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与激光雷达领域头部企业Luminar(纳斯达克股票代码:LAZR)联合发布全新自动驾驶传感系统。该系统使用360度全方位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使车辆在复杂城区路况运行时更安全、可靠。双方还将合作打造可量产的车规级传感器融合方案。
小马智行计划于2023年规模化量产车规级自动驾驶系统,届时将搭载Luminar的Iris激光雷达。这也是Luminar首次在中国选择与自动驾驶公司进行战略合作。
小马智行计划将新设计运用于未来量产系统和车队中。此次全新系统的发布正值小马智行全面扩大其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规模之时——小马智行Robotaxi服务在中美五个主要城市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包括北京、广州、上海以及加州的尔湾(Irvine)和弗里蒙特(Fremont)。
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彭军表示:“Luminar是激光雷达行业的领跑者,携手Luminar是小马智行在打造全新系统以及实现规模化生产征程中的关键一步。双方都坚信,在全球部署自动驾驶将使未来出行更安全与可持续。能携手Luminar共同实现这一愿景令人倍感激动。”
小马智行于2018年12月在广州启动了中国第一支常态化Robotaxi车队,并于2019年6月推出加州首个对公众开放的Robotaxi服务,这使得小马智行成为唯一在中美多个城市均部署这一服务的自动驾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小马智行已累积超过500万公里的城区公开道路自动驾驶里程,并已向公众提供了超过22万次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Luminar创始人兼CEO Austin Russell表示:“小马智行打造跨车辆平台自动驾驶系统的理念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小马智行已经证明其在全球Robotaxi行业的领先地位。此次合作将成为Robotaxi在未来几年实现真正落地的重要里程碑,我们在过去几年积累的研发经验也将进一步赋能小马智行全新自动驾驶系统以及车队。”
关于Luminar Technologies
Luminar是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车辆传感器和软件的公司,其愿景是通过交付唯一能够满足行业对性能、安全和经济等方面严苛要求的激光雷达及相关软件,确保自动驾驶的安全性。Luminar已与包括全球十大汽车制造商中的七家在内的50多个行业伙伴达成了合作关系。Luminar已与沃尔沃汽车签署了业内首个自动驾驶汽车生产协议,并与上汽集团、戴姆勒卡车以及英特尔的Mobileye达成合作。Luminar还获得了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戴姆勒卡车和全球汽车安全领导者沃尔沃汽车的少数投资,将加速推动自动驾驶卡车和汽车的高速行驶。Luminar成立于2012年,拥有近400名员工,在帕洛阿尔托、奥兰多、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底特律和慕尼黑设有办事处。
关于小马智行
小马智行(Pony.ai)成立于2016年底,致力于提供安全、先进、可靠的全栈式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未来交通方式的彻底变革。我们以中国和美国为起点,分别在硅谷、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研发中心。凭借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小马智行已与丰田、现代、一汽、广汽等国际国内一流车厂建立合作,并成为全球首家在中美均推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的公司。截至2021年2月,公司融资总额超11亿美元,估值超53亿美元,是全球最有价值的自动驾驶公司之一。
关键字:小马智行 自动驾驶 Luminar 激光雷达
引用地址:
小马智行设计新一代一体式自动驾驶系统,将搭载Luminar激光雷达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4 07:47
大陆第二代自动驾驶车传感技术提升②
大量先进传感器
新车还配备有一系列的传感器技术。该车配备有新一代的长距离雷达系统,该雷达系统有效测距距离可以达到250米(约合820磅),其探测角度也可以达到120度。以上新一代长距离雷达系统与第一代自动驾驶汽车采用的第三代雷达系统相比其长距离有效测距距离达到了短距离有效测距距离的两倍。该车前部配备有4个短距离探测雷达,其测距距离可以达到90米,探测角度可以达到120度。以上大陆第二代自动驾驶汽车还配备有一个360度环绕式摄像机系统,其中大陆汽车公司的第一代自动驾驶系统并未配备有以上360度摄像系统。
以上新一代大陆自动驾驶汽车在其前挡风玻璃上面配备了一个朝向向前的立体式相机,通过该相机不仅可以
[汽车电子]
自动驾驶:草根联合叫板Google汽车 感觉是要翻天了
自动驾驶是汽车工业的未来,谷歌汽车已经在硅谷兜了无数个圈,特斯拉开工厂让所有人都希望探个究竟,迟迟交不出货的电动车让无数土豪心动,苹果从来没被承认的iCar是知情人士永远追逐的新闻点。然而,这个还处于技术初期、未实现量产、法律灰色地带自动驾驶电动车,却已经迎来了自己的赛道日。硅谷、甚至全世界的自动驾驶相关的初创公司、媒体人、投资人、供应商将谷歌苹果这些科技大亨甩在门外,包下加州Thunderhill的赛道,为自己开了一场草根大派对。
草根的飞越
参赛队伍都将自己称为草根,其实,每家都是十足的诚意制作,几乎全手工打造完成。没有大公司的躲躲藏藏,或者严格的股东在背后不停的盯着,名头草根、技术过硬的
[汽车电子]
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的替代者来了
尽管受到了新冠疫情、自然灾害、地缘政治等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但全球半导体产业在2021年还是迎来了新一轮高增长。 据IC Insights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半导体收入在2021年的经济反弹中增长了25%,预计2022年将继续增长11%并达到创纪录的6806亿美元。 在恩智浦公布的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中,2021年的全年营收再创新高,达到110.6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汽车业务全年营收达54.93亿美元,占总营收比重近50%。 当前,中国的自动驾驶渗透率和商业化步伐正在加速,一方面L2+级别的自动驾驶规模量产不断猛增,并逐步向L3级过渡,另一方面高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也正在干线物流、港
[汽车电子]
腾讯科技公开一项自动驾驶技术新专利
天眼查信息显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日前公开了多条专利信息,其中一条与自动驾驶相关,名为“用于自动驾驶的停车仿真测试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公开号为CN112289023A。 专利摘要显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自动驾驶的停车仿真测试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提高停车仿真测试的准确率。 该方法包括:获取车位下发误码率;向当前被测自动驾驶车辆下发目标次数的停车指令,所述停车指令包括目标停车场的目标停车位信息,以控制所述当前被测自动驾驶车辆在所述目标停车位信息对应的目标停车位进行停车测试;获取所述当前被测自动驾驶车辆响应所述停车指令的停车结果;根据所述车位下发误码率和所述目标次数确定停车测试阈值;根据所述
[嵌入式]
全新宝马在自动驾驶领域有哪些突破?
德系三强BBA中, 宝马 是较早提出自动驾驶战略的主机厂,并已经联合英特尔、Mobileye、德尔福等行业先锋组建了自己的阵营,宣布共同搭建自动驾驶平台。 对于自动驾驶的产业化进程,宝马甚至已经清晰到给出了明确的商用时间表,BMW iNext宣布于2021年量产,实现第三级自动驾驶,并在技术上兼容第四级。 接下来,BMW还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投放40辆BMW 7系原型车进行第四级自动驾驶的研发。在此过程中,中国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宝马也是首个在中国实景演示高度自动驾驶的豪华汽车厂商。 今年的CES ASIA期间,宝马的展台一如既往的展示着对于未来出行天马行空的畅想,不仅把此前在拉斯维加斯展出过的“未来概念座舱”搬到
[嵌入式]
MORAI和dSPACE合作 开发自动驾驶验证仿真器
据外媒报道,韩国全栈自动驾驶仿真技术领先开发商MORAI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领导者dSPACE Korea签署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发联合仿真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MORAI) 自动驾驶仿真需要一个核心引擎,由MORAI设计、开发并分销给约100家客户,主要客户有现代摩比斯、Naver Labs和三星工程(Samsung Engineering)。在Naver、现代汽车、Kakao Ventures和Atinum Investment等韩国一些大公司的资金支持下,MORAI在今年年初成功完成了A轮融资。 MORAI的一项关键技术是使用高清地图数据自动生成数字孪生模型,从而可以构建大型仿真环境。在自动驾驶验证中,MORAI
[汽车电子]
地图制作技术助力自动驾驶“检测进度”,构建数字地图
能够快速检测到道路上的其他车辆或行人,对自动驾驶汽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表明,他们可以通过帮助车辆识别看不见的物体来显着提高“检测精度”。 很明显,人类视线中的物体会遮挡或模糊更前方的物体。但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博士 Peiyun Hu 表示,自动驾驶汽车通常不是这样判断周围物体的。 图源:卡耐基梅隆大学 与人不同,自动驾驶汽车周围的物体的存在使他可以更准确地工作。这些工具使用来自 LIDAR 传感器的数据将对象定义为“云”,然后尝试将这些云与 3D 数据库中的对象进行匹配,但是 Hu 需要引起注意的部分是:来自传感器的 3D 数据可能不是真正的 3D。根据博士生的描述,车辆的传感器可能无
[嵌入式]
9月再破纪录!激光雷达狂飙
激光雷达的前装市场,正经历最甜蜜时刻。 本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交付激光雷达42.34万颗,首次实现季度交付超40万颗;同时,9月单月交付也再次创造新高点,仅用不到半年时间实现从单月10万颗到15万颗的跨越。 今年以来,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出现分化局面,由于海外车企导入速度较慢导致Luminar、Innoviz等初创公司陷入困境、裁员事件频发;而中国供应商则是强势领跑,并且陆续吃下合资品牌车型订单。 目前,智驾行业正处于感知技术升级迭代的关键节点,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纯视觉感知能力进步明显。但,与智驾系统相关的事故频发,也再次将「安全底线」问题冲上热搜。
[汽车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