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ink IE简介

发布者:创意航海最新更新时间:2015-04-22 来源: cechina关键字:CC-Link  工业以太网  现场总线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控制到系统的整体最优化。
        CC-Link协会提案的整合网络构想。   
        CC-Link IECC-Link协会将其可能性,向世界进一步开放和扩大。
        CC-Link协会不断致力于源于亚洲的现场总线CC-Link的开放化推广。现在,除控制功能外,为满足通过设备管理(设定监视)、设备保全(监视故障检测)、数据收集(动作状态)功能实现系统整体的最优化这一工业网络的新的需求,CC-Link协会提出了基于以太网的整合网络构想,即实现从信息层到生产现场的无缝数据传送的整合网络「CC-Link IE」。
        为降低从系统建立到维护保养的整体工程成本,CC-Link协会通过整体的「CC-Link IE」概念,将这一亚洲首创的工业网络向全世界进一步开放扩展。


        控制层网络  
        基于以太网&G级通讯速率!
        引领时代潮流,新一代控制层网络强势登场!
        基于以太网的整合网络「CC-Link IE」的系列概念,率先登场的是控制层网络,在现有的控制信息传送基础上,实现了设备维护/保养/元器件设定等信息处理数据传送。 
        <基于以太网>
        符合实际技术发展趋势的最新技术。可以灵活应用符合以太网规范的电缆和连接器,从而使削减成本成为可能。 
        <高速 大容量>
        在1Gbps高速传送基础上,实现了最大256K字节的大容量网络共享内存。能简单构筑处理大容量数据的分散控制系统。 
        <无缝通信>
        实现了从信息层至生产现场网络间的无缝通信。 
        <不愧为新一代之名的CC-Link IE具有更卓越的多样化功能>  



        面向亚洲、乃至世界,让合作伙伴创造出具有更大附加价值的产品。
        以亚洲为中心迅速普及的CC-Link,通过整合网络的实现,不仅可以为亚洲地区客户提供更完美更完善的解决方案,还可进一步促进CC-Link协会相关产品的普及。除控制产品外,亦能开发提供具高度维护诊断功能等附加价值的产品。
关键字:CC-Link  工业以太网  现场总线 引用地址:CC-Link IE简介

上一篇:工业以太网PROFINET革新卷烟制丝线的电控系统
下一篇:现场总线Profibus-DP 主从站数据交换探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3:38

工业以太网EtherNet/IP性能分析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控制网络体系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革。近年来,国际工业控制领域的共同趋势是使用基于IEEE 802.3和TCP/IP的网络技术,形成新型基于以太网的网络控制技术,即“工业以太网”。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工业以太网有Ether-NeL/IP、Profinet、Modbus/TCP,HSE、EtherCAT,PowerLink、EPA等。     目前,工业以太网的发展方向有2种:一种是非标准的以太网,在以太网的基础上二进行了改动,一般都采用专用的芯片进行产品研制,Profinet是其典型代表;另一种是基于标准的以太网,采用工业级的以太网芯片就能进行产品研制,EtherN
[嵌入式]
CANWeb现场总线协议
  1.引言 又迅自动化  依托  交通大学,总结30多年大型电厂控制系统IO模块的设计、生产经验,利用当今最先进的电子技术,结合 CAN总线 、以太网的优点,扬长避短,精心设计出目前国内性价比最好的现场总线网络集成技术CANWeb,  CANWeb特点如下: (1) CANWeb  网络中的  各个节点(CANWeb节点分主站、从站2种)  配置简单,不需要编程,点击鼠标、键盘即可快速、轻松完成; (2)  用户通过  以太网Modbus协议与  主站  高速交换数据,主站再与从站实时交换数据; (3)  用户通过  主站  的以太网Web浏览功能,可轻松完成对  从站  的监控、配置等操作; (4) C
[嵌入式]
使工业设备无需硬件翻译即可使用多种现场总线语言
在工业过程控制的早期,工业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使用承载模拟(4-20mA)电流信号的专用电线单独连接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然而,随着过程变得越来越复杂,所需的输入和输出数量也在增加,这使得电缆布线变得复杂和笨拙,故障调试也变得越来越棘手。 因此,开发了工业数字现场总线网络,通过单根电缆(总线)传输多个控制和测量信号来减少布线。 虽然这带来了突破,但随着后来其他几个专有的现场总线网络的出现,无法建立单一标准。这导致在各种工厂设置和工业设备中使用的多个版本与某些版本的现场总线兼容,但与其他版本不兼容。 目前一些最常见的现场总线网络包括: 普罗菲布斯 莫德布斯 卡诺彭 这些协议在支持的设备数量、语言语法和使用的物理接口方面有
[嵌入式]
使工业设备无需硬件翻译即可使用多种<font color='red'>现场总线</font>语言
工业控制中的工业以太网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复杂程度的提高,实际应用对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20世纪50~60年代,以模拟信号为主的电子装置和自动化仪表组成的监控系统取代传统的机电控制系统。随后是在70~80年代,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的出现,把大量分散的单回路测控系统通过计算机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用各种I/O功能模块代替控制室仪表,利用计算机实现回路调节、工况联锁、参数显示、数据存储等多种功能,从而实现了工业控制技术的飞跃。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21ic.com/news/control/201803/755731.htm DCS一般由操作站级、过程控制级和现场仪表
[嵌入式]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控制、通信、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作为工业控制数字化、智能化与网络化典型代表的现场总线(FieldBus)技术也得到了发展迅速、影响巨大,引起了工程技术界的普遍兴趣与重视,使计算机控制系统逐步从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DCS)走向以现场总线位基础的分布式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us Control System,FCS),被誉为工业自动化领域具有革命性的新技术。现场总线是当今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     2 被誉为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     2.1 现场总线及其特点     (1)什么是现场总线?     根据国
[嵌入式]
基于Profibus现场总线煤矿井下胶带临控系统
现场总线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它应用在生产现场,实现微机化测量设备之间的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它适应了工业控制系统向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的发展,一经产生便成为全球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热点,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自80年代末以来,几种现场总线技术如FF、Lonworks、Canbus、Profibus等已逐渐成熟并对工业自动化进程形成影响。Profibus是Process FieldBus的缩写,是一种用于工厂自动化车间级监控和现场设备层数据通信与控制的现场总线技术,可实现现场设备层到车间级监控的分散式数字控制和现场通信,从而为实现工厂综合自动化和现场设备智能化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胶带运输是煤矿生产中十分重
[嵌入式]
网段设计方案尽可能优化现场总线系统
  随着基金会现场总线目前得到全球广泛认可,各大自动化供应商提供多种创新的解决方案,帮助最终用户在将更多的仪表连接到位于1类1区和1类2区的危险场合内的现场总线网段时实现更大的供电能力。   有些物理层供应商利用现场总线本质安全概念(FISCO)和现场总线非易燃概念(FNICO)方法使总线网络具有更大的供电能力。其他一些物理层供应商选择像大功率主干(HPT)概念那样的方法,解决危险区域和通用的现场总线应用的问题。    最新发展提高了总线供电能力   Honeywell的现场总线产品经理John Yingst亲身体验了现场总线物理层已露端倪的新发展的经历。由于基金会现场总线的发展早已过了“极其关键”的阶段,布线和电源调理产品不仅极为
[嵌入式]
基于现场总线的变电站监测监控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介绍了现场总线系统的技术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现场总线监测监控系统中关键硬件的设计原理以及运行于工控机上的应用软件的设计方法;最后介绍了基于现场总线的变电站电量监测监控系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现场总线 监测 监控 变电站 1 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与技术特点     现场总线是一种互联现场自动化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的双向数字通信协议。一个现场总线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由数字通信设备和监测监控设备组成的分布式系统。实际上,现场总线就是一种计算机网络,这个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就是一个智能化设备。现场总线由网络通信、功能模块、对象字典和设备描述、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部分组成。  
[传感技术]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