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开疆之臣,浅谈无线充电技术

发布者:TranquilMind88最新更新时间:2014-02-25 来源: eccn关键字:电动汽车  开疆之臣  无线充电技术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无线充电的历史要追溯到1901年。这一年,与托马斯·爱迪生齐名的发明者尼古拉·特斯拉获得金融家约翰·皮尔蓬·摩根的资助,在纽约长岛建立了187英尺(约57米)高的无线充电塔——沃登克里夫塔。在这之前,特斯拉曾在科罗拉多州进行实地试验,成功点亮了25英里(40公里)外的200盏电灯。据目击者称,他们能看到在双脚和地面间跳跃的电火花,在打开水龙头时,也有电流随着水流流出。虽然项目以失败告终,特斯拉本人也因此破产,但却不失为充电史上的创举。

    一个世纪之后,无线充电的研究迎来了新的源动力,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小到电动牙刷、遥控器、智能手机,大到电动汽车、石油钻塔。从初创公司如WiTricity、ProxybyPower到行业巨头丰田、日产、沃尔沃、英特尔和三星等,都纷纷加入到了研发行列。

原理与实现方式 

    先科普一下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式。

    说到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已经不是多神秘的东西了,在一些智能手机上已经被实现并商业化了。无线充电的原理也很简单,在发射端将电能转换成电磁波并发射出去,接收端接受到电磁波之后,再将其转换成电能,就可以进行充电了。目前共有三种不同的实现方式:电磁感应式、无线电波式以及磁场共振式,三种方式也是各有优劣。

    电磁感应式,即是使用两个互感线圈进行无线充电。当输入端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输出端线圈的磁场即会随之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将能量从输入端转换到输出端。使用电磁感应的原因进行无线充电要求两个设备的距离必须很近,并且只能一对一进行充电,充电时必须对准线圈。不过,能量转换率高,传输功率范围较大,能从几瓦到几百瓦。[page]

    无线电波式,即是通过接收无线电波进行无线充电,原理与矿石收音机类似。不过这种方式的传输功率非常小,最高仅为100毫瓦,且功效很低,大部分的能量会以无线电波的形式被浪费掉。在传输距离上稍有优势,最远距离为10米。

    磁场共振式,即是通过电磁共振的方式进行无线充电,原理与声波共振类似,只要两个介质具有相同的共振频率,就能够传递能量。这种方式的充电距离在电磁感应式与无线电波式之间,优点是传输功率较大,能够达到几千瓦,可以同时对多个设备进行充电,不要求两个设备之间线圈对应;缺点就是损耗很高,距离越远,传输功率越大,损耗也就越大,最麻烦的是必须对使用的频段进行保护。

    从以上三种方式的优劣中,不难发现,仅有电磁感应式和磁场共振式在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上有实现的可能。不过,孰优孰劣,就要靠市场和消费者自己来进行抉择了。

    说了这么多理论知识,下面来看几个在无线充电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实例吧。

日产:2014款聆风将实装无线充电技术

    2011年,日产即宣布取得了无线充电技术的成果,并于2012年确认,将在2014款聆风上实装该项技术。日产也是全球汽车制造商们中第一个明确制定时间表的。

    日产的系统采用了电磁感应的方式,车辆通过与感应线圈产生感应而进行充电。该充电系统可以内置于地板中,也可以以充电桩的方式安装在室外。需要充电时,车主只需将车开到感应线圈的范围内,系统将自动检测到车辆,车主通过应用程序启动和关闭充电过程。充电系统的安装位置和外界的天气情况均不会对充电时间造成影响。

丰田:投资WiTricity,开发磁场共振充电技术

    同样在2011年,丰田也宣布开发出了无线充电系统,与日产不同的是,这套系统采用的是电磁共振的方式。[page]

    丰田选择的开发伙伴是美国的WiTricity公司,除了丰田之外,各行各业都有看中了这项技术的土豪们给WiTricity进行了投资,如英特尔、富士康,还有石油行业的Schlumberger。

    WiTricity是发明了电磁共振无线充电方式的麻省理工学院(MIT)研发人员在2006年建立的风投公司。2007年,MIT发表了研究成果,并在实验中成功于两米外点亮了一盏60瓦的灯泡。

沃尔沃:与Flanders Drive共同研发

    沃尔沃在无线充电上的研究成果是最近才公布的。如同将电池嵌入车身覆盖件的项目一样,无线充电项目也是同其他组织和企业组成的联合团队共同研究的。项目由Flanders Drive开创,沃尔沃给研究团队提供了一辆C30电动汽车,其电池组容量为24千瓦时,输出功率为120马力。

    由于磁场共振的特性,只要电动汽车进入了充电系统的覆盖范围,即可以自动开始充电过程,无需进行额外的操作,也不需要开发专门的控制程序。

    研究团队开发了两种不同的充电方式,一是由Bombardier提供的20千瓦、380伏特的三相交流快速充电系统;二是由Inverto提供的3.8千瓦、240伏特的直流慢充系统。其中交流充电系统除了在乘用车上之外,还在公交车上进行了验证。[page]

    最终的试验数据表明,使用交流快速充电系统,可以在2.5小时内将C30充满电。

    除了这三家制造商之外,奔驰、奥迪和特斯拉也在进行无线充电技术的研究;雷诺汽车与高通公司合作,开发基于雷诺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系统;而于2014年开赛的纯电动版F1,也将采用无线充电技术。 

无线充电真的是众望所归么?

    对于汽车制造商们来说,无线充电的意义重大。如果能够全面普及无线充电技术,就能够极大地提高电动汽车充电的便利性,不管是在充电过程上,还是在续航上,都将大大增加人们对于电动汽车的接受度。可以说,成熟发展的无线充电技术,将会是电动汽车占领市场的开疆之臣。然而,关键就在于,他现在还并不成熟。

    安全问题。无线充电技术不管是采用电磁感应式还是磁场共振式,都有发射能量和接受能量的过程,因此,充电过程的安全性饱受质疑,人们都在担忧是否会造成辐射。尽量MIT和沃尔沃的研究团队都表明电磁共振使用的磁场与地球磁场类似,对于人类的健康并无影响,但是取得消费者的信任依然是个漫长的时间。

    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与有线充电技术一样,标准化也是阻碍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的障碍之一。电磁感应和磁场共振两种方式孰优孰劣还未产生定论,单就其中一种方式而言,不同的企业和研究组织也使用了不同的标准。最简单的,无线充电技术中所使用的线圈形状就是个问题。目前业内使用的主要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然而形状不同,磁路不同,线圈之间就无法高效地传递能量。圆形和方形线圈也各有优劣,厂商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互不兼容的方式和设备,让没有统一标准的无线充电技术,难言发展和普及。

    成本与电网负荷。成本与普及之间永远存在着典型的“鸡与蛋”的问题,尤其目前的无线充电设备为了保证传输效率,所采用的线圈尺寸均较大,成本均较高,维修费用也大。另外,从沃尔沃充电设备的实验数据中不难看出,目前磁场共振方式中能量转换率还是很低的,用电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同时,能量的损耗会随着传输功率和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当多辆电动车同时充电时,对于供电系统的负荷也将大大增加。如果要对城市的电网进行相应改造,也是一笔很大的经济投入,或许就是得不偿失。而且,无线充电技术无法支持V2G,仅仅是单纯地增加了电网负荷。    

    当然,还有一些实际运行时需要考虑到的问题,比如付费的方式。     

小结: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无线充电也不例外。不可否认,无线充电技术的普及,将会带来极大的便利性。由于无线充电设备安装便利,可以在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站等地方安装,降低电动汽车固有的里程焦虑问题,但是,没有国际或者至少国家统一标准,没有解决成本问题,没有打消消费者们的安全疑虑,这一切,都是空谈。车云菌认为离无线充电的普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大概不会短于自动驾驶,元芳们,你们怎么看?

关键字:电动汽车  开疆之臣  无线充电技术 引用地址:电动汽车开疆之臣,浅谈无线充电技术

上一篇:燃料电池VS锂电池,谁将统治未来汽车动力源?
下一篇:汽车可以“自诊”的10类故障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2:59

萨里大学获超级电容器技术突破 改变电动汽车的能源使用方式
据外媒报道,英国萨里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urrey)的专家们推出了突破性的超级电容器技术,离清洁能源存储的梦想又近了一步。该技术能够以高功率存储和传输电力,特别适用于移动应用。 (图片来源:萨里大学) 萨里先进技术研究所(ATI)的研究人员们表示,该技术有可能彻底变革 电动汽车 使用能源的方式,并减少国家电网中可再生能源的损耗。该团队还认为,该技术有助于通过消除风能、海浪能和太阳能的间歇性特征,推动此类能源的发展。 ATI的超级电容器技术基于聚苯胺(PANI)材料制成,该材料通过一种称为“伪电容”的机制存储能量。此种聚合物材料价格便宜,可导电,可用作超级电容器装置的电极。电极通过与“掺杂”了
[汽车电子]
萨里大学获超级电容器技术突破 改变<font color='red'>电动汽车</font>的能源使用方式
电动汽车市场引争抢,宝马大众发力
据报道,某公司研究发现,以宝马、大众为代表的全球车企均计划在2020年之后要加大电动汽车的生产,但FCA和丰田却稍显落后。 雷诺日产联盟和特斯拉在电气化转型过程中处于领先位置,但该公司并没有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因素,而中国在电动汽车生产的“竞赛”当中也将处于领先位置。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中心(CAR)教授Ferdinand Dudenhoeffer表示,中国市场今年的电动车销量将达到600,000辆,而这也才刚刚开始。Dudenhoeffer说到:“如果中国政府要求明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8%,到2020年达到12%,那么中国市场的电动车销量2018年将达到200万辆,2019年将达到270万辆,2020年将
[汽车电子]
特斯拉想要“嫁入中国”,难关很多呀
尽管屡屡传言特斯拉要来中国建厂,但这并不只是一个市场、销售与产能的问题,这需要两厢情愿以及天时地利人和。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特斯拉想要“嫁入中国”,难关很多呀 中国似乎与特斯拉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谜一样的关系。每次特斯拉有点新闻,总能让人把其与中国联系起来。 最近,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宣布首批30辆Model 3将于7月底完成交付。但相较于已经产生的37.3万订单来说,特斯拉能否继续按时交付,而不是一再跳票,令人生疑。毕竟,在过去两年里,特斯拉的年产量从未超过10万辆。 或许,扩大产能是最直接的办法。那么,在哪儿建厂呢?没错,大家都认为,中国是个不错的选择。一是中国政府对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支持力
[汽车电子]
能源汽车概念正在逐步升温
比亚迪(1211)和广汽集团(2238),两间公司原本是汽车巿场的竞争对手,但好有趣,两者竟然有合作空间,前天两间公司发公告,指双方成立,广州广汽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有限公司,罢明车马投资新能源汽车概念。 这次合作,双方都可以得益,因为比亚迪,过去只得一个概念,就是电动车,其它汽车生产,可以话,不值一提,反观广汽,汽车生产线好强,而新能源汽车,反而不是强项,可以算各取所需,但好有趣,JV名叫广汽比亚迪,注册资本3亿元,比亚迪和广汽集团,分别按51%和49%,反而是比亚迪持控股权。 JV首期双方共注资1﹒2亿元现金,但第二期出资,比亚迪以现金注资,广汽集团将以其所持,广州汽车集团股权,及现金方式注资。其实变相是广汽,出售紧汽车
[嵌入式]
PSA与FCA交易缘何失败?
PSA 集团 CEO 唐唯实(Carlos Tavares)对于电动汽车,本就有着矛盾的态度。他曾表示:“我们将向环保爱好者出售电动汽车。”而 FCA 一直以来也不愿意对电动汽车进行投资。 但是 PSA 和 FCA 计划中的合并,将能够让两家公司分摊电动汽车的开发成本,并且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电动汽车产品。但现在看来,双方之间敲定合并的谈判正遭遇新冠病毒疫情的威胁。在合并之后,PSA 与 FCA 将缔造世界第四大汽车制造商。合并后的企业将拥有包括标致、雪铁龙、欧宝、菲亚特、阿尔法罗密欧、玛莎拉蒂、Jeep 和 DS 等一共 14 个品牌。 据了解,双方定于 2021 年初敲定的这笔交易,正面临着疫情带来的挑战,一位内部
[嵌入式]
PSA与FCA交易缘何失败?
政策助力,燃料电池汽车迎来发展曙光
引言: 相比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还处在萌芽阶段。随着电动汽车补贴退坡加速,燃料电池车较高的补贴额度会逐渐弥补之前价格高的劣势,鼓励企业加大对燃料电池车的研发投入,燃料电池汽车将迎来发展曙光。 燃料电池系统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燃料的化学反应直接转化成电能。按照电解质的不同,目前研发的类型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磷酸燃料电池和碱性燃料电池等。 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例,当燃料罐内的氢气与空气的氧气在电解质膜上发生反应,形成电流进而转化成动能,同时产生水。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结构 燃料电池汽车以其零污染的特性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可靠方向,而驱动车辆行驶的燃料电池动
[汽车电子]
传小米有意进军电动汽车 打造中国版“特斯拉”
    猎股资讯情报中心:据一位熟悉雷军的人士近日透露,小米未来可能会生产电动汽车,品牌为“绿豆”,该车的定位为北漂一族,类似电动房车。   特斯拉汽车风靡全球,小米CEO雷军曾两度拜访特斯拉总部,两者都具备相同的气质--互联网基因,那么小米是否会造电动汽车,备受市场关注。   一直以来,雷军对特斯拉的汽车很兴趣,曾分别于7月和10月赴美拜会Elon Musk,在他看来,如果没见过,没开过特斯拉的汽车,不会知道这辆全智能的车有多酷。   雷军不仅对特斯拉感兴趣,其也在实际行动上支持了特斯拉,其预订了两辆特斯拉,一辆给自己,一辆给他参与投资的UC的CEO俞永福。   小米与特斯拉的相同点:   (1)互联网标签。小米是国内手机中
[手机便携]
深圳电动汽车充电模式路线图
  虽然,科技部部长万钢之前表示中国新能源车的国家标准已有30个,但在中国高科(8.02,0.00,0.00%)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季恒宽看来,电动车综合标准化最起码同时要有三四百个标准。   由于电动车的综合标准都还没制定出来,电动汽车上下游都在引颈观望。季恒宽建议在新能源车的标准都还没制定出来之时,大建充电站和换电站并非明智之举。也只有制定出电动车的综合标准,才能促进新能源车的“弯道超车”。   不过,市场的热情已如燎原之火。   早在2010年5月,就和比亚迪合作成立了首家纯电动出租车公司的深圳巴士集团公司新能源办公室经理高波透露,“到2011年3月,公司计划投入运营的纯电动出租车将达到100辆,届时也将有20
[汽车电子]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