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晶圆:价格上涨倒逼国产化加速

发布者:DreamBig123最新更新时间:2017-10-17 来源: ofweek关键字:硅晶圆  国产化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今年初开始,半导体产业的关键材料之一硅晶圆的价格便不断上涨,且涨价趋势正快速从12英寸硅片向8英寸与6英寸蔓延。另有消息称,台积电、联电等代工龙头企业日前已与日本信越(ShinEtsu)、SUMCO等硅晶圆主要供应商签订1~2年短中期合约,其中12英寸硅片签约价已提高到每片120美元,相比去年年底的75美元上涨60%。

硅晶圆一直是我国半导体产业链的一大短板,目前国内企业只能达到4~6英寸硅片的性能需要,并少量供应8英寸市场,12英寸硅晶圆基本是空白。在市场供给充足之际,这种状态对整个下游产业或许不会造成重大影响。然而一旦供需失衡,未来国内一些新建的晶圆制造企业或者中小型晶圆厂就有可能陷入产能开出却无晶圆可用的尴尬局面。因此,提高硅晶圆的国产化率正变得刻不容缓。

供需缺口仍将进一步扩大

芯片是在硅晶圆片的基础上加工制造而成。因此说,硅晶圆产业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并不过分。然而,今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硅片的供应持续吃紧,出现了久违8年的价格连续上涨情形。根据SEMI公布的硅晶圆产业分析报告,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硅片出货面积2978百万平方英寸,连续5个季度出货量创下历史新高纪录。母公司为SUMCO的我国台湾地区硅晶圆厂商台胜科副总经理兼发言人赵荣祥日前表示,今年硅晶圆将呈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的局面,并且预测2018年至2019年市场的供需状况将更加紧张。因为届时中国大陆新建晶圆厂产能将会开出,需求预期将进一步上升。在硅晶圆产能没有同步增加的前提下,供给将较现在更为吃紧。赵荣祥预计,2017年至2020年硅晶圆市场规模将增长4.3%至5.4%,其中NAND FLASH与逻辑晶圆是主要的驱动力。

归纳造成近几个月硅晶圆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首先硅晶圆产业经历了多年的低潮期,过剩产能得到消化,目前全球主要的硅晶圆生产商的产能已经全开却仍无法满足订单需求,产能持续吃紧。其次是中国大力扶持半导体产业发展,芯片国产化进程提速。在政策的引导下,12英寸晶圆厂投资激增,目前月产能46万片左右,在建产能约为63万片。未来,我国12英寸厂单月产能将达到109万片,加深了硅晶圆供需缺口。此外,智能手机等电子消费品出货量增加,导致硅晶圆下游的半导体产业进一步回暖,是本轮硅晶圆缺货潮的深层原因。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梁骏吾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曲靖首届硅晶材料论坛”上指出,集成电路和功率半导体是先进大国竞争的战略性产业,电子级多晶硅又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基础。我国虽然已经成为太阳能级多晶硅的生产大国,但是在电子级多晶硅上我国的实力仍然不足。因此,下一阶段我国的主要任务是高质量地完成满足IC和电力电子器件产业需要的电子级多晶硅—单晶硅,以其相关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大力推进我国内硅晶圆产业的发展刻不容缓。

12英寸硅片基本是空白

从全球来看,硅晶圆产业具有很高的垄断性,全球一半以上的产能集中在日本,而且硅片的尺寸越大、纯度越高,垄断情况就越严重。据统计,2015 年全球半导体硅片销售额前两名的信越和 Sumco 都是日本公司。其中信越在2015年的销售额超过21亿美元,Sumco销售额将近20亿美元,两家日本公司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50%。德国的 Siltronic(全球排名第三)在2015年的销售额将近10.5亿美元,排名第四到第六的SunEdison Semiconductor、LG Siltron和Global Wafer三家的销售额在7亿~8亿美元之间,其他公司的销售额都在 3 亿美元以下。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整个行业的垄断性之高。前六大厂的销售份额达到92%。

相较而言,我国硅晶圆产业的差距仍然非常巨大。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袁桐的介绍,2016年国内企业在4~6英寸硅片(含抛光片、外延片)上的产量约为5200万片,基本可以满足国内4~6英寸的晶圆需求。具备8英寸硅片和外延片生产能力的有浙江金瑞泓、昆山中辰(台湾环球晶圆子公司)、北京有研总院、河北普兴、南京国盛、中国电科46所以及上海新傲,合计月产能为23.3万片/月。2016年国内8英寸硅片产量(含抛光片和外延片)总计为120万片。目前国内对8英寸硅片月需求量约80万片,2020年开始月需求约750万~800万片。供需缺口极大。

至于12英寸硅晶圆片则一直依赖进口,目前国内的总需求约为50万片/月,预计到2018年后总需求为110万~130万片/月。而目前我国还不具备12英寸硅片的生产能力。对此,袁桐进一步指出:“2016年集成电路主要材料行业中低端产品严重过剩的局面得到改善,中、高端产品开始涌现。然而,如何促进高端产品的量产,提升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批次的一致性是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集中行业力量攻克12英寸硅片技术难题,实现产业化迫在眉睫。”

推进产业链的整体协同发展

“我国12英寸硅晶圆一直依赖进口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国内还没有掌握大规模量产IC集成电路用的高纯大硅片技术。而制造高纯大硅片的技术障碍主要是硅的纯度和大尺寸硅片的良率问题。对于先进工艺的半导体单晶硅片,纯度需要达到11个9以上(即99.999999999%),目前国内还无法实现 ,同时大尺寸硅片对倒角、精密磨削等加工工艺要求很高,国内还没有掌握高良率的技术能力。”袁桐告诉记者。

因此,发展硅晶产业应从上游抓起,从电子级多晶硅材料着手,实现产品的高纯度,然后依次推动硅晶材料、拉晶、切片、清洗、抛光等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从事电子级多晶硅材料研发生产的企业有4~5家,主要有青海黄河上游电子级多晶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新能源公司、云南冶金云芯硅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鑫华半导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洛阳中硅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等。黄河水电和云芯硅材分别有2200吨的产量和200多吨的产量。目前进入硅材料认证和试用的仅黄河水电和云芯硅材两家企业,但电子级产品品质还未完全达到国际高端产品水平,产品质量稳定性还需进一步提升,电子级多晶硅成本还有待于进一步下降。

不过,根据云南冶金云芯硅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白荣林的介绍,目前电子级多晶硅国产化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集成电路用硅材料需求不断扩大,国内在建或计划开工的6英寸~12英寸的晶圆生产线达44条,全部投产后国内电子级多晶硅年需求量将增至6000吨左右。这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近十余年来,通过对国外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我国企业也形成了成熟的氢化、精馏、还原、尾气回收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还原炉、氢化炉、直拉炉等多晶硅生产关键设备已实现国产化。这些都为提升电子级多晶硅的质量和降低制造成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云芯硅材产品满足3英寸至6英寸硅片的要求,性能达到国外进口原料水平,已实现连续稳定供货,8英寸至12英寸硅片正在试用中。”白荣林表示。

而随着电子级多晶硅的国产化逐步取得突破,我国在大硅片领域也在取得进步。有消息称,上海新昇半导体预计2017年年底将完成第一期产品投产,计划月产12英寸硅片15万片,到2020年第二期产品投产,计划月产30万片。

我国硅晶圆产业正在整体推进当中,要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需要产业链的整体协同推进。


关键字:硅晶圆  国产化 引用地址:硅晶圆:价格上涨倒逼国产化加速

上一篇:砥砺奋进的五年|平板显示:迈向显示强国
下一篇:LPDDR价格飙涨 2018年8GRAM依然供不应求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1:49

2016年全球晶圆出货量连续三年成长,维持新高纪录
尽管半导体产业整体营收因单价下跌而低于先前水准,2016年硅晶圆出货量仍连续三年成长,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之Silicon Manufacturers Group (SMG)最新公布年终硅晶圆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硅晶圆出货总面积较2015年增加3%,且总营收略微成长1%。 2016年硅晶圆出货总面积为10,738百万平方英吋(million square inches;MSI),高于2015年市场最高点的10,434百万平方英吋。2016年营收总计72.1亿美元,较前年营收71.5亿美元成长1%。 SEMI台湾区总裁曹世纶表示,虽然整体营收因单价下跌而低于先前水准,2016年半导体硅晶圆出
[手机便携]
SEMI:Q2全球晶圆出货面积又创历史新高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今日(28日)公布旗下硅产品制造商组织(Silicon Manufacturers Group,SMG)发布的最新一季晶圆产业分析报告,2021年第二季度全球硅晶圆出货面积持续增长6%至3,534百万平方英寸(million square inch, MSI),超越上一季的历史纪录,再攀新高,较去年同期同比提高12%。 SEMI SMG主席暨信越硅立光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分公司(Shin-Etsu Handotai America)产品开发与应用工程副总裁Neil Weaver表示:“硅晶圆需求在多种终端应用推波助澜下强劲增长;市场供不应求,12英寸及8英寸晶圆应用供给持续吃紧。”
[手机便携]
大陆半导体面临晶圆、机台、技术三要素紧缺局面
全球半导体硅晶圆缺货潮疯狂蔓延,供应链传出台积电、联电已全面与日商信越、SUMCO签订1~2年短中期合约,且12吋硅晶圆最新签约价垫高到120美元,相较于2016年底约75美元上涨60%,备足子弹全面防堵大陆半导体崛起,未来大陆恐遭遇缺硅晶圆、缺机台设备及缺技术的三大关卡,并导致未来3年大陆半导体新厂可能陷入无效产能的局面。   半导体业者表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从未想过硅晶圆居然会缺货到厂商哀鸿遍野的地步,存储器厂算是最有警觉性的一群,由于适逢2017年3D NAND产能全面开出,四大阵营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SK海力士(SK Hynix)、东芝(Toshiba)、美光(Micron)/英特尔(Int
[半导体设计/制造]
芯片企业享有税收优惠政策 集成电路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集成电路 (芯片)行业是我国发展的痛点之一,现在每年我国进口的最大物资不是石油、天然气,也不是粮食,而是芯片。一年进口额多达2000多亿美元,折合1万多亿元人民币。没有自己的“ 中国芯 ”,也是国家安全的重大隐患。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集成电路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以前,我国集成电路设备基本依靠进口2009年,我国集成电路设备市场规模仅为9.69亿美元,进口规模和自制规模分别为9亿美元和0.69亿美元,设备自制比例7%(CISA数据,本段以下同)。2010年以来,我国加快设备进口速度,2016年设备进口规模达到36亿美元,是09年的4倍,设备自制率下降为3%,进口依赖严重。 2009-2
[嵌入式]
上扬软件:探索高端半导体MES国产化
“把一个‘不赚钱’的行业做了20年,然后一不小心走到了领航国产智造软件的赛道上。”上扬软件(上海)有限公司(下称“上扬软件”)董事长兼CEO吕凌志博士这么总结过去20年来公司所走过的历程。 现在,这个“不赚钱的行业”开始成为半导体制造迈向智能化的重要一环。一套高效可靠的制造软件就如同一座工厂的中枢神经系统,指挥和控制着整个生产过程,起着降本增效的作用。如果软件瘫痪了,整个Fab厂就停摆了。 工厂制造管理的灵魂:MES直指生产管理痛点 通俗地说,MES软件主要解决的就是工厂“如何生产”的问题,这是一座工厂从人工时代走向自动化、智能化的重要一步。 吕凌志告诉集微网,目前国内半导体制造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发展程度不一,从人工为主到全自
[手机便携]
传感器市场突破500亿 2020年国产化或将达70%
    传感器在当前快速发展的自动化产业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行业市场迅速扩大,但是在国内传感器产业却并不能很好的把握市场。无它,单从技术上种类上国内只能完成大约6000多种的国产化,行业技术亟待提高。   业内市场机构指出:“目前从整个气体传感器领域来看,技术虽然稳定性大,但门槛很低。未来的前进方向只能是高精尖。”而物联网的发展将极大推进传感器领域发展,其在能源、智能感知、安全监控、环保等领域将有极大应用。预计到2020年,整个产业规模将达到600亿元以上,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   中国传感器的市场近几年一直持续增长,增长速度超过15%。2012年中国传感器应用四大领域为工业及汽车电子产品、通信电子产品、消费电子产品专用设
[手机便携]
测试设备国产化“张力”
众所周知,在半导体设备分类中,主要分为晶圆加工前道设备、测试设备、封装设备。在2020年预测设备市场总规模为640亿美元的蛋糕中,尽管晶圆加工前道设备占据权重最大,约为85%左右,但测试的比重也不容忽视。 广东利扬芯片测试股份有限公司任公司总经理张亦锋指出,以2019年全球设备排行来看,爱德万和泰瑞达作为全球专业的测试设备供应商,分列第6位和第8位,而这两家加起来的产值突破40亿美元的体量,再加上其他设备厂商的投入,这也意味着全球测试设备占比约为8%。 而从测试设备格局来看,依然逃不脱相似的悬殊境遇,国内测试设备厂商仍有巨大潜力可挖。而且,不止是测试设备大有可为,相应地,测试亦可大做文章。 根据台湾工研院的统计,在IC产品中测试成
[手机便携]
华为主动放弃莱卡,不是坏事是好事,朝着全面国产化又前进了一步主动放弃莱卡,不是坏
小米跟莱卡合作的消息震惊了科技圈。在这之前莱卡一直是跟华为合作的。莱卡这个品牌是全球最好的相机品牌,过去非资深发烧友一般是不知道的,可是随着华为的成功,莱卡其实也是借着东风在中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品牌。 很多用过华为手机的人就知道,拍照方面华为却是非常厉害,这其中莱卡相机就是关键之一。那么如今华为为何自毁长城,放弃跟莱卡合作呢?是不是因为华为被制裁之后,如今出现财务压力的问题,导致莱卡这个合作商被小米抢走了呢? 去年华为虽然运营利润下滑,但是华为还是在保持盈利。其实从大的方面来看,华为放弃跟莱卡的合作,不仅仅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这意味着华为朝着全面国产化又进了一步。 芯片被制裁之后,中国企业也是越来越明白核心零配件的核心。这次
[手机便携]
华为主动放弃莱卡,不是坏事是好事,朝着全面<font color='red'>国产化</font>又前进了一步主动放弃莱卡,不是坏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