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与自动驾驶的各种疑问与解读

发布者:诚信与爱最新更新时间:2019-07-17 来源: eefocus关键字:5G  自动驾驶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各个国家都在加大对5G的研发投入,以及陆续商用测试,5G俨然已经成为了2019年最重要的技术风口。5G的应用场景有哪些?通信厂商,互联网企业如何在5G时代改变?中国在5G时代,应该做些什么?

 

腾讯科技近日发起“5G讲坛”系列策划,邀请行业专家,企业高管,投资人士等众多知名人物,详细解读关于5G的各种疑问。第八期嘉宾:腾讯自动驾驶业务中心总经理苏奎峰。

 

嘉宾简介:

苏奎峰,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腾讯自动驾驶业务总经理,负责人。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委员。2016年加入腾讯组建自动驾驶团队。

 

划重点:

15G对自动驾驶的作用在于,通过高速5G通信链路,建立车端与场端及其他主体的联系,弥补车端感知、定位等方面的不足。

 

2真正的自动驾驶,还需要其他的一些设施协同实现。未来,5G对于自动驾驶核心作用是通信链路的载体,需要车、路、端的协同才能发挥更多的作用。

 

3今年自动驾驶产业走向了“低谷期”,部分初创公司的维持会比较困难,最终会是“剩者为王”。挖掘数据价值、提升数据利用效率是构建自动驾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向,而做一个模型或算法很难构建出真正的竞争力。

 

如今,5G的到来正在给汽车行业将带来一场升级变革,尤其是自动驾驶,通过5G低延迟、高带宽的特性,能够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让自动驾驶汽车在紧急时刻做出精准决策,保证使用和用户的安全性。5G的作用可见一斑,但通过5G,自动驾驶就能够快速落地实现吗?自动驾驶真正落地还需要多远?

 

腾讯自动驾驶业务中心总经理苏奎峰对此表示:“其实5G不像社会大众所期待的那样,认为能够真正解决自动驾驶的产业痛点,自动驾驶还有很多需要面对的难题。”苏奎峰认为,对于整个自动驾驶的生态来说,在5G的加持后会加速产业的成熟。但自动驾驶的落地和实现,所涉及到的既有政策问题、技术问题,还有运营等多方面的问题,这需要政府、互联网公司、车企,三方共同合作才能完成。

 

谈到5G在自动驾驶汽车方面的应用,苏奎峰认为主要是体现在“用户智能”和“驾驶智能”两方面。所谓用户智能,是5G能够为用户从娱乐、消费等方面与车的结合,为用户带来价值;驾驶智能方面,主要在感知层(感知和感知信息共享)和计算层面来体现。

 

对于今年国内自动驾驶的发展,苏奎峰表示:“自动驾驶产业逐步回归了理性甚至是走向了低谷期”。在这个阶段,部分的初创公司能够持续活下去会比较困难,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需要有几大关键能力:能够把数据利用效率提高、能够把数据价值挖掘得更高和相应的工作积累地更深。

 

以下是腾讯科技对话苏奎峰的具体内容:

 

腾讯科技:您如何理解5G对于自动驾驶的真正价值?5G的“高速率”、“低延时”的特性,是否可以解决自动驾驶技术的痛点问题?5G真正的价值在其中可以发挥多少?

 

苏奎峰:5G本质上是一个通信手段,会解决自动驾驶遇到的一些问题,但还不像社会大众所期待的认为“5G能够彻底解决自动驾驶的产业痛点”,自动驾驶还有很多需要面对的难题。当然,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低延时,高带宽的链路,用其他的技术弥补是不可能实现的,5G是有作用的,只是这个作用没有大众期待得那么高。

 

5G对自动驾驶的作用在于,汽车通过5G这个高速的通信链路,弥补车端的感知能力和算力,以及通讯信息交互等方面的不足。比如V2I(车联网)、V2V(车与车之间的通信),V2X(车与所有物体的连接),都可以把整个信息传递或共享到车上。

 

可以说,这个技术的核心作用不在于5G,而是5G提供了一个低延时、高带宽的通信链路,提供一个灵活的网络结构和边缘计算能力。但要加速自动驾驶,还是需要其他的一些设施来协同,需要车、路、端的协同。

 

腾讯科技:从产业层面来看的话,5G的应用整体会给产业带来哪些改变?首先会有哪些具体落地的场景会可以被应用到?

 

苏奎峰:对汽车产业的车端而言,我认为会影响两个方面:一个是“用户智能”,一个是“驾驶智能”。

 

所谓用户智能,就是5G能够为用户在娱乐、消费等方面与车结合,为用户带来价值。比如通过5G通信,相关的娱乐系统能进一步升级,用户可以体验到VR,或者依赖高带宽的高清视频等内容可以达到车端。

 

驾驶智能方面,主要体现在感知层(感知和感知信息共享)和计算层,可以实时的将道路、环境及他车的状态通过V2X、V2I、V2V通路实时共享,提高车端的安全性。如V2V方面,通过5G可以实现车与车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让汽车更好的感知到周围路况,通过感知的环境信息传到自动驾驶系统。举个例子,当自动驾驶车在大的公交车后面行驶时,如果想变道超车,是无法知道前方状况的。但有了V2V以后,可以通过前车的感知设备,通过5G的链路传到后方自动驾驶车上,实现了“透视”。

 

从计算层面来看,有了5G,如果设备完善的话,会有边缘计算节点。这样很多计算的负载的需求可以转移到路两侧的边缘计算节点,从而有效的降低了车端对算力的要求。这样好处有两点:一是整体算力更强,提升自动驾驶的感知能力。另外一方面,可以降低功耗。因为自动驾驶对算力要求比较高,利用边缘计算节点可降低油耗,尤其是电车能够提升汽车的续航里程。

 

腾讯科技:您认为5G对于细分的一些车载技术,比如说SLAM(定位与地图构建),或者是V2X数字化车载等技术会有怎么样的影响?

 

苏奎峰:SLAM是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非常核心的技术,也是很有技术挑战的,汽核心作用就是建图和定位,尤其是在复杂城市环境中对SLAM技术依赖很高,涉及到5G,主要体现在两点:

 

首先,5G是定向性较强的通信技术,它的频带比较宽,通信频率较高,定向性比较强,基站也很密。基于这些特点,它能够辅助SLAM的定位,通过一些相关资料的了解,它能够做到亚米级。也就是说,在没有卫星的情况下,通过5G的基站也可以提供一种可靠地全局定位方法,这无疑对定位技术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优势是在室内场景其作用会更明显。

 

另外,通过5G高带宽的通信链路,未来的某些基站物理坐标都可以很准确。在这种情况下,在建图和定位的时候,两侧会有非常多有带自己绝对位置的基站,利用这些路标信息,建图工作会更加精准,对高端复杂算法依赖也会降低。

 

总的来说,5G对SLAM大规模建图优化,或者说将来在定位方面,有利于降低计算复杂度,提升整个系统的定位精度。

 

对于GPS导航系统,在5G的地面基站增多后,会变成类似于全局定位的小型基站系统。这对于一些受遮挡、有城市高楼的定位弥补作用很强。具体来讲,就是当有5G基站后,哪怕在高楼林立,甚至是室内定位里,5G手机都能够达到这种亚米级别,这个精度会非常惊人。现在在很多室内的导航定位还是缺少有效的定位手段,依靠一些Wi-Fi来实现定位精度不容易保障,也满足不了用户的大部分需求。

 

腾讯科技:您认为5G这项技术对于自动驾驶产业未来的影响会包括哪些层面?比如说在技术的细节上,它对自动驾驶生态会不会有更多可能性?

 

苏奎峰:对5G来说,首先它本身除了通信链路以外,它构建这样一个快速的渠道,把计算连接起来,依赖于路边的边缘节点,可以减轻车端的计算需求。

 

举个例子,其他的移动设备的能力比车还要弱,汽车在“空闲”时,其他的设备也可借助于车端的计算能力来帮助用户来做一些事情。比如实时翻译功能,现在我们使用都是翻译笔,翻译笔里面有专门的GPU,需要硬件加速。

 

但未来的实时翻译可能就不需要这样的运算方式,比如手机里装一个软件,真正的计算是可以在一些车端实现,或者场端实现。由于基站比较密,低延时的切换也比较快,这样我们可以很快速在这种移动过程当中,通过双向的计算形式,用手机来做这种翻译,。

 

而对于云端来说,延时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大规模的将运算直接传到云端去计算。比如刚提到的SLAM,可以在建图过程当中收集大量的原始数据,核心的建图优化算法放在云端做,把结果实时反馈车端。

 

从技术角度来说,5G对光纤的要求也很高,因为每个通信链路的数据都很大,光纤相当于现在的骨干网络,骨干网络的带宽也一定要足够宽,才能可以来满足时间方面的要求。否则节点很多,但细的骨干网一定会造成堵塞。所以,无缝连接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础设施都要跟上,才能满足整个的需求。

 

对整个自动驾驶的生态来说,在5G的加持以后发展会更快,有一个更大的维度弥补技术短板,在核心技术的突破后,会加速产业的成熟,也会逐步产生更多的相关消费行为和内容需求,使整个生态形成正反馈。

 

腾讯科技:业界认为有了5G这项技术,能够推进自动驾驶产业有突破性的提升,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到近期,有很多自动驾驶公司都遇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被收购、甚至倒闭等等。您怎么看待目前国内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情况呢?

 

苏奎峰:2019年对自动驾驶来说,可能已经趋近于一个低谷期,整体融资较为困难。虽然自动驾驶有5G、在AI技术上有很多进步,但是真正的L3,甚至是L4以上的,离用户期望的自动驾驶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有很长时间和耐心把这件事情一步步做好。

 

在这种背景情况下,很多初创企业,很难得到一些商业化落地的想法,维持它长远的发展。所以自动驾驶最终活下来,是“剩者为王”,不一定是短期内有技术上领先多少的公司就一定会胜出。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做的自动驾驶怎么才能结合行业,能够使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公司能够有持续的造血能力,然后持续技术和产品迭代。

 

技术方面来说,这个成败其实考验的是一个公司在系统资源方面的整合能力,包括底层系统工程化能力等等。另外,其中的核心技术是对数据的利用效率,所以无论是做决策、还是感知层,最终公司的技术要体现在数据的利用效率上。

 

所以,能够把数据利用效率提高、把数据价值挖掘得更高、相应的工作积累更深等这些要素的公司才是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而不是短期内做一个模型,或者做一个小的算法来获得竞争力。

 

腾讯科技:能介绍下近期腾讯自动驾驶实验室的战略布局吗?在5G方面会有哪些计划?

 

苏奎峰:目前我们的核心主要是帮助车厂把自动驾驶技术做好,帮助自动驾驶落地,所以我们在仿真、在云、高精度地图等工具链和数据测投入很多资源,也致力于成为值得信赖的软件与服务提供者,为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从战略路线上讲,我们平行推进L3和L4级别的自动驾驶。L3是产业落地,跟车厂紧密合作,L4当前主要在做技术开发和测试,让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在一些复杂的城市道路里面也可以行驶,提升自动驾驶的整体技术水平,并将相应技术降维应用到L3或工具链的能力提升上。

 

L4方面,我们期待能够同更多的车厂合作,一起联合测试,为L4的落地运营提供支持。关键是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L4这种技术的积累,把仿真、云等方面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把腾讯的服务做得更有竞争力,能够为客户带来更大的价值。

 

5G方面的应用布局来说,我们内部有专门开展5G研究的“未来网络实验室”,在边缘计算、开源和标准应用等方面都有较高影响力的成果,也一起在开展自动驾驶与5G技术的应用研究,在车辆在环、模拟仿真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有价值的成果,通过5G链路把仿真虚拟的环境信息打到车端,让自动驾驶汽车能够在马路上模拟整个系统运营。

 

至于车路协同的应用,因为主要依赖车端感知的终端以及很多其他的一些基础设施。其中涉及的不光是5G,还有一些很多功能节点,需要系统工程的配合。目前这些技术发展还没有到成熟阶段,所以它也会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落地的进程。当然,随着国际或国内更多5G示范城市的推出,相关示范区的落地会更快一些,我们都会积极参与,加速5G和自动驾驶的融合。

 

腾讯科技:刚才我们提到了自动驾驶级别,您认为L3级别的自动驾驶是一个分水岭吗?从技术来看,您是怎么判定的?

 

苏奎峰:L2到L3是自动驾驶的一个分水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责任的认定问题。比如说L2,或者是L2+级别的自动驾驶,人在驾驶中依然承担主要角色,如果车出了问题或者发生事故,是人的责任,车厂都是可以规避风险的。

 

对于L3及L3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核心的问题就在于汽自动驾驶能力允许驾驶员释放双眼和双手,当汽车遇到危险之前,自动驾驶会有预警提示,如果汽车一旦出事故,车会负责任,而不是人负责。因此,这样对于汽车方面的安全要求会非常高。所以无论是在安全方面还是在技术层面,L2和L3差别较大。

 

并且,L3对技术的要求会有更高的要求,比如以转向系统为例,如果转向系统有一部分失灵了,需要有双备份的冗余的转向系统和刹车系统,这些关键的系统都是要有冗余的。L4主要面对的Robot taxi的移动出行,它的商业化或者是产业周期可能会更远一些。

 

对于初创公司来做Robot taxi这件事情,我还是有些保留意见。首先是它要求的技术壁垒很高,另外一个问题是成本方面,汽车为了保证安全,需要规模化测试,这个规模化测试需要的资本也非常高,对初创公司融资能力挑战不小。

 

理想中的L4及L5的自动驾驶的落地和实现,需要政府、互联网公司、车企,三方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因为它既有政策问题,也有技术问题,还有运营问题,都要融合在一起考虑的话,三方合作可能会更容易去推广。

 

自动驾驶的落地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相关测试和运营混合在一起同步推进,比如出行公司运营一些测试的自动驾驶汽车,运营系统实现有人驾驶与无人驾驶的联合调度。在早期阶段,自动驾驶汽车上会有测试员、有司机,这些都也可以混编到运营车队里。一定程度上还节约了成本,后续会逐渐从特定区域的运营、和有驾驶员或者测试人员的汽车混编在一起运营,然后最后到彻底无人的运营,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关键字:5G  自动驾驶 引用地址:5G与自动驾驶的各种疑问与解读

上一篇:伦敦上海地标相继出现摩斯密码?保时捷可谓煞费苦心
下一篇:国产动力电池产业新历程:“低端”是否能突围“高端”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8 23:09

高通骁龙888助力魅族18系列致力打造安全纯净5G双旗舰
3月3日,魅族正式发布了2021年度魅族18系列5G双旗舰手机。魅族18全系采用了LPDDR5内存和UFS3.1闪存,同时配备最新高通骁龙888 5G移动平台,其超越以往的强劲性能为广大魅友们带来全方位、高品质的魅族式旗舰体验。 作为魅族18系列最大的亮点之一,魅族是国内首个采用高通3D Sonic第二代传感器的厂商,带来了快至0.1秒的极速解锁体验。高通3D Sonic第二代传感器能够利用超声波技术读取用户手指的脊线、沟纹和毛孔等3D特征,从而构建非常精准的指纹图像,即使在手指潮湿或脏污的情况下,高通3D Sonic第二代传感器也能快速准确的扫描并识别指纹,助力魅族18系列手机为魅友们带来极速可靠的屏下指纹识别体验。 在性能
[手机便携]
爱立信CTO:4.5G只是营销说法 本质还是4G
    爱立信亚太区首席技术官Magnus Ewerbring 关于5G商用的2020年,通信行业有过很多想象。 爱立信的报告预测,2020年,智能手机用户数会达到61亿,移动宽带用户数将达到77亿,总的移动用户数会达到92亿。5年后,移动网络上流动的数据量将是现在的10倍。 “可以说到2020年,世界上所有人都能用上移动手机的业务,其中有三分之二的人会用上智能手机,而且这里面很多人根本家里就没有个人电脑。” 爱立信亚太区首席技术官Magnus Ewerbring在接受凤凰科技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2020年的通讯也不再只局限于“人和人”,还覆盖了“人和物”、“物和物”,2020年,全球大约会有260亿件互联设备,
[手机便携]
应对5G WiFi 802.11ac生产测试挑战
802.11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的无线局域网(WLAN)系列标准,主要用于2.4和5GHz免牌照频段本地无线通信。802.11系列标准得到国际广泛认可,并在WiFi联盟支持下日益普及。该协会是促进WLAN技术和802.11标准产品认证的行业组织。 802.11标准包括物理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自首次发布以来,物理层做了大量重要补充和修订,而大部分MAC基本功能保持不变。802.11标准经过多年发展,满足各种WLAN要求,Hiert and co.在 中做了详细总结。WLAN设备往往基于采用的物理层版本说明其功能。常见版本包括802.11b、802.11a、802.11g,以及最近发布的802.11n。8
[测试测量]
应对<font color='red'>5G</font> WiFi 802.11ac生产测试挑战
联发科促成全球首发版3GPP 5G NR标准正式完成
集微网消息,3GPP技术规范组 (TSG) 无线接入网络 (RAN) 全体会员大会今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召开。联发科技与全球科技及电信领导企业共同发表声明, 宣布首发版5G 新空口( NR,New Radio) 标准制定完成。这是5G标准化过程中的关键里程碑,将为全球移动通讯产业搭好舞台,促成各国在2019年初即能大规模展开5G网络的试营运与后续商业部署。   联发科技资深副总经理暨技术长(CTO)周渔君博士指出:“3GPP首发版5G标准完成是一个关键的里程碑,是实现5G商业化目标非常重要的一步。联发科技作为5G标准制定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未来还会持续努力推动5G标准演进。随着标准制定的稳步推进,我们的焦点将开始转向提供商用的解决方案,
[手机便携]
争夺自动驾驶话语权,首要在强化计算机视觉
早已对车用市场虎视眈眈的半导体业者,其脚步更是一刻都未停歇,Intel 再度迈出并购步伐,以 150 亿美元收购计算机视觉芯片开发商 Mobileye,而 NVIDIA 也不甘示弱,随即发布将与 Bosch 一同打造人工智能系统。 传统车辆产业链的解构,半导体厂投入比重提升 半导体厂商脚步越来越积极,凸显出自驾车与车联网的发展,正一步步解构着传统车辆产业的产业链。 2020 年,是不少厂商设做实现自驾车时代的关键年,要迎来自驾车时代,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与车联网的建构成了必要条件。 过往车辆机械化零组件与系统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产业中,需要提升控制精度而逐渐让车辆零组件电子化的趋势。 从车辆的导航和娱乐等与安全性无直接相关
[汽车电子]
无人驾驶出行投石问路,传感器市场激起波澜
刚刚发布的中国官方首份自动驾驶路测报告——《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2020年)》显示,路测车一年跑了221万公里!从测试里程看,2020年百度Apollo仍排名第一,为112万多公里,小马智行排名第二,近4.2万公里,而车企测试里程远低于出行技术公司。不难看出,在自动驾驶的漫漫征途上,谁是率先商业落地者已初见端倪。 新一代无人车辆正在引领MaaS(出行即服务)走向大众;用于此类车辆的传感器正在形成产业,未来15年预期CAGR可达51%,高端传感器技术和原始计算能力已成为当前这波市场浪潮的中心。 1、梦想已照进现实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有约135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不幸的是,其中九成以
[汽车电子]
无人驾驶出行投石问路,传感器市场激起波澜
联发科首发天玑5G开放架构 OEM可定制移动设备
集微网消息(文/思坦),联发科周二(29日)首度发布天玑5G开放架构,搭载天玑1200平台,提供更接近底层的开放资源,为相机、显示器、图像、AI处理单元、传感器及无线连接等子系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搭载该款定制芯片的装置预计7月上市。 联发科表示,此开放架构可让终端厂商弹性定制化5G移动设备,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比如OEM厂可以其自身深度学习数据为支撑,动态调整画面显示的对比度、色彩、锐利度、亮度等,提升芯片组与手机的显示、音频硬件之间的配合程度,创造定制化的多媒体体验。 此外,OEM 厂也定制化芯片内各种处理单元的工作负载分配,包括CPU、GPU、视觉处理器和深度学习加速器等,从而充分调度更多可利用资源,让芯片平台更加适配他们
[手机便携]
线控制动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线控制动系统主要由什么构成 在未来自动驾驶车辆上,转向杆、刹车和加速踏板等都将不再保留,更先进的驾驶方式是利用车辆智能感知单元进行分析,工作指令通过线束传递给转向或制动系统来实现自动驾驶。这项技术就被称为线控技术。 线控制动系统包括线控液压制动系统(Electro-hydraulicBrakeSystem,EHB)和线控机械制动系统(Electro-mechanicalBrakeSystem,EMB)两大类,其中EHB系统,保留了传统成熟的液压管路部分,容易实现与目前成熟的辅助制动系统,如ABS、ESC等系统的集成,兼容性强。 传统制动系统主要由真空助力器、主缸、储液壶、轮缸、制动鼓或制动碟构成。当踩下刹车踏板时,储液壶中
[嵌入式]
线控制动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