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建筑节能系统数据传输协议设计与实现

发布者:落霞与孤鹜最新更新时间:2012-02-17 来源: 电子元器件应用 关键字:无线传感器  智能建筑  节能系统  数据传输协议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0 引言

    智能建筑是用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按照系统工程原理将建筑物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对建筑设备系统的自动监控和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向使用者提供智能的综合信息服务,使其获得舒适、高效和便利的建筑环境。

    在智能建筑中,节约能源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为了实现智能建筑节能,需要构建网络去感知建筑物中各项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并将感知的信息及时的发送至中央控制器,从而对建筑物中的设备进行控制,在满足人的各项基本需求情况下,使得建筑物总能耗最小。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部或附近的大量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的网络,具有低成本、低能耗、灵活性高、可扩展等优点,因此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构建智能建筑网络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本文在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自主研发的IPv6无线传感器节点基础上,结合智能建筑节能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可靠数据传输协议,实现了智能建筑节能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的优先级传输,保证了节能系统的稳定、可靠、高效运行。

1 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建筑节能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其易于部署、成本低等特点成为智能建筑节能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物理环境的感知,将环境信息数据通过自组织多跳的方式传送至服务器。一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通过自我决策机制对智能建筑的空调、灯光等设备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服务器决策者可以通过中央控制器对某个设备直接控制。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建筑节能示意图如图1所示。


    一个完整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建筑节能系统分为数据采集和控制两个部分,如图2所示。按照系统中数据流向的不同,将数据链路分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其中下行链路为服务器-网关-无线传感器网络-物理设备控制接口-智能建筑节能物理设备;上行链路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服务器,如图2中虚箭头所示。

1.1 数据采集子系统

    数据采集子系统主要是对物理世界环境信息进行感知并通过网关上传至服务器,并且以此为承载,将服务器发送的命名信息发送至控制节点对智能建筑节能的物理设备进行控制,包含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感知、网关接入、服务器决策与控制三部分。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感知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息感知主要是用温湿度、光强等传感器对实际物理环境进行感知,实现数据采集的功能。为保证智能建筑节能系统的高效运行,准确地信息采集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的传感器包括红外、温湿度、光强、CO2等传感器。

1.1.2 网关接入

    网关(Gateway)又称网问连接器、协议转换器。为了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的接入需要借助网关设备实现。目前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互联网的接入接口主要包括GSM接入、CDMA接入、串口接入、以太网接入四种接入方式。

1.1.3 服务器决策与控制

    在服务器端,收到经网关转换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数据,对信息做进一步处理,从而实现智能决策的功能。[page]

1.2 控制子系统

    控制系统主要是对智能建筑中不同物理设备进行控制。由于不同设备的控制接口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控制节点。对有WiFi或红外接口的设备,如空调等可直接设计相应的红外或WiFi收发器对其控制;对类似灯光仅仅包含开、关两种状态的设备,设计了电源开关控制器,如图3所示。


2 可靠传输的设计与实现

    由图2可知,数据传输协议贯穿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建筑节能整个系统,对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在智能建筑节能系统中,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将智能建筑节能系统中的数据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关键数据(Critical Data),如控制命令、环境变化告警等信息,这部分信息很关键,对系统的功能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传输质量要求很高;一类是重要数据(Important Data),如路由等信息,这部分信息也比较重要,但允许一定的丢包率和延时;一类是一般数据(Norreal Data),如周期性采集到的温湿度、光强等信息,这部分信息冗余度比较高。

2.1 体系结构介绍

    本系统软件部分底层(包括MAC层和物理层)采用IEEE 802.15.4协议,其调制方式为OQPSK,速率为250 Kb/s;IPv6微型协议栈包括UDP,TCP,ICMPv6等基本协议,以及在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护多跳路由的MSRP(Mobile Sensor Routing Protocol)路由协议;在MAC层和IPv6微型协议栈之间引入了一个适配层,这是由于IEEE 802.15.4支持的数据包长度最大为127 B,当接入对象网络协议支持的最大数据包长度超过127 B时,需要对数据包做分片处理;另外,协议栈里面包含两个独立的缓冲区,一个是发送队列,一个是接收队列,分别用于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如图4所示。


2.2 可靠传输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的发送:若有数据需要发送,要先将其放入发送队列排队轮询,然后为其装配适配头,再经由MAC层对其处理发送。在收到下一跳节点对其回传的ACK后将数据从发送队列中清除,这样就完成了一次数据包的发送。

    数据的接收:当节点接收到底层传上来的数据后,根据数据包的类型进入不同的处理函数,若节点接收到数据包是普通的Data包,则将数据放入接收队列,然后交由适配层进行处理,根据目的地的不同选择本地处理或转发。

    数据的重传机制:在传统的IEEE 802.15.4协议中,在发送数据包给下一跳时都需要下一跳回复ACK,当超时没有收到ACK时则进行数据重传,最大重传次数(macMaxFrameRetries)默认为3。3次重传失败后,直接丢弃数据包。

    由此可见,传统的传输协议不对数据包进行分类,仅考虑单队列传输。另外,在节点对逐跳提供了最多3次的重传,无法保证关键信息包(如对空调的控制等信息)的准确传输。因此,需要对协议进行改进,对数据包进行优先级分类,利用优先级队列管理的思想,同时对关键信息包提供端到端的保证,以满足无线传感器网络建筑节能系统数据传输的应用需求。

2.2.1 优先级队列传输

    根据三类不同的数据类型,将数据分为三个优先级,高优先级(High Priority,HP),中优先级(Middle Priority,MP),低优先级(Low Priority,LP)。每个节点内部有高、中、低三个优先级的FIFO(First In First Out)队列,分别表示为HP,MP,LP,并具有相同的缓存区长度,每个队列按照重要性的不同分配给不同的权值。当一个数据包到达时,首先应该通过数据包分类器进行过滤,按照种类的不同进行优先级划分,然后被添加至不同队列的队尾。优先级从列如图5所示。


    对任意优先级队列,当检测到队列长度θL超出某一设定阈值θthr时,并不是立即启动置拥塞状态指示位C,而是以概率P置位(概率P的选择采用随机早期检测的方法,Random Early Detection,RED),这时说明网络即将出现拥塞或已出现轻微拥塞;当θL超过设定的阈值θthr,表明网络已经发生严重拥塞,为了尽快减缓拥塞,必须对数据包进行丢弃策略。在获得信道访问权进行队列调度时,从高优先级往低优先级的顺序依次调度,保证高优先级数据的及时性。同时为了保护高优先级信息的传输,将这些信息赋予高优先级的信道访问权,优先占用信道,使得这部分信息传输具有更少的退避时延。

[page]

2.2.2 优先级ACK机制

    IEEE 802.15.4标准中规定,发送信标帧或确认帧时,应将MAC帧头确认请求子域设置为0,不要求目标接收设备确认,发送任何广播帧确认请求子域都设置为0;MAC数据帧或MAC命令帧发送时,帧控制域确认请求子域应设置为1,接收设备将对发送帧进行确认,若目标接收设备正确接收到该帧将发送一个确认帧,该确认帧的数据顺序编号与所确认的MAC数据帧或MAC命令帧数据顺序编号相同。

    若每一个MAC数据帧都要求接收方回复ACK帧,ACK帧在网络中的传输量将不可忽略。同时,若接收方正确接收MAC数据帧后回复的ACK帧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导致MAC数据帧发送方认为上一次数据帧传输失败而重发数据帧,这类现象将引发不必要的数据重传,造成能量浪费。因此需要对IEEE 802.15.4MAC协议ACK机制进行改进。

    当网络稳健运行,监测环境中无特殊事件发生时,普通数据周期性由无线传感器网络向外界报告,这部分信息通常具有一定的冗余性。例如,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一个小时内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内采集建筑物室内的温度数据、光强数据,小量普通数据包的丢失不会对整个建筑节能系统的总体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在无人为等干扰情况下,无线链路状态良好,普通数据传输成功率很高,并不需要每一跳都有ACK确认回复。因此,对数据包的确认采用以下策略:

    (1)LP低优先级数据包:不进行ACK确认;
    (2)MP中优先级数据包:逐跳的ACK确认;
    (3)HP高优先级数据包:逐跳的ACK确认+端到端的ACK确认。

    对于低优先级数据包,不进行ACK确认,直接发送或者转发;对于中优先级数据包,进行逐跳的ACK确认,这也是IEEE 802.15.4标准的原先处理方式;对于高优先级数据包,源端发送高优先级数据后并不立即清除,而是将其放至特定缓存区,直到收到来自目的端的ACK确认信息方可清空缓存区,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来自目的端的确认信息,则启动重传机制。

3 实际测试环境的搭建与测试

    本文利用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自主开发和研制的微型传感路由器MSRLab6进行验证,MSRLab6节点采用ATmega128作为处理器、射频芯片采用CC2420芯片,能量供应模块使用直流9 V电压供电或直接采用3.3 V干电池供电。验证系统如图6所示,主要是在机械楼7层实际场景部署。其中红色圆形节点(如7011等)为普通节点,红色三角形节点(如1951等)为中继节点,五角星节点(8919)为网关节点。各普通节点在收集每个房间的温湿度、光强等传感信息,通过中继节点以多跳的方式将数据发送至网关节点,网关节点将协议进行转换把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并保存在本地数据库。在服务器端,用户可以在用户管理端的图形界面上发送命令,通过网关节点发送给普通节点,可以实现改变普通节点的配置,获取节点信息等功能。


    测试所发送的数据包如图7所示,前4位为适配头,转换为二进制为前16位,其中第12及13位表示数据包的优先级。“11”代表HP数据,“01”代表MP数据,“00”代表LP数据,对应到图中就分别为“18”,“08”,“00”。


    图8是丢包率测试结果,由图可以看出,由于采用了端到端的确认机制可以保证高优先级数据的可靠传输;同时使得中优先级和低优先级数据的丢包率在5跳以内都低于传统的数据传输协议;在6跳以后,由于实际应用环境的复杂性(电磁以及人的干扰等),网络性能不太稳定,数据传输的丢包率增加明显。因此本文提出的智能建筑数据传输协议满足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应用需求。


    图9是时延测试结果,由图可以看出,在数据传输少于3跳的情况下,可靠传输机制对数据时延影响并不大,但在数据传输大于3跳后,可靠传输协议对时延的影响增大,特别是对HP数据,由于优先级高,省去了列队等待的时间,发送时延得到了有效减少。

4 结语

    本文首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建筑节能系统进行了系统介绍,讨论了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技术的必要性,并结合智能建筑节能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优先级队列及优先级ACK的数据传输方案,对重要信息提供端到端的保证,实现了控制信息的及时、可靠传输。最后,本文通过实际测试平台对提出的协议进行了验证,并证明与传统的传输协议相比,在本传输协议影响下,对于重要的数据,丢包率减少,发送时延减少,各种优先级的数据均得到了更加可靠的传输。

关键字:无线传感器  智能建筑  节能系统  数据传输协议 引用地址: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建筑节能系统数据传输协议设计与实现

上一篇:超低功耗粮仓无线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下一篇:基于AD9854的雷达信号源设计与实现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1:54

ARM嵌入式开发板汽车节能控制系统
引言   由于各种原因,公交车总是不断重复加速—减速或停车—再加速的过程。通过加装本节能装置,当汽车需要制动时,在主控单元的控制下,可将汽车行驶时具有的巨大动能通过空气压缩机转化成高压气体的势能并储存起来,从而实现汽车减速或停车。当汽车需要启动或加速时,用储存起来的高压气体势能代替燃油来驱动汽车,从而实现汽车能量的回收再利用,达到节能的效果。同时由于汽车在起动或加速时能耗最大,如果汽车是用燃油驱动,则此时油料燃烧不充分,燃烧效果最差,而且产生的噪音最大。    系统工作原理   本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检测部分,控制部分和执行机构。检测部分包括踏板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压缩机活塞位置传感器、汽车运行速度传感器、储气罐
[模拟电子]
ARM嵌入式开发板汽车<font color='red'>节能</font>控制<font color='red'>系统</font>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液化石油气钢瓶管理系统
0 引言     液化石油气作为一种高效能源,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当中。近年来,液化石油气钢瓶事故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有钢瓶质量不合格、液化石油气泄漏、高温烘烤、运输环节事故、非法供气等。目前,针对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安全问题,主要依靠的是使用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人工巡检,可靠性差,大规模检查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而且效率低、实时性差,发生事故不能及时报警处理。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自组织的网络,具有部署灵活、组网成本低、数据传输安全可靠等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和通信技术,通过感知终端采集监测点的数据,这些数据通过无线方式被发送,并以自组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到业务应用平
[嵌入式]
基于MSP430的无线传感器低功耗设计
  0 引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多个带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的节点组织而成的网络,因为在军事、工业、医疗、农业等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由于无线传感器节点通常工作在人们难以触及的环境中,并且节点能量有限,难以补充,所以降低功耗、延长使用寿命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的核心问题。因此,传感器网络的体系结构、通信协议、算法、电路和感知都必须满足能量有效性。就降低单个无线传感器节点功耗而言,除在硬件设计时采用低功耗元件外,动态功率管理(Dynamic Power Management,DPM)和动态电压调节(Dynamic Voltage Supply,DVS)都能有效地降低系统功耗。DPM的基本原理是传感器
[单片机]
基于MSP430的<font color='red'>无线传感器</font>低功耗设计
基于电量均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
0 引 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由任意散落在被监测区域内大量传感器节点以自组织形式构成的网络,并通过网络将监测数据传送到接收站进行处理。通过随机投放的方式,众多传感器节点被密集部署于监控区域。这些传感器节点集成有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和通信模块,它们通过无线信道相连,自组织地构成网络系统。传感器节点间有良好的协作能力,通过局部的数据交换来完成全局任务。通过网关、传感器网络还可以连接到现有的网络设施上(如Internet、移动通信网络等),从而将采集到的信息传回给远程的终端用户使用。随着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WSN在军事和民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其应
[嵌入式]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人体参数采集中的应用
生理参数采集是指对人在特定环境下静止或活动时的某些生理参数进行测量、处理和传送。该技术应用领域广泛,如医疗、保健、体育、军事和服装舒适性评价等。生理参数采集的实现方法是将传感器置于人体相应部位,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终端进行处理。在使用中有线传输的方式有时会受到限制,所以有必要研究采用无线方式传输数据的方法。如在服装舒适性评价应用中,主要方法有:在真实环境下对人体表温湿度的测量;在模拟环境(人工气候室)下对真人或假人体表温湿度的测量,根据测量值给出主客观评价。在进行真实环境下人体穿着动态实验时,无线数据采集传输方式会带来很大方便。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人体生理参数采集在国内已有相关应用
[工业控制]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太阳能电源系统设计
 摘要: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而言,电源是系统的关键部分之一。在此提出一种收集环境中太阳能为传感器节点供能的电源系统。该系统采用了高效安全的充电控制技术,独特的电池电压监测电路,以及低功耗的DC-DC转换电路。通过实验验证,基于此太阳能电源的传感器节点功耗动态调整节性能好,生存周期显著增加。该系统可应用于各种户外监测的节点,如环境监测,精细农业,森林防火等。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感器节点;能量收集;太阳能;DC—DC   0 引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智能家居、交通运输、精细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感器节点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组成单元,通常散布于一定的区域内协作地
[电源管理]
<font color='red'>无线传感器</font>网络节点太阳能电源<font color='red'>系统</font>设计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为了缓解交通压力,降低修路资金投入,减少车辆延误,节能减排,建设和谐的交通环境,设计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现有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主要分为两类:定时控制和感应式控制。定时控制不能根据车辆的流量自适应地动态调节延时时间,可能会造成车辆延误时间长及不必要的拥塞等情况:感应式控制可以根据车流的状态采用不同的控制模式,但目前的研究大部分只能单独地控制某一点,并不能实时、多点、联测、联动的控制。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的智能交通控制,利用传感器节点采集交通信息,智能交通控制终端根据采集到的交通信息,选择合适的路口控制模式,调整各交叉路口的绿信比,协调干线各路口周期的确定和各路口之间的相位差,自适
[安防电子]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构建与应用
   引言   无线网络的市场发展在逻辑上可分为而向语音的市场和面向数据的市场两类。在许多以数据传输为主的无线网络中,小型、低成本、低复杂度的无线网络的应用场合十分广泛。ZigBee是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其网络标准由IEEE802.15.4规定。ZigBee协议比蓝牙、高速率PAN(个人局域网)或者IEEE802.11x无线局域网更加简单实用。    1 IEEE802.15.4标准和ZigBee技术   IEEE的无线PAN工作组制定的IEEE802.15.4技术标准是ZigBee技术的基础,目的是为低能耗的简单设备提供有效覆盖范围在10m左右的低速连接。   1.1IEEE802.15.4协议架构及
[模拟电子]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