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功率电子(例如 IGBT)必须设计为可达到数千小时的工作时间和上百万次功率循环,承受高达 200 °C 的温度。可靠性尤其关键,而故障成本可能是很大的问题。随着工业电子系统对能量需求的增加,汽车功率电子设备和元器件供应商面临着提供汽车OEM厂商所需的高可靠性系统的挑战。
随着能量载荷压力的不断增加,功率电子设备创新带来了一些新的技术,例如使用能够增强热传递系数的直接键合铜基板、改进的互连技术(粗封装键合线、带式键合等)和无焊料芯片粘接技术,来增强模块的循环功能。这些新的基板有助于降低温度,载带可载荷更大的电流,而且无焊料芯片粘接可以是烧结的银,具有特别低的热阻。所有这些事实上都有助于改善器件中的热路径。但是,这些系统上的热应力和热机应力仍然会造成相关的功率循环和散热故障。这些应力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如封装键合线降级、芯片粘接疲劳、叠层分层以及芯片或基板破裂。
结点中散发的热量是可能影响 IGBT 芯片中所用的芯片粘接材料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功率循环测试是模拟模块寿命期的理想选择,因为与 IGBT 模块对应的开关循环次数可根据目标应用预测。
本文描述功率循环测试和瞬态热测试的组合实验,在此实验中我们使器件经受功率循环,从而产生故障,然后在不同的稳态之间执行瞬态热测试,以此确定 IGBT 小样品的故障原因。这些类型的测试为正确地重新设计模块的物理结构提供支持,如果需要,它还可充当热机应力仿真的输入。
我们的目标是利用可复制的流程研究当前 IGBT 模块中出现的常见故障模式。但是,这些测试的数量并未高到足以预测寿命期,我们只是通过这些测试来检查 IGBT 芯片中的降级流程。我们首先对样品进行瞬态热测试。试验测量结果显示,器件在不同稳态之间的热瞬态为 180 秒。在器件上利用 10 A 的驱动电流达到热稳态,当我们开始采集数据时它转换成 100 mA 的传感器电流。
图 1 显示了描述样品最初的“健康”状态的热瞬态函数。利用此曲线和相应的结构函数作为封装的详细数值表示的校准基础。结构函数是一维纵向热流的直接模型。在很多常用的三维几何形状中,结构函数是“本质”一维热流的直接模型,例如圆盘中的径向扩散(极坐标系中的一维流)、球面扩散、锥形扩散等。这样,结构函数可用于大致地识别几何形状/材料参数。结构函数可通过加热曲线或冷却曲线的直接数学变换获得。这些曲线可从测量结果或仿真热路径的详细结构模型中获得。
图 1:研究 IGBT 的瞬态热响应。
创建热仿真模型
我们随后会构建并验证模块的详细三维模型,以便分析结构内部的温度分布。在所有器件发生故障并拆解模块之后,再测量几何参数。图 2 中显示了模型布局(图 3 中显示的是叠层结构)。
这样,我们可以确仿真模型的行为方式与实际器件完全相同,然后我们进行材料参数调节,直到从仿真瞬态结果获得的结构函数与源自经验的结构函数相拟合。这个流程需要进行多次迭代。
图 2:仿真模型的布局。
图 3:IGBT 模块的叠层结构。
根据测得的几何形状以及对材料参数的最佳猜想创建的基线模型显示,热瞬态行为与实际器件存在明显差异。此类偏差可通过校准模型并连续地完善模型数据予以消除。我们通过拟合从模型的热瞬态仿真获得的结构函数(图 4 中的红色曲线)与实际器件的测量结果生成的结构函数(蓝色曲线)实现这一目的。
图 4:基线模型的仿真结果。
接下来,我们开始通过拟合封装的内部功能来校准器件。然后,我们沿热流路径方向从封装向外,连续地拟合不同区域的热容和热阻值。为了正确地调节芯片电容,我们要确保芯片的物理尺寸正确无误,并正确地设置热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增加受热面积,直到芯片区域的电容值在结构函数中互相重叠。
然后,我们需要确保将陶瓷层的热阻设置为适当的水平。随着陶瓷热导率的升高,结构函数中对应的热阻部分可能会降低以产生新拟合部分。在此之后,我们将器件与冷板之间的铜皮和热学界面材料 (TIM) 设置为适当的热导率以正确地匹配曲线(图 5)。
图 5:模型校准之后的仿真(蓝色)和测量(红色)瞬态的结构函数。
在功率测试仪中运行器件
只要记录了 IGBT 热结构的初始状态,器件就可以接受可靠性测试以评估其长期行为。我们将所选的 IGBT 模块固定到带有导热垫的水冷式冷板上。与大部分导热膏和导热硅脂相比,导热垫的导热性较差,但是它在早前的实验中显示出了极佳的热稳定性,因此不会影响测得的结果。冷板温度设置为 25 °C。
测试中的模块包含两个半桥模块,即四个 IGBT。将器件的门级连接到漏极,同时半桥模块使用单独的驱动电路供电(见图 6)。所有 IGBT 连接到瞬态热测试仪设备的独立通道。
图 6:用于功率循环和瞬态热测量的 IGBT 电气连接。
我们决定在测试中对器件应用 100 °C 的变温以加速功率循环流程。选择此值是为了确保最高结温为 125 °C,这是器件允许的最高温度。我们将应用于模块的功率最大化以缩短循环时间,并选择适当的时机达到 100 °C 的目标变温。IGBT 模块可处理高达 80 A 的电流,但是由于器件的压降很高,额定功率就变成了限制因素。根据先前的试验测量,可选择 25 A 的加热电流。
我们需要使用 200 W 的功率加热 3 秒使芯片预热到 125 °C。设置的冷却时间应可确保芯片有足够的时间冷却下来,且平均温度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图 7 显示了时序图和温度分布图。
图 7:功率循环期间的加热功率和结温切换图。
无论发生压降变化还是热阻升高,应用的加热电流和测定时间在整个测试流程中均保持恒定。记录每个循环中的器件冷却瞬态,这样就能够连续地监测结温变化。每经过 200 个循环,使用 10A 加热电流执行一次全长瞬态测量,以检查热流路径的结构完整性。
门级氧化层损坏而非封装键合线缺陷引发的故障
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会继续功率循环,直到器件完全无法工作(短路或断路)。这就是我们的故障标准。在被测的四个 IGBT 器件中,有一个器件(样品 3)发生故障明显地早于其他器件,只经过 10,158 个功率循环(图 8)。这种过早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在冷板中安装不当或其他随机错误。其他三个器件,即样品 0、1 和 2 显示出相似的行为,分别在经过 40,660、41,476 和 43,489 个循环后发生故障。
图 8:器件发生故障之前应用的功率循环数量。
在所有 IGBT 都发生故障之后,我们会拆解模块并检查芯片和封装键合线的状况。图 9 是其中一个芯片的照片,显示在测试期间有多条封装键合线断裂,芯片表面有一个区域发生烧灼,这可能是应用高电流时线路脱开形成的电弧造成的。
图 9:断裂封装键合线和烧灼芯片表面的照片。
尽管封装键合线出现明显的缺陷,但是中断的封装键合线并未造成器件故障。所有芯片的故障都是过热和门级氧化层损坏导致的。这些效应随后通过电气测试进行检查和跟踪:封装键合线破裂可通过 VCE(集电极-发射极)电压升高指示,门级氧化层损坏可造成 IG(门级漏电)升高。设计 IGBT 功率循环设备时,应当测量这些参数。
此外,还需要调查基板和底板之间的结点以及芯片粘接,以便了解过热来源,这是我们需要校准仿真模型的原因。图 10 显示了使用校准后的详细模型仿真加热期结束时,两个相邻 IGBT 的温度分布。相邻芯片之间的热耦合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单独地调查每个芯片。
图 10:3 秒钟之后一个半桥模块的仿真温度分布。
由于加热时间短,基板-底板连接的最大温升为 71 °C,但是芯片粘接温度升高超过 100 °C。这种结果表明,结构中最易受损的地方是芯片粘接材料。
定期测量的热瞬态值允许我们根据应用的不同功率循环次数生成结构函数。图 11 显示产生的功率循环对每 5,000 个循环对应的结构函数的影响。在第一个电容阶跃之后,平坦区域对应于芯片粘接材料。结构在 17,000 个循环之前保持稳定;但是,在此之后,芯片粘接材料明显发生降级,并且其阻抗连续升高直至器件发生故障。
图 11:样品 0 对应于不同时间点的控制测量结果的结构函数。
如图 12 中所示,读取的芯片粘接层热阻除以系统的初始结-环境阻抗,并绘制为功率循环的函数。此计算可确认该层在 15,000 个循环之后迅速开始降级。热路径的变化极其显著,因为芯片粘接材料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后一个结构元件中无法调查。但是,后一部分中的降级也可合理预测,只不过它们与芯片粘接材料的问题相比可忽略不计。
图 12:初始状态下的芯片粘接层热阻与结-环境热阻对比。
大约 20,000 个循环后,芯片粘接层的降级影响变得很明显,在大约 10,000 个循环内,样品的结-环境总热阻由于循环而倍增。在 30,000 个循环后,我们无法确定芯片粘接层的热阻,因为热扩散路径发生了变化。
关键字:功率循环测试 IGBT 汽车
引用地址:执行功率循环测试以分析汽车 IGBT 芯片中的材料性能下降
随着能量载荷压力的不断增加,功率电子设备创新带来了一些新的技术,例如使用能够增强热传递系数的直接键合铜基板、改进的互连技术(粗封装键合线、带式键合等)和无焊料芯片粘接技术,来增强模块的循环功能。这些新的基板有助于降低温度,载带可载荷更大的电流,而且无焊料芯片粘接可以是烧结的银,具有特别低的热阻。所有这些事实上都有助于改善器件中的热路径。但是,这些系统上的热应力和热机应力仍然会造成相关的功率循环和散热故障。这些应力可能会导致很多问题,如封装键合线降级、芯片粘接疲劳、叠层分层以及芯片或基板破裂。
结点中散发的热量是可能影响 IGBT 芯片中所用的芯片粘接材料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功率循环测试是模拟模块寿命期的理想选择,因为与 IGBT 模块对应的开关循环次数可根据目标应用预测。
本文描述功率循环测试和瞬态热测试的组合实验,在此实验中我们使器件经受功率循环,从而产生故障,然后在不同的稳态之间执行瞬态热测试,以此确定 IGBT 小样品的故障原因。这些类型的测试为正确地重新设计模块的物理结构提供支持,如果需要,它还可充当热机应力仿真的输入。
我们的目标是利用可复制的流程研究当前 IGBT 模块中出现的常见故障模式。但是,这些测试的数量并未高到足以预测寿命期,我们只是通过这些测试来检查 IGBT 芯片中的降级流程。我们首先对样品进行瞬态热测试。试验测量结果显示,器件在不同稳态之间的热瞬态为 180 秒。在器件上利用 10 A 的驱动电流达到热稳态,当我们开始采集数据时它转换成 100 mA 的传感器电流。
图 1 显示了描述样品最初的“健康”状态的热瞬态函数。利用此曲线和相应的结构函数作为封装的详细数值表示的校准基础。结构函数是一维纵向热流的直接模型。在很多常用的三维几何形状中,结构函数是“本质”一维热流的直接模型,例如圆盘中的径向扩散(极坐标系中的一维流)、球面扩散、锥形扩散等。这样,结构函数可用于大致地识别几何形状/材料参数。结构函数可通过加热曲线或冷却曲线的直接数学变换获得。这些曲线可从测量结果或仿真热路径的详细结构模型中获得。
图 1:研究 IGBT 的瞬态热响应。
创建热仿真模型
我们随后会构建并验证模块的详细三维模型,以便分析结构内部的温度分布。在所有器件发生故障并拆解模块之后,再测量几何参数。图 2 中显示了模型布局(图 3 中显示的是叠层结构)。
这样,我们可以确仿真模型的行为方式与实际器件完全相同,然后我们进行材料参数调节,直到从仿真瞬态结果获得的结构函数与源自经验的结构函数相拟合。这个流程需要进行多次迭代。
图 2:仿真模型的布局。
图 3:IGBT 模块的叠层结构。
根据测得的几何形状以及对材料参数的最佳猜想创建的基线模型显示,热瞬态行为与实际器件存在明显差异。此类偏差可通过校准模型并连续地完善模型数据予以消除。我们通过拟合从模型的热瞬态仿真获得的结构函数(图 4 中的红色曲线)与实际器件的测量结果生成的结构函数(蓝色曲线)实现这一目的。
图 4:基线模型的仿真结果。
接下来,我们开始通过拟合封装的内部功能来校准器件。然后,我们沿热流路径方向从封装向外,连续地拟合不同区域的热容和热阻值。为了正确地调节芯片电容,我们要确保芯片的物理尺寸正确无误,并正确地设置热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增加受热面积,直到芯片区域的电容值在结构函数中互相重叠。
然后,我们需要确保将陶瓷层的热阻设置为适当的水平。随着陶瓷热导率的升高,结构函数中对应的热阻部分可能会降低以产生新拟合部分。在此之后,我们将器件与冷板之间的铜皮和热学界面材料 (TIM) 设置为适当的热导率以正确地匹配曲线(图 5)。
图 5:模型校准之后的仿真(蓝色)和测量(红色)瞬态的结构函数。
在功率测试仪中运行器件
只要记录了 IGBT 热结构的初始状态,器件就可以接受可靠性测试以评估其长期行为。我们将所选的 IGBT 模块固定到带有导热垫的水冷式冷板上。与大部分导热膏和导热硅脂相比,导热垫的导热性较差,但是它在早前的实验中显示出了极佳的热稳定性,因此不会影响测得的结果。冷板温度设置为 25 °C。
测试中的模块包含两个半桥模块,即四个 IGBT。将器件的门级连接到漏极,同时半桥模块使用单独的驱动电路供电(见图 6)。所有 IGBT 连接到瞬态热测试仪设备的独立通道。
图 6:用于功率循环和瞬态热测量的 IGBT 电气连接。
我们决定在测试中对器件应用 100 °C 的变温以加速功率循环流程。选择此值是为了确保最高结温为 125 °C,这是器件允许的最高温度。我们将应用于模块的功率最大化以缩短循环时间,并选择适当的时机达到 100 °C 的目标变温。IGBT 模块可处理高达 80 A 的电流,但是由于器件的压降很高,额定功率就变成了限制因素。根据先前的试验测量,可选择 25 A 的加热电流。
我们需要使用 200 W 的功率加热 3 秒使芯片预热到 125 °C。设置的冷却时间应可确保芯片有足够的时间冷却下来,且平均温度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图 7 显示了时序图和温度分布图。
图 7:功率循环期间的加热功率和结温切换图。
无论发生压降变化还是热阻升高,应用的加热电流和测定时间在整个测试流程中均保持恒定。记录每个循环中的器件冷却瞬态,这样就能够连续地监测结温变化。每经过 200 个循环,使用 10A 加热电流执行一次全长瞬态测量,以检查热流路径的结构完整性。
门级氧化层损坏而非封装键合线缺陷引发的故障
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会继续功率循环,直到器件完全无法工作(短路或断路)。这就是我们的故障标准。在被测的四个 IGBT 器件中,有一个器件(样品 3)发生故障明显地早于其他器件,只经过 10,158 个功率循环(图 8)。这种过早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在冷板中安装不当或其他随机错误。其他三个器件,即样品 0、1 和 2 显示出相似的行为,分别在经过 40,660、41,476 和 43,489 个循环后发生故障。
图 8:器件发生故障之前应用的功率循环数量。
在所有 IGBT 都发生故障之后,我们会拆解模块并检查芯片和封装键合线的状况。图 9 是其中一个芯片的照片,显示在测试期间有多条封装键合线断裂,芯片表面有一个区域发生烧灼,这可能是应用高电流时线路脱开形成的电弧造成的。
图 9:断裂封装键合线和烧灼芯片表面的照片。
尽管封装键合线出现明显的缺陷,但是中断的封装键合线并未造成器件故障。所有芯片的故障都是过热和门级氧化层损坏导致的。这些效应随后通过电气测试进行检查和跟踪:封装键合线破裂可通过 VCE(集电极-发射极)电压升高指示,门级氧化层损坏可造成 IG(门级漏电)升高。设计 IGBT 功率循环设备时,应当测量这些参数。
此外,还需要调查基板和底板之间的结点以及芯片粘接,以便了解过热来源,这是我们需要校准仿真模型的原因。图 10 显示了使用校准后的详细模型仿真加热期结束时,两个相邻 IGBT 的温度分布。相邻芯片之间的热耦合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单独地调查每个芯片。
图 10:3 秒钟之后一个半桥模块的仿真温度分布。
由于加热时间短,基板-底板连接的最大温升为 71 °C,但是芯片粘接温度升高超过 100 °C。这种结果表明,结构中最易受损的地方是芯片粘接材料。
定期测量的热瞬态值允许我们根据应用的不同功率循环次数生成结构函数。图 11 显示产生的功率循环对每 5,000 个循环对应的结构函数的影响。在第一个电容阶跃之后,平坦区域对应于芯片粘接材料。结构在 17,000 个循环之前保持稳定;但是,在此之后,芯片粘接材料明显发生降级,并且其阻抗连续升高直至器件发生故障。
图 11:样品 0 对应于不同时间点的控制测量结果的结构函数。
如图 12 中所示,读取的芯片粘接层热阻除以系统的初始结-环境阻抗,并绘制为功率循环的函数。此计算可确认该层在 15,000 个循环之后迅速开始降级。热路径的变化极其显著,因为芯片粘接材料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后一个结构元件中无法调查。但是,后一部分中的降级也可合理预测,只不过它们与芯片粘接材料的问题相比可忽略不计。
图 12:初始状态下的芯片粘接层热阻与结-环境热阻对比。
大约 20,000 个循环后,芯片粘接层的降级影响变得很明显,在大约 10,000 个循环内,样品的结-环境总热阻由于循环而倍增。在 30,000 个循环后,我们无法确定芯片粘接层的热阻,因为热扩散路径发生了变化。
上一篇:车联网行业三大流派解析
下一篇:EPC-9200工控主板在电动汽车充电桩系统中的应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0:28
CASAIM与东风日产共同推进3D打印和三维测量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CASAIM与东风日产是长期战略合作伙伴,近期,CASAIM中标东风日产的治具开发设计与制造项目,与东风日产在生产工具和工装治具达成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双方技术优势,共同推进3D打印和三维测量技术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开发和合作。 治具是确保汽车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CASAIM拥有一套完整的汽车治具数据处理方案和检测验收标准,根据治具的使用需求,进行精准三维数据采集,治具模型经过专业数据处理后,利用高精度3D打印技术进行加工,不仅可以快速制造出各种形状的工装治具,减少模型的生产制作成本,还能大幅度减轻治具的重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制造精度。 传统治具采用机加工生产制造,制作周期长,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成本高,而且存在产品
[嵌入式]
新能源汽车再获补贴 将拉动钕铁硼需求量
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第二轮政策补贴。专家认为,随着节能环保政策逐步落实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出台,高端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量将上升,钕铁硼产业发展将迎来新契机。 新能源汽车增大钕铁硼使用量
《通知》明确财政补贴支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具体政策,规定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是符合条件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据了解,汽车工业是钕铁硼永磁磁铁应用较多的领域之一。在每辆汽车中,一般30个部位使用永磁磁铁。每台混合动力汽车对于高性能钕铁硼的消耗量约为2.5kg,纯电动汽车为每台5kg。在电池技
[嵌入式]
东风风光S560,闷声赚大钱,怒怼途观,1.5T仅售8万
颜值完胜博越,怒怼途观,1.5T仅售8万,逼着哈弗H6降价! 这就是全新紧凑型SUV——东风风光S560! 在外观设计方面,东风风光S560传承家族设计风格,尽显运动风格,LOGO与前大灯相连,凸显越野气息。 在车身尺寸方面,东风风光S560长宽高分别为4515/1815/1735mm,轴距达到2690mm。 在内饰设计方面,参照东风风光580风格,也会采用当下流行的大尺寸中控显示屏设计! 东风风光560也会配备有电子手刹和一键式启动等。 在动力设计方面,东风风光580搭载1.5T和1.8L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手动以及CVT车型。 1.5T东风风光580仅售8万,又要
[汽车电子]
智能驾驶 车联网望实现汽车公路直接对话
昨日,重庆科学 技术 研究院,科研人员正在调试无人驾驶缩微智能车。
未来的智能车究竟是啥模样?昨日,我国首个智能驾驶与车联网实验室在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成立,在实验室内,我们找到了答案:它能帮你自动控制车速,它能帮你判断路况,它能自己寻找车位,它能自己完成的事情还有很多……即日起,市民可前往实验室提前体会“智能驾驶与车联网”带来的魅力。 一间小小的实验室
预演重庆未来交通
65平方米范围,道路、立交桥、红绿灯、绿化带一应俱全,几辆无人驾驶的迷你车正自由、轻松地上坡、转弯、下立交,遇到禁行标志,迷你车自动减速停车。这个场景,出现在位于重庆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智能驾驶与车联网实验
[汽车电子]
汽车电脑软板防电磁干扰技术发展趋势
1976年微机最早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当时是4位微机,1983年开始采用16位的单芯片微机。微机进入汽车领域,带来如下变化: a) 使系统的各种控制活动得到显著的提高和改善; b)便于对汽车上的多个输入和输出进行控制; c)半导体制造商已经开发了适用于车辆系统的各种元件; d)可缩短汽车开发时间。 近几年来随着电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对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的更高要求,微机广泛用于现代汽车各种控制系统,极大地优化了汽车的各种技术性能。目前在汽车上主要的微机控制系统见表1。 驱动系统 底盘及车身 车身附件 燃油喷射控制 电子控制悬架 多通道传输系统
[汽车电子]
丰田汽车因信息泄露案接受日本行政指导 涉及241万条用户数据
据路透社报道,日本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今日宣布,已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丰田汽车公司进行行政指导。丰田的一家子公司此前因其管理的客户数据被公开而引发关注,日本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要求丰田采取必要和适当的措施来安全地管理个人数据。 今年 5 月,丰田宣布外包给其子公司 Toyota Connected(TC)的约 241 万条日本客户数据(例如车辆位置信息)可能遭到了泄露。由于云环境配置错误,从 2012 年开始,这些数据已经在互联网上向公众开放了近十年。 同样是在今年 5 月,丰田表示,由于云端设置错误,亚洲和大洋洲一些国家的客户信息可能在 2016 年 10 月至 2023 年 5 月期间被允许公开访问。涉及的信息包含姓名、地址、电
[安防电子]
基于单片机设计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
电动汽车是指全部或部分由电机驱动的汽车。目前主要有纯电动汽车、混合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3种类型。电动汽车目前常用的动力来自于铅酸电池、锂电池、镍氢电池等。 锂电池具有高电池单体电压、高比能量和高能量密度,是当前比能量最高的电池。但正是因为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比较高,当发生误用或滥用时,将会引起安全事故。而电池管理系统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当电池处在充电过压或者是放电欠压的情况下,管理系统能够自动切断充放电回路,其电量均衡的功能能够保证单节电池的压差维持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此外,还具有过温、过流、剩余电量估测等功能。本文所设计的就是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电池管理系统 。 1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构成 针对系统的硬件电路,可分为MCU模块、检测模块
[单片机]
CS32F116Q MCU在汽车智能尾灯的应用方案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好的驾驶体验,并对全面的汽车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具有重要提示功能的汽车尾灯系统。 通常,汽车尾部的灯组是车辆灯光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刹车灯、倒车灯、转向灯、雾灯组成。尾灯的主要功能是提醒后方车辆,向其传达前车的行驶状态。 为了提高尾灯的显示效果和稳定性,其解决方案通常采用MCU+LED驱动芯片的组合。鉴于需要符合车辆的规格要求,所以需要满足AEC-Q100的可靠性认证,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芯海科技CS32F116Q是一款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通用车规MCU,满足AEC-Q100认证的要求,可广泛应用于车灯控制、车用电机控制、车窗控制、汽车传感器检
[嵌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