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产智能手机品牌华为、小米、联想占据了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第三、四、五位,企业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创新研发实力均大幅提升;我国在移动智能终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超过80万件,在全球排在第三位,占比达到19.68%;我国国产智能可穿戴市场规模达到125.8亿元,增幅达到471.8%,预计2016年市场规模将接近200亿元……在12月23日开幕的2015年移动智能终端峰会上,这样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大致勾勒出今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的“成绩单”。的确,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无论是国产终端品牌发力中高端市场,还是新兴技术的不断融入,在全球移动智能终端领域里,“中国军团”以其出色的表现,加速实现弯道超车。
我国有望在智能终端领域
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代表此次峰会的主办方对峰会的目的和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此次峰会旨在解读政府关键政策,发布权威研究报告,展示最新研究成果,打造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平台,通过预测和展望帮助行业谋篇布局。全产业链人士聚首共谋发展大计、重点突出全面指引行业发展、搭建权威技术展示推广平台是此次峰会的突出特点。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甘中学则预测,未来,泛在机器人将作为智能终端融入千家万户,使人类社会走进真正的智能时代。中国应抓住机遇,从大数据走向大智慧时代,实现弯道超越。
作为移动智能终端领域的年度大奖,“墨提斯”(METIS)奖的最终结果也在此次峰会上最终揭晓。华为、宇龙和北京国电通分享了智能手机类的四个奖项;展讯、联芯和联发博动包揽了终端芯片类的四个奖项;北京元心科技、中科创达软件、三星电子北京研究院和上海卓易科技收获了操作系统类的四个奖项;上海乐相科技和爱佩仪光电技术分别囊获了元器件与交互技术类的两个奖项;智能硬件类的三个奖项被三星电子北京研究院、顽石运动智能科技和中卫莱康科技获得;安全类的两个奖项花落江苏通付盾信息和北京尔创科技;移动应用类的7项大奖则分属千寻位置网络、南京烽火星空通信、华为、嘉兴嘉赛、金山、民生银行和北京尔创科技。
在此次峰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还集中发布了《2015国产手机品牌发展报告》、《2015移动智能终端知识产权报告》和《2015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调查报告》三大移动智能终端领域的最新报告。分别对2016年手机行业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和判断,对移动智能终端重点企业专利申请态势和专利侵权诉讼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可穿戴设备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品牌:
从机海战术转向精品路线
《2015国产手机品牌发展报告》指出,在切换期过后,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在2015年重回10%以上的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从机海战术转向精品路线,在芯片、操作系统等产业链关键点取得突破。
国产品牌稳定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国产手机品牌经过第一波的兴起和第二波的重生,已经站稳市场领先地位,2015年1~10月,国产手机品牌占比在80%以上。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全球实力增强,2015年,我国智能机排名前五的厂商出货量占比相比2014年仍有提升,达到63%。在高端市场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模式创新也不断涌现,例如小米经过近两年的投资,基本打造了较为完善的智能家庭生态圈;乐视通过“内容+终端”的闭环生态获得大量粉丝认可。这份报告也指出,虽然部分品牌利润有所提升,但是国产手机整体利润薄弱问题仍待解决。
这份报告预测,2016年,手机仍将是驱动ICT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跨界发展等品牌新模式将引领行业创新活力,国内手机元器件格局将显著变化,VoLTE的应用、X-point新存储技术、可折叠屏、3D指纹识别等众多创新点引人瞩目。
知识产权:
国内企业和领先企业间差距缩小
《2015移动智能终端知识产权报告》对20年来相关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发展进行了梳理。报告指出,近20年,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过450万件,年平均增长率7.37%,主要企业在中美重要市场竞相布局,人机交互、音视频和图像处理、无线通信等成为主要创新方向。同时,报告还对移动智能终端重点企业专利申请态势和专利侵权诉讼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报告称,近5年中国企业和领先企业间的差距快速缩小,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和保护。移动智能终端诉讼呈现高发趋势,领域分散风险增大,PAE作为专利诉讼的主要来源,需要密切关注和充分防御。
可穿戴设备:
明年产业发展将步入启动期
《2015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调查报告》全面介绍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以2340名消费者的有效问卷为基础分析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认知度,并针对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国产智能可穿戴市场规模将达到125.8亿元人民币,虽然增幅高达471.8%,但仍处于探索期。2016年产业发展将步入启动期,市场规模将接近200亿元,预计2019年将进入高速发展期。目前来看,功能是消费者购买智能可穿戴设备考虑的主要因素,健康监测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功能。参与调查的大部分消费者都看好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未来,但超过50%消费者购买预算在千元以内。
对于未来的发展,这份报告建议,推进可穿戴设备处理器、传感器等核心器件与操作系统软件研发。推进重点领域可穿戴产品创新,着力做大医疗健康、运动健身、定位看护领域产品的市场规模,提高可穿戴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能力。建设一批典型应用领域示范,包括:医疗健康领域、运动健身领域、定位看护领域等。建立覆盖政策法规、标准、评测多环节的安全保障体系,全面保障可穿戴设备用户信息安全。建立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可穿戴设备跨行业应用特点,支持组建重点领域标准推进联盟,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重点围绕可穿戴设备研发试验验证、标准检验检测等方面的共性需求,建设和完善一批专业水平高、支撑作用强的产业技术基础服务平台。
上一篇:2015年度“优秀IT产品”大奖小明激光微投M1
下一篇:显卡驱动不给力的VR,不足以“虚拟”人生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00:08
- Waymo打造最大弱势道路使用者交通事故数据集 可帮助指导自动驾驶系统研发
- 车载显示,大步向前
- 新专利:未来福特汽车或将配备亮度管理系统
- 科学家研发基于AI的身份验证工具 可保护车辆免受网络攻击威胁
- Microchip推出广泛的IGBT 7 功率器件组合,专为可持续发展、电动出行和数据中心应用而设计
- 面向未来驾驶体验 博世推出新型微电子技术
- 英飞凌与马瑞利合作 利用AURIX™ TC4x MCU系列推动区域控制单元创新
- 5C超充,该怎么卷?
- 《2025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正式揭晓!你最看好哪个?
- Microchip推出新型VelocityDRIVE™软件平台和车规级多千兆位以太网交换芯片,支持软件定义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