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普通的照片生成了带有幻觉的图像,工程师们把这些图像和梦境进行比较,并将 Google 的这种图像生成手法命名为“盗梦风格”(Inceptionism),将所使用的生成代码叫做“深度梦境”(Deep Dream)。
但是许多人在观看了这些图像之后都有一个相同感受:它们并不是来自一个梦幻的世界,而是嗑药之后的反应。
在电脑生成的图像中充斥着色彩的变幻,扭曲的线条,拉长的脸孔,漂浮着的眼睛,以及由阴影和光线组成的、令人不安的波浪形状。电脑看起来像是出现了幻觉,看起来有点像是人类,太奇怪了。
深度梦境
这个项目背后的主旨是,通过命令机器描述它所看到的画面,来测试计算机神经网络对不同动物和风景图像的学习达到了一种怎样的程度。与以往向计算机展示一幅树木的图片,之后让它“告诉我这是什么”的做法不同,工程师这一次让机器做的事情是“放大你看到的图像元素。”
这是给电脑看的原图⋯⋯
⋯⋯机器输出的结果是这样的:
Google 工程师表示,这种效果与人们可能从不同形状的云朵中看出形状的情况并无不同。当给出能够辨识出的图像时,人类——还有计算机——会分辨并“过度解读”(over-interpret) 已知事物的形状。
“(Google 所使用的) 神经网络主要靠动物图像进行训练,所以很自然地它就会将图形解读成动物。但因为数据是以很高的抽象程度被存储的,所以结果就是这些机器学习特征的有趣组合,”Google 工程师在该公司的官方博客上这样写道,“基于图像的不同,结果也非常不一样,因为输入图像的特征会导致神经网络倾向形成某些解读。比如,水平线条会用佛塔的造型填充,岩石和树木会变成建筑。鸟和昆虫出现在叶子的图像里。”
因为神经网络以层的形式分析图像——通过色彩、线条类型和形状描述,等等——生成结果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工程师要求计算机放大的是哪个层。最低一级的层是轮廓——线和阴影——最高一层则是更加复杂的画面。“比如,偏低的层往往会生成笔画线或是简单的像装饰一样的图案,因为这些层对于基本特征如边缘和方向这些属性来说要比较敏锐。”Google 工程师这样写道。
这些简单的图案模式,经由“深度梦境”放大强化之后,结果看上去就变得扭曲和魔幻。但是为什么画面会变成这样,仍旧没有回答 人们提出的问题:为什么电脑神经网络“梦到”的画面会反应出人类嗑药后才有的致幻体验?
视觉体验
“要记住很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所有正常的感观体验都是经由感观输入限制后的幻觉,”纽约大学兰恭神经科学所 (New York University's Langone Neuroscience Institute) 研究助教 Lucas Sjulson 这样说道,“我们的幻觉从某种程度上说反映出外在世界的真实情况。但是感知全都是在内部形成的。”
换句话说,所有人类感知都是由大脑思维形成,而不在真实世界形成,即便你感知到的是真实存在也是如此。“人们将眼睛看作像摄像头一样,但其实不是,”Lucas Sjulson 解释说。你的眼睛能够让你看到东西,但你的大脑才是真正将看到的事物进行解释的器官——无论是放在桌上的咖啡杯,还是在你脑中投射分型图像的万花筒。
当人们使用致幻药物的时候 (LSD),会刺激大脑的某个皮层“产生这一类模式的形成能力”。所以当习惯处理多层图像的电脑被命令针对某一层图像进行放大时,出现类似的视觉效果,就不奇怪了。“我认为这大概是类似现象的一个例子。如果你研究一下头脑的运作,会发现它参与长时间解决问题的活动,而且以一种高度优化的方式进行。人类在进化中学习,同样也要靠视觉体验。
人工智能与人类大脑的相似之处
视觉体验也是人类训练计算机视觉的方法。神经网络识图的方式,与电脑“看到的”具体图像相比,前者可能对回答之前的问题更有帮助。也就是,Google 工程师最初希望探索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实际上始终会‘看到’并没有的东西,”纽约大学心理学家 Jeffrey Guss 这样说道,他的研究课题是在一些毒蘑菇中出现的致幻物质如何帮助癌症患者进行治疗。“我们的视觉皮层——而不是我们的眼部——专门用于捕捉可识别的模式⋯⋯ 去观察我们眼睛提供的信息。有许多心理学试验表明,我们经常看到期望看到的事物以及被事前告知将看到的事物,而不是真正存在的事物。”
尽管致幻体验常常和嗑药文化联系起来,但人们的确会稳定地出现奇异的视觉体验,即便是他们在没有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已故的神经科学家 Oliver Sacks 在他的作品《幻觉》一书中指出,这种体验要比许多人所意识到的更普遍。“在其他一些文化中,幻觉被认为是来自上帝或缪思的馈赠,但是当代社会在公众当中却有一种不详的含义,在医学上也是,往往被认为是严重精神或神经疾病的征兆,”他在 2012 年发布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对许多人来说,拥有幻觉是一个恐怖的秘密——有数百万人——他们从不提起,也很难承认,但这并没有什么不寻常。”
在人类的大脑中,诡异的图像感知与眼部、头部和其他状况有一定联系:比如偏头痛、发热和痉挛等。在计算机的脑中,类似的图案表明,人工智能要比他们看上去更像人类。Google 的“盗梦风格”对人类来说好像服药后的致幻体验一样,这个事实说明我们的大脑机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深层次中”与电脑神经网络有相似之处。
关键字:人工智能 机器人 google 神经网络 深度梦境
引用地址:
人和机器的视觉体验:为什么人工智能"会做梦"?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3:56
【维科杯】星猿哲科技参评“维科杯·OFweek 2023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中国市场份额领军企业奖”
维科杯· OFweek 2023中国 机器人 行业年度评选(简称OFweek Robot Awards 2023),是由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及旗下权威的机器人专业媒体-OFweek维科网·机器人共同举办。该评选是中国机器人行业内的一大品牌盛会,亦是高科技行业具有专业性、影响力的评选之一。 此次活动旨在为机器人行业的产品、技术和企业搭建品牌传播展示平台,并借助OFweek平台资源及影响力,向行业用户和市场推介创新产品与方案,鼓励更多企业投入技术创新;同时为行业输送更多创新产品、前沿技术,一同畅想机器人行业的未来。 维科杯· OFweek 2023中国机器人行业年度评选“OFweek Robot Awards 2023
[机器人]
物联网设备和机器人等技术正在引领货运业改革潮流!
没有卡车运输业,供应链将无法运转。尽管该行业至关重要,但随着出货量的增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它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货运业已经成熟,可以进行更新改革了,物联网(IoT)设备和机器人等技术正在引领潮流。 1.启用自动驾驶卡车 无人驾驶卡车是卡车技术中最直接的机器人应用。该行业没有足够的驾驶员,长途路线对人类驾驶员构成安全隐患。自动驾驶卡车将立即解决这两个问题。 2.改善保养和维修 制造业已经采用了物联网技术来监视工厂设备的性能。使用物联网设备来感测车辆何时需要维修,卡车运输可以做到这一点。这种称为预测性维护的做法可以通过尽早解决问题来帮助货运公司避免进行昂贵的维修。 货车运输公司每年的维修费用平均为$ 15,000。有些问题
[机器人]
送餐机器人逐步进入下沉市场 帮助餐饮企业提升行业竞争力
民以食为天,餐饮是任何人无法回避的消费,也是领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的行业之一。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10月全国餐饮收入3693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9.4%;仅10月份,全国餐饮收入4367亿元,同比增长9.0%。其中,1-10月,全国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7695亿元,同比增长7.1%。
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餐厅盛行及送餐机器人、领位机器人的涌入,中国餐饮市场随着消费升级和智能化进程已经进入发展新阶段,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消费者“食”的需求升级,一方面体现在消费者对餐饮品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消费者追求服务体验及精神情感层面的高度满足。另外,有
[机器人]
李六七:硬之城助力机器人产业,实现柔性供应链管理和智造交付一体化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泛机器人市场规模达57.3亿美元,随着2020年“双循环”战略及新基建政策的推行,泛机器人行业逐步复苏。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预测,2025年我国泛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00.7亿美元。 伴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机器人硬件供应链必然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竞争。2020年至今,芯片短缺一直是全球无法回避的问题与挑战。“缺芯”缺的并不是具体到某一种类型的芯片,从缺手机芯片的华为、小米、三星,到缺汽车芯片的大众、通用、福特,机器人行业也同样面临着“缺芯”难题,出席本次“OFweek 2021(第十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简称:OFweek Robot Conference 2021)”的硬之城创始人兼CEO李六七先
[机器人]
九寨沟地震:人工智能大显身手!写稿机器人是否能代替记者?
8月8日 21时19分,四川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举国震惊。不过更令媒体和公众感到吃惊的是,在21时37分15秒,中国地震台网机器人自动编写稿件,仅用25秒出稿,540字并配发4张图片,内容包括速报参数、震中地形、热力人口、周边村镇、周边县区、地震、震中简介、震中天气8大项。 25秒能做什么?人类或许还处在惊愕中,机器人已经完成了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自动写稿的全过程,并通过各个平台发送给亿万人。 可不是25秒钟540字这么简单 这些年,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现代化的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其他区域都布有地震台站,24小时密切观测全国和全世界的地震活动。 这些数据汇集到数据
[机器人]
大数据时代,安防监控兼顾AI分析能力的摄像头需要怎样的存储卡?
大数据 时代带来的数据量可能是超乎你想象的,如果按每年的年复合增长率42%来算的话,全球的数据量到2020年将会达到44ZB,也就是440亿GB。 大数据 带来的就是大存储容量的需求,就安防行业而言,随着4K应用的迅速增长,同时由于还需要实时记录,甚至实时计算和智能识别,因而在存储容量、速度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 数据分类及当下关注点 现在产生的大量数据,按照需求来看基本可以分为两类,即 大数据 和快数据(快速数据)。 大数据是从规模上来讲的,例如,数据中心尤其对大容量的存储要求较高。另外,大数据还需要考虑总拥有成本(TCO)、架构以及对象存储等。通过各方面的考虑。大数据的前提是有一些冷存储,例如,一些存储在线下保存下来后,如
[安防电子]
在未来哪些岗位更容易被机器人替代
眼下,机器代替人的场景已经越来越多,而且未来将会更加普遍。也就是说,未来在职场,你想要成为人生赢家,个人收入的增长不光要跑赢GDP、CPI和工资平均增长水平这类增速,你还要跑得赢机器人,你必须超越它,否则被它甩在后面,等待你的可能就会是下岗失业。 前不久,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园宣布发力智能建造,希望今年实现建筑机器人的量产,将其投入到全集团各项目的建造过程中去。在此之前,国外与建筑有关的机器人已经诞生,无论是砌墙还是搬砖,机器人都可以完成,而且效率更高,甚至整栋房子都可以通过出来。同时,装配式建筑的逐渐普及,也将推动智能建造加速发展。 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盖房子这种复杂的工程,完全可以通过机器人来完成。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
[机器人]
Enabot桌面机器人内部拆解分析
以前就想拆这个逗猫,一直没动手,今天正好手里面有,直接一改锥送它走~
我手头是1300的R机型,功能就是在右边了
这个YY硕的知乎,说了这个东西的优点
他家的猫
这个东西也可以加一些小配件变装,但是真实上线的比较少
这个是一个负面评价,说的是越障能力
这个也是一个负面评价
首先是越障能力都说到了,而且我看,两个确实是不太强,但是看走线像是有反馈(什么的)。
至于隐私这块,怎么说呢,感觉只能法律约束,因为你对于来说,拿走你可怜的信息太容易了。
传感器系统我觉得够用了,至于钻床下面出不来。。。那它是如何进去的?
[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