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插电和增程的三国演义

发布者:pengbinyyy最新更新时间:2022-07-27 来源: 智电三少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增程式  混动技术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新能源汽车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对消费者来说,本是好事一桩,奈何车企各自站队,骂战不断……

 

问界M7发布后,一时间风头无两,无人能敌。订单两小时破万,4小时破两万,48小时破五万,72小时破六万。

 

要不是恒驰5突然杀出,以房地产界的水军模式拿下10小时订单破5万的“骄人战绩”,问界M7的风头也许还会一直这么持续下去。

 

不久前的理想L9,三天破三万,搞得服务器瘫痪,问界M7自带华为光环,三整天才破了五万,恒驰5,到底是买车抵房款?还是雇了水军猛敲键盘?

 

不过,这些都不是本文的焦点。一向不追热点的笔者,今天谈的是一直热热闹闹吵翻天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几大技术路线的暗战。

 

这个话题的引爆,说起来还是发端于问界M7,来自于余大嘴的一次断言:“充电桩的完善与普及还需要时间,增程模式是目前最适合的新能源车模式。”

 

这句话,把增程式混动技术再次推到风口浪尖。

 

争议话题从来都是流量发动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默默无闻的长城旗下的魏牌CEO李瑞峰马上出来刷存在感了: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词。

 

那么,到底谁的嘴大?谁的发言更合理?

 

记得俞敏洪曾在一个饭局上夸赞罗永浩,“这是新东方最好的老师之一”。老罗抿嘴一笑,“老罗,建议你把‘之一’二字去掉。”

 

这一次,我们倒是诚恳地建议嘴哥把“之一”二字加上。因为,目前来说,最适合的新能源汽车模式包括纯电、插电和增程这三种模式。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这个新能源汽车的春天里,纯电、混动之间在斗法,插电和增程之间也在较量,这次论战,反应的是中国军团的你追我赶,背景是大国崛起的美好明天。笔者观点,每一条技术路线,都值得点赞。


纯电和混动技术路线的斗法

 

在新能源汽车的大营盘里,混动汽车和纯电动一直话题不断。

 

就在不久前,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先生分享了这么一个观点:“中国的大多数燃油车主向纯电动汽车转换的过程中会经历混动车型,但在2023年、2024年之后,混动车型会逐步走向衰退。混动新能源的占有率会逐步减弱。”

 

同时,他还分享了2020年时,小鹏如何坚持长期主义,放弃了混动技术路线。

 

何先生这个观点,让船夫哥、李想和大嘴他们情何以堪?

 

2021年才开始吃肉,还未酒足饭饱,您就说要散席了?

 

其实,现在的市场表现已经证明,小鹏汽车走纯电动路线,委实是踏空了混合动力爆发的市场因缘。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上不了席面就说马上要撤饭!所以,对他这个观点,笔者送给他俩字:酸,酸!

 

同时,真心想跟他分享一下国家层面的新能源汽车路线图。

 

 

百年不过一瞬间,十几二十年更是弹指一挥间,但是,人的青春能有几年?

 

如果混合动力真如何小鹏所言,2023年就会开始衰退,其它刚刚杀进这个赛道的厂商,投了那么多的金钱、人力、资源,刚刚上桌吃席,就被通知一分钟内吃完,还不得把桌子掀翻?

 

再说了,国家的顶级智囊团,难道是吃干饭的?

 

混动汽车市区用电,高速用油的方案,完美解决燃油车城市工况油老虎、电动车高速工况秒变爹的尴尬,两头讨好,岂不比单腿走路,受制于充电桩建设不完善、高压快充还停留在纸面的纯电动香的多?

 

当然,上述这段话,对坐拥“电区房”、手握千座换电站的尊贵的蔚来车主除外。


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的暗战

 

除了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之间的暗战,插电混动和增程式之间的嘴炮,更是硝烟弥漫。

 

这不,魏牌CEO觉得前段时间的热度没了,又开始出惊人之语了:魏牌不考虑增程式是匠心企业的责任和担当。

 

虽然说碰瓷刷流量成了现在很多车企的营销方式。但这“匠心企业”整天拿增程式落后说事,格局小了啊!

 

跟增程式互相成就的理想如鲠在喉,出来回怼:有本事先卖到人家比亚迪DMi的零头再说!

 

这话有两个意思。其一,增程式落后不落后,咱让消费者当裁判,各自下场,真刀真枪比划比划。其二,“我们理想卖到比亚迪的零头了,欧耶”。

 

消费者要的是什么?最本质的回答是:体验!那么多理想one和问界M5的车主选择增程式,是因为能得到实实在在的体验。

 

跟燃油车比更省油,跟纯电动比没有充电焦虑,跟插电混动比,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从用户(而非车企)的角度,这种“三合一”多么地完美!

 

那,为什么在魏牌这种车企之外,同时又有那么多人在黑增程式呢?

 

因为,跟比亚迪的DMi相比,少了发动机直驱模式的增程式,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有点油耗上的劣势。

 

很多支持增程式的人对此存在误解。

 

他们想当然地认为电机峰值效率现在能做到97%,从发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车轮的路径来看,多了发电机和驱动电机,能耗的损失为1-0.97*0.97=6%,只有6%的能量损失。再考虑到纯电模式时间占比大大超过串联模式占比,综合评估能量损失,似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他们其实忽略或者误解了两个问题。

 

首先,这个串联模式的路径中缺了两个东西,真实的路径为发动机-发电机-交流-直流逆变器1-直流-交流逆变器2-电机,所以,这里的能耗损失还要考虑两个逆变器本身的效率。

 

假设逆变器的效率也能做到97%,按照新公式计算下来,整体能耗的损失就变成了1-0.97*0.97*0.97*0.97=12%,从6%到12%,可不是可以直接忽视的能量损失。

 

其次,电机的效率跟发动机热效率一样,跟转速和扭矩密切相关,它不可能一直工作在峰值效率。很自媒体朋友将比亚迪e平台3.0里电机峰值效率97.5%宣传为电机整体效率,其实就是源自这样的误解。

 

实际上,比亚迪的专利文本里明确表示,通过算法的调教,可以让电机90%的时间,工作在90%以上的效率区间。

 

所以,上文所说增程式混动的油耗不敌插电混动,“从理论上来说”确实如此。

 

但是,这确实也只是“从理论上来说”。

 

因为,决定油耗的不只是采用了什么样的混合动力构型,有没有加变速箱,实施了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油耗还跟整车电控算法密切相关。

 

同样是增程式,因为控制算法的优劣,油耗也会有所不同。或者说,能有多节能,不仅取决于增程发动机的热效率,也取决于电控系统的算法优劣。

 

问界M7跟理想L9同样是增程式的动力构型,尺寸略有差距,但车重相当,由于两家算法设计开发能力的差异,油耗也有所不同。

 

在油耗数据上,问界M7确实比理想L9出色。在WLTC工况下,问界M7的百公里油耗为7.45L,理想L9的这一数字则为7.8L。

 

华为的研发团队在电控算法上的强大实力,通过油耗对比一展无余。

 

除了同阵营的PK,再来一个增程和插电混动的对比。

 

为了对比的公正客观,咱不像田忌赛马那样“上等马对彼中等马,中等马对彼下等马”。

 

咱直接拿唐DMi和刚刚在半月内销量达到六千多辆的问界M5对比。在各自的阵营里,两者都是当红炸子鸡,都是王者花魁。

 

根据懂车帝的夏测结果,问界M5比比亚迪唐DMi的经济性还要好,不要惊掉下巴,直接上图。

 

 

朋友们,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满满求生欲的笔者只能说,说到设计开发算法的实力,华为跟比亚迪在相同的高水准上!


写在最后

 

新能源汽车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对消费者来说,本是好事一桩,奈何车企各自站队,骂战不断。

 

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开发人员,笔者想说的是: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容得下华为、理想为代表的增程式,容得下比亚迪、奇瑞为代表的插电混动,也容得下小鹏、蔚来为代表的纯电动。

 

心包太虚,就能容得下整个世界。

 

也才能走向整个世界!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增程式  混动技术 引用地址:纯电、插电和增程的三国演义

上一篇:吉利:正在开发15分钟快充电池包!
下一篇:特斯拉VS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谁将胜出?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7 09:52

新能源汽车大事频发,国内企业还得靠政府“扶”一把?
近段时期,国内 新能源汽车 行业可谓大事频出,整个行业可谓神经紧绷。   继5月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合资项目落地后,上周, 特斯拉 即将在华成立合资公司进行国产的消息也甚嚣尘上,外资品牌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在所难免,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也引起自主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担忧。   6月26日,在 北汽 新能源旗下新款电动车EU400的发布会上,北汽新能源营销公司总经理张勇表示,北汽新能源最大的对手并非近年来新进入的造车企业,而是外资品牌,并且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此观点也引来部分自主品牌车企的共鸣。     不过,业内有分析指出,外资品牌这只“狼”一定会来,企业自主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在技术积累和品牌塑造上做好准备,而不是一味
[嵌入式]
五张图看懂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年终成果
2016年,国内 新能源汽车 产业受“骗补”事件以及行业政策不断调整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未能达到预期的70万辆。根据业内机构预测,2016年新能源汽车的最终销量应该在50万辆左右,仍然是幅度增长。那么,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的 比亚迪 ,2016表现如何呢?           
[嵌入式]
吉利与LG合资背后是日韩电池企业的“卷土重来”?
6月12日,吉利汽车宣布,其控股99%的子公司上海华普国润将与L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从事动力电池相关的应用研发、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业务。据了解,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88亿美元,双方以现金方式出资,其中双方持股比例为50:50。 (图片来源自吉利汽车官方) 曾在2015年底,吉利在广州车展发布了 新能源汽车 发展战略——“蓝色吉利行动”,并立下Flag:实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35%。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如今吉利新能源已成为集团独立子品牌,并发布了帝豪EV450、帝豪GSe、博瑞GE PHEV、领克01 PHEV、
[汽车电子]
吉利与LG合资背后是日韩电池企业的“卷土重来”?
首批约300辆新能源共享汽车落户北京
上世纪90年代,一些注重环境保护的欧洲企业开始推行汽车分享的理念,认为没有必要人人拥有汽车,否则对环境将是一个巨大的灾难。为了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他们倡导由若干个消费者共同使用一辆汽车。在这种背景下,全球第一家分时租车公司Zipcar于1999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孕育而生。然后逐步向加拿大及欧洲蔓延。  3月7日,约300辆新能源分时租赁汽车正式落户二三环桥下,市民在国贸桥等租赁点还将实现共享汽车与共享单车就地“换乘”。近日走访北京二三环多个桥下停车场发现,首汽集团新能源分时租车Gofun出行与北京市政路桥合作开发的首批分时租车停车点已正式投入使用。市民归还了电动汽车后,还可以在停车场找到共享单车,以电动汽车加自行车的组合,搞
[嵌入式]
优胜劣汰机制显现 新能源汽车领域倒闭潮将至?
  2018年是中国 新能源汽车 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4月初双积分政策刚刚施行;6月11日, 新能源汽车 过渡期补贴政策即将结束,随后即按2018年补贴标准进行补贴;4月17日,发改委又透露将在2018年取消 新能源汽车 外资股比限制……一系列重大举措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推向真正的市场化,这对新能源汽车上下产业链的各个企业来说,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靠着政府补贴就能生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市场化的竞争机制下,必将导致优胜劣汰,如果技术与产品未能及时跟上市场的步伐,就只能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随着2018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化驱动效应的逐渐显现,新能源汽车领域
[汽车电子]
柳州市科技计划《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能力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日前,由国家汽车质量检验中心(广西)(下称汽车国检中心)承担的柳州市科技计划《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能力建设》项目通过验收,这对加快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能力建设》项目的实施,是柳州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不仅改变了广西及周边地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能力不足的现状,还增强了政府职能部门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品质量监管能力,有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品质量保障能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西南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助推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是未来一个时期的新经济增长点,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之一的动力电池,
[新能源]
低速电动车均面临困境,雷丁却斥资14.6亿收购野马
在新能源汽车太贵,燃油又受限行限号政策影响的情况下,不少消费者选择购买低速电动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老年代步车,不过2018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通知》,对老年代步车市场进行严格约束,让很多低速电动车品牌日子过得是如履薄冰。 众多低速电动车品牌面临困境,此时雷丁汽车干了一件大事,1月18日,雷丁和野马战略重组签约,以14.6亿收购四川野马获得100%股权,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吃掉一个有三十余年历史的老牌汽车企业,这种蛇吞象的表演堪比当年吉利收购沃尔沃,我们来看看这笔交易对双方有什么影响。 四川野马虽然在国内乘用车市场运营多年,但至今为止旗下只有区区4款车型,2018年1-12月累计销量仅为1.9万辆,还不如哈
[嵌入式]
低速电动车均面临困境,雷丁却斥资14.6亿收购野马
看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去处!政策导引影响明显
国内汽车界对新能源销量数据的关注度已经超过了对传统汽车的兴趣。那么这些车都卖到了哪里?哪些类型的车卖的最好?日前,某机构发布的《2016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报告》给中国现阶段火热的新能源消费画出了一张图谱。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看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去处!政策导引影响明显 2016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布中,北京、上海、青岛成为新能源三大消费城市,分别卖出了6.3万辆、4.2万辆和2.7万辆。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是个人购买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四座城市,这四座城市的限牌政策成为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最大推力。在新能源乘用车消费总量前十的城市和个人市场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分别都有六个城市是限牌城市。 新能源的消费群
[汽车电子]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