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首席科学家:搞不懂为什么有人工智能“威胁说”

发布者:翩翩轻舞最新更新时间:2016-03-02 来源: eefocus关键字:人工智能  AI  百度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对比中美科技创新时,一种普遍的观点常被提起:硅谷的极客立志于改变世界,梦想遥远而伟大;中国的创业者们只为更大的市场,视野短浅而狭隘。


这种观念常用来解释中美当前呈现的科技创新现状。人们愿意在谈论Google的AlphaGo围棋机器人、埃隆-马斯克的SpaceX的时候,顺便揶揄感叹一下万众创新的中国,遍地O2O。

百度首席科学家Andrew Ng 并不同意这种看法,这位取中文名为吴恩达的华裔科学家,加盟百度前,是斯坦福大学的任职教授,是“谷歌大脑”计划的主创人员,此外还参与创立了教育技术公司Coursera——一个普通人通过免费的网上课程学习,也能拿到世界名校课程修习证明的网站。

在吴恩达看来,无论是他目前主导的百度人工智能研究院,还是中国遍地开花的O2O,都同属于伟大的技术。因为他们都在通过技术让更多的人受益,或是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吴恩达问新浪科技:我刚注册了微博,说什么会让中国用户感兴趣?

从加盟百度的原因说起

2014年5月16日,吴恩达加盟百度的消息甚至在国际上引起关注,美国权威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还给出了看似夸张的评价:“百度将领导一个创新的软件技术时代,更加了解世界。”

实际上,这位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早就在国际上享有盛誉。2013年,吴恩达还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成为16位科技界代表之一。

不过,从谷歌加盟百度,还是令很多人不解。在大众印象里,对于前沿科技的探索,谷歌所具有的优势要明显得多。但吴恩达有自己看问题的方式,这位华裔科学家很清楚自己的研究最需要的是什么。

吴恩达曾在百度董事会上谈到了加盟的初衷,后来百度董事丁健将原话转述给了新浪科技:“他说参与到这边很重要的原因,是看中了数据的’数量’。他有一个很好的比喻,人工智能像发射飞船,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个是像’火箭’一样的计算引擎,第二是’燃料’,就是它的数据,这两个缺一不可。中国在人工智能这个领域,数据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所以他要加入进来。”

中国有AI发展需要的燃料

加盟百度后,吴恩达主要在硅谷负责百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建设,2015年5月余凯离职后,他还肩负起了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IDL)和百度大数据实验室(BDL)的领导工作。不过就个人来说,吴恩达向新浪科技表示,最感兴趣的还是在自动驾驶和语音识别两个领域。

这两个领域也是百度近两年来最为闪光的前沿科技领域。自动驾驶方面,百度于2015年年底完成了无人车的路测,并紧接着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宣称3年内将实现无人车的商用。语音识别技术方面,除了在去年发布了语音交互为主的机器人“度秘”,吴恩达主导下的Deep Speech 2还在近期被MIT评选为2016年十大技术突破。

简单来说,Deep Speech 2技术可以实现不同语言间的“同声传译”。不过,吴恩达表示这项技术离团队想要的“商用”目标还有距离,一是电脑的语音识别准确率,只有在比较短的语音范围内,才能超过人类。一旦语音较长,电脑的“学习”能力就会表现出受限的一面。另一个原因同样涉及到机器学习,目前的语音识别主要是将人说的话写下来,但离“理解”字句背后的意思,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和吴恩达看好中国的原因一样,语音识别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大数据。

谈到语音识别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挑战,这位身兼斯坦福教职的教授开始起身走到白板前,像授课一样写下背后的原理:

“现在人工智能最核心的价值就是输出A得到B,就是supervised learning。输入一张图片,给出一段图片描述,输入一段语音,输出一段文字。但这个A和B之间,需要的是大量的数据。”吴恩达解释道。

吴恩达保有教授习惯,现场讲授AI原理

他还强调大数据的作用,不会局限于A和B本身:“我们的语音识别就需要大量的数据,如果有一万多个小时的录音,然后这些录音全部变成文字,再把这个数据跟深度神经网络运算,输出有用的东西。对于非常多的业务是很有用的。”

对于语音识别的应用前景,吴恩达表示很期待,他说未来的百度搜索里,语音输入会占到50%以上。而作为交互方式,语音识别在物联网、智能硬件,自动驾驶等等领域,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吴恩达还表示,除了语音识别,无人驾驶也将在2015年的成果上继续深入探索,并且强调这种探索的方向是将99%的安全度,提高到99.99%,涉及到具体方案上,百度会在公共交通上率先应用无人驾驶——“我们正在寻找最初的班车路线和公交路线,路线可能得大概20英里,一个大的圆环状或能前后反复行进的路线。”

还不到警惕AI的时候

关于人工智能的话题,总免不了对于其造成的潜在威胁的担忧。在世界范围内,以物理学家霍金、比尔盖茨和马斯克为代表,不断提醒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

但这在吴恩达眼里,这种担忧有些“杞人忧天”,他打比方说:“其实有一句话,我在一年前讲过,就是对人工智能的担心就像对于火星人口过多的担心。担心火星真的有太多人了,面临被污染,被破坏的问题。可能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真的是应该担心,找一些方法来解决他们,但现在的话,可能为时尚早。目前来讲,我觉得其实还有很多人不太理解人工智能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人工智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关于背后的意味,吴恩达的理解是能都利用人工智能让更多人受益,并且选择的方向是路径清晰的、可行的,而不只是一个demo而已。

什么样的人工智能还处于demo阶段?吴恩达并没有一一列举,不过在记者问到对于最近火热的谷歌Atlas机器人的看法时,吴恩达回答说:“我对那个技术不太熟悉,不太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我觉得效果看视频好象不错。但从实践来讲,可能还是一个demo。”

“那这种demo为代表的技术背后,是不是反映出硅谷的科技公司在技术追求上更加高大上,而反观中国,我们的创新更多是O2O这样的?”记者紧接着提问道。

O2O不比“改变世界”low

吴恩达对此做了明确的否定,并认为中国的O2O背后有很多美国缺乏的先进技术,比如物流的管理,而且进一步来说,O2O背后的物流分配涉及到了人工智能的诸多研究。他还告诉现场记者,上一次来中国的时候,还专门感受了中国便捷的O2O服务——外卖、厨师上门、洗车等,并录制了视频带回到硅谷。“中国的O2O在美国是难以想象的,很多人看了我的视频都希望美国在这方面有更快的进展,但O2O背后的复杂技术以及中国所拥有的人口密度,美国公司学习起来可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吴恩达还认为,无论是号称“改变世界”的硅谷科技公司,还是中国的O2O创业,实际上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判断标准应该是能否让更多人因此受益,而且这种受益要看实际行动。

“我可以跟你分享的是,我觉得中美教育是有差别的。我从小在香港和新加坡长大,感受到的是华人教育里,一个6岁的孩子,更多的是被教育去聆听,而对于一个6岁的美国孩子,已经开始被训练站上讲台去表达了。所以我的感受是,很多中国人其实有很多领先的技术,只是他们没有很好的展现和表达。中国也有很多改变世界的项目,比如自动驾驶,我们做的原因不是想做PR,我们的目的是希望改变人类的交通,这是很棒的挑战,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让交通变得更方便、更便宜。”

 

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

 


吴恩达问新浪科技:我刚注册了微博,说什么会让中国用户感兴趣?

 


吴恩达保有教授习惯,现场讲授AI原理

关键字:人工智能  AI  百度 引用地址:百度首席科学家:搞不懂为什么有人工智能“威胁说”

上一篇:集成了WiFi和蓝牙功能,还有什么是树莓派3代做不到的
下一篇:小李子捧得小金人,连人工智能都说这事儿靠谱?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0:13

专属于国人的AI助手诞生,三星中国迎来懂汉语的Bixby
当中国日益以其迅速攀升的市场需求,而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时,众多国际厂商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开始了角逐。然而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并不是一件易事,深入了解中国市场特点、了解中国消费者需求成为国际厂商的必修课。但是,仅将全球通用产品在中国同步上市远远称不上本土化,针对中国独特的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量身定制产品和功能,才是真正的重视中国消费者,因为任何一款定制化功能的背后,都需要企业勇于投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成本。 关于国际厂商的本地化,最新的正面例子就是三星的中文版Bixby。近日,三星在北京举办大型发布会,正式推出中文版Bixby人工智能助手,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总裁权桂贤在发布会上同时宣布,从11月30日开始,Bixby中文版将率先
[家用电子]
专属于国人的<font color='red'>AI</font>助手诞生,三星中国迎来懂汉语的Bixby
自动驾驶AI软件有Bug?别担心,这个发明专门解决这个问题
市场上绝大部分的软件里都或多或少有 Bug,但是这里面 99% 的 bug 都不会给你的人身造成危险。 然而,随着自动驾驶汽车时代即将到来,驱动它们的人工智能软件一旦因为 Bug 而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那么其后果很有可能就是致命的 。因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和理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款 可以系统地找出深度学习算法 Bug 的方法,希望以此大幅度提高这种驱动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的安全性。 这个名叫 DeepXplore 的技术是由理海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曹寅志副教授主导开发的。它可以使用三个以上的神经网络去相互参照,相互检查。通过 DeepXplore
[汽车电子]
下一代AI是怎样的?神经网络迷雾难题何解
看到“双节”期间中国有 5.5 亿人出行的新闻,我不由得虎躯一震。想到了人会多,但没想到会这么多!看来大家都充满了探索欲,希望在难得的假期去往自己熟悉或未知的地方。 就算你选择了“家里蹲”,也一定会通过网上冲浪、阅读游戏等方式,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探索是人类的本能,从婴儿时期开始,好奇心就驱动着我们去探索并理解自己所在的世界, AI 的成长则离不开对人类的观察与模仿,其中,就包括探索的能力。 这种能力被算法掌握之后,出现了阿尔法狗打败人类棋圣,也出现了 OpenAIFive——在电子游戏领域完虐人类玩家。不过即便如此,人类的探索能力依然令最高级的 AI 都望尘莫及。 比如婴儿可以从爬行和探索中学会认知三维空间
[嵌入式]
下一代<font color='red'>AI</font>是怎样的?神经网络迷雾难题何解
上海交大研发人工智能:通过脸部识别技术辨别罪犯
上海交通大学的吴晓林和张希研发一个神经网络系统,能够通过脸部识别技术辨认罪犯。他们使用一系列的机器视觉算法来检测一批包括罪犯和非罪犯的面部照片,并试验这一网络神经系统是否能辨别出罪犯。在实验过程中,研究员使用了1856名男性的身份证照片,他们的年龄在18到55岁之间,其中一半的人有犯罪史。90%的照片用来训练这一AI算法,剩下的10%用来检验算法效果,结果十分惊人,这一系统的识别准确率高达89.5%。 实验的结果十分有趣,它显示罪犯与常人的的面部特征有三大不同:一是罪犯上唇的弯曲程度比非罪犯要大23%,二是罪犯两只眼睛内角之间的距离比正常人短6%,三是罪犯从鼻尖到嘴角两条线的角度比非罪犯小20%。 这个实验结果是否可以证明
[安防电子]
从依图科技来看国产AI公司的造芯困境
集微网消息,人工智能受到资本市场热捧已久,国内人工智能企业众多,估值也节节攀高,从几十亿到百亿不等。然而,理性回归,人工智能逐渐降温,仅靠在一级市场融资续命,显然并非长久之计。 近年来,包括依图、商汤、旷视、云从、云知声、思必驰等多家AI公司均传出上市消息,旷视更是曾被业内人士寄望为“AI第一股”。不过,2019年10月,科大讯飞、旷视、商汤、依图等数家AI公司被列入美国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由此旷视在香港的上市进程受阻,前景不明。 与此同时,A股市场推出瞄准硬科技的科创板,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第一股成功上市,并一跃跨过千亿市值大关。 两相对比之下,在A股科创板上市似乎成了国内AI公司的最佳选择。 近日,固有“国内AI独角兽
[手机便携]
从依图科技来看国产<font color='red'>AI</font>公司的造芯困境
机器人大盘点 AI机器人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在我们的印象中,机器人都是一些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家伙,它可以立刻念出小数点后一万位的圆周率数值,也 可以在1秒钟内计算出两个十位数的乘积,可是让它们走两步,麻烦就来了。 传统的机器人只能在平地上前进、后退和转 圈,后来,机器人逐渐具有了一些识别和躲避障碍物的能力,可是遇到一个全新的复杂环境时,绝大多数传统机器人在 几分钟之内就被障碍物搞得动弹不得,或者干脆摔个四脚朝天。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如今最先进的机器人已经完全不惧怕走陌生路了,因为它们有了一些行走于江湖的新本领。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曾经设计出一款名为“刀锋战士”的机器人,除了能在平地上疾行之外,它还有自己的独特本领一 一攀爬。“刀锋战士”有四条修长的机
[机器人]
Synaptics宣布面向移动设备的多重生物特征融合引擎
2017年1月3日,美国,圣何塞——全球领先的人机界面解决方案开发商Synaptics(NASDAQ股票代码:SYNA),今日宣布全新多重生物特征识别融合引擎,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提供更便捷的安全性。强大平台同时利用指纹和面部生物特征,并且完全集成在Synaptics® Natural ID™指纹传感器中。用户通过多重融合引擎,可以基于个人偏好或环境因素(如佩戴手套),选择任一生物认证方式。当进行转账交易或使用其他敏感应用时,通过使用多重生物特征识别可达到更高安全性。 Synaptics多重生物特征融合引擎的识别结果取决于多个生物特征的认证。因为指纹和面部特征必须同时满足最低门槛要求才能完成认证,因此提升整体系统安
[手机便携]
恩智浦启动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
恩智浦启动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 赋能本土企业谋发展,依靠协同创新求共赢 中国天津——2021年5月19日——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今日于天津举行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启动仪式。荷兰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Jan van Rossum先生,恩智浦半导体大中华区主席李廷伟博士共同出席活动。恩智浦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Lars Reger与恩智浦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边缘处理技术总经理Ron Martino通过视频参加该仪式,共同见证恩智浦立足本地化创新的又一成果。 恩智浦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启动仪式 恩智浦在天津发展30年,拥有一座领先的封装测试工厂和大规模本地研
[物联网]
恩智浦启动<font color='red'>人工智能</font>应用创新中心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