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技术发展面临的终极挑战

发布者:骄阳少年最新更新时间:2015-11-02 来源: eefocus关键字:电池续航  可穿戴技术  智能手表  物联网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2013年9月三星Galaxy Gear发布之初,福布斯杂志曾直言2013年将是“可穿戴技术年”。然而,可穿戴技术的使用率在随后的三个月却增长缓慢,这使得所谓的“可穿戴技术年”并未如期而至,美国《连线》杂志则预言2014年将见证可穿戴技术发展的重大飞跃。

 


虽然2014年确实涌现了一批新型智能手表,包括谷歌眼镜项目也发布了重要更新,但可穿戴技术的使用率仍未突破必要水平从而融入主流生活。因此,行业专家再次无奈地调整其对可穿戴技术的预测,声称2015年将迎来期待已久的“可穿戴技术年”。

 

这一次,可穿戴市场看起来更是突破在望。苹果全新智能手表推动主流市场应用,谷歌眼镜快速攻坚初期测试最后阶段,几乎每个手机制造商也都尝试生产各自的可穿戴设备。这一切似乎都显示行业预测终于成为现实。不久之后,我们便会在街道上看到有人通过智能手表打电话,或者通过头戴式显示器进行网络视频通话。

 

然而直到2015年6月,可穿戴技术在主流市场的应用增长仍然比较缓慢。谷歌眼镜已退出市场,智能手表仍普遍被看作是移动电话的附属品。或许2015年已见证可穿戴技术发力,然而这场角逐中的参与者仍然在为推动可穿戴技术跻身主流产品而努力。随着我们缓步迈入2015年下半年,多位分析师均改口宣称2016年将是“可穿戴技术年”。

 

 

多年来,可穿戴技术一直徘徊在成功边缘,它似乎将永远沦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早在1975年,当汉米尔顿钟表公司生产出全球首款计算器手表时,许多人就预言可穿戴技术将成为下一个大流行风潮。然而,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尝试,始终无人能将可穿戴技术有效地应用到更广阔的市场。无论是微软的MSN Direct服务智能手表,还是Oakley的Thump音乐眼镜,都无一不证明可穿戴技术对于科技与时尚品牌来说都是一项难以克服的挑战。

 

随着300多款可穿戴设备陆续投入消费市场,可穿戴技术获得突破性发展并几乎要跻身主流市场。然而,其使用率同比增速仍然较预期缓慢。为了更准确地理解这个现象,e络盟已经发现了阻碍可穿戴技术发展的四大挑战。只有克服这些挑战,业界期盼已久的“可穿戴技术年”才会真正来临,其中包括:

 

1. 缺乏具体标准
谈及可穿戴技术时,人们总是忘记,可穿戴设备本身对于用户来说几乎从来不是最重要的,它们仅仅是连接更广泛的通信网络的前端设备。借用科技记者Ben Hamersley的话来说,“可穿戴设备仅仅是更大型服务的缩小的物理表现形式…它只有通过互联网连接才能充分发挥潜能”。

 

为了实现其潜能,可穿戴设备必须部署于更广泛的物联网生态系统当中,以便与外部互联网服务及局域网内的其它设备进行交互。这个任务极其复杂,要求可穿戴设备准确掌握哪些时候需要,哪些时候不需要与其它设备通信。

 

每当可穿戴市场增加一款全新设备,意味着连接点必须增加,最终导致网络整体密度变高。截止到2019年,全球市场可穿戴设备预计增长至1.26亿件,这将使得设备之间的干扰变得更加难以控制。

 

另外就是既有的UHF标准,如Wireless HD和 WiGig无法支持大量连接,因此,为了使可穿戴设备成功跻身主流市场,需要采用如ECMA 387这种更先进的标准。

 

2. 充电及电池续航力
可穿戴技术面临的最普遍挑战之一是寻求尺寸更小且功能更强大的电池及充电解决方案。电池续航力一直是便携式技术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可穿戴设备追求轻巧、美观,大多数传统电池解决方案并不适用。智能手表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尤为明显,大多数智能手表必须每天充电。

 

这个问题随着消费者的期望值提升会变得更加难以克服。早期的智能手表可提供的功能不外乎短信提醒及音量控制,然而现在,消费者则期望其设备能够如手机般可执行多个应用程序,并可连接LTE网络。最大的一个难题是,用户期望其智能手表能够呈现高清画质,这使得高达60%的电池电量仅为维持设备屏幕清晰度而被瞬间消耗。

[page]

鉴于电池续航力不足被普遍认为是可穿戴技术面临的最紧迫难题,业界许多公司已着手寻找全新方案,例如针对小型便携式物联网设备的超低功耗解决方案Bluetooth Smart。通过Bluetooth Smart连接,可穿戴设备可将一些功能分配至用户的智能手机,从而减少功耗,延长设备电池寿命。

 

除了优化功率分配,业界还不断研发出大量技术以延长电池本身的使用寿命。就在几个月前,投资人JamesDyson注资近1500万美元用于研发固态电解质电池,可望双倍延长多数可穿戴设备的电池续航力。尽管这些方案终有一天会彻底解决可穿戴技术面临的功耗问题,但仍需较长时日才能广泛应用。 


3. 过于依赖智能手机
就当前既有的可穿戴设备来看,它们并没有像其他大多数技术一样取代旧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取代PC、手机取代固定电话等,大多数可穿戴设备仍被看作是手机的“附属品”,而不是替代产品。

 

造成这个结果的部分原因是因为模拟智能手机功能的元器件过大,无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这使得大多数智能手表、耳机及健身追踪器仍需“捆绑”连接到智能手机或相关的平板电脑应用才能运行。这种对于其他设备的依赖性让消费者大大质疑它的价值,许多人开始质问:为什么要另外再购买一个设备去获得既有的智能手机可以提供的相同功能?

 

随着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数量日益增多,技术提供商需花费更多精力向消费者证明其产品的附加值。然而事实上,许多智能手机制造商却通过“高大上”的产品定位来展示其价值。

 

4. 社会接受度问题
除了技术上的限制,各种社会疑虑也阻碍了可穿戴技术的广泛应用,最典型的例子是谷歌眼镜计划。该计划遭遇大量投诉及法律问责,最终被禁止在银行、赌场、办公场所及餐厅等场合使用。

 

除此之外,该计划还面临多项政治挑战。美国当局严令禁止用户在驾车时佩戴耳机, 进一步阻碍了可穿戴设备跻身主流应用。

 

谷歌眼镜还受到卫道人士的广泛批评,指责其侵犯个人隐私权。在谷歌眼镜的公测阶段,一些用户甚至未经允许拍摄路人而遭到攻击。鉴于多方负面反响,谷歌眼镜最终在2015年初被迫返厂重新研发。

 

 

经过广泛探讨可穿戴技术造成的社会影响,业界认为消除这些疑虑的唯一途径是推广产品应用并逐渐扩大社会接受度。然而不幸的是,社会准则的确立总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这进一步延迟了可穿戴技术的发展。

 

本文提及的四个方面是可穿戴技术成功跻身主流市场所需克服的核心技术挑战,除此之外,可穿戴技术发展还面临其它诸多难题,包括美观、设备重量、应用兼容性等。尽管业界已积极采取多项改进措施以克服这些挑战,尤其是电池寿命及行业标准方面,但像社会接受度这类抽象概念却需更长时间才能真正改变。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长期挑战本质上并不是技术难题。也就是说,不是技术提供商,而是广大公众使得可穿戴技术的发展滞后。消费者抵制智能眼镜及类似的潜在入侵性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并针对可穿戴技术制定可用/禁用标准。因此,“可穿戴技术年”的最终来临并不取决于苹果、三星或者谷歌,而是消费者自身。

关键字:电池续航  可穿戴技术  智能手表  物联网 引用地址:可穿戴技术发展面临的终极挑战

上一篇:智能停车场一体化控制器方案简述
下一篇:董小姐正在看,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都做了什么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0:05

李彦宏炮轰:云计算是旧玩意物联网看不清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云计算、物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将产生巨大的应用 市场 。中国互联网协会预计,2012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超600亿元,“十二五”期间,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达7500亿至1万亿元人民币。 遥记得互联网十年前曾有一漫画,说的是互联网上不管聪明还是不聪明的人,都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而信息的来源是人工传输。如今,又一则漫画现身,大意是有一个灯泡,它在互联网上却没有人知道它是灯泡,它可以发出信息(如点亮了没有,能耗多少),物联网连接所有的设备并自动上传相关信息,如此的运转极大地节省了我们人工采集信息的成本、时间,并且还高效率。 显然,市场前景乐观,理想状态可期。但是,事实如何?现在断言似乎还为时过早。
[网络通信]
李彦宏炮轰:云计算是旧玩意<font color='red'>物联网</font>看不清
低功耗蓝牙赋能INPLAY,释放工业物联网无限潜能
蓝牙技术是工业物联网革命浪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在引领工业和信息的融合,帮助制造商将生产力和安全性提升至新的水平。ABI Research数据显示,至2025年,工业用例蓝牙信标和资产追踪设备年出货量将达到2.1亿件。 随着规格不断地优化,蓝牙技术目前已经可以实现长距离传输、精准定位及大型设备网络连接,适用于各种智能工业应用场景,如人员及设备资产的定位、商业照明、设备控制、自动化、传感器网络及监测系统等。此外,蓝牙的普及率、易部署、低成本及互通性等特性,能够为工业和商业解决方案提供有力支持,提高危险工作环境中的作业安全性,助力降低实施及支持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 如今,蓝牙智能工业相关解决方案已得到众多创新企业的认可与
[嵌入式]
低功耗蓝牙赋能INPLAY,释放工业<font color='red'>物联网</font>无限潜能
Silicon Labs将举办“Works With”2021全球物联网开发者大会
Silicon Labs将举办“Works With”2021全球物联网开发者大会 连接行业领导者共聚一堂 全球唯一聚集物联网设备制造商、生态系统供应商、协议和标准机构的盛会 旨在加速物联网创新 中国,北京— 2021年6月29日—为物联网提供智能和无线连接的领导者Silicon Labs(亦称“芯科科技”)今日宣布,将于美国中部时间9月14日至15日举办其第二届Works With 2021全球物联网开发者盛会。这一活动于2020年首次举办,全球总计有 6000多名与会者注册参加了去年的线上大会,该届会议致力于通过亚马逊(Amazon)、康卡斯特(Comcast)、谷歌(Google)、Ring等众多领先企业参与
[物联网]
Silicon Labs将举办“Works With”2021全球<font color='red'>物联网</font>开发者大会
Sprint物联网部署改革LTE-M网络 5G让物联网革新
该网络计划将在年底前完成。此外,它还构建了一个虚拟化的核心网络,并构建了一个分布式边缘网络,以帮助它处理在其网络上运行的数百万物联网设备。 Sprint的大部分物联网客户都使用该公司的CDMA 3G网络,由于没有太多的公司愿意为Sprint的1900 MHz和800 MHz频段制作CDMA模块,所以这很具有挑战性。 上半年,Sprint宣布将增加其资本支出预算,以建立一个全国性的5G网络,并将于2019年上半年推出该公司的2.5 GHz频谱。Sprint公司物联网产品和解决方案部门负责人Ricky Singh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正在准备5G,还增加了LTE-M。 推动Sprint重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Ivo Rook的领导
[物联网]
辛耀中:坚强智能电网与泛在电力物联网面临的六大挑战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春风给电力与能源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术界、企业界乃至资本市场无不热捧和跃跃欲试。4月18日,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2)变电站工作组会议在宁召开。标委会副主任辛耀中作题为“坚强智能电网与泛在电力物联网面临的六大挑战”的大会主旨报告,阐述了建立“两网”(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总体战略目标,分别从电源结构、电网结构、用电结构、调度控制、网络安全和IT技术6个方面详细分析阐述了即将面临的技术需求、难点问题和转型关键,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现将其演讲的主要观点(PPT)分享给您。
[新能源]
Silicon Labs:物联网设备互联,有Wireless Gecko就够了
智能手机销量走向平稳,很多厂商试图找到新的商机,物联网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去年小米手环的大卖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不管是小米手环还是其它智能设备,想要实现既定的功能都离不开一道工序,那就是互联。而实现互联有很多标准,如:蓝牙、Zigbee、WiFi等等。如果一个厂家的产品能够全方位支持诸多的 无线连接 方式也实属不易, Silicon Lab s就是其中一家,尤其是最近推出的多协议 Wireless Gecko  Soc产品。   Silicon Labs物联网产品营销副总裁 Daniel Cooley介绍,“这个系列集成了强大的ARMCortex-M4内核、节能的Gecko技术、高达19.5dBm输出功率的2.4GHz无
[嵌入式]
意法半导体推出低功耗远距离射频芯片,扩大物联网覆盖范围
中国,2016年11月22日 —— 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意法半导体推出了其最新的物联网(IoT)射频收发器芯片,让智能物联网硬件具有极高的能效,可连续工作长达10年而无需更换电池。 意法半导体的新产品S2-LP收发器特别适用于联网设备,例如报警系统、安全监视设备、智能表计,以及不通过本地网关而是直接将远程传感器连到云端的远距离射频链路。其它应用领域包括家庭自动化、工业监控以及智能城市概念中的照明管理、交通或停车管理。 新射频收发器芯片工作在sub-1GHz频带,无需申请牌照,全球均可使用。超窄带工作的优点是,可高效利
[物联网]
意法半导体推出低功耗远距离射频芯片,扩大<font color='red'>物联网</font>覆盖范围
英飞凌发布新一代PSOC™ Edge产品组合, 为物联网、消费和工业应用提供强大的AI功能
【2024年4月24日,德国慕尼黑讯】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发布全新PSOC™ Edge微控制器(MCU)系列的详细信息,该系列产品的设计针对机器学习(ML)应用进行了优化。新推出的PSOC™ Edge MCU三个系列E81、E83 和 E84在性能、功能和内存选项方面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 它们均配有全面的系统设计工具和软件,使开发人员能够快速将概念转化为产品,并将支持机器学习的全新物联网 (IoT)、消费和工业应用推向市场。 PSOC™ Edge 英飞凌科技工业MCU、物联网、无线和计算业务高级副总裁 Steve Tateosian 表示: “下一代物联网边缘设备要求在不影响功耗的情况下继续提高性能。英飞凌创新的PSO
[物联网]
英飞凌发布新一代PSOC™ Edge产品组合,  为<font color='red'>物联网</font>、消费和工业应用提供强大的AI功能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