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终极之路

发布者:丹青妙手最新更新时间:2022-06-17 来源: 智车科技 关键字:车路协同  自动驾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近些年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车企公司都能够进行自动驾驶的实际路测,来对外对公众展示目前最新技术能够达到的水平。而随着技术的逐渐进步,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逐渐发现单靠单车智能似乎无法解决应对城市道路中的复杂多变的情况,而为了自动驾驶汽车越来越安全的终极目标,超越人类驾驶员便成了外界对于该项技术的渴望。要完成这一目标,单靠单车智能在目前的阶段来看,还十分难以实现,而此时车路协同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的便是解决单车智能所无法解决与处理的一些复杂危险场景。


单车智能 vs 车路协同


先简单介绍一下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的定义。


其实两者的区别很好理解。单车智能认为自动驾驶还是得信自己(自己车),自己的传感器、自己来运算,然后自己来执行,并不需要联网,也不需要别人。而且周围交通参与者即将要进行的动作,也靠自己预测。比如路边的行人是不是要过马路、或者前车是不是要变道,都按感知和经验知识(大数据学习)来做出判断。


而车路协同自动驾驶(VICDA)则认为:除了自己的感知单元,我也可以接受路、其他车、信号灯等各个信息来源的消息,即便是自己的雷达不够,也有“上帝视角”来补足。我算力不够也无所谓,强大的云计算来补足算力,算好了下发给我决策,我来执行就好。我只是智慧交通网络里的小节点,与身边交通参与者发生着各种信息的交互。


而这两种思路都各有优势。车路协同是单车智能的高级发展形式,能提升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单车不需要再那么多的雷达传感器、也不需要不断提升算力,将会整体范围降低自动驾驶普及的成本。但与此同时,车路协同需要城市的基建做出大量建造修改,这方面的成本将会是巨大的,并且也需要一个业界公认的标准或范本来进行指导,才能避免不同自动驾驶汽车与车路协同单元的输入输出源不一致。


车路协同的优势


车路协同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它将极大提升自动驾驶车辆的行车安全性。众所周知,目前自动驾驶业内极其难处理的一个场景便是“鬼探头”,即在有盲区的区域突然出现一个未知的障碍物。别说是自动驾驶汽车,对于经验不那么丰富的人类驾驶员,这种场景都是极其危险并极易出现交通事故的。而目前的单车智能针对这种场景主要是通过危险场景的识别来降低车速,减少紧急刹车时所产生的制动距离。或者是通过感知跟踪算法,对之前已经出现的障碍物,现在处于盲区遮挡的情况进行跟踪,来给出更加精准的预测。但无论哪种方式,其实都很难去完全处理这种危险场景。而车路协同设备的接入,可以给自动驾驶汽车开启“上帝视角”,给到车辆自身传感器所无法感知到的障碍物信息,来帮助决策规划算法做出更加合理安全的决策,来保障乘客的安全与舒适。


第二,可以理解周围自动驾驶汽车的意图。车路协同的另一个应用便是车间通讯。通过车间的信息传递可以让周围的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更加互相了解对方的意图,而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从这一方面来说,也就极大降低了预测算法的难度,提升了预测算法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第三,可以极大提升城市的通勤效率。通过城市大脑的交通流调度,可以让车辆合理地选择出行路线,避免了多数车辆拥挤在城市主干道上导致交通拥塞的情况。通过交通调度算法,可以极大缓解目前困扰大家的堵车难题,甚至可以智能调度红绿灯的时长,来让道路变得更加的通畅快捷。


车路协同的问题与挑战


车路协同的优势是非常多的,能够带给我们日常生活诸多的便利,也能为自动驾驶的最终落地带来希望。但现阶段来看,车路协同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挑战等待解决。


首先便是网络通讯的延迟问题。都说5G普及之后收益最大的将会是自动驾驶,这话不错,自动驾驶的数据量之大是目前的网络传输所难以承受的,随着5G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会对自动驾驶及车路协同带来质的改变。但是另一方面,网络的延迟与稳定问题也将困扰着相关从业人员。一旦无线信号强度出现不稳定或互联网传送带宽不稳定,那么远程遥控( 比如5G 云代驾)将非常危险,对乘客和道路上其他人造成安全威胁。


所以,现阶段依托遥控的云代驾会被很多自动驾驶公司认为是“不安全的技术”,不允许通过远程遥控来控制车辆的方向盘和油门刹车。再加上现在网络延迟还是经常会有,如果遇到危及情况,加上延迟时间,急刹车根本刹不住。


其次便是网络安全问题。成熟安全的无人驾驶系统,要求将车辆控制模块完全与联网的模块进行彻底的隔离,彻底杜绝远程遥控可能带来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防止黑客获得车辆控制方向盘、油门、刹车的权力。所以,有些公司认为:车辆可以实现远程遥控,是严重风险漏洞。如果黑客通过网络手段获得城市汽车的操作权,对于道路安全来说,那将是致命的。


最后便是基建设施的维护问题。假设:10公里道路安装50个智慧路灯杆,如果一个路灯杆在365天里有一天不正常工作,那整条道路的可靠性就只有87%。开10次有一次可能会出危险,这样的自动驾驶还可信么?如果自动驾驶的安全依赖于车辆本身时,它发生问题的概率是小范围的、可控的。但如果这种依赖放大到整个交通环境中时,出现问题的概率反而会被放大。做车的时候会不断强调安全和冗余系统,而放大到全城的交通参与者,设备是不是正常、信号是不是可靠、信息是不是及时,就更无法保障了。


总结


总体来说,车路协同将会是未来自动驾驶落地的重要环节之一,有了车路协同的帮助,自动驾驶真正的落地与运行才成为可能,且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才能够得到保障。但与此同时,车路协同目前也有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亟待解决,只有充分解决并测试了这些问题,群众对于自动驾驶这种新兴技术才能够充分信任。另一方面,车路协同的基建建设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未来全自动驾驶的真正落地也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配合才能够真的成为现实。


关键字:车路协同  自动驾驶 引用地址: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的终极之路

上一篇:高阶自动驾驶的“降维”与“升维”之战
下一篇:英伟达申请专利:帮助自动驾驶车探测不同种类的急救车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1 13:22

华为自动驾驶操作系统内核获得ASIL-D认证
5月18日消息,据华为官网报道,华为自动驾驶操作系统内核(含虚拟化机制)成功获得业界Safety领域最高等级功能安全认证(ISO 26262 ASIL-D),成为我国首个获得ASIL-D认证的操作系统内核,该系统内核已成为业界首个拥有Security & Safety双高认证的商用OS内核。 ISO 26262 功能安全标准是目前欧美和国内高安全行业的强制准入标准,其对产品的开发流程管理、安全架构设计、安全编码和安全测试等方面有极苛刻的要求。除自动驾驶操作系统内核外,包括华为智能电动、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都先后获得ISO 26262功能安全ASIL D级认证。 华为自动驾驶操作系统内核功能安全ASI
[汽车电子]
日内瓦车展的旗杆 自动驾驶汽车
从2009年,曝光了自动驾驶汽车的雏形图片,至现在,自动驾驶汽车发展越来越快。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2013年12月31日全球知名经济咨询机构IHS环球透视(以下简称IHS)汽车部门预测,截至2035年全球将拥有近54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而全自动化汽车的推出速度会相对较慢。 预计至2035年自动驾驶汽车全球总销量将由2025年的23万辆上升至1180万辆,而无人驾驶的全自动化汽车将于2030年左右面世。研究还预测,到2050年之后,几乎所有汽车或将是自动驾驶汽车或自动驾驶商务汽车。   预测至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将占汽车总销量的0.2%。至2035年,随着无人驾驶变成现实,这一数字将上升到9.
[汽车电子]
自动驾驶西门子仿真研发平台与体系建设
自动驾驶是一个迫在眉睫的挑战,包括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视觉、运动规划和仿真等几个领域。这一挑战的核心是自动驾驶车辆在被不可预测的人群包围的道路上行驶的安全考虑。 人类,无论是司机、行人还是骑自行车的人,经常表现得不稳定、不一致,迫使其他车辆(包括自动驾驶车辆)快速反应以避免危险。为了让人们接受并保证安全,车辆不仅必须在典型的、相对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测试,还必须在危险的、不太频繁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除了安全问题,成本对自动驾驶算法的测试构成了额外的挑战。每一种新的车辆配置或新的传感器都需要对车辆进行重新校准,这需要大量的人力。 此外,车辆只能在受测试道路限制的条件下进行测试,或者在进行道路测试时受当前交通状况的限制。这意味着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西门子仿真研发平台与体系建设
智能汽车计算平台与系统架构研究报告发布
佐思汽研发布《2019-2020 智能汽车计算平台与系统架构研究报告》。 随着汽车新四化发展,传统分布式 E/E 架构受到挑战:EV 的三电系统,增加了汽车 E/E 架构的复杂程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功能,需要融合更多传感器数据,对 OTA、算力和车辆安全等提出更多挑战。因此,未来汽车需要更高算力的 ECU 协同以及可拓展性的架构设计,域集中电子电气架构、车辆集中电子电气架构等对现有分布式架构的替代作用将逐渐显现,车企和 Tier1 争相进行前瞻布局。 丰田电子电气架构开发部总经理 Nishikawa 总结的电子电气架构演进路线为:简单 LAN→分层 LAN→中央网关+域 LAN→计算平台(包括在线云)→计算平台++(包括在
[嵌入式]
智能汽车计算平台与系统架构研究报告发布
自动驾驶汽车应对恶劣天气 1550nm激光雷达来帮助
芬兰VTT技术研究中心对它们名为Marilyn的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进行了升级,使Marilyn在雾和雪天的条件下获得比人类更好的视觉能力,从而继续稳定巡航避免被迫停车。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VTT称,通过利用车顶安装的超越人眼感知波长的LiDAR(激光雷达)传感器,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分辨雾、雪中走过的行人,自动避免事故的发生。这为自动驾驶汽车在恶劣天气中的安全巡航成功的迈出了一大步。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VTT为其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加装了1550 nm波长LiDAR光学元件以及智能软件,大幅改善了传感器性能。附加的软件模块能够过滤LiDAR探测的点云数据,评估扫描可靠性,以确保车辆能够在雪、雾天
[汽车电子]
无人驾驶汽车及其运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引言: 本文的无人驾驶汽车旨在 2022 年冬奥会期间,为首钢园区内运动员、工作人员和参观人员提供一对一的短途接驳服务,打造高品质出行服务平台。提出了基于首钢园区的无人驾驶及其运营系统的设计方案,实现了无人车在首钢园区的稳定运营。此系统由车载无人驾驶子系统和人 - 车 - 云三位一体的运营子系统两部分组成。 1. 无人驾驶汽车的政策法规尚未完善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普及应用的最大挑战是大众对其接受度较低,对其安全性、可靠性的信任度较低。但因国家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政策法规尚未完善,无人驾驶汽车还不能在公开道路上行驶。 鉴于以上两点,国创中心主导,整合行业资源共同打造了一款 L4 的无人驾驶汽车,目前已经在首钢园区内稳定运行。系
[嵌入式]
无人驾驶汽车及其运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rgo AI预计明年将公开上市
据外媒报道,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rgo AI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ryan Salesky在表示,预计将在明年公开上市。Argo AI的投资者包括福特汽车和大众,两者分别持有Argo AI 42%的股权。 (图片来源:Argo AI) Salesky在The Information的自动驾驶汽车峰会上表示,“我们正在积极融资,今年夏天将开始进行私募融资,然后我们期待着能在明年上市。” 他表示:“今年的融资肯定会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资金,并帮助我们继续扩大规模。”他补充称,自动驾驶是一项资本密集型业务。 去年,大众完成了对总部位于匹兹堡的Argo AI的26亿美元投资,该笔投资对该公司的估值略高于70亿美元。知情人士透
[嵌入式]
<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初创公司Argo AI预计明年将公开上市
中国自动驾驶厂商海外寻找“新土壤”
高级别 自动驾驶 产业的“商业想象”边界,正在加紧拓宽。 根据盖世汽车观察,现如今,我国自动驾驶测试以及试运营甚至商业化的区域已经逐渐超出北京、上海等固定路段的范围,正呈现出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拓宽的趋势。 就近日来看,有媒体报道称, 百度 旗下的萝卜快跑计划在香港推出 无人驾驶 出租车服务。对此消息,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回应表示:香港新的自动驾驶车辆规管框架已于今年3月实施。新规管框架在保障道路安全的前提下,给业界提供更多弹性在更复杂的路况下测试和应用自动驾驶车辆。运输署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分批公布成功获取牌证的自动驾驶车辆项目。 根据上述回应口径,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并未给予直接否定或肯定的回复,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留出“萝卜快
[汽车电子]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