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重工携手埃森哲打造“互联智能船舶”

发布者:advancement3最新更新时间:2015-07-24 来源: eefocus关键字:现代重工  埃森哲  智能船舶  传感器网络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世界领先的造船企业韩国现代重工集团正与埃森哲合作设计“互联智能船舶”,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帮助船主更好地管理船队,充分挖掘潜能,节约运营成本。

 

借助嵌入新建船舶中的传感器网络,船主能够获取各种航行信息,包括位置、天气及洋流数据,及所装载设备和货物的状态数据。这一解决方案还可对船队运营的新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呈现分析结果,使船主能够实时监控其船舶状态和航行条件,并根据数据做出妥善决策,支撑高效运营。该方案预计还将推出实时预警、预测性维护和更高效的航期规划等服务。

 

互联智能船舶的开发结合了现代重工在造船和制造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埃森哲的数字技术专长与航运行业的服务经验。随着船主们纷纷寻求创新方式来降低船舶运营成本,此次合作还将提供一系列实时服务,提高船队效率,同时增强现代重工的市场竞争力。

 


韩国现代重工集团正与埃森哲合作设计“互联智能船舶”


埃森哲资深董事总经理埃里克-谢佛尔(Eric Schaeffer)表示:“企业只有借助物联网的发展浪潮,将数字化服务整合到产品中,才能紧跟新一轮技术创新步伐,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我们与现代重工的合作依托着埃森哲的数字技术以及帮助传统‘产品型’企业转变商业模式的行业经验,能够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威力。现代重工希望应用物联网方案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无疑是该公司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现代重工集团造船事业部首席运营官尹闻均表示:“通过与埃森哲合作,我们非常希望在船舶运营、航运和港口物流等领域引领创新。”

 

互联智能船舶运用现代重工的船载设备平台和埃森哲互联平台即服务(CPaaS)。通过这项合作,现代重工的客户将获得行政和用户管理、设备管理等各类服务,确保对所有互联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维护。

 

凭借船舶、港口、货物和陆上物流之间实时的数据收集与交换,现代重工将在船舶的全生命周期和航程中为客户提供新增服务、创造新增收入,同时消除船舶运营工作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屏障。目前,现代重工正在着力拓展业务、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而与埃森哲的这项合作正是该计划的组成部分。

关键字:现代重工  埃森哲  智能船舶  传感器网络 引用地址:现代重工携手埃森哲打造“互联智能船舶”

上一篇:颠覆现代制造业的3D打印革命
下一篇:首航新能源30KW-40KW功率段光伏并网逆变器正式上市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3:50

基于TinyOS的嵌入式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
  0 引 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集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于一体的综合智能信息系统。由于它由大量体积小,成本低,具有无线通信、传感、数据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网络节点组成。所以功耗、成本、体积、处理能力等受到严格的限制。以此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为核心,结合无线收发模块nRF24E1,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普通节点和网关节点进行了设计。   1 无线传感器网络   由于传感器节点功率的限制,传递的距离非常有限,网络节点除了从外界环境采集数据外,还要接收邻近节点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融合、转发。图1中节点A通过节点B,C,D将数据传送至网关节点E。再由网关节点与外部网络相联,将数据发送给用户。   2 硬件设计
[单片机]
基于TinyOS的嵌入式无线<font color='red'>传感器网络</font>设计
基于太阳能采集套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
清洁 太阳能 的利用近几年来一直是市场热点,太阳能手机、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公交车、太阳能电动自行车等一直是很多开发人员的目标应用,可是他们一直找不到一个快速的中间件解决方案来帮助他们发挥其创造力。幸运的是,TI今天帮他们解决了这一难题。      德州仪器(TI)最近宣布针对工业、交通、农业以及商业等多领域应用推出一款可将太阳光转换为电源的太阳能采集(SEH)开发套件,从而充分满足了无线网络系统设计人员对可替代能源的需求。尺寸仅为信用卡大小的eZ430-RF2500-SHE套件将Cymbet公司的EnerChip薄膜电池技术与TI MSP430 微处理器 (MCU)、CC2500 射频 (RF) 收发器和 eZ430-RF
[模拟电子]
基于太阳能采集套件的无线<font color='red'>传感器网络</font>实现
传感器网络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随着网络与数据通信、嵌入式计算和传感器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具有感知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网络通信能力的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所具有的许多独特优点使得它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1 传感器网络概述 传感器网络(Sensor Network)是由一组传感器以AdHoc方式构成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布给观察者,从而实现观察者与传感器之间的数据通信。 图1给出了一个典型的传感器网络的结构。这个网络由传感器节点、接收发送器、计算机网络或通信卫星、观察者等部分构成。传感器节点散布在指定的感知区域内,每个节点都可以感知信息,感知信息通过多跳的方式传输给
[测试测量]
<font color='red'>传感器网络</font>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网协议的实现方法
引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献 给出一种传统的洪泛算法(Flooding),也是最早、最简单的路由协议。节点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消息,接收到消息的节点再以广播形式转发数据包给所有的邻节点,这个过程重复执行,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地或者达到预先设定的最大跳数。文献 提出了最具代表性的层次型自组织算法(LEACH,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LEACH是MIT的Heinzelman等人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的低功耗自适应聚类路由算法,主要通过随机选择聚类首领、平均分摊中继通信业务来实现。文献 给出以数据为中心的自组织算法SPIN(Sensor Protocols
[单片机]
无线<font color='red'>传感器网络</font>自组网协议的实现方法
一种能量感知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式通信协议
0 引 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一种特殊的无线自组织通信网络。其区别于传统无线自组织网络的特点包括:节点数量特别巨大、节点硬件功能简单、应用场境复杂、各种资源受限等。能量资源受限是WSN主要的瓶颈之一。 能量感知型WSN协议重点强调高效利用能量的重要性,其设计思想主要是在WSN各层协议中引入能量优化算法,通过控制整个网络的能耗平稳性和高效性,从而达到在系统层面上改善传感器网络能耗特性、减少传感器网络的热点并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存周期的目的。为了解决能耗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众多的解决途径,文献 提出的SPEED协议采用基于位置的思想,提供拥塞控制和软实时保障,从而降低通信
[工业控制]
无线传感器网络带状拓扑路由研究与应用
0 引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目前处于计算机网络研究领域的前沿,并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巨大经济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如今,由美国军方资助的学术研究机构、跨国公司和全球最大的IT供应商们均已将传感器网络列入研发计划并积极开展。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将逐渐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交通中应用的有着巨大前景,在道路交通中,传感网又有其特殊的网络拓扑结构,带状的拓扑结构。本文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研究适合带状拓扑结构的易实现的网络路由协议。 1 网络结构及路由分析 现有的路由技术的局限性使其不能直接用于传感器网络,而针对移动Ad Hoc网络设计的组网和通信协议一般也不适合于传感器网
[工业控制]
无线<font color='red'>传感器网络</font>带状拓扑路由研究与应用
埃森哲:人工智能助推中国经济 制造业受益最多
  咨询公司埃森哲近日发布《人工智能:助力中国经济增长》报告,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将助推中国经济增长率增加1.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将从该技术中受益最多。   报告深入研究了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指出到2035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将在人工智能拉动下从6.3%提速至7.9%。   基于人工智能对中国经济整体影响及行业规模数据,埃森哲还进一步解读了人工智能对中国15个行业带来的经济影响。其中,制造业获益最多,其次为农林渔业和零售业。到2035年,人工智能将推动这三大行业的年增长率分别为2%、1.8%和1.7%。   事实上,人工智能已经在中国的不少行业中产生“看得见”的效应,尤其是制造企业正将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转型升级的必需品。
[机器人]
我国力争明年3月向国际提交传感器标准提案
  按照国家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的规划,将在2年后正式向国标委提交中国的传感网络标准制定方案,而这一标准的早日落地,对于明确中国传感产业前景,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将力争明年3月在伦敦召开的第一次传感器网络国际标准工作组(WGSN)会议上,提交中国的正式标准提案。   在标准制定之前,我们国家的传感器产业已经做了10年时间,有许多小企业已经在做这个事情了,但是一直没有做大,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标准的缺失。   国内企业通常使用ZIGBE标准,进行一些简单的集成应用,这是一个很低层次的应用。这个标准是有许多缺陷的,而且一直没有被国际所承认。所以目前国内的产业状况是十分分散、小规模的。   正是因为标准的缺乏
[工业控制]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