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造车,为何会成为必然现象?

发布者:Aq123456258最新更新时间:2021-03-30 来源: eefocus关键字:智能汽车  科技巨头  造车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智能汽车正在全盘复制智能手机的迭代路径,像进入智能手机市场一样,汽车厂商正在纷纷入局智能汽车领域。

 

造车的相对成本越来越低

过去的汽车市场中,一辆燃油车内核心零部件是发动机与动力总成,发动机和动力总成在一辆燃油车里的成本占比大概是15—20%。

 

而在一辆新能源汽车内,核心零部件变成了电池、电控和电机,成本占比达到了60%以上,其中电池能占到整车成本的40-50%。

 

这些占新能源车成本比最高的关键技术,中国已经实现了较好的自主创新,并且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对比燃油车来看,经过30年的努力,在中高端的燃油发动机的自主创新上,还没有达到国际最好的水平,这也是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中国可以弯道超车的机会所在。

 

 

车企对科技公司敞开了怀抱

在车企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当中,可能创造的模式充满想象空间。

 

对于科技公司来说,从0开始造一辆车所耗费的人力、财力和时间都太过巨大。拿蔚来举例,其第一代平台的开发周期为三年时间。

 

而与车企合作,能将造车进程大大缩短,从4-5年变成2-3年,从时间角度来说有了足够的吸引力。

 

供应链端的逐渐成熟与底层平台的开放,让造车的硬件成本与时间成本进一步降低,相对应地,软件在其中的占比进一步加大。本就以软件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公司,在其中看到了绝佳的机会。

 

 

对于未来的预判让科技公司进入窗口期

汽车很可能是手机之后,体量和变化最大,也是最具有潜力的市场,手机市场在触及到天花板之后,汽车产业的红利才刚刚开始,吸引了包括手机厂商在内的众多科技公司。

 

到2025年,全球智能汽车的渗透率将提升至60%,而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5%。

 

在业内看来,随着近年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市场需求的缺口逐渐扩大,科技公司们下场造车欲抢占智能电动汽车这一行业风口的动机明显。

 

眼下,科技赋能汽车行业正流行,不少“外行大佬”也怀揣高涨的“造车梦”,纷纷挤进造车赛道。

 

 

在窗口期已经开启的情况下,科技公司应该已经看到了软件在未来的汽车上可能达到的成就,以及由此产生可观的利润率。

 

百度、小米等科技互联网公司造车的背后,实际上是汽车行业面向“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转变,“软件定义汽车”正在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

 

电动汽车的产品力竞争,和其他复杂工业整机类似,都越来越显示出软件能力的重要性,而软件工程的组织和实施能力,恰恰是这些科技巨头的能力长项。

 

今天造车就是十年前的造手机,目前存活的手机厂商经历过十余年前移动互联网兴起,笃定今天智能汽车就是当年的手机,成为行业的制高点。

 

 

科技巨头加速申请智能汽车专利

3月19日,华为一天中公布3项专利,分别涉及车辆信息安全领域以及自动驾驶领域,而在2020年,华为就公布了一项“道路可行驶区域推理方法及装置”自动驾驶领域专利,此外还涉及充电技术领域专利和车联网领域相关专利的申请。

 

据相关数据显示,小米在2021年就开始申请汽车方面专利,截至目前,已经申请超过30项汽车方面专利。

 

2015年OPPO和VIVO看到智能汽车苗头,开始涉及智能座舱方面专利,二者合计专利已有近30项。

 

苹果从2017年至今已经获得了近70项汽车专利,2020年上半年,苹果半年已经至少获得了16项汽车专利,涉及充电技术、汽车交互、自动驾驶、安全保障等相关领域。

 

 

科技公司均有独自的自动驾驶商业格局

他们利用自身大数据优势,通过车载系统、自动驾驶重构汽车产业商业格局。

 

目前,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合作打造的智己汽车将于上海车展亮相3-4款车型;

 

腾讯在AI和云方面,设立了AILab、优图实验室、微信AI实验室三大研究机构。

 

百度正以传统厂商背后AI助手方式进军汽车行业,Apollo发布高级别智能驾驶解决方案ANP来打造基于百度自动驾驶系统平台。

 

中兴通讯在将设立汽车电子产品线,同时将设立汽车电子团队,负责汽车电子领域的统一业务规划和经营。

 

小米集团正在加速推进造车事项,预计在未来一到两月内正式立项,小米造车的品牌定位将对标小鹏汽车,主打强科技属性的中高端品牌,项目负责人为小米集团联合创始人、首席战略官王川。

 

 

TCL未来没有考虑进入新能源造车领域,但会在新能源车载相关产品上发力,已经组建了新型车载产品部门,成为新能源汽车关键器件的提供商。

 

索尼即将在今年3月底亮相一款名为Sony Vision-S的概念车型,该车型定位为纯电动轿车。

 

3月2日,由百度和吉利组建的合资公司以“集度汽车有限公司”的名字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为20亿元人民币,在投资汽车领域数年后,百度一直以来的造车梦想也正式落地。集度公司新车的研发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纯电动架构展开。

 

阿里与斑马网络推出“智己汽车”,无疑是阿里在车载操作系统之外,再次扩大其在汽车领域的边界。

 

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拜腾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表示要合力推进原本已经停摆的拜腾新能源整车产品在南京量产。

 

 

科技企业布局造车的相对优势

无论是阿里和百度的高调官宣,还是华为和小米的半遮半掩,互联网企业科技布局造车,并不让业内感到意外。

 

科技巨头造车存在强大的科技背景、充裕的资金以及政策的东风等优势。

 

随着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5G、云计算、AI等新技术的迅速成熟,为智能汽车产品的功能创新与体验升级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

 

而这些技术,是这些科技大厂的优势所在,再加上这些年在汽车领域的一些摸索和理解,为它们亲自先下场成为智能汽车领域的玩家,提供了机遇。

 

 

传统车企缺乏软件相关人员、技术、算法等,这对于科技公司来说,联合研发将帮助其填补自身在硬件上的落后,并且有助于充分发挥软件先发优势。

 

这些造车新势力所打造的汽车往往都是以科技见长,比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等,他们大多都是科技公司起家,在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方面领先于传统车企。

 

而且,不存在公司的内部竞争,没有太多的企业战略负担,传统车企设立新能源子品牌意味着会对原有的燃油车市场带来冲击,公司内部竞争会比较严重,这也会成为传统车企的一个顾虑。

 

 

抢占下一代互联网话语权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特斯拉虽然一骑绝尘,但中国的蔚来、理想、小鹏也各有一席之地,这都让阿里、百度等落定信心入局。

 

造车不是特别赚钱的生意。汽车是一个载体,当智能网联技术重塑产业链时,造车利润就有更多想象空间。对科技公司与传统主机厂的联合造车,投资者抱有很高期待。

 

彼时造车传闻一出,小米集团股价涨超6%;百度造车消息发布当天,股价上涨超15%。

 

 

去年,十一部委联合印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

 

这意味着,留给科技公司做出造车决策的时间可能不多了;已经入场的,更着急在赛道上起跑。

 

如果科技公司想要在这一轮汽车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或者说不被时代抛弃,那么,投身造车业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结尾

造车不是光烧钱就能成功的事业。2020年,倒在量产前夜的赛麟、博郡、拜腾汽车在烧掉了上百亿元后黯然离场。

 

大机遇总是蕴含着大风险,互联网巨头跨界造车,能否笑到最后,还有待市场考验。

 

这部百年汽车变革剧,好戏还在后头。


关键字:智能汽车  科技巨头  造车 引用地址:科技公司造车,为何会成为必然现象?

上一篇:大众立下5年Flag,计划2025年赶超特斯拉
下一篇:汽车电子市场兴起,EEPROM有望再次走红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3 08:36

基于GSM的远程智能汽车温控系统
  该系统利用GSM远程通信系统控制车内空调等器械运作。用户通过短信形式达到人机互动,克服红外线、无线等远程控制距离短的问题,还可以实现实时监控汽车的状态,为车主提供便利。   1系统原理与结构   1.1系统功能介绍   本系统能以10次/s的速度自动采集现场的环境温度和光照强度、采集空调和窗帘的开闭状态,并通过LCD液晶屏实时地显示出来。温度的感应范围-55~+125℃,精度为±0.5℃。光强的强度范围分为强、较强、中、较弱、弱5档。空调和窗帘的状态为开或者关。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小灵通等终端与GSM模块连接的系统之间进行无线通信,通信范围为移动网络覆盖的所有范围,做到了真正的通信范围无穷大。具体的通信为:
[单片机]
基于GSM的远程<font color='red'>智能汽车</font>温控系统
2019CES:高通领跑智能汽车新赛道
如今,无人驾驶、车联网、智能汽车的热度正在迅速蔓延。包括知名半导体厂商、系统方案厂商、整车厂商都在加速向这个领域集聚。 在刚刚结束的2019CES展上,高通花了极大的篇幅介绍和展示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成果,宣布推出第三代智能汽车驾驶座舱系统,展示了CV2X等技术的应用,并同全球众多车企共同打造生态。面向5G、物联网的下一个时代,这个移动通信领域的“老司机”,正在向汽车领域延展其核心技术和优势,借助在驾乘体验上的变革打造车与万物通信的连接方式,在新的赛道继续领跑。 史上最强骁龙第三代数字座舱平台发布 目前,整个汽车行业呈现出的显著变化是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对于驾乘体验上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显示、语音
[汽车电子]
2019CES:高通领跑<font color='red'>智能汽车</font>新赛道
意法半导体谈在物联网和未来智能汽车领域提高MEMS利用率
中国,2016年9月5日 横跨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供应商、顶级MEMS 制造商、世界最大的消费电子和移动应用MEMS厂商2、四大汽车芯片厂商 3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两位公司高管将于2016年9月7 - 9日举行的SEMICON Taiwan 2016展会上做主题演讲。 在MEMS论坛上,公司执行副总裁兼模拟器件和MEMS产品部总经理Benedetto Vigna将与观众分享一些对于应用领域的观点,以及MEMS传感器及执行器在意法半导体关注的智能驾驶和物联网领域的新机会。 在车用x 设计论坛(Auto X Design Forum)上,意法
[物联网]
格力全面进入银隆“太夸张”,梦还是大跃进?
过去一段时间,因 格力电器 董事长董明珠的进入,珠海 银隆 (下称银隆)从原本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汽车制造企业成为业内关注焦点,并开启了迅速扩张之路。   在很多重要场合,银隆创始人魏银仓经常与董明珠双双出现,为公司站台。至于董明珠更是力挺银隆,甚至不惜用尽了全部家当增持银隆,迅速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不过这种和谐的局面仅持续了不到一年。   近日,有消息称,魏银仓已辞去珠海银隆董事长的职务,而格力系将全面进入银隆。1月18日,对于这一说法,格力电器相关负责人表示:“太夸张。”据了解,目前格力系并未对银隆有采取动作的打算,不过确有几位格力的人员跳槽到银隆。   “投资银隆是董明珠的个人行为,而银隆一直有上市的打算。虽然格力方面否认会全面进
[嵌入式]
大众和LG联手 究竟想推出怎样的汽车?
似乎每个汽车制作商现在都有一个“移动互联梦”,想让自己的汽车变得更智能,能跟其他智能设备连接。 据Mashable报道,周三上午,大众汽车宣布其已经和韩国科技巨头LG电子签定协议,将共同创建一个基于云技术的互联汽车服务平台。 (插图来源:Autonews) 协议中表示,大众和LG接下来会在几个方面合作:   开发大众汽车与智能家居的连接技术,让司机能够监控自己家的智能设备。也就是说当你准备开车回家的时候,可以直接在车里控制家里灯的开关或者室内温度、安全系统的设置等。   建立一个智能通知中心,可以直观且安全地为司机推送信息,还可以提供实时驾驶建议,以此增强汽车的安全驾驶性能。   为互联
[汽车电子]
智能汽车技术热的冷思考:千亿估值引爆投资 技术缺失难以量产
编者按: 特斯拉因高级辅助驾驶功能(ADAS)的不完善,导致近来事故频发。 这让我们冷静下来认真思考,离智能驾驶“零伤亡、零事故”的愿景还有多远。在技术不成熟、路线不清晰的情况下,智能汽车技术投资热能否给我国汽车行业换来 核心技术。在智能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期,企业一定要谨记“以终为始”,否则盲目炒作的结果还是难逃技术空心化的魔咒。 智能驾驶技术像今年这个夏天一样热。 8月3日,北汽集团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荣辉对记者说:“目前汽车产业中智能驾驶是最热的产业之一。” 国内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在纷纷投资布局汽车高级辅助驾驶(ADAS)产业链。得润电子董事长邱建民对记者说: “未来我们会重点布局ADAS领域,与Mobileye合
[汽车电子]
欧盟将出台新法规,要求苹果等科技巨头简化用户在线数据迁移流程
6 月 29 日消息,欧盟正在制定一系列法律,旨在限制科技巨头的权力,其中最新的一项被称为《数据法案》。该法案将规定苹果等科技公司如何使用欧洲消费者和企业的数据,并保护用户的隐私和选择权。 目前,如果你是苹果生态系统的忠实用户,你可能在 iCloud 上存储了大量的数据,包括联系人、信息、日历、照片、视频、邮件、笔记、文档、设备备份等。如果你想要把这些数据从 iCloud 迁移到其他云服务(比如因为价格上涨),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这正是新法案想要改变的。 据了解,数据可移植性是指消费者应该能够自由地将他们的在线数据从一项服务迁移到另一项服务,尽可能快速和简单地完成这一过程。这样可以增加消费者的选择性,打破科技巨头的垄断
[网络通信]
智能汽车时代交互界面进化论
随着数字屏幕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燃油车和电动车的驾驶舱正向智能化、数字化、网联化快速发展。未来的智能座舱,不仅是智能车控、人工智能等黑科技的融合平台,也是人车交流的情感空间。智能网联系统作为用户与车辆交互的载体,是用户体验的重要接口。优秀的车载智能网联系统,可以给用户带来优质的用车体验,是用户对车辆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网联系统的交互界面需要从一块屏幕出发,但又不囿于这块屏幕提供的纯粹视觉输出,需要在承载品牌及产品特征的基础上,为用户呈现智能、直观的交互体验。对于亿咖通科技智能网联系统交互界面设计师而言,他们一直在紧跟技术潮流,不断思考和探索,试图通过设计手段不断优化用户与汽车之间的交互模式,进一步营造和激发更有趣的驾乘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智能汽车</font>时代交互界面进化论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