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现场总线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综述

发布者:Yuexin888最新更新时间:2014-01-11 来源: elecfans关键字:安全现场总线技术  汽车行业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一直以来,安全控制技术一直落后于标准的控制技术。为了说明这一点,让我们回顾一下几十年来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30年前,几乎所有的控制系统都采用继电器控制方式,但这种方式安装和维护的成本较高,且重新配置系统比较麻烦,非常不灵活。基于这些原因,PLC及其他一些比较“智能”的控制技术就逐步取代了继电器控制方式,因为PLC减少了硬件配置,简化了安装和维护过程,且能非常灵活地适应以生产过程为本的控制任务。随着生产规模的进一补扩大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控制系统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强,新型的开放式现场总线技术的时代来临了,它不仅能使不同供货商的设备共存于一个总线系统中,而且还能简化布线,加快信息在数字网络上的传播。但实际上,标准的现场总线系统还不能算是一个完美的总线系统,尤其在“安全控制”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以汽车生产厂为例,尤其是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焊装车间和总装车间,大量的焊接机器人和装配机械手的出现,造成了许多需要安全保护的危险区域,所以安全传感器,如区域保护扫描器、安全光幕、安全锁、安全地毯、急停开关等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但现在连接这些安全设备的控制系统仍停留在“安全继电器”或“安全 PLC”的非总线控制系统的低级控制状态,大大限制了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但如果将这些安全设备连接到非安全的现场总线系统(如标准的 Profibus、DeviceNet等总线系统)上去,就会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是一种非安全的控制状态。

图1:所示的是安全产品的接线方式。

  基于这种状况,世界上几家比较大的自动化系统公司(如Siemens、Rockwell Automation等)联合了几家著名的安全传感器的生产公司(如SICK、OMRON),共同合作开发了开放性的、相互兼容的安全总线系统,如AS- Interface safety、 Profisafe、 DeviceNet Safety、 interbus safety及Safety bus p等。这些安全总线控制系统大大加快了控制系统前进的步伐。

图2:为一个标准的Profisafe总线系统结构图。

关键字:安全现场总线技术  汽车行业 引用地址:安全现场总线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综述

上一篇:我国汽车总线技术的应用意义和发展现状简介
下一篇:CPCI总线技术在加固计算机的开发平台中的应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2:55

汽车行业是否会改变激光雷达市场
  如今,Waymo、优步(Uber)、Lyft、百度(Baidu)和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等厂商正在将价值约为20万美元的各种传感器集成到数百辆传统汽车之中,试图将其转变为可在道路上行驶的完全 自动驾驶 汽车,即无人驾驶汽车。举例来说,Waymo已经向一些用户提供服务,并正在集成各种传感器,如 激光雷达 (LiDAR)、雷达(RADAR)、摄像头、惯性测量单元(IMU)和GPS等。总体而言,到2023年无人驾驶汽车市场预计将超过10万辆,到2032年将超过100万辆。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自动驾驶 是 激光雷达 千载难逢的机遇   如今,Waymo、优步(Ube
[汽车电子]
汽车行业机器人需求火爆,运营库存已达100万台
近日,国际 机器人 协会发布报告显示,在全球汽车行业中运营库存的机器人创下了新纪录,达到了约100万台,占据所有行业安装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所有行业中,汽车行业的机器人密度也是最高的, 2021年,韩国汽车行业机器人密度高达2867台每万人,是制造业平均水平的近三倍;德国以1500台位居第二,其次是美国,有1457台,第四是日本,也有1422台每万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国,汽车行业的机器人密度为772台,而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是322台,不过从前面几名来看,我国应用于汽车行业的机器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我国应用于汽车行业的机器人也在快速增长,2021年安装了61598台,而当年全球也只安装了119405台,占据了5
[机器人]
企业访谈 | 国内Radar企业是如何突围的?4D Radar哪条路线好?
2020年承泰科技在商用车毫米波雷达市场出货量达到10多万台。 众所周知,毫米波雷达市场一直由ABCD等国外巨头垄断。但是近年来,少数国内企业开始取得了量产突破,譬如承泰科技,2020年在商用车毫米波雷达市场出货量达到10多万台,在国内厂商中处于第一。 承泰科技是如何突破国外厂商垄断的?佐思汽研采访了承泰科技的产品经理张问海先生。 张问海 2014 年开始进入汽车配件行业,负责车载传感器的研发及研发管理工作,曾独自逆向研发出国际一线品牌传感器,打破其产品在国内的垄断。从事研发管理工作后带领团队从 0 到 1 建立一条全新产品线。2020 年加入承泰科技,负责毫米波雷达产品规划及管理。 Q国内毫米波雷达产业
[汽车电子]
企业访谈 | 国内Radar企业是如何突围的?4D Radar哪条路线好?
汽车行业整体或遭遇衰退
据报道,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对当前经济“超级糟糕的感觉”可能标志着汽车行业的“煤矿金丝雀”时刻。这就是说,尽管行业管理者们还没有表现出任何担忧的迹象,但行业的衰退即将发生。    据悉,“煤矿金丝雀”指即将到来危机的信号。金丝雀对有毒气体很敏感,若矿井中存在的微量有毒气体,金丝雀会表现出明显的烦躁。    在发送给特斯拉高管的电子邮件中,马斯克表示,特斯拉需要裁员约10%。他随后还对员工表示,公司只是白领队伍臃肿不堪,他仍将继续招聘生产汽车和电池的蓝领工人。    此前汽车行业普遍认为,尽管全球新冠病毒疫情持续了两年,但市场对轿车和卡车的潜在需求仍然强劲。本周,一名行业高管甚至表示,市场需求“非常高昂”。
[汽车电子]
5G竟会给汽车行业带来巨变
5G,毫无疑问是过去一年以及未来几年的热门技术,它也已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层面竞相角逐的新制高点。其在未来对全社会、全行业举足轻重的作用,毋庸赘言。 近年来,有着百余年历史、并一直容纳百川的汽车行业因新技术的推动,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能源、智能化等都为汽车行业描绘了美好的蓝图。那么,备受热捧的5G又能为汽车行业带来哪些变革呢? 目前,国内三大通信运营商均已发布了5G的商用计划(2020年)。作为即将替代4G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5G能带来至少百倍于4G的网络速度、超可靠更低的时延、更大容量的网络连接。简而言之,5G将基于通信技术升级从汽车的“连接”入手推动汽车行业产生巨变。 01 在车外,5G能让汽车连接万物,进而推动
[汽车电子]
5G竟会给<font color='red'>汽车行业</font>带来巨变
特斯拉的AI自动驾驶计划能否颠覆汽车行业
自动驾驶是汽车行业的一大趋势,也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特斯拉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一直致力于开发和完善自动驾驶系统,以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智能性。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分为两个层次:Autopilot和Full Self-Driving(FSD)。Autopilot是一种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可以在车道内自动转向、加速和制动,适用于高速公路等相对简单的场景。FSD则是一种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可以在各种复杂的场景下实现无人驾驶,包括城市街道、交叉路口、红绿灯等。特斯拉的目标是让所有车辆都能通过软件升级实现FSD,从而打造一个无人驾驶出租车网络,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经济、更环保的出行服务。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主要依赖于车
[汽车电子]
特斯拉的AI自动驾驶计划能否颠覆<font color='red'>汽车行业</font>?
车企新贵真的能给汽车行业带来一丝清凉吗?
回顾风风火火的2018年北京车展,数十家造车新势力企业在车展上以高颜值、高科技配置吸睛无数,大有“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之意。   然而当被问及造车新势力的未来和发展趋势时,上汽集团副总裁、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毫不客气地评价道:“新势力造车不靠谱,造好车,一定需要时间沉淀、经验积累。”而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更是用“瞎忽悠”再次无情地猛戳造车新势力的脊梁骨,“互联网公司造车就是一天到晚在瞎忽悠老百姓。”   对于两家的发言我一时不知该保有怎样的态度和倾向,两位传统车企代表之言虽然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但固然又说明不了太多问题。拿彼之短攻己之长,或许比较本身就存在了一定的问题。   2018年已过半,据统计,目
[汽车电子]
车企新贵真的能给<font color='red'>汽车行业</font>带来一丝清凉吗?
索尼瞄准汽车行业,将主攻无人驾驶领域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便携音乐播放器和电视机行业接连遭遇失利后,索尼将加入苹果和谷歌的行列,将目标瞄准汽车行业。     该公司最近投资大约1亿日元(84.2万美元)收购日本初创企业ZMP大约2%股份,这是一家专门研发机器人汽车的公司。知情人士透露,两家公司最终希望将索尼在影像传感器方面的专业技术融合到ZMP的机器人技术中,从而开发无人驾驶汽车技术。     索尼此举的背景是科技在颠覆汽车行业,吸引来自硅谷的大量关注。知情人士称,苹果正在招募汽车技术和汽车设计专家以加入一个新成立、机密的研究实验室。     尽管索尼在电视机、智能手机行业遇到麻烦,不过影像传感器仍然是索尼维持市场领导地位的少数几个领域之一。
[汽车电子]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