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12英寸产能大战升级,三年以后车规芯片白菜价?

发布者:konglingdeyuan最新更新时间:2023-02-22 来源: TechSugar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月19日,全球汽车芯片龙头英飞凌宣布,将投资50亿欧元,在德国德累斯顿建设一座12英寸晶圆厂,这是英飞凌史上最大的单笔投资。该模拟/混合信号技术和功率半导体新工厂计划于2026年投产,将创造大约1000个高门槛工作岗位。


据悉,新厂生产的模拟/混合信号零部件将主要应用于汽车和工业应用,例如汽车电机控制单元、节能充电系统等。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行动部,以及相关监管机构也都为该项目开了绿灯,使其可以提前启动。英飞凌此前已经有2座12英寸晶圆厂。


虽然芯片市场进入了去库存阶段,存储器厂商纷纷削减开支,控制产能,但车规芯片大厂扩产消息却接连不断。除了英飞凌,德州仪器(TI)、安森美、瑞萨电子和ST意法半导体等在过去一年中,均发布过扩产消息。


2月15日,德州仪器宣布将在美国犹他州的莱希建造第二座300mm晶圆制造厂,预计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建造,最早将于2026年投产。新工厂将主要生产模拟和嵌入式处理芯片。据悉,该工厂紧邻德州仪器位于该地区的现有12英寸晶圆制造厂LFAB,建成后,这两个工厂将合并为一个晶圆制造厂进行运营。


实际上,2022年5月德州仪器在德克萨斯州谢尔曼 (Sherman) 基地的第一座12英寸晶圆厂才刚刚破土动工,谢尔曼基地计划将建设四座晶圆厂,总投资达300亿美元,首座工厂将于2025年投产。2023年之前,TI已经有3座12寸晶圆厂,包括德州达拉斯 (Dallas) DMOS6、位于德州理查森 (Richardson) 的 RFAB1和在2022年下半年投产的RFAB2,LFAB在2023年上半年即可投产,四座12寸晶圆厂在手,在模拟领域的领先优势有望继续扩大。


到2025年谢尔曼基地投产后,TI将拥有5座12寸晶圆厂,而谢尔曼基地规划了4条线,将来模拟芯片的价格战日程表似乎已经排好。


从TI公布的数据来看,与8英寸产线相比,用12英寸产线制造的模拟晶圆裸片成本可以降低40%,即使考虑到封装和测试成本的不同,在封测后的成品,用12英寸生产模拟芯片仍有20%以上的成本优势。所以业界有言论称,如果竞争对手采用8英寸产线制造的芯片去和TI 12英寸线产品竞争,TI完全有资本贴着对方的成本价去卖,还能赚钱。


当然,其他厂商不会让TI和英飞凌在12英寸产能上专美。模拟芯片大厂(也是车规芯片大厂)安森美(Onsemi)通过购买的方式,也加入12英寸产能大战。2019年,安森美与格芯(GlobalFoundies)签署协议,接收了格芯一座在纽约的12英寸厂,该厂原来以生产逻辑器件为主,格芯转让给安森美之后,协助安森美建立起了12英寸制造的能力,安森美在收购的格芯技术人员支持下,对该厂进行了改造,使其能够生产分立功率器件CMOS图像传感器。2023年2月11日,安森美从格芯手上获得了这座工厂的全部所有权。


与此同时,安森美也在纽约接手了之前从格芯收购的晶圆厂,并承诺为之投资13亿美元。安森美方面表示,该工厂将使公司能够在汽车电气化、ADAS、能源基础设施和工厂自动化的大趋势中加速增长。功率器件也是这个12英寸工厂的关注重点。


格芯也在帮助另一家汽车芯片大厂扩建12英寸能力,即ST意法半导体。2022年7月11日,意法半导体和格芯宣布将在法国新建一座12英寸晶圆厂,以推进FD-SOI生态建设。虽然格芯在晶圆代工市场已经失去了挑战台积电的能力,但把建厂能力输出到老牌IDM厂商去发挥余热的价值还是有的。


虽然没有TI谢尔曼基地那么宏伟的扩产计划,但ST也在2022年宣布,到2025年,将把12英寸晶圆厂的数量翻一番。


瑞萨电子也考虑扩产。瑞萨电子CEO柴田英利在接受彭博电视专访时表示,在日本建造和营运新厂面临着挑战,例如水电成本高,地震频发,人才有限,但瑞萨还是会扩产,瑞萨将考虑扩大日本以外地区的芯片产能,以降低未来对车厂和其他重要客户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此外,博世的12英寸晶圆厂在2021年投产后宣布将追加投资扩产,再加上Microchip等厂商也公布过扩产计划。综合上述信息可以看出,全球主要的模拟/车规芯片厂商扩产计划非常密集,中国也有士兰微、闻泰科技和韦尔半导体等模拟/传感器厂商开建12英寸线,其中士兰微在厦门的12英寸线已经投产,其他厂商的产线建设顺利的话,也将在两三年后投产。


今年开建的产能将在2025年开始释放,那么车规芯片会因为供应增加而价格大幅下跌吗?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新能源智能汽车对芯片的用量比传统汽车用量可多至三四倍,其中新增的芯片都是增量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需求也将不断放大;


另一方面,汽车年产量就在8千万至9千万台左右,而不断有新的芯片厂商冲入这个市场,实际上晶圆代工厂商的产能分配给汽车的比例并不是很高,除了部分纯模拟晶圆代工厂,像台积电、中芯国际这样的综合性代工厂,汽车业务占比都不超过10%,在新冠引发的汽车供应链危机爆发前,汽车芯片占台积电营收比例只在2%-3%左右,所以如果这个市场的需求足够持续和稳定,晶圆厂也有足够的动力把产能分配到汽车应用中,所以供应紧张只是一个伪命题。


在笔者看来,即便考虑到新能源智能车每年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但3年后出现激烈的价格竞争是大概率事件。大生产时代,工业品供过于求是必然的,对这些建了12英寸产线的厂商来说,产能充分释放以后,不利用12英寸的成本优势去打价格战才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对车厂而言,价格战无疑是乐于见到的情况。这几年饱受供应链拖累的新能源汽车厂商,或许在两三年以后可以不再追着芯片厂商要产能,重新找回当甲方的感觉。


引用地址:模拟12英寸产能大战升级,三年以后车规芯片白菜价?

上一篇:盖世汽车研究院:NOA搭载量未来将达数百万
下一篇:“飞行汽车”之梦渐近现实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