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上市,能否走完特斯拉没走完的路?

发布者:勾剑寒最新更新时间:2018-09-14 来源: eefocus关键字:蔚来  智能汽车  自动驾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你可以支持他们,你可以反对他们,赞美或贬低他们,但你唯独不能忽视他们。」

 

蔚来纽交所上市现场,没有蔚来的高管,站在敲钟现场是 12 位相对陌生的面孔。他们是蔚来的 12 位车主,也同时是在蔚来发展路上鼎力支持的合作伙伴。这展现了蔚来作为一家「用户企业」的态度。

时隔八年,李斌迎来了自己另一家公司蔚来的上市,「这是蔚来的一个里程碑,这也只是一个里程碑。」李斌说。今天,蔚来正式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这是蔚来的一个里程碑,这也只是一个里程碑。」李斌说。今天,蔚来正式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 6.26 美元,市值约 64 亿美元,发行总额约为 10 亿美元。

 

至此,蔚来成为中国第一家 IPO 的新造车企业,也将成为继 2010 年的特斯拉之后首家在美国进行 IPO 的大型电动汽车制造商。

 

更重要的是,蔚来的成功上市,代表着一种「新造车思想」得到了认可。同时体现的是蔚来这家公司的决心、信心以及对自我认知的清晰设定。

 

新造车的「新」与蔚来的「新」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如何理解蔚来这家公司,历时四年蔚来打造的「新」究竟是什么,这可能依旧是许多人内心的疑虑。

 

新造车的「新」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在电动车时代,不同与以往的汽车生产制造和维护方式,给了电动车冲破传统汽车制造和产业链条的新机会。

 

在生产和制造端,甚至是关于智能汽车的理解,新造车已经有了可对比和借鉴的对象——特斯拉。所以蔚来的这一端的实力也更容易被理解和评估。三电系统的研发投入、对智能汽车的理解、制造进程、质量供应链把控、量产节奏等等,从招股书上的众多数据中这些细节都有迹可循。许多新造车也在其中某些关键技术上也都开始突破自己,只是蔚来的野心远不止如此。

 

想要更好地理解蔚来,必须要了解蔚来不同于新造车的「另一步」:一个没有先例的路径和李斌一个小小的初心——「服务」与「用户企业」。这在初期最难被量化和评估,但这可能最终决定了蔚来这家公司的潜力值。

 

「司空见惯的事情不一定理所当然。」这是李斌的思考逻辑。2014 年决定成立「蔚来汽车」之前,李斌做了很多思考,直到他想通了他将要定义的「新」是什么。

 

 

「什么是我们能做,汽车公司做不了的、也做不好的?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大厂都能做。」思考这件事的根本是,「面对用户服务用户,他们做不了,服务用户和建立这套服务体系,他们有牵绊。传统的思维定势决定了经销商的体系很难去改变。」

 

这件事上,特斯拉其实早已经为电动汽车打开了这扇门。特斯拉给行业的震撼并不只是智能汽车本身,还有全新的「直销」模式和用户体验模式。这其实已经打破了原有的经销商体系和原有的利益分配。

 

「但是特斯拉却没有走完。」李斌直言,所以他的第二个思考是用户体验到底该怎么变革?

 

当很多人不断听到「以用户为中心」这句「正确的废话」时,蔚来却在背后用真金白银打造来这样一个新的「护城河」。在蔚来招股书中有一个很明确的数据,2016年、2017年和2018上半年,蔚来销售和服务费用分别为11.37亿元、23.50亿元和17.26亿元,而研发投入分别为14.65亿元、26.03亿元和 14.59亿元 。两相比较,可见蔚来对于服务的投入力度之大。

 

服务体验好可能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但这也可能是蔚来目前最「烧钱」的项目。「服务体系的打造不亚于研发和制造一款车,车有可观标准、碰撞实验等等,但服务用户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是不一定的,大部分标准是感受性的、是主观的、是不可量化的。」秦力洪说。

 

除了成本高昂的 NIO House 、连接车与用户之间的独立 APP 之外,蔚来信奉的换电模式、创新的移动充电车、背后调配这些能源的「能源云」等,都是受到了「服务用户」这一个底层逻辑的影响。虽然增加了前期对资金的依赖,但这也让「一键加电」和「服务无忧」这样的服务蕴藏在了蔚来的基因中,很难被完整复制。

 

在招股书中有一句话,「技术进步使我们(蔚来)能够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并简化我们与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之间的联系」。很简单,蔚来的「新」也许在于它是一家「用户企业」以及它全新的服务模式。蔚来正在把竞争拉向另一个维度,一个没有标准不可量化的维度——体验。

 

特斯拉没走完的路

蔚来这家「用户企业」全新的服务模式究竟带来了什么?

 

依靠智能的汽车,特斯拉和车主有了更多的联结,但这只是完成了汽车消费者从「客户」到「用户」的第一步。

 

蔚来更进了一步。蔚来希望持续为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依靠体系效率的提升同时创造整体的利润提升。这更像是互联网公司常见的「以用户为导向」的思维,这是一个更长期的价值,也会是一个更有想像力的市场。

 

一开始,很多人觉得这些「服务」更多是带动口碑从而导向「销售」,或者断定说这就是「销售成本」。但当形成一定规模效应之后,这不但会极大减少「销售成本」,还能为用户创造更多销售之外的附加价值。

 

就好比「一键加电服务」,它更像是一个互联网服务,背后同样是类似于滴滴的复杂调度系统,但其实在帮助用户节省时间。当它持续为你创造价值时,你也就很难离开它了。

 

 

有分析师甚至评论称,「这家企业以惊人的速度烧钱,并没有显示出变革性的需求水平」。也许现在看来很多人还根本没有感受到蔚来改变了什么,只是因为蔚来要改造的是一个太宏大的东西,同时这其中很大因素还将取决于它的「规模效应」。

 

现在的蔚来更像是 iPhone 初代,为我们带来新的想像,只是它还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来激发这样的「变革性的需求水平」爆发。一旦成功,蔚来将把汽车竞争拉向一个新的维度,拉向一个全新的游戏规则当中。

 

李斌把传统的 4S 店和汽车服务完全打碎,重新构建出了另一套适用于全新电动汽车的服务体系。这成为了蔚来汽车真正的「护城河」,但这也导致了和传统公司相比,蔚来在 4S 店和生产制造等环节缺乏效率。这将是两种不同的「进化模型」,蔚来的优势需要时间才能逐渐凸现出来。

 

 

当然,这也导致有人看到了蔚来对汽车服务体系的巨大变革,也有人担心变革的艰难之路能否走顺,更有人认为它是汽车界的小米,它的模式创新很多人要过几年才能看懂。但有一点是清晰且明确的:蔚来的这套模式不能用传统汽车领域思维来理解,也不能拿传统的互联网模式套用。它正在将互联网思维注入到新造车的实践中。

 

「以天为单位做决策,以周为单位升级战术,以月为单位迭代策略,服务用户需要快速响应。」秦力洪说,「这个也是『互联网思维』带给我们的,我觉得这是新创企业的基本功。」

 

把时钟拨回八年前,2010 年6 月29 日,特斯拉上市,IPO发行价只有 17 美元,融资额达 2.44 亿美元,市值 22 亿美元。这也是自1956 年褔特以来,第一家上市的美国汽车公司。那是特斯拉也只卖了 1063 辆 Roadsters 。现在一切对蔚来来说,已经是成功的一大步了。

 

「你可以支持他们,你可以反对他们,赞美或贬低他们,但你唯独不能忽视他们。」


关键字:蔚来  智能汽车  自动驾驶 引用地址:蔚来上市,能否走完特斯拉没走完的路?

上一篇:靠“人脸识别”杜绝网约车安全问题靠谱吗?
下一篇:李斌带蔚来上市后,时间成为他最大的敌人?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3:17

自动驾驶传感器那点事--热点激光雷达企业介绍
前两期我们分别介绍了激光雷达的原理及相关参数,而本篇则是雷达系列的最后一期,我们主要给小伙伴们介绍一些激光雷达行业的相关企业。因为自20世纪60年代发明以来,激光雷达应用领域广泛,而最为“智能汽车大脑”的四维图新来说,我们使用激光雷达还是在智能汽车相关的领域,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近期与无人驾驶有关联的激光雷达企业资料,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近期激光雷达行业也是动静不小,不论是公司收到的投资或上市的资本运作,还是国内外各大企业都竞相重磅发布可量产的车规级产品进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近期的热点事件 上述提到的企业大家是否有听说和了解呢? 不了解也没关系,接下来小编会介绍国内外的几家知名企业。 激光雷达国
[嵌入式]
<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传感器那点事--热点激光雷达企业介绍
自动驾驶数据闭环系列之一: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近年来,数据闭环成了自动驾驶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很多自动驾驶公司都在试图打造自己的数据闭环系统。 实际上,数据闭环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传统软件工程领域,数据闭环被用来作为改进用户体验的一种重要方式。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使用软件时,屏幕上跳出一个弹窗,询问你“是否允许该软件收集你的数据”,如果你同意相关条例,那这些数据便会被用来改进用户体验。 当用户端软件捕捉到一个问题时,后台能抓取相应数据,然后由开发团队分析此问题后对软件做修复和完善,交由测试团队测试好新版本软件,之后会将新版本软件放在云端,并由用户更新到终端,这是软件工程中数据闭环的流程。 在自动驾驶场景中,问题数据通常是在试验车上收集,极少数车辆能实现在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数据闭环系列之一: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Array Labs计划从太空中扫描地球 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3D地图
现如今太空技术初创公司的繁荣发展可追溯至过去10年间卫星发射和制造的成本大幅降低。据外媒报道,成立仅两年的硅谷初创公司Array Labs也在利用各种技术进步,以构建地球3D地图。 卫星扫描地球(图片来源:Array Labs) Array首席执行官Andrew Peterson解释道,此类进步技术包括高级图形处理器(GPU)以及雷达软件研发等过程中计算能力的提升。Peterson是一名航空工程师,曾在美国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及穆格公司(Moog)的太空与国防部门工作。他说,科学计算革命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汽车电子]
Array Labs计划从太空中扫描地球 为<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汽车提供3D地图
Waymo的全自动驾驶汽车马上就要来了?
据报道,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旗下自动驾驶汽车企业 Waymo 的一封邮件副本中表明,该公司正在向网约车客户发送一则推广信息,称Waymo全自动驾驶汽车将与客户见面。 据悉,Waymo 前身为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于 2009 年开始在加州山景城总部及周边区域展开过技术测试。自那时以来,该公司一直保持着缓慢而稳步的发展。目前,Waymo 已将测试区域扩展到更大的区域和更多的城市、开展相关业务运营、并对车辆设计和车身传感器进行了迭代。 2016 年的时候,该公司在亚利桑那州的 Chandler 开设了运营和测试中心。此后,该公司加大了在当地和凤凰城其它郊区的测试计划、招募了早期测试者、并逐步开始商业化部
[嵌入式]
Waymo的全<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汽车马上就要来了?
通用汽车收购激光雷达企业 加快自动驾驶市场化
据外媒报道,通用汽车周一宣布将收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激光雷达 传感器 企业Strobe,以加速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研发,并降低激光雷达成本。 LiDAR即“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汽车所使用的最重要的 传感器技术 之一,而Strobe公司目前正专注于利用LiDAR技术帮助自动驾驶汽车识别周围目标。 大多数寻求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都将激光雷达视为一个自动系统的关键部分。谷歌Waymo、福特和通用都使用激光雷达传感器来帮助自动驾驶系统。 这笔收购交易将使得通用汽车成为自动驾驶领域巨头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特斯拉的强大竞争对手。 预计到2020年左右,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将以有限的形式进入市场。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都公开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到
[汽车电子]
智能和自动驾驶汽车为Molex带来的机会
1 智能和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挑战 Molex莫仕始终认为经验是汽车行业的核心,当今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日新月异,我们致力于为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深刻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帮助他们走在行业的前列。 为此,Molex莫仕 在今年早些时候以“汽车的未来”为主题进行了一次行业调研,以帮助我们更好低把握 2030年前后新车型的大概发展趋势,其中包括主要功能、开发项目和创新。根据调查受访者的回复,到 2030 年最有可能成为标准的前三大功能是高速 WiFi、无线充电和车对车通信。 Molex莫仕目前正在努力支持客户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并帮助实现构建车内连接的梦想,这种链接包括无线、有线、5G、车对车和/或通过车内布线。 为了
[汽车电子]
智能和<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汽车为Molex带来的机会
车联网来势汹汹,你想过黑客的感受吗?
随着智能汽车,车联网的普及,关于黑客威胁汽车安全的讨论也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讨论和文章没有技术基础,讨论往往隔靴搔痒,结论自然也就不靠谱,那么黑客到底能不能威胁我们的汽车安全呢,我们来做个深度解读。在现在的汽车上,我们几乎已经不直接通过机械装置控制汽车了,我们踩下油门之后,并不是直接通过钢丝来控制节气门开合,而是油门踏板传感器把我们踩下的信号传给行车电脑,行车电脑根据感应,通过马达来控制节气门开启的程度,达到让汽车加速的目的。 汽车被入侵的危险性 现代汽车的开发调试标定,其实很多都是软件开发工作。   这行驶过程中,如果行车电脑的信号被干扰,驾驶员就被剥夺了汽车的控制权,后果不堪设想。   2007年丰田在美国出现
[嵌入式]
靠8颗摄像头,来实现自动驾驶的特斯拉,底气在哪?
在汽车智能化越来越普及的当下,自动驾驶可以说成为了各大车企“制胜的法宝”。 为了能够让车辆的自动驾驶功能更加的强大,不少新能源车企不仅在车辆上配备有高算力的芯片、高清摄像头、超声波雷达以及毫米波雷达外,更是配备了成本更高的激光雷达。 而特斯拉,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在2020年5月,就取消了毫米波雷达。前不久特斯拉又宣布,将会取消超声波雷达,自动驾驶采用纯视觉方案。 也就是说,完全抛弃雷达后的特斯拉,自动驾驶完全依靠8颗摄像头来实现。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特斯拉的底气在哪? 关于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聊一下。 毫无疑问,目前在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以绝对优势,处于领先地位。 虽然国内的
[汽车电子]
靠8颗摄像头,来实现<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的特斯拉,底气在哪?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更多精选电路图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更多每日新闻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