas Utzmeier表示,“新的AX系列智能天线易于集成,外型坚固,可提供最新的GNSS和惯性技术。此种可靠、坚固和紧凑的智能天线是OEM和系统集成商的理想选择,使其可以轻松快速地将高精度定位系统添加到应用中。”


关键字:Trimble  GNSS  天线  自动驾驶 引用地址:Trimble推出新型GNSS智能天线 可用于自动驾驶汽车

上一篇: LGD AP3生产线停产iPhone LCD手机面板,将转向车载面板
下一篇:Cipia联手豪威科技,研发量产初级驾驶员监控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0-31 05:45

天线多载波的数字上下变频的FPGA实现
   概述      数字上变频/下变频(DUC/DDC, digital up convert/ digital down convert)是数字中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将基带信号经过内插滤波后变到中频的频率,或者将中频的信号经过抽取滤波后降到基带的频率上。系统设计者经常面临的问题是天线数目以及载波数目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会改变,此时FPGA则提供了一种非常灵活的设计实现手段。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介绍多天线多载波数字上下变频的FPGA实现方法,以及Altera提供的一种数字信号处理的工具,DSP BUILDER。       DUC/DDC的实现架构      以TD-SCDMA的DUC/DDC为例,基带频率1.28MHz,
[嵌入式]
多<font color='red'>天线</font>多载波的数字上下变频的FPGA实现
ADI:感知和执行处理是自动驾驶的关键
一个多世纪前,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从此汽车不仅直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汽车的普遍使用,还改变了经济社会结构,形成一套新的经济、文化、生活体系。毫不夸张地说,汽车是一台改变世界的机器,它不仅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载着社会快速进步。和其他领域一样,汽车技术不断被突破,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一系列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自动驾驶 ”重新定义了汽车。 不只是普通大众对这项黑科技万分期待和好奇,各大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自动驾驶技术,试图抢占这个交通出行领域智能化的战略制高点。那么从业者到底应该如何入手呢? 针对这一问题, ADI 公司汽车电子事业部大中华区市场总监许智斌先生是这样说的:“传统汽车厂商更
[嵌入式]
浅谈UWB在自动驾驶上的应用
如果说RFID PEPS是燃油车时代的霸主,BLE PEPS是车联网时代的翘楚,那么UWB PEPS必将是自动驾驶时代的新贵。UWB凭借精准的测距与定位的优势,不仅将在车身域PEPS系统智能化升级上率先落地,还将逐渐成为自动驾驶在特定场景特定功能下的关键技术支撑。 车身域黑话第二期,作者首先介绍UWB技术特点、发展历程、测距定位原理,接着呈现主流玩家的UWB PEPS系统方案,最后浅谈一下UWB在自动驾驶上的应用前景。 一、技术特点 UWB(Ultra Wide Band,超带宽)技术是一种利用纳秒级的脉冲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通讯技术。UWB因发射的脉冲信号占用一个很宽的频谱范围( 1GHz)而得名超带宽。 UWB的测距方法
[嵌入式]
浅谈UWB在<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上的应用
小马智行与新石器达成合作,定制研发自动驾驶域控制器
3月22日,据小马智行官微消息,小马智行宣布与无人配送领域企业新石器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联合定制研发车规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由NVIDIA DRIVE提供支持。 图片来源:小马智行 域控制器是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集成化过程中的产物。汽车智能化功能的日渐增加使得汽车电子架构一步步向中央集成靠近,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也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目前涉足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的厂商包括特斯拉、蔚来等车企,以及博世、大陆、德赛西威、均胜电子等国内外头部供应商。 小马智行于2022年中推出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于2023年初正式命名为“方载”,“方载”系列产品可采取定制方式,目前已经取得一批定点用户。 此次小马智行与新石器联合定制研
[汽车电子]
小马智行与新石器达成合作,定制研发<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域控制器
印度封杀自动驾驶技术 只因它会抢走人的饭碗
  硅谷的科技公司和底特律的汽车公司都在积极推进 自动驾驶 技术,但印度却采取了截然相反的立场:不允许 自动驾驶 汽车上路。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据印度Hindustan Times报道,联合公路运输和高速公路部长Nitin Gadkari表示:“我们不会在印度允许无人驾驶汽车。我对此非常清楚。我们不会允许任何带走工作的技术。在一个有失业的国家,你不能拥有一种可以抢走人们工作的技术。”   印度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市场。印度的立法者明确反对 自动驾驶 汽车令不少科技公司对该技术的未来感到担忧。和中国一样,印度庞大的人口规模使其成为网络零售、网络租车、电子商品等大型企业最重要的市场。   事实上,目前,各
[汽车电子]
软件硬件总要更新 自动驾驶可能永远不会实现完美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美国科技杂志《连线》撰文指出,受限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以及 自动驾驶 汽车各种软件系统的相互影响,而软件开发升级都存在着诸多问题,自动驾驶汽车系统也永远不会实现完美。   自动驾驶技术带给人期许,给人以承诺,未来有一天能够杜绝醉酒驾驶、疲劳驾驶或是偶然分心,用精密运行的机器来替代常犯错误的人类司机。去年有近4万名美国人死于交通事故,而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将其中90%左右的致命车祸归因于人为错误。但有时候公众会对自动驾驶恐惧不已。毕竟在公共道路上实现新技术可能总会让人不踏实。就在上个月,Uber旗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就在一次自动驾驶测试中撞死了一名横穿马路的女子。   无论哪种方式,人们都想知道自动驾驶汽
[嵌入式]
甭管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中国都还差这些火候
无人驾驶 正成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和互联网企业争相布局的“风口”,中国作为汽车消费大国,未来将具有更多发展机遇,但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无人驾驶行业仍存在网络技术安全、法规监管、交通责任归属等难题待破解。 以BAT为首的中国互联网巨头近年来纷纷宣布进军无人驾驶领域。特别是在2015年底,宝马与百度合作的 自动驾驶 汽车在北京完成路测,标志中国无人驾驶发展进入新阶段。 而在近日,沃尔沃宣布将运送100辆无人驾驶汽车到中国公共道路上进行试驾,并承诺如果这些无人驾驶汽车发生车祸或事故,沃尔沃将全权负责。 受益摄像传感技术进步、芯片速度提升、人工智能算法、智慧交通规划,无人驾驶技术正加速从理论向现实转变。不少车企已将2020年作
[嵌入式]
放弃造车之后,苹果又对自动驾驶说再见
苹果造车项目从有到无,痕迹正在一点点被抹除,这回连 自动驾驶 也不玩了。 最近,据外媒MacRumors报道,加州机动车辆管理局 (DMV) 已于9月27日取消了该公司的 自动驾驶汽车 测试许可证。需要注意的是,报道特别指出,取消测试许可证,是苹果主动要求的。如果苹果不主动要求,该许可证的有效期可持续到明年4月份。 年的时间都等不了,也在事实上说明,苹果“造车”项目正在收尾、退出最后走向完全终结。这是一个不难猜的结局,今年2月底,就有媒体曝出,苹果在内部宣布取消Apple Car项目,部分员工转向生成式 人工智能 团队。造车项目持续10年,累计投入百亿美元,最终一地鸡毛。苹果造车,为何惨淡收场? 01苹果造车,妥协中走
[汽车电子]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