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技术存在哪些令人头痛的问题?

发布者:CelestialMagic最新更新时间:2019-04-12 来源: eefocus关键字:自动驾驶  无人驾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即将在6月举行的CVPR 2019,是机器视觉方向最重要的学术会议。评选结果已经宣布,今年论文量增加了56%,与无人驾驶相关的论文和项目也是扎堆亮相。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以自动驾驶视觉为核心的CVPR WAD 挑战赛。

 

今年的挑战赛中,伯克利和滴滴将分别开放了自家的超大规模驾驶视频数据集BDD100K和D²-City,BDD100K包含10万个美国公开驾驶视频,D²-City提供中国几大城市的超过10000个视频记录。这些数据集都被标注了好了所有道路物体,以及天气、道路和交通条件等关键对象和数据,以此催生能够改变无人驾驶安全隐忧的算法。

 

 

按照伯克利的规划,这次挑战将集中在目标检测与目标跟踪任务的域适应上,并能够在中美的不同城市场景中实现自动迁移。

 

那么,域适应对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究竟有多重要?我们通过一篇文章来抢先了解一下。

 

论自动驾驶的倒掉与重生

在解释“域适应”之前,有必要先搞清楚,现在的自动驾驶技术都在头痛哪些问题。

 

尽管无人驾驶测试车的上路里程和接管数据都越来越漂亮,但对于机器学习模型来说,如何在新的、未知的环境中也能和测试道路上表现的一样优秀,这仍然是一个公开的难题。

 

举个例子,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利用在硅谷的道路测试数据集训练出一个表现良好的无人车模型。然而,同样的模型如果被部署在波士顿这样多雪天气的地区,就可能表现得很糟糕,因为机器以前从来没有见过雪。如何在差异化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自主操作,复用自己学到的经验,这仍然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难点。

 

 

如果说波士顿和硅谷,由于气候和路况上的巨大差异,在一年的任何时候,都可以被系统标记为不同的域,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型来解决。那么面对高度相似域,比如同样是城市街景,但北京和重庆却有着不同的道路设计,难度于是再一次升级了。

 

以往的解决方案是“吃一堑,长一智”。收集训练集(包括失败范例)的数据,提取特征,然后让机器依据经验误差最小准则学习分类器。但这样容易产生三个问题:

 

一是域之间的迁移效果不稳定。如果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布一致,则模型的迁移效果较好。如果分布不一致,在源域过拟合,目标域上则表现并不让人满意。

 

二是有限的变化性。通过标注好的训练数据集所学会的策略,往往只能应对特定的环境和物理系统。而真实的世界常常会遇到动态变化,比如异常光线、特殊气候现象等等,这些都会改变域属性并让无人车不知所措。

 

 

三是社会舆论的高风险性。要让无人车系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首先,它要先犯错。但这在目前普通居民对无人车安全非常担忧的大环境下,无人车碰撞、剐蹭、识别太慢等问题都会被拿出来质疑,再采用依靠事故数据来学习如何避免错误的方法无疑是灾难性的。

 

显然,我们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来调教无人车,来减少它在陌生环境中失败的次数。“域自适应”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到底什么是域自适应学习?

先解释两个关键概念:

 

一是源域(source domain)表示与测试样本不同的领域,但是有丰富的标注数据。比如伯克利和滴滴的驾驶视频数据集BDD100K,以及D²-City。

 

一个是目标域(target domain)表示测试样本所在的领域,无标签或者只有少量标签。当一辆无人车测试车从硅谷变换到波士顿的道路上,它面对的就是一个全新的目标域。

 

如何尽可能地复用它在源域数据集中得到的先验知识,尽可能准确地对目标域物体实现检测、跟踪等学习任务,就成为无人车模型要面临的一大问题。

 

 

 

我们再将任务分门别类梳理一下:

1.域适应的可能性。简单来说,就是满足哪些条件才有可能实现域自适应学习。这对模型的学习能力(算法也有学霸和学渣之分)、源域和目标域的相关性(比如硅谷和重庆的路面差异)、算法的误差界分析(源域和目标域必须同时满足最小近似误差)、学习任务的先验知识等,这四个问题的妥善解决,才能有效帮助机器进行域自适应学习。

 

2.鲁棒性。在域自适应学习中,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之间的分布不一致,因此导致源域上训练的模型往往不适用于目标域的学习。而域自适应学习的鲁棒性则能够度量算法对训练样本改变的敏感程度,从而克服目标域泛化误差界的“扰动”。简单来说域自适应学习模型就是一枚“暖男”,对误差的包容性更强。

 

3.统计估计的一致性。在确保模型可以对目标域进行学习之后,就需要解决域适应学习有效性的问题了。

 

这往往依赖于有效的源域和目标域的概率分布判断也就是最考验机器智商的一致性分析。使用尽可能少的样本数,实现最小的误差上界。好的域自适应性学习算法是不允许“偏科”的,泛化能力得非常强才行。 

 

 

说了这么多,不难看出域自适应性学习本质上和人类的学习模式极为相似:在课堂上学习前人总结好的科学知识,然后在与现实的交流过程中不断扩充新的知识并进行探索,完成对复杂事物的认知,从而达到自主学习、适应新科目的目的。

 

无人车的域自适应性学习也是同样的逻辑:先利用已有的标注数据进行初始化学习,然后在大量未标注的数据中不断依据先验知识进行样本挖掘,以增量地学习模型和适配未标注数据,从而在陌生的道路环境中也能表现良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目前看来,域自适应性学习也是完成无人驾驶视觉任务成本效益较高的方式。

 

新的算法还在路上

既然“域适应”对于无人驾驶来说如此重要,那么目前究竟有哪些比较值得一览的算法呢?

 

目前看来,由于无人驾驶任务自身的复杂性,往往需要 从多数据源向目标域进行迁移学习,这就必须考虑两个难题:

 

一是多种源域数据本身之间具有偏差,比如伯克利的数据集BDD100K覆盖了不同的时间、光照、天气和地理位置,甚至包含了GPS和IMU以及对应的时间戳信息;

 

二是多种源域数据间类别存在偏差。比如滴滴D²-City数据集中,将注释了包围框和跟踪ID的道路对象分为12个不同的类别,而伯克利的数据集BDD100K中的GT框标签则只有10个类别。

 

这些都对算法性能提出了不少挑战。在此,我们不妨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算法,看看他们是如何解决无人驾驶相关技术难题的:

 

1.自适应曝光算法。前面提到,不同城市和路面环境的光线强弱都是不同的,为保证无人驾驶车辆在各种光线环境都能够获取可靠的道路信息,有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曝光算法。利用光学传感器将采集图像转化为灰度值,并逐行进行动态阈值比对处理,快速获取下一周期正确曝光点。在道路实际的测试中,该算法能够快速并有效获取道路信息,后续的边界处理较为清晰。

 

 

2.路面障碍物检测。原理是利用已有的先验知识,比如从源域图像中学会辨识障碍物的颜色、边缘、纹理特征等等,对目标域道路上的不同车辆进行分析并快速提取出障碍物。

 

这方面的算法很多,比如Zielke等人利用马路边缘的对称性与显著性来提取马路边缘信息。Kuehnle等人基于图像中车轮的对称性来识别车的后轮。Crisman等人利用视觉图像中的颜色信息实现了马路跟随等等,都从不同程度提升了无人驾驶目标检测的性能。

 

3.多源域数据迁移算法。商汤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名为“鸡尾酒”的网络,以解决将知识从多源域的数据向目标域迁移的问题,来帮助无人车模型更有效地识别新环境。

 

 

具体的做法是,利用共享特征网络,对所有源域以及目标域进行特征建模,然后利用多路对抗域适应技术(类似于GAN生成器),每个源域分别与目标域进行两两组合对抗,以此明确学习域的不变特征,极大程度地降低系统因数据偏差而对环境进行误判。

 

归根结底,“域自适应”方法不仅降低了训练风险,也有效地提升了系统的学习性能。从这个角度想,就更期待在CVPR 2019挑战赛中见到新的黑马了!

 

多说一点:

现在看到“无人驾驶”这四个字,绝大多数人会想到什么?圈内人可能会觉得“凉”,而普通民众则是“反感”。

 

2019第一季度刚刚过去,关于无人驾驶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

 

去年创下融资纪录的RoadStar.ai星行科技死于内讧,成为第一家倒下的无人车公司;苹果自动驾驶部门裁员190人,无人车数量减少到62辆;有吴恩达背景的美国自动驾驶创业公司Drive.ai上个月也传出了“卖身”的消息。

 

产业之所以受挫,实在是因为无人车的安全性难以完全说服民众。

 

就在前两天,有研究人员通过在路上贴贴纸之类的“物理攻击”就让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汽车并入了反向车道,甚至还能在没有车主授权的状态下用Xbox 游戏手柄操控。

 

即便是在无人车最为成熟的湾区,也有不少当地居民扎胎的扎胎,拿枪的拿枪,让人对无人驾驶的未来有点灰心。

 

 

而当前景变得不再明朗的时候,或许,追求技术才是最终的续命之道。

 

以往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领域的顶级会议中,关于域适应的研究都集中在图像分类和语义分割方面,很少看到实例级任务上的应用,如目标检测及跟踪,尽管它们对于无人驾驶来说更加重要。

 

当然,想要让“域适应”帮助无人车更有效的训练,只靠伯克利和滴滴在CVPR 2019中释放的数据集或某一场比赛还远远不够,还要为研究者提供更多元的支持,比如增强研究团队与车企的联系,围绕真实需求进行配套研发等等。

 

在此之前,这项复杂的技术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实验室和测试道路上吧。


关键字:自动驾驶  无人驾驶 引用地址:自动驾驶技术存在哪些令人头痛的问题?

上一篇:Elektrobit (EB) 为大众新一代电动汽车提供开发平台
下一篇:智慧城市需要关注哪些亮点?公共运输或是其中一种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3:32

日本将允许高度自动驾驶车上路 或于2020年上半年实施
据外媒报道,日本国家警察厅(National Police Agency)公布了一项法案草案,将允许具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在公共道路上行驶,并且计划于2020年上半年实施该法案。 该法案将会使国家道路交通法得到修订,允许政府归类为3级自动驾驶的车辆在公共道路上行驶。3级自动驾驶的车辆可让驾驶员将注意力转移到别处,让系统自行行驶,除非出现紧急情况和系统故障,则需要驾驶员重新控制车辆。在早期阶段,日本政府可能只会在公路发生交通堵塞期间,允许使用3级自动驾驶技术。 自动驾驶技术一共分为5类。根据现行法律,只有具有自动转向、自动加速或制动功能的1级自动驾驶车辆,以及具备多项自动功能的2级自动驾驶车辆可在公共道路上行驶。4级自动驾驶车辆是
[机器人]
瑞萨电子与丰田、电装合作,大力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普及
丰田拟于2020年实现商品化的自动驾驶汽车中采用瑞萨电子的R-Car SoC和RH850 MCU 瑞萨电子株式会社(TSE:6723) 于今日宣布 , 丰田汽车株式会社(总公司:爱知县丰田市 , 董事长 兼总经理 :丰田章男,以下简称为丰田)和株式会社电装(总公司:爱知县 刈 谷市 ,总经理 :有马浩二,以下简称 为 电 装 )在 拟 2020 年 实现商品化、尚在 开发 中 的自动 驾驶汽车中 采用了包 含可称为汽车大脑 的车载信息 娱乐系统 — 瑞萨电子 用于 ADAS 的 SoC   R-Car 和用于 车载控制的MCU   RH850 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瑞萨电子 将 从环境感知、行驶判断、到车身控制,为丰田提供整
[汽车电子]
十年前开始 自动驾驶车已行驶400万英里
  十年前以及科技公司开始路测 自动驾驶 技术,至今他们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到路上行驶了400万英里(约644万公里)。该公司就是谷歌,他是率先开启自动驾驶技术的科技公司之一。           这400万英里是Waymo所有测试车队完成的,其中包含最初的 无人驾驶 车和最新的无人驾驶时ChryslerPacifica小型货车。另外在Waymo部门没有独立时,测试里程就已经到了200万英里,在2016年12月Waymo从Google独立后无人驾驶车队增加了100台测试车辆。   笔者观点:自动驾驶车辆确实需要大量的实验来进行验证,尤其是在公共道路上,这样车辆的验证更加贴近真实就越会更快的应用到现实。这400万英里是一个并
[嵌入式]
如何看待纯视觉的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谈纯视觉,绕不过的就是特斯拉。 先说第⼀点:纯视觉这这条路真的⾮常难⾛。 「纯视觉这条路不好⾛」 参考特斯拉。也是在不断地找⽅法,让其纯视觉算法变得更好。 去年特斯拉AI Day 上,特斯拉着重强调了⾃⼰的BEV ⽹络(更多⽤于静态物体的识别)。 但是今年,特斯拉基本上没有太多去提BEV 相关内容,⽽是⼜新推出占⽤神经⽹络(the occupancy network),直接通过摄像头来构建真实世界三维模型。 同时,增加了对动态物体以及运动状态可能发⽣变化的物体的识别,⽐如这个公交: 此外,特斯拉还准备引⼊更多新的神经网络,⽐如NeRF((Neural Radiance Fields) 神经辐射场,提升
[嵌入式]
如何看待纯视觉的的<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解决方案
数字孪生:应对自动驾驶车辆的独特设计挑战
分享 今天的自动驾驶车辆必须拥抱数字化,打破工程领域和产品开发阶段之间的界限。全面的数字孪生能够帮助汽车制造商捕捉车辆设计的各个方面,贯穿其整个生命周期,连接来自电气、电子、软件和机械领域的工程团队,为团队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力,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效率,进而提高市场灵活性。 本文为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汽车与交通运输行业副总裁 Nand Kochhar向智驾网发布的署名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设计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 以下为全文: 汽车行业今天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技术、社会需求以及环境法规都在推动车辆不断迈向更可持续、更安全、更可访问和更智能的高度。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汽车制造商必须专注于先进功能的开发,而
[汽车电子]
数字孪生:应对<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车辆的独特设计挑战
元戎启行发布L4级自动驾驶传感解决方案,助推行业快速发展
自动驾驶作为人工智能的一大应用领域,成为了创业者们的竞技场。然而不论是从资金需求量还是技术来看,自动驾驶都是一个门槛极高的行业。 在让自动驾驶车辆跑起来之前,首先要完成的,就是 传感 解决方案。如何解决 传感 器的部署和标定?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实现更可靠的 传感 效果?这是自动驾驶创业者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一份答卷 今天,针对这些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份集成、高效的答卷。 L4级自动驾驶 全栈方案提供商深圳 元戎 启行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元戎 启行)发布了其传感解决方案——DeepRoute-Sense。 元戎 启行希望能通过这一解决方案,让更多的企业能实现快速的传感器部署,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 该解决方案包含了一个造型
[汽车电子]
瑞萨电子致力以太网TSN技术创新推动自动驾驶和工业4.0网络
2016年11月16日,日本东京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瑞萨电子株式会社今日宣布以太网时间敏感网络(TSN)的最新创新发展。瑞萨电子已成为全球首家在AVnu Plugfest(注2)上演示帧抢占标准合规性和互操作性的公司,帧抢占是TSN(注1)的最基本特性。 以太网TSN标准目前正在由IEEE802.1的TSN任务组制定。他们的目标是通过以太网为车载网络和工业互联网内实现无缝确定性通信铺平道路。 最近,用于专业音频和车载网络等的以太网AVB(音视频桥接)标准正在扩展。该标准涵盖多个特性,包括时间同步及流量调度、帧抢占和入口流量限制。有了这些特性,TSN技术有望加快工业4.0应用以及汽车市场(如高速车载网络)中以
[网络通信]
Uhnder推出新型4D数字成像雷达 提升ADAS和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
据外媒报道,汽车和下一代移动出行应用数字成像雷达技术开发商Uhnder将推出新型雷达芯片,可进行4D数字成像并进行量产。Uhnder预计,该数字雷达将于2022年4月获得汽车级认证,并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在量产汽车中首次亮相。 (图片来源:Uhnder) 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雷达是非常有用的避碰传感器,尤其是与其他传感模式配合使用时。然而,其缺点之一是重量和外型因素。Uhnder称其片上雷达解决方案已解决了这一问题。 汽车安全委员会(Automotive Safety Council)主席Douglas Campbell表示,“Uhnder的4D数字成像雷达芯片是下一代产品,展示了提高汽车安全性、拯救生命的新方法。目前,
[汽车电子]
Uhnder推出新型4D数字成像雷达 提升ADAS和<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汽车安全性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