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可靠的红外循迹小车设计

发布者:Aningmeng最新更新时间:2014-08-29 来源: 21ic关键字:红外循迹  汽车电子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本文针对小车采用传统光循迹电路的两点不足,提出了一种高可靠小车红外光循迹电路的设计。该设计用低占空比强红外光调制发射能克服环境光线的干扰;再对光接收信号进行交流放大后解调能进一步克服环境干扰;采用逐个循环发射、接收能克服光衍射对相邻光敏管的干扰,最后给出设计的电路结构框图及部分电路图。经分析该设计避免了传统设计繁琐的调试工作量,可以满足各种环境光线的应用!

1 传统光循迹小车电路结构

1.1 小车循迹简介

所谓小车循迹,就是在白纸上画出黑色的线条,称为赛道;小车沿着赛道按要求(可以做一些指定的任务)行进时,能自动识别赛道并按赛道线条行走,称为小车循迹。如图1所示,该赛道是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月球车竞赛项目湖南赛区赛道图。

一般的,小车底部安装一排(或几排)红外光发射、接收阵列用于检测赛道,从而控制小车能沿线行走。光发射、接收阵列要与赛道成十字交叉排放,有的也做成弧形或倒“V”字型排放。这一排红外光发射、接收阵列的数量越多越密,控制小车跑起来越稳,但编程时算法越复杂。一般少则四、五个,多则十来个,如图2 所示。也可以采用双排甚至多排设计。

1.2 传统循迹小车红外光发射、接收电路

传统的红外光发射、接收电路的发射部分用直流电流驱动,接收部分采用比较器。比较器的一个比较点用电位器调整直流电位,另一个比较点接光敏管的输出端,这种简易做法往往也能满足简单比赛要求。但抗干扰能力较差。

一种传统简易循迹电路图如图3所示。

图3 一种传统简易循迹电路图

采用红外光作发射接收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环境光线的干扰,但若不采取辅助措施,当环境光线较强时,并不能很好的克服环境光线的干扰;另外,还需采取措施克服相邻收发对管的光衍射干扰。

2 红外光循迹设计原则

2.1 选择合适的光发射驱动电流 一般应将发射电流设计在发光二极管的最大正向电流允许值IF 上。发射的红外光线强度提高了以后,环境光的红外成份占总光线的比例就减小了,可以克服一部分环境光干扰。但是,过于提高发射光电流,会产生较大的热量,使发射管光衰现象加剧。

要想既提高发射电流,又使发射管安全工作,则可以采用低占空比脉冲调制发射。

2.2 脉冲调制式红外发射和红外接收效果分析

环境光中的红外成份表现出来的是直流分量,采取调制式[4]红外发射措施后,调制接收电路接收的是调制信号,可以将环境光中的直流分量滤除。

2.3 采取低占空比脉冲调制红外光发射的优势

红外光敏三极管接收灵敏度并不因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信号的占空比降低而降低。降低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信号占空比后,可以在红外发光二极管上施加较大电流,甚至可以大大超过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最大允许正向电流IF ,而不会损坏红外发光二极管。增加的那部分电流相当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大大加强了,则抗干扰能力也进一步加强。

2.4 采取稳定的38.5 kHz频率调制发射的红外光

红外调制光信号在调制频率为38.5 kHz时,红外光敏接收灵敏度最高。

为获得较稳定的38.5 kHz的调制频率,应避免用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分立元件配合非线性器件组成振荡电路作调制信号,应采用晶体振荡器或有源晶体振荡器配合非线性元器件作振荡电路。

用晶体振荡器作MCU 的外部晶体,用编程的方法启动38.5 kHz/10%~20%占空比的PWM 信号作调制振荡信号;也可以用晶体振荡器配合非线性器件进行振荡、分频后获得38.5 kHz/10%~20%频率和占空比。[page]

2.5 采用交流放大电路作红外接收放大器

即使调制光受到环境光的淹没,但是调制光并没有因此而消失。接收信号后送交流放大器放大,被淹没的调制光信号仍可得到复原,而直流成份的环境光被交流放大器阻挡,这就有效还原出了被淹没的有效红外光,克服了强环境光的干扰。

2.6 采用巡回开通某一路发射接收克服光衍射

压线的那一路原本不应该接收到信号,而相邻没压线的那一路还在继续发光。由于光衍射,相邻没压线那一路发出的红外光很容易衍射到压线的那一路红外接收管,导致判断失误,从而引起干扰。

当巡回开通某一路时,任何时候只一路发光,检测电路也仅接收这一路的信号,即使这时候发光的那一路衍射到压线的接收电路,但MCU 并不去读取被衍射的那一路。这就克服了相邻通道的衍射干扰。这时要注意软件设计时采集一个巡回的周期时间要恰当。

3 高可靠红外光循迹电路设计

3.1 低占空比脉冲波38.5 kHz/10%~20%脉冲波形成

遵循2.4节设计原则,第一种方法采用具有PWM外设的单片机启动PWM 模块产生脉冲波,不建议用纯软件产生该脉冲波。产生的波形应满足图4所示的时间参数要求。

图4 MCU产生38.5kHz 10%的PWM脉冲波形

第二种方法采用有源晶振(可省去振荡电路,简化电路设计)1.544 MHz(经2 级二分频)或11.059 2 MHz(经5 级二分频)后,分别产生386 kHz 或345.6 kHz 方波,后接十进制计数/分配器或九进制计数/分配器,从Q0~Q7任意引脚即可产生38.6 kHz/10%或38.4 kHz/11%占空比的脉冲波(脉冲频率均误差0.1 kHz,占空比一个是10%,一个是11%)。电路图如图5所示。

3.2 红外光发射控制电路设计

小车红外光循迹电路采用8路已经可以满足较复杂竞赛的要求。按照设计原则2.6,矩形脉冲最好不要同时驱动光发射电路,需要一路一路轮流发送并保持一段时间。

采用两个74HC4081 四与门控制脉冲信号传送给ULN2803八反向OC驱动器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每一路可输出500 mA.74HC4081 与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MCU控制选通。如图6所示。

图6 控制脉冲驱动发光二极管

红外发射接收采用一体化封装的TCRT5000对管,电流传输系数》20%,发射管最大持续允许电流IF 为60 mA,脉冲电流在1 μs/1%占空比时允许3 A.脉冲信号经红外发光管发射后,经地面反射,送到光敏三极管从发射极输出。如果地面为白色,绝大部分信号(脉冲)都能传递给光敏三极管;如果地面为黑色,光线被吸收,则几乎没有信号能传递给光敏三极管。

控制每一路持续工作的时间应保证让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10~20个脉冲,使后续解调器能可靠解调。可以算出循环一周共8路所需时间:

T=([ 1 38.5 kHz)×(10~20)]×8=2.08~4.16 ms.

3.3 放大器电路设计

由于有8个光发送接收对管,图6中仅显示出1路,如果只想用一个放大器和后续的一个脉冲频率解调器,则需要模拟开关来一一选通。为了和图6共用选通信号,采用两片74HC4066(也可以用一片74HC4051,但这时就不能共用74HC4081选通信号了,既浪费了MCU的IO口,编程也较为复杂些)。

按2.5节所述要采用交流放大器的原则,这里采用零漂移双运算放大器AD8552,一个单元接成反向比例运算电路,另一个单元实现输出中点电位给放大电路作参考“地”。电路如图7所示。可通过反馈电阻调整其放大倍数。

3.4 信号解调

信号解调采用标准38.5 kHz解调器CXA20106,装置中增益控制和中心频率控制用的电容器尽量采用精密低损耗无极性电容器,最好采用CBB 电容器。电路结构图如图8所示。

关键字:红外循迹  汽车电子 引用地址:一种高可靠的红外循迹小车设计

上一篇:信息处理能力强 体验新概念多媒体系统
下一篇:一种基于混合信号技术的汽车电子单芯片设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3:08

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扼住汽车电子架构的咽喉
无论是软件定义汽车,还是分布式ECU抑或是自适应Autosar,都离不开智能汽车时代的基础技术车载 以太网 ,对于硬件工程师来说,车载以太网物理层和交换机是其最关注的芯片,这也是利润率远超过高算力芯片的领域,也是基本上被欧美企业垄断的领域。 上图是整个车载以太网的7层OSI模型与标准分布图,我们最常提到的是TSN或EAVB,而物理层标准鲜少有人提及。因为绝大多数工程师都不会和物理层打交道。 很多人都在说域控制器、服务导向架构、分布式计算或软件定义汽车,殊不知关键的1G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在2020年才SOP,而多G带宽的车载以太网物理层标准才刚刚在去年完成,SOP还得一年或两三年左右。没有这个芯片,什么域控制器、
[汽车电子]
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扼住<font color='red'>汽车电子</font>架构的咽喉
国半推出适用于新一代汽车电子系统芯片系列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NS)宣布推出一系列适用于新一代汽车电子系统的芯片产品。这系列能源效率极高的创新产品尤其适用于汽车的LED灯光系统、动力传动系统、安全系统以及娱乐信息系统。 汽车若暂时停泊一段较长的时间,电池的漏电情况可能相当严重。为免漏电对电池造成损害,美国国家半导体特别推出LM26003。该产品为一款开关稳压器,具有低电流休眠模式,可以提高低负载操作时的效率。此外,这款芯片还有电流模式控制功能,可以在4.0V至38V的广阔输入电压范围内执行准确的稳压功能。LM26003开关稳压器采用20引脚的TSSOP封装。 由于LED灯的亮度效率
[电源管理]
胎压监测产业链大揭秘,强标下的百亿市场要如何燃爆
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同时,自动驾驶、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概念推动着汽车的变革。无论汽车是怎样的发展趋势,安全是永恒的首要元素。继ABS、安全气囊后, TPMS ( 胎压监测 系统)成为第三大汽车安全系统。自美国2005年立法以来,欧盟、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中国大陆相继出台TPMS强制性标准。   2016年9月,我国TPMS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轮胎气压监测系统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送审稿通过工信部技术审查。法规规定:从2019年1月1日起,中国市场所有新认证乘用车必须安装TPMS;2020 年1月1日起,所有在产乘用车开始实施强制安装要求。   用一句概括TPMS市场的特点:政策为TPMS行业发展第一生产力。 这预示着,T
[嵌入式]
一种创新型汽车电子电路保护设计
汽车电子是当前一个热门开发领域,中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本土汽车电子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加大了在汽车电子产品上的投入力度,包括ECU、ABS、DVD、GPS、HVAC、CANBUS等在内的大量汽车电子产品的本土化设计制造厂商如雨后春笋般冒升,这也为从事电路保护设计的电子元器件厂商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安全、可靠性至关重要   保险丝是一类被动无源器件,类似一个开关。当产品出现故障或者发生意外时,需要保险丝能够安全地在电源部分实现有效的断开,不产生明烟/明火,更不能危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无论任何电子产品,通常无一例外都要配置保险丝,它也是电子产品安全的保障。   对于保险丝而言,最主要的参
[汽车电子]
一种创新型<font color='red'>汽车电子</font>电路保护设计
汽车电子寿命测试概念及技术细节
寿命测试 1.概念 组件,子系统或系统通常会在其预期/指定的使用寿命条件下进行测试。这些条件可能包括时间,温度,振动,冲击,电压等的组合。测试结果可用于证明物品的可靠性并纠正系统性问题。 寿命测试是对组件、子系统或系统在其预期或指定的使用寿命条件下进行的测试。它的目的是评估和验证产品在实际使用寿命期间的可靠性和性能。 在寿命测试中,产品通常会暴露于一系列严苛的环境条件下,如时间、温度、振动、冲击、电压等。这些条件可能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环境或操作应力。通过在一段时间内对产品进行持续或加速的测试,可以模拟多年的使用寿命,以评估产品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和性能。 测试结果可以提供有关产品寿命的关键数据,例如故障率、
[嵌入式]
汽车电子产品的七大特性
据台湾工研院,受石油危机与地球温暖化等因素影响,节能与环境保护的议题受到全球瞩目,且为因应经济成长趋缓、全世界汽车保有量成长比例逐渐下降与高龄化社会的到来、因应高龄人口及交通弱势者问题,刺激汽车产业发展等主客观因素需求,连带地影响汽车产业发展。 随着3C电子产业进入成熟期,产品需求减少,导致毛利率降低,电子代工业者纷纷陷入削价竞争,厂商为永续经营纷纷寻找商机,全球汽车市场需求已朝向多样化、客制化发展,传统的机械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拥有一辆具有安全、环保、舒适性能汽车的渴望,近年来技术逐渐成熟化的汽车,支持电子控制技术的汽车电子产品展露头脚,主要是搭配各种传感器、微电脑控制器、影音娱乐机器、卫星导航机、无线通讯等产品应用与服务
[嵌入式]
瞄准传统汽车电子市场,意法半导体力荐32位MCU
    据IC Insights预测,2013年智能汽车系统会加大对32位MCU的需求。意法半导体汽车产品部微控制器与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总监Michael Anfang表示,现在各个国家对于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软件和硬件的安全性,这些都需要在MCU设计时要有所考量,所以越来越多的汽车用微控制器转向了32位,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应用,意法半导体推出了针对汽车应用的32位微控制器SPC5x系列。     SPC5x系列基于32位PowerArchitecture架构内核,其与采用ARM和MIPS架构的32位微处理器不同之处在于,其可扩展性强,性能和架构均具备可扩展性;互相兼容性好,内核二进制代码是相互兼容的,引脚到引脚也是相互兼
[汽车电子]
雷诺和Vitesco将开发一体化电动汽车电子单元
The Renault Scenic Vision concept for a full-electric SUV, above, was shown this year. Renault and Vitesco have entered into a multiyear partnership on power electronics for EVs and hybrid vehicles. 雷诺集团(Renault Group)与Vitesco Technologies签署了一项协议,将为电动汽车开发电力电子产品,寻求减少控制单元的尺寸和重量。 两家公司在宣布合作关系时表示,第一款使用这些单元的全电动和插电式混
[汽车电子]
雷诺和Vitesco将开发一体化电动<font color='red'>汽车电子</font>单元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