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到底应不应该放弃智能手表?苹果:反正我是赚钱了

发布者:CW13236066525最新更新时间:2018-06-29 来源: eefocus关键字:智能手表  微软  苹果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众所周知,智能穿戴的寒冬之下,有不少厂商都选择了急流勇退,华硕、摩托罗拉、微软等显然已经成了“逃兵”,紧急刹闸,前期的努力付诸东流,这到底还是引人深思,智能穿戴真的让人伤心了吗?

 

而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可穿戴式设备的出货量同比增长35%,达到了惊人的2050万台的销量,而在支持 LTE 的型号中,苹果Apple Watch 贡献了不少于59%的市场份额。

 

显然,耐得住“寂寞”的苹果到底还是有所斩获,而相较之下,提前抽身的微软就略有些尴尬了,这到底还是有几分“拱手让江山”的意思。那么问题来了,微软放弃智能手表到底是不是个错误?

 

对此,外媒表示,微软就不应该放弃智能手表市场,并给出了三个理由。首当其冲的便是,智能穿戴设备仍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市场。有分析师预计,2018年的智能手表销量可能翻番,从2014年的500万增长到不少于1.41亿。当然了,这一数字相较于如火如荼的智能手机市场,的确有些不够看,但你能否认市场销量数字的增长吗?倘若可穿戴厂商再挖出点燃点,彻底引爆智能穿戴行业也不无可能。

 

其次,微软还具备做好硬件的能力。事实上,纵观第一代和第二代Microsoft Band,似乎都证明了微软有能力打造一款强大的智能手表,无论是业界超级先进的活动追踪技术,还是复杂昂贵的心率区功能,似乎在当时都领先于一众竞争对手,甚至还要比苹果做得好得多。

 

最后,微软自推出Surface产品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全新的设备拓展,而在Surface 品牌智能手表的加持下,它可以让Surface 品牌扩展到桌面以外的领域,而这也可以在与苹果的竞争上具备一定的优势。

 

然而稍显遗憾的是,现在的事实却是,任凭外界再怎么惋惜,微软已经放弃了智能手表。虽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但为商者争名逐利也实属自然,似乎也不能排除微软在智能穿戴领域杀个回马枪的可能,相信时间终将会告诉我们答案。


关键字:智能手表  微软  苹果 引用地址:微软到底应不应该放弃智能手表?苹果:反正我是赚钱了

上一篇:蓝牙耳机有哪些挑选技巧?
下一篇:比亚迪代工苹果充电器了?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3:04

不靠硬件也赚钱 苹果应用内购半年抽成49亿
     据外媒报道,苹果的硬件销量一直是令业界惊叹的程度,不过在近些年的各种场合中,苹果的高管却一直在提及他们的软件服务所带来的收益。近日,市场研究公司SensorTower发布了一份新的调研报告,报告中显示苹果在今年上半年仅靠在应用中内付费抽成,就获得了49亿美元的收入。 不靠硬件也狂赚!苹果应用内购半年抽成49亿(图片livemint)   这一成绩的惊人之处在于,iPhone刚刚推出的时候,一年所获得的净收入只有37亿美元。现在,苹果单单凭借内付费半年的收入就远远超过了。2013年,苹果靠抽成获得的收入在全年收入中的比例仅为1%,去年就达到了3.4%,而今年有可能会继续增加,最终达到5%。    库克上任几年以来苹果受益最
[手机便携]
首款微软品牌手机国内曝光 抛弃诺基亚
   微软此前尚未发布的新机RM-1090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当时传闻该机将会是首款 “微软Lumia”机型。而现在,来自工信部公布的信息证实了这样的传闻,这款新机确实已经去掉了诺基亚的名字,其前面板为Microsoft 标识,而机身背面则是Windows 窗口和Microsoft标记,将会是微软“去诺基亚化“后的首款WP系统新机。 传闻最终成真 根据工信部设备认证中心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微软一款设备型号为RM-1090新机已经获得了认证,并拿到了入网许可证,显示该机将会支持WCDMA/GSM网络,并具备双卡双待功能。不过,该机真正吸引眼球的则是备案照片上诺基亚的名字已经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前面板的Microsoft 标识
[手机便携]
权威笔记本品牌榜:联想第一,苹果第五
eeworld网消息:苹果曾经是优秀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商,但是过去多年中,消费者和媒体批评苹果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智能手机上,笔记本电脑遭到忽略。据外媒最新消息,一个权威的笔记本品牌榜单显示,苹果已经从过去的第一名跌落到了第五名,这表明外界对于苹果笔记本购买价值的看法发生了巨变。 据美国科技新闻网站BGR报道,有关笔记本电脑的美国权威媒体Laptop Mag过去多年一直发布一个综合评测的笔记本品牌榜单,2010年到去年,苹果一直是第一名。然而在最新的2017年榜单中,苹果暴跌至第五名。 据报道,笔记本评选的参与者一共根据六个指标来评判不同的品牌,在用户评价、外观设计和客户支持领域,苹果得分依然良好,然而在价值和可选择范围等方面,苹果得
[手机便携]
纽约时报:苹果光环笼罩移动世界大会
      导读:《纽约时报》网络版今天刊文称,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移动产业展会“2010移动世界大会”周一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幕,而本次大会上被提及最多的公司却是没有参会的苹果。 以下为全文:   竞争者模仿苹果   苹果的多家竞争对手,包括三星电子、诺基亚、LG电子和RIM均推出了模仿iPhone的手机产品。这些厂商均展示了触摸屏手机和应用商店,而这正是苹果产品倍受欢迎的两大原因。   在本次大会名为“应用星球”(App Planet)的特别活动上,超过50家小型软件开发商展示了所开发的手机应用。其中有多家软件开发商为iPhone开发应用。此外,上网本和其他移动互联设备厂商展示了应对苹果平板电脑iPad的产品。
[网络通信]
苹果可开发可折叠智能设备
去年开始,可折叠的智能手机成为现实,而且还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有消息指出,苹果也正在开发类似的设备,苹果提交的专利申请曝光了这款设备。 现在,爆料老熟人 Jon Prosser 已经证实苹果确实在开发可折叠的智能手机,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猜测阶段。但是他还补充说,该设备可能并非像所有人都期望的那样。 他透露该设备不是真正的可折叠手机,而是带有「织物铰链」的两块显示屏。铰链可使设备比目前的可折叠智能手机更耐用,而且设备的屏幕不会弯曲或折叠。 Prosser 表示,当打开可折叠 iPhone 时,两块独立的面板会合在一起,并且看起来更接近无缝,内部屏幕无刘海,机身边缘像 iPhone 11 一样由金属制成。 除了内部
[手机便携]
TechInsights关于苹果智能手表金属壳电池的探讨
TechInsights关于苹果智能手表金属壳电池的探讨——一种适用于便携式和可穿戴电子产品的新颖设计 TechInsights对于Desay A2663 Metal Can Battery的分析报告链接Report 在消费性电子产品中,可穿戴设备是外形尺寸最受限制的一类。制造商们试图通过小巧轻便的设备实现高级功能并提高处理水平和蓄能水平。无论是否发生温度变化、振动和冲击,可穿戴设备均必须能承受频繁充电并长期安全运行。根据我们的产品级别的拆解结果分析(Tear Down),TechInsights对各类可穿戴产品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外形尺寸方面,相当一部分电池选用了软包形式(pouch cell)。而苹果手表独树一帜。20
[手机便携]
TechInsights关于<font color='red'>苹果</font><font color='red'>智能手表</font>金属壳电池的探讨
彭博社:苹果iBooks将改名Books 并会重新设计
虽然近年来苹果重新设计了很多旗下的应用和商店,但其中一个应用基本保持不变:iBooks。现据彭博社报道,苹果公司将重新设计该应用,会采用更简单的界面,并且聘请了一名新董事来监督这项工作。   彭博社表示,iBooks将被重新命名为“Books”,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界面将被简化,突出显示当前正在阅读的书籍,还有一个单独的有声读物标签。书店也将进行大修,以配合最近重新设计的App Store。   2012年,司法部指控苹果和几个主要的出版商勾结提高电子书的价格,联邦法院裁定苹果公司密谋提高电子书的价格,对其罚款4.5亿美元。从那以后,苹果的书店和应用就处在监管之下,而亚马逊则主导了电子书市场。   最近,Google宣布通
[手机便携]
网传苹果不再开发屏下指纹识别 或投入Face ID怀抱
日前,据iDROPNEWS报道,爆料人士LeaksApplePro表示,与不愿透露姓名的相关人士多次交谈后,现在可以确认苹果工程师不再为iPhone开发屏下指纹识别。   这家屏幕指纹识别方面,已经深耕多年的公司表示,似乎Face ID才是出路,尤其是苹果在今年1月份决定将所有的Touch ID工作和资源转移到从事Face ID的团队。   另外,近段时间,苹果iOS15.4Beta测试版允许戴口罩进行Face ID解锁,而这将继续成为几乎所有苹果产品的趋势。   此前消息显示,原本能够再iPhone 13 Pro中看到口罩Face ID解锁,但苹果最终推迟了这项技术,考虑到大多数屏下摄像头的方式,目前质量可能还达不到iPh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