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互联网企业“代工”造车的都有谁?

发布者:BlissfulAura最新更新时间:2021-04-16 来源: eefocus关键字:车企  互联网企业  代工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苹果、百度、小米等接连入场,传统车企也开始“放下身段”。

 

这边,被现代和起亚接连“拒绝”的苹果又找上了第三家代工厂,这一次是LG。

 

那边,百度、阿里、小米接连入场“造车”,牵手传统车企。

 

当下,智能汽车赛道“技术研发团队+传统车企代工”的模式越来越常见。

 

未来传统车企真的会沦为富士康一样的代工厂吗?

 

越来越常见的代工

熟悉数码产品的用户都知道,目前大部分智能手机都出自代工厂的流水线,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手机厂商可以在很短的周期内上新最前沿的产品,并运输到世界各地。

 

但汽车行业的情况却并不是这样。

 

尽管汽车上大大小小的零部件来源于各个供应商,但在整车组装制造环节,各大车企都一直紧紧把握在手里,很少交给代工厂。

 

 

这里其实是代工的两种模式,前者是OEM模式,后者是ODM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OEM仅仅参与纯粹的生产,而ODM会参与设计并提供样机,让甲方根据自身要求进行修改。

 

尽管汽车行业代工已存在许久,但一直以来,OEM模式都是“拿不上台面”的,很少有车企愿意给自己贴上“代工企业”的标签,因为这会给母品牌带来不利影响。

 

对于汽车厂商来说,除了自家产品以外,最喜欢炫耀的东西就是自家的造车工厂。

 

 

每次有车企建立新工厂,都会大张旗鼓地邀请各界人士来参观,演示下出色的汽车流水线。即便是热衷于代工的新势力车企,也有不少选择自建工厂,类似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威马的温州工厂。

 

但这些年,汽车行业似乎正在丢弃“传统”,乐意代工的车企也越来越多。

 

以国内为例,除了东南、海马、江淮等相对弱势的OEM厂商以外,像长安、比亚迪、吉利等自身品牌实力就很强劲的车企都开始拥抱互联网大厂。

 

而在国外,捷豹、宝马等也选择将旗下电动车型交给老牌代工厂,以缩短自身产品的生产周期。

 

 

代工,似乎成了汽车界的新潮流。

 

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的融合

对于新势力车企而言,投入资金自建工厂、招纳管理经验丰富的高管并不是难事。

 

但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工厂建设、招纳数千名技术工人、完成生产线设计和磨合却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它们进入行业比较晚,也缺乏整车制造方面的技术沉淀。

 

想要在短期内投产,比较便捷的解决办法就是找有完整生产线的车企来代工,亦或是自购生产线。

 

 

以新造车一哥特斯拉为例,在自建工厂之前,曾用了十几年时间积累经验。2009年,戴姆勒公司曾通过帮助特斯拉开发Model S来换取特斯拉在电池组上的部分新工艺,也正是这段经历,让特斯拉为后来的自建工厂积累了大规模制造的能力。

 

收购生产线更大的好处在于获得“整车生产资质”。

 

2017年5月22日,江淮大众获得最后一张生产资质后,国家发改委暂停了对新能源汽车生产项目的审批流程,自此让造车新势力们“一证难求”。

 

在2018年12月18日,发改委网站宣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该规定虽然降低了纯电乘用车项目的审批要求,但在销售要求上强调主要法人股东在“上两年度境内外累计销售并登记注册超过3万台纯电乘用车或3000台纯电商用车,或纯电产品累计销售额大于30亿元。”

 

 

换句话说,想造车光有“一腔热血”还不够,还需要股东一方首先完成销售上3万辆车的硬性要求,才有资格参与其中,就这迫使新势力车企们必须与传统车企合作完成。

 

而对于销量利润双双下滑的边缘化传统车企来说,为新势力车企代工“补贴家用”也不是一件坏事。

 

对于传统车企而言,建立工厂不是大问题,但如何做到充分利用产能是个问题。如果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销量,就会导致产能过剩。维持一座汽车工厂,需要工资、水电费,还要算上机械损耗和房屋折旧,一旦停滞生产,就会造成巨大损失。

 

其实传统车企之间,也会互相代工,比如长安福特集团在2019年销量表现不佳后,就决定选择自己在商用车上的制造优势,利用多余的产能,为大众集团生产皮卡。

 

 

毫无疑问,造车新势力已然成为传统车企代工的最大推动力,随着智能电动汽车时代的来临,传统车企为第三方代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代工2.0:模式的升级

当主流车企加入汽车代工行列中,过往不被待见的OEM代工也逐渐被车企接受。

 

这些新入局的车企,包括广汽、长安、吉利、比亚迪为首的国内一线车企,他们并不为销量和产能犯愁,也有在以往代工模式下获利的车企,例如江淮。

 

而他们在与新势力合作的代工模式里,也不再是单纯的代工模式,而是通过入股或者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试图获得更大的话语权。这一点就是当下汽车代工模式的升级:从名义上的OEM,逐渐转移成ODM。

 

以开头提到的麦格纳为例,此前以OEM为主,大众熟知的宝马X3、宝马MINI、奔驰G级都由这家企业生产。但参与OEM的传统车企并不多,麦格纳在专注于ODM之外可以选择“OEM和ODM两手抓”。随着近些年传统车企逐渐入局代工,麦格纳的优势已不再明显,在未来,单纯的OEM都会逐渐被ODM替代,麦格纳也会放弃OEM,更专注于ODM。

 

 

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之前多家汽车厂商不愿意与苹果公司合作呢?

 

以苹果一贯的经营理念来说,要掌控产品的绝对控制权,在苹果如此强势的品牌前,代工厂商的话语权较小,在谈判时争取的利益不多,正因与此,选择麦格纳这么一家不与传统车企竞争的“纯代工厂”,或许是苹果最好的选择。

 

结语

随着制造工艺和供应链的逐渐成熟,代工也正逐渐成为一家车企的硬实力之一,车企之间的斗争会从过去的产品质量向智能网联等方向转移。

 

在如今的代工模式之下,越来越多拥有研发实力的团队也有机会跨入到造车的领域,在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中,双方互惠互利,享受着技术和制造工艺带来的成果。

 

 

但不可否认,自建工厂依然是造车新势力的必然之路,代工与自建工厂本身就是可以并行的两条线路。

 

如果传统车企只是沦为纯粹的代工厂,最终还是会在行业洗牌中被淘汰出局。


关键字:车企  互联网企业  代工 引用地址:为互联网企业“代工”造车的都有谁?

上一篇:如何看待LG能源与SK创新的和解?
下一篇:华为与全球车企广泛合作,大量自动驾驶车明年将上市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3 00:53

代工华为麒麟处理器 国产14nm崛起:净利涨423%
按照以往的情况,Q1季度本应该是电子行业的淡季,尤其是遇冷的半导体行业,不过国内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逆袭了。Q1季度净利润6416.4万美元,大涨423%,14nm工艺贡献了1.3%的营收。 中芯国际今晚发布了Q1季度财报,当季营收9.05亿美元,同比大涨35.3%,环比增长7.8%,毛利率2.34亿美元,同比增长91.4%,环比增长17.1%,毛利率提升到了25.8%,增加了7.6个百分点,创造了最好记录。 利润方面,Q1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6416.4万美元,同比大涨423%,环比下滑了27.7%。 Q1季度中,中芯国际的产能利用率提升到了98.5%,产能等效8英寸晶圆总数140万片,同比增长了29.1%,环比增长
[手机便携]
台媒:晶圆代工又将全面涨价
据台媒工商时报报道,虽然电子产品供应链中的芯片长短料问题,造成出货延宕及终端需求降温,但晶圆代工产能供不应求情况将延续到2022年,在龙头台积电调涨2022年晶圆代工价格10~20%后,原本抱持观望态度的联电、力积电、世界先进等业者,近期已陆续通知客户将在2022年第一季再度调涨晶圆代工价格逾10%幅度,而且上半年产能已全部卖光,订单能见度看到下半年。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数位转型,在5G及高效能运算(HPC)的大趋势(mega trend)领军下,2021年全球半导体产能供不应求,但也造成电子生产链出现芯片长短料问题。为了确保晶圆代工产能,IDM厂及IC设计厂扩大下单争取更多投片量,包括联电、力积电、世界先进都在2021年陆续调
[半导体设计/制造]
中国全球扩张和国内规芯片市场机遇(下篇)
随中国车企全球扩张,汽车芯片企业将面临哪些机遇? 自2020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迅速增长,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超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汽车出口国。 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增长是中国汽车出口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车企海外扩张和投资,同时输出高质量工业水平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对打造世界级品牌至关重要。 预计到2025年,出口到五大核心海外市场产生的车规芯片体量将达230亿元。 中国汽车出口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销量角度分析:自2020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不断攀升。2022年超德国成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同比增长55.3%。2023年第一季度,超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其中NEV出口量的增长,是汽车整体
[汽车电子]
中国<font color='red'>车</font><font color='red'>企</font>全球扩张和国内<font color='red'>车</font>规芯片市场机遇(下篇)
直击东莞:“机器换人”的背后,是集体逃跑的工人
东莞,一直有“世界工厂”之称。在只有2500平方公里的面积上云集着五六万家制造加工企业,曾经的人力资源优势使得加工贸易在这片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从2014年开始,各种关于东莞代工企业的消息不断,中国代工产业正遭遇着转型困境。2015年12月,《经济半小时》的记者来到了东莞,对这里的制造业进行了调查。   订单减少,用工成本上升,东莞代工业遭遇寒流   2015年12月6号,一个星期天的下午,老刘坐在自家开的小卖店门口发起了呆。以往到了这个时间,正是大批工人休息外出采买的日子,可现在人却少得可怜。   老刘在自家开的小卖店门口发呆,以往是大批工人外出采买的时候,现在人却少得可怜。   小卖店老板老刘:
[嵌入式]
传台积电代工价不降反涨
IC设计业者表示,需求荣景已过,上下游急忙杀价以求快速降低库存,然而唯有台积电不动如山,虽面临十大客户砍单暴雷,产能利用率大崩跌危机,至今代工报价依旧坚挺,不给议价机会。 而随着上半年落底,下半年景气需求回升,近期再度传出台积电下半年或2024年将针对个别制程与客户订单回补贡献度再调涨。台积电则表示不回应市场传闻。 这已令客户陷入天人交战,好不容易库存清理告一段落,提前下单虽避免被涨,但需求若仍不振,损失恐扩大。 2022年第2季以来,PC、手机与TV等终端消费性电子产品需求急速反转,半导体与电子供应链措手不及,众库存爆仓冲击下,砍单效应于第2季中起向上扩及晶圆代工、封测、硅片等领域,众厂受影响时程不一,其中,联咏、
[半导体设计/制造]
今年Q1中国销量TOP10动力电池配套解析
在激烈价格战、电比油低、电池新技术导入、整车智能化迭代和海外市场拓展背景下,今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再次大增,多家新能源车企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其中,比亚迪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2.63万辆,同比增长13.44%;吉利汽车新能源车销量达14.41万辆,同比劲增约143%;问界、理想等新势力车企同期销量均突破8万辆。此外,广汽埃安、极氪、蔚来、哪吒、小鹏、岚图、深蓝销量也都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创下同期新高。 2024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TOP10车企 (注:数据来自各车企披露的数据,未披露车企未纳入统计)    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回暖,不断创新高,有望带动动力电池走出低谷,重回良性、健康发展主
[汽车电子]
今年Q1中国销量TOP10<font color='red'>车</font><font color='red'>企</font>动力电池配套解析
先进制程需求为晶圆代工业带来强劲成长动力
DIGITIMESResearch的最新报告指出,全球主要晶片供应商合计存货金额在经过2012年第四季与2013年第一季连续两季调节库存动作后,让库存压力获得部分纾解,但2013年上半在景气能见度提升、回补库存需求推动下,第二季与第三季全球主要晶片供应商合计存货金额再度攀升,在高阶智慧型手机出货不如预期、中国大陆经济成长力道趋缓等因素影响下,预估第四季部分晶片厂商将再次采取库存调节策略。 根据DIGITIMESResearch预期,2013年晶圆代工产业来自电脑应用市场需求将出现衰退,但在智慧型手机等可携式电子产品出货量大幅成长,进而带动来自通讯应用市场对先进制程需求快速攀升,不仅弥补电脑市场持平或衰退所造成对晶圆代工产业产值成
[半导体设计/制造]
自研芯片:戏开场了,就要“唱”下去
当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角逐愈发激烈,业内相对较少听闻车企自研芯片的相关进展。 似乎相对于加大研发投入来做智能驾驶等长远规划,不少车企更关心眼下如何加快发布新车以抢占市场份额,在汽车电气化赛道站稳脚跟。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家自诞生起便以“智能化”为“安身立命之本”的“新势力车企”——小鹏汽车,至今并未停止其向智能驾驶领域探索的脚步。 尤其今年以来,包括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在内的车企自研芯片流片成功,将业内视线又再次拉回车企自研芯片这一事件中。 也就是说,激烈的电气化竞争并未拖住车企智能化研发进展,目前来看,这些车企“精力”正盛。 攻下L4之前,先卷AI芯片“风暴” 中国车企自研芯片的原因有“自驱”,同时也有来自于
[汽车电子]
<font color='red'>车</font><font color='red'>企</font>自研芯片:戏开场了,就要“唱”下去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更多往期活动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