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AlphaGo两连胜,关于人工智能尚有这几大疑点

发布者:Enchanted2023最新更新时间:2017-05-28 来源: eefocus关键字:AlphaGo  柯洁  人工智能  AI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这两天,AlphaGo柯洁的三番棋备受关注,人工智能再次掀起一阵波澜。在第一盘输了的情况下,柯洁第二盘执白再次输给了AlphaGo!至此,地球上最强的围棋棋手也输给了人工智能。于是,外界又有了各种各样的讨论,如AI技术发展如何影响人类等等。

 

最近,密探听说有机构对全球AI技术发展进行了地图式脉络分析、多技术点位的行业扫描,于是我们独家采访了其背后的主导者 —— FutureLab未来实验室与DCCI*未来智库创始人、《黑科技》出品与作者之一胡延平,听他谈了下人工智能领域的八大悬念。

 

悬念1:计算智能向感知智能的历史一跃,未来还需远胜AlphaGo的感知智能来完成

 

问:AlphaGo之父杰米斯·哈萨比斯说,AlphaGo的发明,并不是为了赢取围棋比赛,对此您的理解是?您觉得这场人机对战的意义是什么?

 

胡延平:AlphaGo是DeepMind为了拓展市场品牌认知,推出的一个博眼球的“非产品”,所以的确如哈萨比斯所言,不是为了赢取围棋比赛。现在AlphaGo在欧美市场已经成功赢得医疗健康等领域一些大客户的大单,他们需要用到AI技术。

 

对于AI这个领域而言,算是继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之后的又一个计算智能阶段的符号,显著性超过技术突破性的里程碑。但是,这个里程碑依然在计算智能这个阶段和范畴之内。从计算智能向感知智能的历史性一跃,未来还需要远胜于AlphaGo的感知智能来完成。

 

悬念2:AI本身是中性的,取代人的部分劳动如何成为对人的普遍解放而不是奴役

 

问:对于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替代人类的观点,您怎么看?

 

胡延平:整体而言,AI依然处于计算智能阶段,正在开始往感知计算方向走,但是距离认知计算还比较远。AI依然处于早期、幼稚期,今天的AI的基本架构就原理而言依然比较“机械”,有最简单的记忆能力、监督与增强学习能力的AI才刚刚产生,有内生AI能力的AI更只是雏形初现。用算法模拟人类情感模式所可能产生的AI情感还说不上是真正的情感。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最强大的AI也依然是有本体无主体的客体。

 

我比较赞同Michael Jordan的看法,Michael是真正的专业人士,他说“霍金研究领域不同,他的论述听起来就是个外行,机器人毁灭人类的可能性,在几百年里不会发生。”

 

不过,这些并不妨碍诸多AI以及Powered by AI的技术和产品未来会越来越多取代人类的工作。但是,取代本身其实是中性的,甚至相对劳动奴役人类而言,取代是对人的解放。取代如何真的成为解放、普遍的解放,而不是一部分人奴役另一部分人的利器,这是悬念,这方面的制度安排、协作规则、社会流动、数字平权等恐怕比技术本身的拓新更为重要。

 

 

 

悬念3:如何防止AI被巨头、国家、民族、种族、战争、文明冲突等所利用?

 

问:您觉得人工智能对人类带来了哪些颠覆?是危险的,还是能够帮助人类生活得更好?

 

胡延平:人、人性、人类自身的问题,才是那个危险因素,或者才是可能赋予AI以恶的力量的第一动因。麻烦制造者首先是人类自身,社会矛盾、国际冲突、权力秩序、财富分配、数字鸿沟、产业落差、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种族问题、宗教冲突等任何一个方面的负的动能,都可能使得AI的应用偏离中性。人类最大的敌人是人类自己,最有可能毁灭人类的是人类自己,或者未来少数人所操纵的AI。

 

此时此刻开始,首先需要值得警惕的是垄断之恶,需要防止数据、网络、AI的过度集中,防止Matrix级别的AI被少数企业或垄断巨头把持,防止亿万人被少数人借助网络、数据、智能的力量控制,防止AI成为暴力杀人机器背后的智能驱动。对于这五个防止,说实话比较悲观,很多问题在文明深处,无法完全避免,但是努力、尽力去避免,总比无限放任的结果略好一点。

 

历史的不同阶段,科技力量不同程度充当了杀戮利器的角色,只不过技术越强大,被杀戮者越众。AI不是恶,人之恶才是。

 

 

 

悬念4:AI是the only option吗?the only option以及to be AI的意思是“人类成为AI”吗?

 

问:有媒体说Elon Musk说成为AI是人类唯一选择,这一点如何解读?

 

胡延平:这是国内某媒体的解读。他们日前把Tim Urban写Neuralink的一篇长文里的to be AI翻译为“人类成为AI”,并且是the only option。事实上the only option本身就不是科学思维。Elon Musk不是神,其观点也有过于激扬的时候,thinks we have only one good option: to be AI,理性而言更多应该是“走向AI”的意味。

 

有些人把Neuralink上升到数字永生、创造神人的高度。而实际上即使人机连接、脑机接口,都还处于极为幼稚的早期技术探索期,不是说一点儿进展都没有,而是说距离付诸实用还相当远。别说俄罗斯科学家的2045永生计划到时候实现不了,其它国家那个时候也实现不了。

 

科技传播,以讹传讹不太好。造神是问题,泡沫破了的时候反踩创新者一脚更是问题。虽然越来越多黑科技颇具科幻色彩,但是科学和科幻还是有所不同。作为业者,我们有必要在系统扫描、深度分析的基础上,与业者一起探索科技未来,与公众一起接近技术真相。

 

 

 

 

悬念5:AI不是那头狼,人类也不是那群羊,技术驱动的不确定性未来,乐观得起来吗?

 

问:从前面你的种种观点来看,似乎对于AI的未来你是悲观的?

 

胡延平:恰恰不是,这要看哪个方面。如果只是从技术角度看,我是乐观派,不是和AI逆向而行,更不是反AI,只是反对神化AI,希望少看到一些故作耸人听闻的标题。显而易见,目前AI已经被神话了,AI技术还在早期的早期,AI技术从业者理性审慎,苦思冥想,即使日夜求索一些重大问题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而一些外部舆论和投资人心潮澎湃,要么被“未来”吓到,要么拿“未来”吓唬人。

 

从AI之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乐观的因素多,悲观的因素也不少。技术意义上的AI在持续进化,但是技术的进化实际是人类作为个体和群体的进化的一部分,即使再给十年左右时间,AI技术也到不了影响人的存在形态,动辄群体性的心理恐慌才是短板,AI不是那头狼,人类也不是那群羊,狼在人心和人性里。

 

从人开始应用AI,到人自然交互AI,到人连接AI,到人融合AI,四个相对(完全是相对而言)的阶段,过程漫长,前路维艰,仅就连接而言,即使BCI脑机接口这一个问题的逐步求解,远比人类成为AI之后人与AI的存在形态会是怎样这个问题的回答要艰难;AI化生存、成为AI、数字永生、人类在AI中永生,这是四个问题;即使50年之后,AI依然在人类控制和定义的世界之中,那个阶段的最大问题不是AI圈养人类、控制人类或者AI失控,而是人类自己是否失控。

 

悬念6:AI是下一代基础设施的关键,但什么是AI的基础设施,各路玩家正在如何布局?

 

问:您认为人工智能行业应该具备的关键力量是什么?

胡延平:如前所述,人工智能还在早期、幼稚期,还比较“机械”,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比较多,而技术问题的解决远不止于算法的提升。AI在过去漫长历史过程中尤其在近五年以来效能的显著提升,得益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不同层次和方面的长足进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则是催化作用得以发生的不同于过去的温床。

 

下一个五年,在计算智能方面,除了上述NN、DL、ML等关键方面包括BigData、Cloud等基础方面继续突破以外,新的计算架构、芯片的技术跃迁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甚至将会决定未来AI的竞合、格局、布局、业态、分布。

 

我们看到新内核架构的GPU效能每一代可以有十倍速级别的跃升,FPGA不仅没有黄花老去反倒在AI专用计算、AI向移动端迁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些ASIC类型的AI专用芯片虽然灵活性不足但计算效率非其它架构所能比,而TPU不仅效能超越GPU,而且借助开发云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AI是下一代基础设施的关键,但什么是AI的基础设施以及AI基础设施的关键,以及AI基础设施方面各路玩家是如何布局、争夺和演进的,这一点要有清楚认知。而认知的一个重要起点是不能局限于小AI,而必须面向以新智能技术诸多领域为基础的大AI。

 

传感、数据、智能三位一体,而从传感、网络、数据再到云管端智能,大AI五位一体;从云智能、雾智能到尘智能,大AI至少是相对的三层结构。

 

 

 

悬念7:什么样的企业称得上AI核心玩家?AI基础设施将使得哪些AI创业公司被迫转型?

 

问:什么样的企业真的是在做AI,什么样的AI企业其实是Powered by AI,什么样的企业是AI用户也就是所谓AI+?

 

胡延平:什么样的企业称得上AI,尤其AI基础设施的核心玩家?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另外一些关键问题的回答来佐证:

 

它是不是不可或缺的、有技术引领能力的那一个?

 

它在AI基础设施最底层、传感层有无布局?

 

它在GPU、FPGA或ASIC架构的AI计算领域有没有技术产品位置?

 

有没有全球开发者在它云端的开发平台或开发工具上研发AI应用?

 

它有没有提供AI解决方案或将AI引擎化的能力?

 

它有没有把AI能力通过云端开放平台广泛提供给用户?

 

它有没有基于云管端架构,向用户提供AI自然界面、自然交互的智能产品或服务?

 

它有没有成为AR/VR/MR产品背后的那个AI驱动者?

 

它有没有AI走向移动终端或IoT的部署,并且已经有所进展?

 

在增强学习、AI记忆、算法迭代等方面,它有没有创新的突破或贡献?它有没有面向感知计算有所准备,有没有传感、生物传感、人机连接、BCI等方面技术准备?

 

AI基础设施的提供者,正在关键方面将AI所需的计算、开发工具等基础能力予以开放,这使得原来一些在应用领域,通过解决AI从无到有问题发展起来的开发者和创业团队可能被替代;此外,在无人机、无人驾驶、AR/VR/MR等领域所需解决方案方面,AI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开始提供开放、成型的套件,甚至在OS里引擎化、云端接口化、程序里SDK化,这也将使得一批相关领域的创业公司被迫转型。

 

此番柯洁与AlphaGo的三番棋,正是Google支持的中国市场活动;Google在此过程中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把更多中国开发者,发展成为TensorFlow研究云计划和TPU Alpha的用户。

 

AI基础设施布局已经棋过中盘。

 

悬念8:AI论文大国有没有可能成为AI强国?互联网时代依托人口红利、消费红利成为应用大国的景象会不会发生AI式的复现?

 

问:请您测一下未来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趋势。

 

胡延平:预测不敢讲,趋势不敢讲,只是交流几点不成熟的个人看法,抛砖引玉。

 

1.中国是AI论文大国,但不是AI技术大国,这一点是做完《全球创新前沿科技地图*人工智能》及其分析之后得到的阶段性结果;中科院还是社科院来着,有个报告说根据发表的论文和引用数量, 从近两年开始中国已经处于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先地位,占据半壁江山,连白宫一份报告都对此感到 “eclipsed” , 可是 AI不仅是发论文,一中一外这两份报告都是站不住脚的 。大家可以看看地图和相关数据:

 

 

 

2.AI领域我们与外部世界的时差、代差、落差在扩大,而不是在缩小,华人科学家众多且成就卓著的现状,无助于情势逆转,AI没有一劳永逸,原生创新、云管端软硬协同、快速迭代能力极为重要。

 

3.不仅AI基础设施,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主要部分都已与中国无缘,互联网时代依托人口红利、消费红利成为应用大国的景象在AI这一波将会重现,AI的时代盘口是技术,只做应用缺乏技术,必然没有重要地位。

 

4.国内很多地方讲到AI的时候说的是小AI,实际上大AI才是应有的视野架构,需要从智能技术的角度去看大AI,相应做一些该做的事情。

 

5.这是代际更替意义上的新一轮创新周期,AI是核心驱动,是未来,但不是未来的全部,面向未来,认知是基础。

 

6.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更多可能,尤其是有没有可能局部介入,在AI核心领域、AI基础设施层面能够有一些大的作为,至少不那么全盘被动。


关键字:AlphaGo  柯洁  人工智能  AI 引用地址:别看AlphaGo两连胜,关于人工智能尚有这几大疑点

上一篇:聊天机器人2.0版本:我们是专业的
下一篇:投资1.5亿美元造全球最大飞行器,谷歌到底咋想的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1:12

人工智能赋能物联网,助“河长”一目千里
IBM 助力江河瑞通,独家推出水行业认知图像识别和语音智能交互解决方案   今天,“万物赋能,人机同行”2017 IBM 物联网 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各界的物联网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企业家与IBM全球专家共同探讨、分享了如何通过 人工智能 ,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物联网的创新与应用。 IBM与江河瑞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河瑞通”)在论坛上宣布,”江河瑞通-IBM智慧水管理联合创新实验室”在水行业内独家推出认知图像识别和语音智能交互解决方案。这一方案率先将工智能认知计算技术及语音交互技术与江河瑞通丰富的水务管理经验相结合,契合了国家绿色共享发展的理念,成为中国物联网在水资源管理领域应用的最佳实践。   江河瑞通科技
[嵌入式]
什么是强人工智能?是打开潘多拉魔盒的钥匙吗?
  “人工智能国际主流学界所持的目标是弱人工智能,也少有人致力于 强人工智能 。那么,这是不是因为 强人工智能 ‘太难’,所以大家‘退而求其次’呢?不然。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工智能研究者认为,不能做、不该做。”前段时间,南京大学教授、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周志华发了篇文章,观点很鲜明——严肃学者都不该去碰 强人工智能 。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这似乎给人工智能的发展当头泼了盆冷水,但也可以很好地缓解霍金和马斯克们的焦虑。他们担心的威胁,实际上是来自强人工智能的威胁。如果人工智能限定在弱人工智能,则只会是人类乖巧而顺从的助手。   那么,强人工智能,真的是人类的潘多拉魔盒吗?    研究
[网络通信]
CES2019即将开幕,哪些创新技术值得期待?
CES2019即将来到,有哪些黑科技值得大家关注?从近期各大企业被爆料的消息可以看出,包括5G,无人驾驶,超高清智能电视,AI/VR技术以及智能门锁等领域,将有创新或突破,为消费者带来个性化的体验。 一、5G将至,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在本届CES 展上,消费者将看到5G技术的下一个发展阶段。这项技术对于全球各行各业将带来一定的益处,从数据的收集到企业和终端用户体验都将得以提升。5G也是完整实现自动驾驶车、持续发展智慧城市以及物联网(IoT)连接一切的关键点。 5G将至,未来它将跟 人工智能 、大数据紧密结合,实现万物互联的全新时代,处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流,大到泊车场、体育馆、购物场所的智能化改造,小到家庭智能硬件、A
[安防电子]
CES2019即将开幕,哪些创新技术值得期待?
智能视频分析引擎(AI行为分析)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
一、系统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大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各大城市将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重点。但轨道交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由于人流密集、人员复杂、空间相对封闭等因素,成了公共安全、恐怖袭击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发场所。如何保障乘客的安全出行成为了轨道交通运营和安全管理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视频分析在安防视频监控领域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智能视频分析在轨道交通的应用主要包括视频质量诊断、视频智能检索、人脸识别和比对、智能行为分析等。在此重点介绍智能视频分析引擎技术。 智能视频分析引擎技术,通过对摄像机拍摄的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实现对视频场景中所关注目标的识别、定位和跟
[嵌入式]
智能视频分析引擎(<font color='red'>AI</font>行为分析)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
在人类身边的机器人“同事”日益增多的当下,人类怎么规避失业的风险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助手”将融入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新“同事”?“我们将会有更多的算法,帮助我们处理繁琐的办公室工作,包括税务分析、图像分析、数据对比、统计等等。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机器将会越来越依赖语音命令,而不是鼠标和键盘。这种新交互方式将节省时间,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当你坐到办公桌前,机器人助手已经安排好了日程和任务。“你走到办公室时,计算机系统已经工作了许多小时。它研究了公司的业务、你的角色、你的工作以及你当天需要做的事情。或许,它还会提供几条有用的建议,引导你向正确的方向努力,” 未来学家Nikolas Badminton 说。 (图片来自 ITpro
[手机便携]
Qualcomm Cloud AI 100将抢占推理加速器市场
卷积神经网络和其他人工智能技术在过去十年中对处理器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人工智能也成为了市场的流行语、催化剂和所有处理器制造商所追求的东西,所有的软件供应商也都渴望投资在其上面开发新功能。 在十年前,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存在的市场,但在过去短短几年中,AI就成为研究和收入的中心,并且已经有一些处理器供应商已经在上面建立了一个小型帝国。 但可以看到,人工智能仍处于早期阶段,市场尚未找到上限; 数据中心也在继续批量购买AI加速器,技术的部署也越来越多地在消费者处理器中出现。在这个许多人仍在争夺的市场中,全球的处理器厂商正在试图弄清楚它们如何才能成为主导力量。换句话说,人工智能淘金热正在全面展开,现在每个人都在排队出售“镐”。 人
[物联网]
Qualcomm Cloud <font color='red'>AI</font> 100将抢占推理加速器市场
“数字福建”招徕AI“独角兽”
国内人工智能企业云知声的“小智”担任机器人接待员,提供讲解、咨询等服务;百度Apollo携手金龙客车推出国内首辆商用级无人驾驶微循环车,提供会务试乘服务;美图将展示人工智能测肤技术、绘画机器人等……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召开前夕,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中发现,一批人工智能“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纷纷布局福建,并携最新科技成果亮相此次峰会。 它们缘何青睐这片热土? 数字中国战略发轫于“数字福建”的探索和实践,而人工智能正在开启数字经济新时代。此前,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推动“数字福建”建设、应用迈向智慧化新阶段,力争领跑中国数字经济。 南威软件在国内最早从事
[半导体设计/制造]
新型的FPGA器件将支持多样化AI/ML创新进程
近日举办的GTC大会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领域中的算力比拼又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不只是说明了通用图形处理器(GPGPU)时代的来临 ,而是包括GPU、FPGA和NPU等一众数据处理加速器时代的来临,就像GPU以更高的计算密度和能效胜出CPU一样,各种加速器件在不同的AI/ML应用或者细分市场中将各具优势,未来并不是只要贵的而是更需要对的。 此次GTC上新推出的用于AI/ML计算或者大模型的B200芯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与传统的图形渲染GPU大相径庭并与上一代用于AI/ML计算的GPU很不一样。在其他算力器件品种中也是如此,AI/ML计算尤其是推理应用需要一种专为高带宽工作负载优化的新型FPGA,下面我们以Ach
[嵌入式]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