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作为“机器换人”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厂家的重视。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布局和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的双重刺激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进入高速增长期。中国自201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 并保持至今。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四大产业集聚区。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厂家正逐步崛起,并开始与“四大家族”竞争国内外市场。
有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5.7万台,同比增长了55%;2015年销量达到6.8万台,同比增长19%;2016年销量达到近9万台。综合以上因素,可以预计,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12.7万台,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3.24%,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将达到29.3万台,可以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前景较为可观。
广州数控的工业机器人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本体及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推进,成本降低(投资回收期缩短)、人工替代、进口替代的加速,一大批国产机器人企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用工成本上涨 工业机器人价格下调
随着人口红利减少,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慢慢弱化,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东南亚其他国家转移。相比于上涨的人工成本来说,工业机器人的高效率和“无休息”的优势使得其逐渐成为更多企业的首选“劳动力”。
相比于以前动辄上百万的机器人设备来说,如今的工业机器人价格已经能够让大多数企业负担得起了。所以购买机器人代替人工就自然而然的纳入了很多企业的发展规划之中。
国家出台政策支持 智能制造大势所趋
2016年4月,国家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1年)》。《规划》提出,五年内形成我国自己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并列出了针对性的主要任务。一是推进重大标志性产品率先突破;二是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三是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四是着力推进应用示范;五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中国机器人行业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释放、国家政策红利凸显、资本市场助推的机遇叠加期,机器人产业链上游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及系统集成、下游应用领域的投资潜力巨大。
再加上目前智能制造的趋势,机器人代替人工的比重必将增加。随着未来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我国工业制造也将朝着集约化、智能化的方向进行产业升级,自动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亦将会逐步释放。
虽然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较低,产品也主要以中低端为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众多机器人企业也都在努力向着更高端化的产品奋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国内企业拥有勇攀高峰的精神,相信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前途就一定是光明的!
关键字:工业机器人 国内企业
引用地址:
工业机器人形势一片大好 众多利好因素助推国内企业发展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3:01
工信部公布第三批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
根据《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中央企业集团组织申报、初审,工信部组织专家审核并公示,确定第三批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于6月10日予以公告。 第三批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中,包括了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科捷机器人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厦门航天思尔特机器人系统股份公司、长沙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安徽瑞祥工业有限公司这9家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批名单中的9家企业都是“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企业”,在2019年公布的第二批符合《工业机器人行
[机器人]
伺服电机技术助推工业机器人换代革新进程
网报道(文/李宁远)在工业机器人换代革新的进程中,伺服的技术突破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助推作用。ABB和安川领先的电机技术也是他们在能长期在全球机器人市场占据高额市场份额,被列为“四大家族”的一个重要原因。
说回到国内,在机器人市场放量的背景下,国产零部件呈现出强势增长的态势。伺服系统作为工业自动化的代表产品之一,不仅具有投资少、见效快、节能的优点,更是能体现一个国家工业技术水平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有部分国产在核心零部件领域,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从外资龙头手中抢夺了可观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供应份额。这些厂商又有着哪些独到的技术硬实力?
雷赛智能
在工业机器人配置上,雷赛智能400W和750W的伺服驱动电机应用在市场上较多。
[机器人]
国产的工业机器人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工业机器人是应用于现代制造业、工业品生产的智能化设备,其关键技术部件包括控制系统、伺服、减速器,同时,这也是衡量机器人技术水平的主要指标。目前,高端的工业机器人被德国、日本的企业包揽,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技术,包括、伺服电机方面,日本企业处于领先地位;而在原材料、本体零部件和操作系统,则是德国的企业更有优势。
与德国、日本的领军企业相比,国产机器人的技术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以下,将从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减速器、电机、机械本体、生产工艺和质量管控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控制系统方面 (1)控制芯片以及基础 全世界的机器人,包括工业机器人使用的控制系统芯片和基础软件,乃至控制产品其实都没有很大差别。事实上,由于国产品
[机器人]
多轴伺服,一芯搞定
随着近年来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设备等产业的快速扩张,伺服系统在新兴产业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未来几年伺服市场(包括交流伺服、直流伺服、编码器、CNC控制器等产品)将实现30~40%左右的增速,预计2025年我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190亿元,同比增长12.4%。 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伺服系统本身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高精度、高性能: 采用更高精度的编码器,具有更高的采样精度和数据位数; 小型化: 体积和重量不断变小,从而使机械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更加便捷; 集成化: 伺服系统本身集成度更高,如集成各种编码器的接口、Ether CAT通讯等;此外还有多轴集成的趋势,如单芯片实现2轴、3轴等多轴伺服控制。
[工业控制]
IHS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阻碍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
据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和重要见解提供商IHS 公司统计,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价值达13亿美元,,并将保持20%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到2020年达到33亿美元。2015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销售收入占全球13%,到2020年将达到25%。 IHS Technology的制造业科技部高级经理Mark Watson先生表示,制造业复苏将为工业机器人市场带来几十亿美元的发展机遇。劳动密集型产业越来越倾向于自动化生产,尤其是在劳动力成本迅速攀升的亚太地区。劳动力短缺导致工资上涨,进而减少了很多终端用户的潜在投资收益。 2018年后,随着终端用户工厂的技术优化进程,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将提升,工业机器人应用率增加,产品价格降低
[嵌入式]
一文解析工业机器人电动伺服系统结构分析
工业机器人有4大组成部分,分别为本体、伺服、减速器和控制器。而其中,工业机器人电动伺服系统的一般结构为三个闭环控制,即电流环、速度环和位置环。一般情况下,对于交流伺服驱动器,可通过对其内部功能参数进行人工设定而实现位置控制、速度控制、转矩控制等多种功能。 伺服系统(servomechanism)又称随动系统,是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伺服系统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 伺服系统是以变频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产品,是一种以机械位置或角度作为控制对象的自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除了可以进行速度与转矩控制外,还可以进行精确、快速、稳定的位置控制。 广
[嵌入式]
未来的工业机器人 将朝着以下趋势发展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数据,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正在迅速增长,目前占整个机器人市场的50%以上。 预计到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年销售额将增至231.8亿美元,高于2017年的168.2亿美元。 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主要朝以下五个主要趋势发展。
1.人机协作 人机协作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趋势,也是这一增长的动力。设计用于在共享工作区中与人类安全交互的“ Cobots”正在各种行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人们需要以零星和断断续续的方式与机器人紧密合作的环境中,安全共存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将不同的带入机器人,更改程序并检查新操作。 协作对于提高制造灵活性以适应高产量,小批量生产至关重要。 人们可以添加自己的独特能力来
[机器人]
国内企业加大LED投入日企被动跟随
索尼放弃OLED电视生产销售、松下加强液晶电视出货比例、东芝低调开展技术升级回避竖线门事件等,日系厂商这段时间纷纷向LED(发光二极管)领域转型,并调高了今年出货预期,期待从LED电视市场斩获市场话语权。 这是日系企业基于对全球平板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快速发展作出的战略调整。作出这种调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LED原材料成本的大幅下跌,日系看到了大规模量产低成本LED电视的机会;二是韩系三星、LG在LED领域的加大投入引发中国企业大规模跟进,产业上下游已经形成利于LED电视发展的良好氛围。 日企被动跟随LED 这段时间,索尼、东芝和夏普等日本彩电厂商在发布的新品中有意加大了LED电视的比重。统计发现,
[电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