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是道槛,电动汽车普及任重道远

发布者:美梦小狮子最新更新时间:2011-12-16 关键字:电动汽车  能源消耗  BMS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能源消耗的日益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突出,开发绿色能源和提倡节能减排已成为各国共识。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中国更是把新能源列入十二五规划,作为战略性产业重点发展。

从能源战略的角度考虑,未来的汽车电子应更加侧重于整车的能耗管理,相比于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市场,由于国内近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加速发展,将会带动针对于这一市场的汽车电子的需求迅速提升。

大挑战:电池产品难以满足汽车需求

电动/混合动力汽车的最主要挑战在于高性能动力源技术未能得到有效解决,现有电池产品难以满足汽车对寿命、动力性能的要求。目前,动力电池产品普遍面临以下问题:电池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电池容量有限,未能实现突破、电池循环寿命短(一个蓄电池的寿命最多为4年,与燃油汽车的寿命相比太短。锂动力电池价格高昂,难被接受)、电池质量和尺寸制约、充电的技术和成本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一个典型的电动汽车 (EV) 和混合动力汽车 (HEV) 的电池系统需要多于 100 节单独电池,这些电池的大小对电池组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采用大的电池就意味着电池系统设计必须考虑大型尺寸和重量的限制,同时电池还可能需要被分散安装在汽车的各个部位。”凌力尔特高级产品市场工程师Greg Zimmer就模块电池设计对本刊表示:“一个多节电池的电池组通常都采用多“模块”设计,每个模块有 12~36 节电池。模块方法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允许同一个模块应用于不同尺寸的电池组和不同车型。模块设计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在连接模块和主要电池管理系统 (BMS) 控制单元之间创建可靠的数据连接,这些接口的电压变化有时会超过几百伏。新一代电池管理产品通过内置一个专为在长电缆上实现高 RF 免疫力而设计的高速通信接口设法满足模块化系统的需要。”

 

菲尼克斯汽车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也对本刊表示:“混合动力汽车将会是过渡到纯电动汽车的必经之路,考虑到中国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情况,预计5年之后混合动力(轻混)将成为主流。而PHEV及BEV则要经过至少5年以上的时间才可能会被大多数用户接受。但如果关键技术问题能够得到解决,不排除市场加速发展的可能性。”

电池技术已经成为各厂商对电动汽车公认的难题。英飞凌方面表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以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为例,纯电动技术的实施取决于电池技术,可以说电池是一个壁垒。如果锂电池在寿命、性能和成本上都能达到倡导者描述的程度,那么纯电动汽车会被市场接受。混合动力汽车的难度在于对汽车电子特别是发动机电控和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地相互配合。”

“电池的重量、价格、可靠性一直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发展的瓶颈。从汽车电子系统方面其实已经没有特别困难。”飞思卡尔半导体汽车电子高级市场经理康晓敦对《电子系统设计》说道:“当然除了电池,整车也需要有很好的系统集成,也需要一定经验积累和较长时间的验证。所以真正要大量被消费者接受,还应该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这个时间应该是在2020年以后。”

 

其他挑战

2011年4月,杭州的一款纯电动出租车在市内运营时,突然发生自燃,整车在转眼间就被烧毁,从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给出的调查结论可以看出,电动汽车整车的系统集成技术不高,以及动力电池运行监测技术还不成熟是引发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中国汽车企业与跨国汽车企业在电动汽车领域内的最大差距就在整车系统集成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然要求国内车企牢牢掌握电动汽车整车集成技术。”凹凸科技技术发展副总裁张卫表示。

电机控制系统和整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也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所要面对的重点部分。另外,政府政策上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的不确定性,以及整车企业和电网企业或相关利益集团在新能源汽车利益链上的分歧也对新能源汽车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调研机构的预估,到2013年,在当前补贴政策下,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性价比”有望发生反转。在需求和供给双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电动汽车很可能迎来市场化的机遇。

各厂商应对策略

目前凹凸科技已针对电动汽车,包含铅酸电池低速电动车及锂电池电动汽车,推出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包含电池管理系统(BMS)、车载充电机(Charger)与车载直流电源(DC/DC),2012年更将推出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系统(E-Controller)提供完整动力系统解决方案。[page]

凌力尔特针对电动汽车电池组采用的“模块”方法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允许同一个模块应用于不同尺寸的电池组和不同车型。模块设计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在连接模块和主要电池管理系统(BMS)控制单元之间创建可靠的数据连接,这些接口的电压变化有时会超过几百伏。新一代电池管理产品通过内置一个专为在长电缆上实现高RF免疫力而设计的高速通信接口设法满足模块化系统的需要。凌力尔特已于2011年2月发布了第二代电池组监视器LTC6803,这是继2008年9月所推出并经现场验证的第一代器件LTC6802之后,又一突破。

英飞凌在电池系统方面的主动平衡解决方案是针对锂电充放电进行主动均衡处理的智能型方案,并在海外申请了专利。该方案采用特制变压器来将电池单体中的能量转移到电池包中,或者在各个电池包中转移,可以帮助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电池单体不一致而产生的问题,并将电池使用时间提高至少10%,对降低整个电池系统的成本起到极大作用。

另外,英飞凌第四代IGBT功率周次提高了四倍,PrimePACK和EconoDUAL 3等模块温度周次比工业级大电流模块IHM提高了四到五倍。其它有用于风能和太阳能的先进产品,包CoolMOS、SiC二极管、分立IGBT、IGBT模块以及完善的逆变器产品的,可以抓住这两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契机。

凹凸科技2007年就已开发出全球第一款用于13节锂电池的管理芯片(OZ890)。另外,根据铅酸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凹凸科技已开发出全球第一款铅酸电池专用的监控和管理芯片MG1288,用于凹凸科技的铅酸电池管理系统产品,目前已成功应用到铅酸电动汽车和铅酸电动自行车中。除了芯片产品外,凹凸科技集团也提供出色的电动车的动力系统产品,包含电池管理系统(BMS)、充电机(Charger)与车载直流电机(DC/DC)。例如电池管理系统的专利平衡技术,就完全解决电池单格落后的问题,智能容量管理,延长电池组寿命达200%以上。

飞思卡尔正在推广新一代的基于32位MCU的发动机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同时在电动车的应用方面(如主动安全系统、通讯娱乐系统)也正在陆续推出很多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单片机、传感器、模拟器件等所有汽车电子半导体器件以零缺陷的设计理念,均能满足汽车恶劣环境的要求。另外,针对汽车产品使用周期较长的特点,我们的很多产品均可满足最小15年的生命周期”飞思卡尔半导体汽车电子高级市场经理康晓敦表示。

菲尼克斯积极参与充电接口标准的制定工作,能迅速把握未来产品的方向,同时积极与充电基础设施企业及新能源整车企业开展合作,推动产品技术的发展。

 

 

关键字:电动汽车  能源消耗  BMS 引用地址:电池是道槛,电动汽车普及任重道远

上一篇:汽车电子中的DSP和FPGA运用
下一篇: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自动停车收费管理系统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1:47

锂离子电池及电动汽车发展预测
日前在行业论坛上,墨柯基于这些年来对行业发展的理解,就未来几年锂离子电池及电动汽车发展做了一个预测。这里就部分内容稍作整理,个别有补充,奉献给大家。观点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1、总体结论   1)电动汽车大发展已成既定趋势,中国电动汽车市场2020年500万辆保有量目标基本能够实现;   2)车载电池进入到了比拼质量和技术的新阶段。质量: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技术:高能量密度,高安全系数;   3)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取决于材料技术的进步。材料技术进步路径已相对清晰:正极高镍化、负极硅碳、电解液和隔膜更重安全;   4)未来几年产业链上各行业的企业数量将大幅减少,2020年前后将进入寡头垄断的新阶段。    2、全球锂离子
[汽车电子]
特斯拉入华建厂的危机,百亿资金从何而来
特斯拉 本土化钱从何来 继正式确认将入华建厂后,特斯拉在国产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关键一步。7月10日,特斯拉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特斯拉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虽然此次成功与上海政府签约,但在真正实现中国本地化生产之前,特斯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包括工厂建设、寻找电池合作伙伴和供应链的建设等,而目前正面临着财务危机的特斯拉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仍有待观察。    或需百亿资金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工厂公布的年产量规划已相当于目前特斯拉全球总产量的5倍。2017年,特斯拉汽车全球销售量为10.3万辆,其中15%的销售量被中国市场所消化,中国也由此继续保持着特斯拉最大海
[嵌入式]
wBMS技术:电动汽车制造商的新竞争优势
特斯拉对电池“超级工厂”的巨额投资,以及大众汽车计划到2030年在欧洲建设6座专用电池生产厂, 均表明电池已成为汽车行业最具战略意义的组成部分。 汽车制造商努力降低电池在汽车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尺寸、重量和成本影响,并延长电池支持的续航里程,这将对他们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产生巨大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旧电动汽车达到使用寿命,汽车制造商甚至将争夺从报废车辆中回收的所谓二次电池衍生的价值。 可是关于电池发展的新闻往往强调对新材料的研究,有时甚至是非常奇特的材料,人们希望这些材料可比当下的锂技术储存更多电荷。而对于电池管理系统(BMS),即监视电池的充电状态(SOC)和健康状态(SOH)部分,却往往得不到关注。事实上, 由ADI公司开
[汽车电子]
wBMS技术:<font color='red'>电动汽车</font>制造商的新竞争优势
中德合作,要在电动汽车领域大干一番?
由 德国 中国商会与德国基民盟经济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德经济对话” 暨德国中国商会汽车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在德国柏林举行。本次活动围绕“中德汽车领域的创新合作及双向投资”主题,吸引了近百位中德汽车顶尖企业的管理层进行专业对话交流。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两国传统汽车领域合作基础雄厚,未来 电动汽车 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经商处公使衔参赞王卫东在致辞中说,中德两国在汽车领域的合作已取得丰硕成果。新形势下,两国企业在 新能源汽车 、无人驾驶等新领域还可深入交流,挖掘更多合作机会。   德国中国商会副主席蔡正欣表示,两国企业在汽车领域各具优势,高度互补。德方技术雄厚,创新能力强,中方市场巨大,人力资源丰富,
[嵌入式]
电动汽车增程快充时间会很长么?
NIO Power沈博的微博里面,提及了一个现象 “对比看下充电时长。不含下单扫码拔枪插枪结算,不含排队等待,不含遇到问题换桩,仅从充电启动到结束的纯充电时长,蔚来用户约30到40分钟,用蔚来自己的桩要快些。几款主流增程车,在蔚来桩上的纯充电时长,是50到60分钟,这也是部分用户反复拷问我们为什么要允许增程车充电的原因,有数据支撑的”,那么从技术分析来看,为什么增程的时间会更长呢? 芝能的分析认为: 1)增程的电池系统如果从30kWh开始算,主要的原因是,快充是非经常性工况。早期电池是沿用早期BEV电芯,所以充电倍率设计成1.2C,所以充电时间会比较长;而更新版本,主要是后期80%以后为了质保考虑,一般速度降低更快,所以更慢
[嵌入式]
<font color='red'>电动汽车</font>增程快充时间会很长么?
百万电动汽车计划:前景光明,道路曲折
  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如日本大地震、中东局势动荡以及2012年总统大选等,都可能改变美国让一百万辆电动汽车上路的时间表。   “我们在能源安全问题上不能再犹豫了,不能再像现在这样当汽油价格上涨时拼命推动法案,而当油价下跌时又放任不管。”奥巴马总统在发布未来能源安全的行政发展蓝图时表示,在未来十年中,美国将使目前约每天1,100万桶的石油进口量大幅减少三分之一,并确保自2015年起,联邦政府辖下的公务车将全面使用油电混合或全电动汽车。   这段谈话依据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今年1月所发表的国情咨文演说。在这篇国情咨文中,奥巴马将清洁能源的开发称为“我们这一代的Sputnik时刻”,以苏联在1950年代领先美国发射Sputnik人
[汽车电子]
富昌电子发布基于恩智浦S32K3的电动汽车主驱方案
富昌电子发布基于恩智浦S32K3的电动汽车主驱方案 中国上海- 2022年12月14日 – 全球知名的电子元器件授权代理商富昌电子(Future Electronics)近日发布基于 恩智浦S32K3的电动汽车主驱方案。 富昌电子能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汽车生态服务,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 自2019年起,富昌电子致力于电动汽车牵引电机逆变器方案的设计,已有基于恩智浦 Power Architecture 系列的解决方案。随着恩智浦新车规控制器K3系列MCU的发布,富昌电子基于恩智浦ARM平台S32K344的汽车牵引电机逆变器方案也随之推出,为电动汽车电机逆变器设计提供更为完整、成熟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直播发布会现场,富
[汽车电子]
电动汽车的双向充电是如何实现的?
随着人们对电动汽车(EV)关注度和接受度的提升,相关的各项电动汽车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所配备的电池正变得日益强大,充电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备和高效。 有了这些技术进步,电动汽车电池的作用将不再局限于为道路上的汽车提供动力。 双向充电功能将是电动汽车车主的下一项大福利。完善这项技术意味着电动汽车电池可以为车辆、私人住宅或当地电网提供动力。 如今,各大原始设备制造商正大力推动打造双向充电器的复原性和可靠性。 双向充电是如何实现的? 当电动汽车充电时,来自电网的交流电(AC)被转换为直流电(DC),可供车辆使用。该转换可由车辆的转换器或位于充电设备内的转换器来完成。 在此过程中,位于转换器内的半导体高速切换,以产生模仿直流电的波形。
[嵌入式]
<font color='red'>电动汽车</font>的双向充电是如何实现的?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更多每日新闻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