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程师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神经网络芯片,可实现神经网络信息传输功耗降低95%。这将使电池驱动的移动设备可以最低的功耗运行神经网络程序。
据悉,MIT工程师研发出的这款神经网络芯片,可大幅降低芯片内存和处理器之间来回传输数据的需求实现功耗降低95%。MIT工程师设计的芯片将应用于电池驱动的移动设备,诸如智能手机实现数字助理、实时翻译等人工智能服务,其需要借助云端传输数据所消耗的巨大能耗问题。
一般来讲,神经网络由成千上万个层层互联的人工神经元组成,单个神经元接收来自下一层神经元的输入,一旦这个组合输入超出训练期间设定的阈值,其就会输出到上层的多个神经元上。这意味着,单个神经元、芯片要检索特定连接输入数据和内存的连接权重,再相乘存储结果,然后在每次输入时进行过程重复。这就需要大量移动数据和能量的消耗。
MIT工程师借助模拟电路,在内存中并行计算所有输入。这不仅减少需要被推进的数据量,并可节省大量能源。这是第一次运用这种方法来运行基于图像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强大的卷积神经网络。
当然,这并不是研发人员第一次利用内存创建处理数据而减少神经网络功耗。IBM人工智能副总裁达里奥·吉尔此前曾表示,“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内存阵列进行卷积运算时,它的性能令人印象深刻。它肯定会为未来物联网的图像和视频分类提供更复杂的卷积神经网络。”
可处理数据的内存芯片的研发,将有助于未来智能手机、家用电器、各种物联网设备等设备搭载人工智能。同时,也进一步刺激硅谷巨头在低功耗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研发投入。
关键字:MIT
引用地址:
MIT推出新型神经网络芯片,功耗降低95%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2:31
MIT开发出细胞大小的环境传感机器人
在血液中注入数亿纳米机器以保持身体健康和强壮——这可能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近期,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研究者成功开发出细胞大小的微型机器人,这让我们离科幻情节更近了一步。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MIT研究者已能开发出最小尺寸的机器人,可感知周围环境、储存数据并执行计算任务。该微型机器人的大小与人类卵细胞相当,并且拥有由2D材料制成的微型电子电路。研究者在2D材料上附着了许多被称为“胶体”的微小颗粒。 胶体是1nm至1μm大小的不溶粒子或分子。这些颗粒非常微小,因此可以无限期地悬浮在液体或空气中。这是由于重力对胶体的引力相比空气或液体中胶体与其它粒子随
[机器人]
MIT利用新技术帮助机器人定位 可在毫秒内完成抓取移动物体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出新系统,可以利用RFID标签,也就是RFID无线射频识别,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来帮助机器人来定位移动物体。该系统名为Turbo Track,主要是为了提高机器人在从事制造过程中的工作效率,以及执行无人机搜救工作的工作效率。出色的是能够在平均7.5毫米内完成定位目标,而且误差可达到不到1厘米。 Turbo Track使用设备向RFID标签发送无线信号,RFID标签可以应用于任意的对象,再通过RFUD标签反弹反应给设备,以此完成整个识别工作过程。MIT表示,该系统使用一种“时空分辨率”的算法,可以筛选反射信号来定位响应RFID标签的物体。 当物体开始移动的时候,RFID标签
[安防电子]
MIT发现新电解质 电池能量密度或达到420瓦时/公斤
为了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可以用金属电极代替常规使用的石墨负极。但是,由于电液质和电极之间可能发生不必要的化学反应,这一做法受到阻碍。据外媒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电解质,不仅可以克服这些问题,而且能在不影响循环寿命的情况下,使下一代电池的单位重量功率大幅跃升。 (图片来源:MIT)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或使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增加至420瓦时/公斤,从而延长电池汽车的续航里程。目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约为260瓦时/公斤。 该电解质的基本原料成本较低(其中一种中间化合物由于使用受限比较昂贵),而且制备过程简单,或将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应用。化学教授Jeremiah Johnson表示,
[汽车电子]
MIT研究人员已掌握纳米级内爆制造工艺
虽然还不能让人类像“蚁人”或“黄蜂女”那样缩小,但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员们,已经掌握了纳米级的“内爆制造”(Implosion Fabrication)工艺,可以“打印”出各种常见形状的微型版本。据悉,负责该项目的 MIT 团队,发明了一种捕捉物体形状并进行复制的方法,可在将它干燥后进一步缩小至纳米级。 该团队解决了当前和最复杂的 3D 打印材料方法的局限性。若借助多层的堆叠,显然会限制物体的 3D 形状。于是团队选择了凝胶支架,而不是在空气中进行打印。 在这个凝胶支架内,可先使用当前硬件来制造各种物体。研究团队创造了一种新的方法,能够以在纳米的尺度、完成对几乎任何 3D 几何体的组装。用于测试的纳米材料中,包括多种金属、
[手机便携]
微软与MIT利用AI帮助自动驾驶汽车弥合人机之间的“盲点”
麻省理工学院和微软开发的新模型将人类的真实行为与在相同情况下所做的事情进行比较,或者,在实时环境中观察AI可以在发生或之前纠正任何错误。其结果是AI系统将根据其动作与人类的匹配程度来改变其行为,并确定需要更多理解的情况。 “这个模型帮助自治系统更好地了解他们不知道的东西,”研究作者Ramya Ramakrishnan写道。“很多时候,当部署这些系统时,他们的训练模拟与现实环境不匹配,AI他们可能会犯错误,例如发生事故时。我们的想法是利用人类处置特定状况的方式弥合模拟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差距,这样我们就可以减少其中的一些错误。“ 该模型还没有为公众推出做好准备,但是研究人员一直在使用视频游戏对其进行测试,其中模拟人对游戏中的角色进行校正
[汽车电子]
MIT开发新AI技术:让视频播放不卡顿 或可用于VR视频
MIT 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有一个研究团队,在教授穆罕默德·阿里扎德(Mohammad Alizadeh)的领导下,他们开发出一个名叫“Pensieve”的AI,它可以挑选最佳算法,确保流媒体视频播放时顺畅无阻不中断,回放时让质量达到最佳。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Pensieve以现有技术作为基础进行改进,比如ABR技术,YouTube使用了该技术,简单来讲就是降低视频质量,确保视频流畅播放。AI可以根据设备的网络条件选择选择不同的算法,尽可能弥补某一种方法的缺陷。在实验过程中,CSAIL研究团队发现视频以流形式播放时再缓冲减少10-30%,也就是播放时速度比传统算法快10-3
[嵌入式]
MIT新技术实现24小时工作的太阳能系统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声称通过将一种液体催化剂合成在光伏电池中能够使太阳能系统24小时发电。 MIT的研究团队声称在电解水之前加入一种液体催化剂可以实现几乎100%电解效率。当该催化剂和光伏电池结合在一起存储能量时,太阳能系统能够一天24小时不间断发电。 MIT的化学教授Daniel Nocera说“最难从水分离出来的成分不是氢,铂作为催化剂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但铂对氧原子的作用非常小,必须使用更多能量。我们现在所作的就是制造一种催化剂能够在不使用额外的能量下对氧原子进行分解。实际上,使用了我们的催化剂后几乎100%的电流都能用于电解分离氧气和氢气。” 镍氧化物催化剂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用以提高电解槽效率的催化剂,
[电源管理]
MIT研发智能手环Embr Wave 身体秒变小空调
近日,一款名为“ Embr Wave ”的腕带式设备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上亮相,此腕带旨在帮助用户调节体温,适应环境温度。 这款智能腕带由麻省理工的学生耗时四年研发得出,可以说是可穿戴的“空调”,根据人们对冷暖的生理反应追踪其身体对温度变化的反应。Embr Labs联合创始人Sam Shames表示:“Embr Wave为那些自身温度调控功能不好的人们带去福音,我们的设备并未改变身体的核心温度,而是通过对某些部位升温或者降温,让人们感觉舒服起来。” Wave实际上并未改变整个身体的冷暖。相反,它的作用原理是让你的身体和大脑感觉到不同的温度。事实证明,改变身体部位的温度可以对人们对温度的整体感知产生很大的影响。
[安防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