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简称为AI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直是科幻电影和小说中的常客。现在,随着模式识别、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这种幻想中的未来角色,正在逐步走入人们的现实生活。我们已经在使用较低水平的人工智能技术来诊断疾病、提供教育,并开发新的技术——比如智能交通。

  

《哈佛商业评论》就报道说,2015年全球数字媒体与新兴科技将会再次改变和影响人们的生活,其中居首位的是人工智能技术。在2015年,智能手机内的虚拟个人助理技术也将日益成熟。

  

人工智能甚至被视为科技行业最新的下一个“大热门”。在硅谷,已有超过1700家创业公司加入人工智能浪潮。

  

一般而言,有热潮,就会有泼冷水的。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近日就给AI泼了一瓢冷水,他预言人工智能科技如果不加控制地发展,将超越人类智能,并控制或灭绝人类。

  

无独有偶,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博斯特罗姆近日也发表言论,说超级人工智能是人类未来最大的存在风险,其风险性高于自然灾害、环境恶化和流行疾病。

  

他们所警示的风险从理论上来说是存在的,但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成为现实。

  

人工智能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功能,各种各样的软件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被开发出来,一个软件就可以做一件事。我们的AI技术,大多停留在这一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智能,要求机器模仿人类去看、去听,甚至去修正、改进。这是一些AI正在攀登并已初步达到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智力。智力包括创造力,让一件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发生并完成这样的创造力,对机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鸿沟。智力还包括判断力,人类能在信息不完全时作出判断,机器却很难做到。目前的AI技术还没能达到这个阶段。第四个阶段是智慧。人类中的智者,能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升华出各种思想,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总结、提炼。这一阶段对机器来说,就更遥远了。

  

所以,要真正做到人工智能,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何让机器人拥有像人一样的智慧,这是类人脑工程的研究者们正在作的探索。这一探索虽然目前看来距离成功还很遥远,但如果成功了呢?那会不会就是人类的灭亡之日?

  

早有人设想过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早在数十年前就提出过“机器人三定律”: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二,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三,在不违背第一和第二法则的情况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这个著名的三定律早就被读者们找出过它的漏洞,但它的意义并不在此,而在于提醒人们,AI技术的发展也必须有它的伦理准则。

  

如今,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正逐渐增大。未来随着AI技术的发展,根除疾病和贫困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有人说,人工智能可能“比核武器更加危险”。但核武器被开发近70年来,世界非但没有毁灭,反而进入一个微妙的较和平时期。核能的和平利用,也在为人类的现代生活作出贡献。

  

AI,是有爱还是有害?将最终取决于人类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