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技术吃饭的小米,为啥栽在了供应链问题上?

发布者:advancement4最新更新时间:2017-02-19 来源: eefocus关键字:小米  手机  供应链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高台跳水带来的是紧张和刺激,但对于小米却只有痛苦。

 

2016年小米手机的出货量暴跌,IDC数据显示,小米全球出货量4150万台,相比2015年6490万台(小米官方此前公布的数据是超过7000万台),同比下降36%,2016年第四季度跌幅更是达到40%,此时,距离小米成立刚刚过去了5年多。

 

对于IDC的数据,小米没有回应更像是默认了结果的真实性,不过在公司年会上,雷军则是将2016年归纳为“补课元年”,并且选择了“主动降速调整”,我一直在想,这话能不能信?

 

 

阵痛期的小米在尝试重建

过去的一年小米都在谋求转变,最大的变化是从互联网打到线下,利用小米之家为包括手机、电视以及所有米家品牌相关的生态链产品提供出口。

 

客观上,这是互联网品牌维持持续增长的一种被动转变;主观上,小米则将其概括为“新零售”。

 

线下渠道的尝试应该说是积极的,雷军也公开表示,“(小米之家)至今已经开通54家,其中上海大悦城店、北京五彩城店、郑州大卫城店年销售额破亿元。今年计划开200家店,未来三年计划开通1000家。”

 

除了小米之家为代表的线下渠道,官方近期还上线了类似于加盟的直供的模式,允许个人和企业直接参与相关计划拿货,卖家则可赚取其中的的利润差,但这等于是在电商平台和用户之间增加了一层渠道,利润更少了还挣什么?

 

实际上,虽然部分利润被第三方拿走,但却变相的补充了线下渠道,比起直接开设小米之家的运营成本来说微不足道。

 

渠道之外,小米还做了一项对品牌提升来说特别成功的事情,打造了一款“全面屏”的小米MIX,过去屡次标榜“黑科技”又屡次被“打肿脸”的小米成功的完成了剧情的反转,小米MIX获得了来自国内外的诸多好评,这种正面评价的效果远远超过“性价比”、“发烧”之类的标签。

 

供应链面临的困难重重

小米转型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是供应链的问题,去年上半年一度有四个月手机处于严重缺货状态,部分产品品质问题频发,这样的背景下,雷军亲自接管了小米的供应链管理工作。

 

从过去半年的变化来看,雷军在供应链方面所做的还是远远不够,产能不足的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彻底的解决,而小米也仍然是一家对供应链充满依赖的公司,今年年初红米4系列因为元器件成本上升而涨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唯一能让小米松口气的是松果处理器,自研处理器的做法和华为力推海思半导体的麒麟处理器业务非常类似,能够有效的避免将鸡蛋放在高通、联发科等几个篮子里,也能够避免像今天因为拿不到骁龙835处理器,而各家旗舰均无法按期亮相的尴尬,但是在成熟度方面,相比已经过多个版本迭代且自主定制的麒麟芯片来说,小米和联芯科技共同研发的松果在市场化的路上仍需要磨合。

 

只不过,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就会来,如果没有高通的庇护,小米在海外市场又可能会被其它厂商的“专利大棒”打的体无完肤。

 

总的来说,虽然雷军从周光平的手中接管了供应链,但在利润得不到保证的时候要么涨价,要么降低品质,现在的小米,看上去两样都占了。

 

新发布的999元红米Note 4X,和红米Note 4在外观上基本没有差异,这种壳都不换就发布新机的做法太过简单粗暴,好歹千元机市场还流行着买ODM方案贴牌的做法,而按照这种套路走下去,未来你有可能会见到像红米Note 4C/5D/6E/7F这样的产品型号,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之一,则是“撞脸”。

 

技术其实不是小米的强项

雷军此前提出的2017年五大核心战略中,黑科技和人工智能占据两大项,但这两个方面小米的产品化做得并不好。

 

以专利储备为例,从成立以来,小米全球累计专利申请总量突破1万6千项,授权总量已达3612项目,作为对比,IFI CLAIMS Patent Services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三星在2016年获得了5518项专利,高通、Google、微软、LG和索尼获得的专利数量都在2500项左右。

 

也就是说,小米多年来获得的专利总数还不及巨头们一年下来的专利,这意味着在通往“黑科技”的路上,小米仍然是一个有很长路要走的小学生,但是大规模的进军海外市场,又不得不解决专利问题,这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矛盾。

 

而在人工智能上,雷军和相关业务的负责人,在多个场合的演讲中都曾不同程度的涉及,但是目前仍然未应用到消费产品上。

 

小米联合创始人黄江吉曾这样说到,“我担心的不是奇点(Singularity),不是人工智能如何统治这个世界。我担心的是,如何在我们这一代,工业届和科学界一起,利用我们的技术把人工智能带到我们的生活。”

 

小米还在担心的时候,对手们却纷纷试水早期的人工智能技术。

 

一线品牌中微软早就在各产品线中植入Cortana,而这也是微软能够和苹果等厂商竞争的实力资本之一;谷歌则是在Pixel系列产品上整合了Google Assistant,其在图像方面识别的准确率已经超过90%;而在国内市场,华为2012实验室的人工智能项目也已在荣耀Magic上试水,未来还有可能应用到荣耀V9等新产品上;就连份额已经不太起眼的HTC,也专门划出了一条代表未来科技和前沿技术的产品线,并在最新的U Ultra中,整合了HTC Sense Companion助手,利用机器学习优化电池管理、日程管理等方面的体验。

 

小米的出路在渠道也在海外

小米曾经说很多不做现在都做了,包括不投放广告,不做线下渠道等等,既请了吴秀波、梁朝伟这样的代言人,也在各处的楼梯间和公交站投放广告,而为了提振销量,不仅主推小米之家直营渠道,甚至还引入了类似免费加盟的“直供”模式。

 

有人戏称,“小米逐渐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

 

不管小米是不是讨厌现在的自己,但广告投放+渠道建设双管齐下基本上是在复制OPPO和vivo的路子。

 

众所周知,巨额的广告投入和可观的渠道利润,给这两家套着明星光环的手机厂商带来的直接效益是2016年的市场占有量分别达到了7.3%和5.8%,增幅均超过100%,小米要自救,没有理由不在这方面下血本。

 

除了国内,能够保证小米出货量还有国产品牌认知度相对偏低的海外市场,偏低的认知意味着巨大的上升空间。

 

日前,爆料大神evleaks“真身”埃文·布拉斯Evan Blass发布一项即将上市的手机关注度调查,数据显示,2422名参与投票的国外用户当中,去年国产品牌出货量第一的华为,新旗舰P10仅有8%的用户选择,这种认知度对于国产品牌来说,更值得开挖。

 

过去两年,印度已成为小米最大的国际市场,10月印度市场销售135万台手机,每年有10亿美元的营收,此外还开拓了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墨西哥、波兰等在内的另外20多个海外市场。

 

不过在小米将目标对准海外市场的同时,几乎所有厂商在近两年都相继出海,并且声量丝毫不逊于小米,这其中既包括传统品牌的华为、中兴、联想,也包括互联网品牌的代表一加、荣耀和努比亚。

 

TrendForce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国产品牌出口量排行中,除了专注海外的第一名传音科技外,华为+荣耀、联想+MOTO、中兴+努比亚分列二三四位,出口量分别为2537万台、1603万台和1121万台。


关键字:小米  手机  供应链 引用地址:靠技术吃饭的小米,为啥栽在了供应链问题上?

上一篇:学习OPPO线下渠道不现实?小米之家为啥思路跑偏了
下一篇:除了QLED电视天花乱坠的优点,三星今年还有神秘黑科技?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1:03

杨元庆:手机销售将减少对运营商依赖
    五年内新购业务不达标将停止投资    5月21日,联想发布的财报显示,其全财年营业额创新高,达到463亿美元。全年产品总销量包括6000万台个人电脑、7600万部智能手机、1200万台平板电脑及60万台服务器。联想手机在海外市场的年度销量达3100万部,增幅为450%。    从数据看,联想的整体业务发展更加均衡。2014年第四财季其个人电脑业务、移动业务、企业级业务分别占总营业额的63%、25%、9%,最显著的变化是个人电脑业务占比明显下降,多元化业务模式凸显。    联想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表示,联想手机将从追求销量转变为重视盈利,在渠道上进行变革。    杨元庆期望新购业务未来盈利占比至少达4%-5%
[手机便携]
小米9首月出货超百万
小米9产能一直是米粉们揪心的一个问题,对此雷军多次撂下狠话:“假如小米9系列首月供货不能超过百万台,我亲自到工厂拧螺丝!”   3月19日晚,小米正式发布了2018年全年财报,除了常规的营收利润数字,这份财报也透露了小米9系列的出货量,看起来雷军终于不用担心去拧螺丝了。   具体来说,雷军表示:“这次年报发布,我们披露了:预计3月底,小米9系列供应量会超过150万台,小米9供应量肯定也会超过100万台。”   许多网友肯定对此颇有微词,因为小米9是在太过于难抢,看起来并不像出货超百万的样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财报透露了小米线下门店的数量,其中小米之家586个,小米授权店1378个,如果再加上第三方分销渠道,就可
[手机便携]
余承东:华为前三季度手机出货量1.12亿部 收入增长30%
在今日下午正在举行的华为年度旗舰机Mate 10中国市场发布会上,华为终端CEO余承东表示,2017年前三个季度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完成1.12亿台,同比增长19%,收入同比增长30%。 随着苹果iPhone 8及三星Note 8、S8的陆续上市,华为推出Mate 10和Mate 10 Pro与其进行抗衡。最新的数据显示,华为在市场份额暂时超过苹果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三星。中国市场位居第一。 几天前,Mate 10系列在德国首发,相比上一代,内置业界首款AI芯片成为关注热点。由于加入了AI,Mate 10系列功能可以在不同光线或天气条件下分辨出人、花或其他物体之间的不同。此外,Mate 10的摄像头还配有高品质的徕卡f1.6
[手机便携]
互联网医疗布局战:BAT分羹 小米联手九安
    医疗健康是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互联网的发展正为医疗健康服务的创新带来了巨大机遇。2014年,互联网巨头和创业者们纷纷发力,积极投身到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的布局中来。   整体上看,这场布局战主要分为几方力量,作为互联网巨头的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继续扩宽自己的领域,以品牌、资本、技术和资源优势,依据其自身特色,从不同方面打造互联网医疗健康生态。借机挤进这场布局之中的小米,也成为这一年备受关注的公司。而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刚刚正式运营的健趣网,以新型智能健康新服务平台的崭新定位和垂直搜索+人工智能的深度布局,成为年度最大黑马之一。    阿里巴巴:从医药电商到未来医院   2014年1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宣
[医疗电子]
中国制造是时候向高端发起挑战了:手机产业应成为先锋队
过去几年,有一个叫“海淘”词突然兴起,意思就是从海外购物。奇怪的是中国游客海淘需求量最大并不是当地特色商品,而是国内随处可见的奶粉、电饭煲,甚至马桶盖之内的日用食品类。 更大问题是中国消费者不是顺手买一两件,而是一家家商场全面扫空,这种购物方式甚至影响了当地国家居民的日常生活。也曾有多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游客进行抗议,甚至限制购买数量。 因抢购奶粉热潮,出现限购 图来自互联网
 不远万里买回奶粉、马桶盖等不是中国消费者的可笑,而是中国制造的可耻!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消费者已经失去了对中国制造的信心。究其原因,中国制造依旧在重复着追求低价格与大数量的生产,而这种方式已经跟不上中国消费者对品质要求提高的步伐。 中国手机产业逆潮流崛起
[手机便携]
普泰通信09年度采购17亿美元诺基亚手机
日前,中邮普泰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手机采购及战略合作协议。普泰通信董事长谭星辉先生和诺基亚中国总裁兼大中国区、日本及韩国销售大区高级副总裁赵科林先生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根据协议,普泰通信2009年度将从诺基亚采购超过17亿元美元的手机产品;同时,双方还将在运营商业务、3G产品销售以及渠道建设、资源投入、营销管理等方面开展深层次的战略合作。普泰通信总裁徐千、总裁助理刘善忠和诺基亚副总裁邓元鋆、诺基亚中国销售总监何鸿略等代表出席签约仪式。 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所属普泰通信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手机销售企业,1999年至2008年连续十年手机销售数量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从分销到物流
[手机便携]
英特尔重整业务版图 舍手机逐物联网求转型
由于近年PC市场面临萎缩,智能型手机也濒临增长乏力,芯片厂商纷纷急于朝向物联网发展,投入重资进行云端数据中心及相关软硬体的研发,全球芯片巨擘英特尔(Intel)亦不例外。 英特尔执行长Brian Krzanich坦承,该公司已错失智能型手机革命潮,近年一直在寻找新的增长动能,认为物联网(IoT)将主宰运算领域的下一个大浪潮,未来将积极朝向物联网与车联网发展。 据Amigobulls报导,英特尔自2014年开始成立物联网专属部门,并于2016年4月提出重大重组计划,将由PC转型为云端智能计算供应商,并进行大规模裁员。 Krzanich于第2季的全球业务会议上表示,虽然目前PC市场仍占英特尔最大营业比重,但
[物联网]
IDC: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近 2.9 亿部,苹果同比下降 9.6%
4 月 15 日消息,市场调研机构 IDC 今日早间发布研报称,2024 年第一季度(1Q24)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 7.8% 至 2.894 亿部。虽然智能手机行业尚未完全摆脱困境,市场仍面临宏观经济挑战,但这一数字标志着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第三个季度增长,是复苏正在顺利进行的有力指标。 汇总该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市场份额和同比增长率排名前五的公司如下表(出货单位为百万台): 公司名称 24 年第一季度出货量 1Q24 市场份额 1Q23 出货量 1Q23 市场份额 同比变化 1.三星 60.1 20.8% 60.5 22.5% -0.7% 2.苹果 50.1 17.3% 55.4
[手机便携]
IDC:今年一季度全球智能<font color='red'>手机</font>出货量近 2.9 亿部,苹果同比下降 9.6%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