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芯片全自研,华米要走怎样的一条路?

发布者:悠闲时光最新更新时间:2021-07-22 来源: eefocus关键字:华米  AI芯片  智能可穿戴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要不是因为在合肥,我还以为是某伟达/某特尔/某歌的发布会。

 

一开场,CEO抱着巨大晶圆直接就这么上来了。这个大圆盘刻了4000颗我们自己产的芯片。

 

 

接下来一小时里是就更加迷惑,连发四枪,技术都很垂直。有芯片、有操作系统,有AI算法,还有MRI核磁共振设备。

 

如果再要说,这是一场表厂的发布会,我自己都不信。

 

“表厂”的发布会?

或许你已经猜到了,正是总部坐落在合肥的表厂——华米。

 

它以小米手环初露锋芒,之后凭借源源不绝的产品力,成为纽交所增速最快的可穿戴厂商代表。

 

芯片,已经成为华米的传统艺能。2018年,华米押注RISC-V架构,推出全球智能可穿戴领域里第一颗AI芯片——黄山1号,并于第二年实现量产。去年,在华米首个非产品发布会上,黄山2号芯片亮相。

 

作为此次发布会的首发——黄山2S芯片,名曰2S,但也不是2代的简单改良。

 

它采用双核RISC-V架构。其中大核系统可进行图形、UI操作等高负载计算,还集成FPU,支持浮点运算。而小核,则功耗很低,可以24小时处理传感器数据,实现全天的生物数据连续监测。

 

大核小核,分工明确,实现了算力和功耗之间的平衡。

 

相比上一代芯片,黄山2S的运算效能提升了18%,运行功耗则降低56%,休眠功耗降低达93%。

 

三年,三款芯片,实现从能用到好用的跃迁。华米的造芯工程,已经驶入快车道。

 

 

芯片之外,还有首次亮相的原生智能手表操作系统——Zepp OS。

 

作为另一个智能硬件行业难攻克的领域,华米之所以要做,同样也是因为用户需求和市场驱动。

 

当前市面上有两大主流操作系统。要么是基于手机系统魔改而来,但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说过于繁冗和复杂。

 

要么就是现成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更适用于工控设备以及普通IoT物联网产品,直接用在注重体验的智能手表上,有些水土不服。

 

因此华米要做OS,首先就有两点要求:轻盈和用户体验。

 

内存方面,Zepp OS系统底层基于FreeRTOS微内核开源代码,占用空间极小,系统包仅55MB,约为苹果watch OS的1/28。

 

续航上,Zepp OS运行功耗比之前使用的Amazfit OS降低了65%,从而保证7x24小时连续的健康数据监测。

 

对于开发者来说,Zepp OS上还配置了一款手表小程序框架——Zeus Mini-Program Framework,方便开发者以较低门槛开发小程序。

 

另外,系统内部还集成了150款表盘,包括了15款动态表盘,据介绍,后续还将开放图形化开发环境,个人用户也能投身进表盘设计当中来。

 

 

除了软硬件的亮相外,还有全新的AI算法——PumpBeats血压监测引擎。作为整个发布会呼声最高的一个功能,可直接解决当前刚需。

 

搭载这一引擎的智能手表,可实现30s一键测量血压,目前华米已经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展开临床实验,预计第四季度面世。

 

据2020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中国高血压病患者多达2.45亿,其中成年人患病率为23.2%;近年来,每年与高血压有关的死亡人数高达200万。

 

经过华米团队5年多攻关,这一引擎在无创、无袖带血压测量技术领域跨出了重要一步。

 

 

发布会最后,还展现了华米通过投资来推动的最新医疗领域探索——便携式MRI(核磁共振)设备,更是对应医疗痛点。

 

传统的医用MRI是个成本高昂、环境要求高的庞然大物,而且往往一机难求,患者需要提前很长时间预约。

 

而便携式MRI不光占地面积小,还不需要特殊的屏蔽房,相比于传统的高磁场MRI,即便是在信噪比相差300倍的情况下,便携式MRI也能在低场强下实现高质量成像。

 

 

无论黄山2S芯片、Zepp OS,还是PumpBeats血压监测引擎和便携式MRI(核磁共振)设备,华米种种发布动作已经昭示企业核心坚守:全域自研。

 

华米如何走上这条路?

早在2015年华米布局芯片开始就有了定数,只不过到现在随着技术成熟,这条路逐渐明晰起来。

 

简单八个字总结:全域自研、追求极致。

 

芯片是硬件的极致、操作系统是软件的极致,而对AI系统的追求则是算法的极致。

 

随着操作系统的亮相,华米已经打通了从芯片、算法到操作系统的全域自研。

 

实际上,这种从芯片、OS及算法全自研的路径,倒也并不陌生。比如苹果和华为。

 

苹果专为Apple Watch打造S5、S6 芯片以及Watch OS。

 

而华为则有麒麟A1芯片以及刚推出的鸿蒙系统。

 

 

这样做优势十分明显。软硬结合,用自己的芯片来适应自己的软件生态。

 

厂商的自主权很大,没有隐形的束缚,可以定制化产品功能,构成自己的产品力。

 

近年来,华米已经申请了超过100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就占据了其中一半。

 

技术上的极致,意味着华米研发投入的增长。

 

最近三年里,华米的平均研发投入每年达到了4.1 亿元。其中2020年,研发投入就达到了5.38亿元。

 

这样的投入,相当于一些新兴互联网公司及IoT智能硬件公司的2倍,甚至是3倍。

 

背负如此大的投入,在技术上追求极致,华米是怎么想的?

 

全域自研背后的考量

首先所谓知人论世,这种选择跟行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第一阶段,姑且称之为模式验证期。

 

时间拨回2013年,三星发布第一款智能手表Galaxy Gear,正式进军可穿戴领域。

 

但由于性能不好,受到了不少批评,因此也没有泛起太多浪花。

 

第二年,华为、苹果、小米集体入局,真正掀起国内智能穿戴浪潮。

 

2014年年初,华为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发布了智能手环TalkBand B1,打响了第一枪。

 

 

9月,苹果发布Apple Watch,之后保持一年一更的频率。而也是这一年,华米与小米携手,通过高性价比智能手环,成为爆款。

 

华米也由此一战成名,奠定江湖地位。

 

在此之前,智能可穿戴前景尚且存疑。但爆款一出,商业前景就毋庸置疑。

 

从2015到2020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由114.8亿元增长至632.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0.7%。

 

更重要的是,智能可穿戴被广泛看作是手机之后,消费电子领域的下一个增长点。

 

 

于是第二阶段——短快平复制期——也随之来临。

 

智能可穿戴的钱景和前景既然已经得到验证,又作为消费电子新的增长点,那新玩家涌入、巨头快速复制,就不可避免。

 

智能可穿戴复制起来其实简单直接,而且优点也显而易见——快出就能走量,走量后就能有规模化利润,快钱还是能赚的。

 

然而,短板或隐忧自然也再明显不过。

 

低价一时爽,但手机领域后来有谁靠低价还活着吗?拿来主义很好用,卡脖子断供的风险还不够直接吗?最后跟风同质化,永远只能活在“山寨”的影子里。

 

所以对于智能可穿戴厂商来说,或者消费电子公司而言,模式验证期和短平快复制期,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但如果要可持续经营、做大、做深、做长远,就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护城河。

 

比如电商行业的亚马逊和京东,也都有过前面的生长期,但后来决定他们走得更深更远的能力,是“忍辱负重”式的自建物流。

 

自建物流,无疑需要大投入,也会把整个公司和业务做重,跟科技互联网公司推崇的“轻资产”背道而驰。

 

但是正是自建物流,成了亚马逊和京东基业长青,提供更好更长尾服务的保障。

 

成为了真正能让企业可持续经营的护城河。

 

 

而对于当前的智能可穿戴行业,对于华米而言,全域自研芯片和系统,不正是“自建物流”吗?不正是打造面向长远的护城河吗?

 

实际上,如果回归公司目标,特别是上市公司面临的定期财报压力,全栈自研、做深做重,恐怕并不是一条简单的路。

 

但即便有这样的压力,华米仍然选择了自研系统和芯片,坚持难而正确的路,可见其雄心所向,也可见其追求长远的志向。

 

反过来从用户消费者角度而言,一家用行动证明会持续提供长远价值的消费电子公司,才是一家会被信赖的公司。

 

现如今,华米自然已是可穿戴领域的垂直冠军,但别忽略了,这条赛道上一同竞速的是苹果这样的全球巨头。

 

与苹果这样的公司竞争,只能如流水。不争一时先后,争的是滔滔不绝。

 

而唯有深入芯片和系统,才有资格和能力滔滔不绝。

 

从这个角度,华米之路,也就不再难看透。

 

如何评价华米之道?

回看华米种种动作。

 

从技术维度上看,华米所做的越来越「深」,从芯片、系统到消费品牌,如今自营品牌除了Amazfit之外,还有Zepp,上游还有相关代工业务。

 

形成技术闭环,固然能越来越突出华米的产品力,拔升品牌效应扩大受益。

 

 

那是否也就意味着华米要走一条封闭的路?

 

表面看是,细品之下,实则不是。

 

一方面,基于目前经营需求,华米需要将产品做到一定水准再对外开放。

 

在发布会上,黄汪就已经宣布会将芯片和操作系统,通过亿通科技开放给第三方。

 

产品通过实践验证阶段,为华米技术提供实打实的佐证,有利于打造行业内品牌信任,更利于整个行业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是从行业视角看,全域自研代表了华米深耕健康领域的决心。

 

之前已经提到,行业竞争加剧下,其他竞品陷入低价竞争、系统拿来主义、同质化功能等漩涡中,但健康穿戴领域仍有更多潜能藏在迷雾背后,尚未开发,这需要行业入局者潜心挖掘技术与人类需求的更多结合点。

 

在这件事上,华米要走自己的路。

 

这才能解释华米为什么既全域自研,又希望像智能门锁、智能车、扫地机器人等一些IoT合作伙伴参与进来,通过开放端口,最终连接整个生态。实际上,华米这次发布会的Zepp OS操作系统,就可以支持RISC-V整个生态体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能可穿戴只是表象,推动健康产业真正向前才是华米的价值所在。

 

过去无数行业故事早就昭示,一个行业或领域若想良性发展,如若只依靠系统跨界、营销打法远远不够,未来你我身上可穿戴健康设备长什么样?

 

需要华米,乃至更多探索行业可能性的企业参与进来。


关键字:华米  AI芯片  智能可穿戴 引用地址:系统芯片全自研,华米要走怎样的一条路?

上一篇:到2026年全球超过50%的家庭将拥有智能电视
下一篇:一季度苹果以59%的收益份额领跑平板电脑应用处理器市场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6 20:16

车规级AI芯片将引领汽车驶向超级计算机时代
第二届全球IC企业家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IC China 2019)在上海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开放发展 合作共赢”,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地平线作为在AI芯片领域的先锋创业企业受邀参加本届大会,于上周宣布量产了中国首款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征程二代的消息也在整个半导体行业内引起不小的震动,创始人兼CEO余凯也在会上向IC同行和产业相关人士们阐述了地平线就车规级AI芯片研发和落地的产业布局。 边缘计算 是应对终端数量激增和海量数据计算挑战的关键 余凯在演讲伊始提到,计算的变迁一直围绕着终端的变化,计算终端变迁将助力计算机发展史,迎来
[嵌入式]
车规级<font color='red'>AI</font><font color='red'>芯片</font>将引领汽车驶向超级计算机时代
爱芯元智荣获IIC“年度新锐初创IC设计公司”奖,并入选TOP10 AI芯片公司
爱芯元智荣获IIC“年度新锐初创IC设计公司”奖,并入选TOP10 AI芯片公司 中国 上海 2021年8月18日——昨日, 2022中国IC领袖峰会暨中国IC设计成就奖颁奖典礼成功举办,人工智能视觉芯片研发及基础算力平台公司“爱芯元智”出席峰会 。会上,围绕“20年,砥砺前行”峰会主题,半导体业界专家和企业领袖、中国电子和IC设计行业资深工程师、技术和供应链专业人士,以及企业高管们共同回顾了中国半导体产业20 年来的发展历程,并一齐探讨中国半导体下一个十年的发展之路。 爱芯元智凭借在AI视觉芯片赛道的强大自研实力和突出落地成果,荣获“2022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年度新锐初创IC设计公司”奖。 由AspenCor
[嵌入式]
爱芯元智荣获IIC“年度新锐初创IC设计公司”奖,并入选TOP10 <font color='red'>AI</font><font color='red'>芯片</font>公司
AI芯片想象力无限,英伟达会赢到最后吗
英伟达股价创历史新高,华尔街纷纷倒戈,现在开始唱买入了。AI芯片想象力无限,英伟达会赢到最后吗?下面就随嵌入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GPU AI芯片想象力无限,英伟达会赢到最后吗 GPU 最早是为生成基于多边形网络的计算机图形而设计的。在最近几年,由于近来计算机游戏和图形引擎领域的需求和复杂度需要,GPU 积累了强大的处理性能。英伟达是 GPU 领域的领军者,能生产有数千个内核的处理器,这些内核的设计工作效率可以达到 100%。实际上这些处理器也非常适用于运行神经网络和矩阵乘法方面的计算,因此GPU乘着深度学习的东风成为了目前最炙手可热的硬件解决方案。 FPGA AI芯片想象力无限,英伟达会赢到最后吗
[嵌入式]
无人车量产、云端AI芯片……百度AI成绩单你满意吗?
7月4日,百度的AI开发者大会在北京召开,不过今年李彦宏不在北京五环坐无人驾驶了,陆奇走了之后,百度AI开发者大会的担子就得他亲自上场挑着了。 在百度语音助手小度的主持下,李彦宏穿着统一的百度文化衫,颇为从容地走上了台,开始系统地为大家介绍了百度今年在AI上的成绩。 去年吹得牛已经兑现,百度无人巴士已经量产 李彦宏上来就提到了去年无人车的梗,然后调侃了一番造车不是造PPT,欲扬先抑后,他正式宣布百度和金龙客车合作的全球首款L4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阿波龙”已经量产,已经发往北京、广州、深圳、日本东京等地。从现场的视频来看,百度的Apollo无人车还是局限在小范围内的驾驶活动。 另外,百度还发布了一款载货的无人车“新石器”。 李彦
[机器人]
寒武纪发布第三代云端AI芯片思元370
11月3日,寒武纪发布第三代云端 AI 芯片思元 370、基于思元 370 的两款加速卡 MLU370-S4 和 MLU370-X4、全新升级的 Cambricon Neuware 软件栈。 ▲ 寒武纪第三代云端 AI 芯片思元 370 IT之家获悉,基于 7nm 制程工艺,思元 370 是寒武纪首款采用 chiplet(芯粒)技术的 AI 芯片,集成了 390 亿个晶体管,最大算力高达 256TOPS (INT8),是寒武纪第二代产品思元 270 算力的 2 倍。 凭借寒武纪最新智能芯片架构 MLUarch03,相较于峰值算力的提升,思元 370 实测性能表现更为优秀:以 ResNet-50 为例,MLU370-S4
[半导体设计/制造]
寒武纪发布第三代云端<font color='red'>AI</font><font color='red'>芯片</font>思元370
九天睿芯入选2023年度“中国AI芯片企业先锋榜”
9月15日上午九天睿芯在2023全球峰会上荣登 「 202 3 年度 中国 AI 芯片 先锋 企业 TOP30 」 榜单。 GRCS峰会由智一旗下芯东西联合智猩猩发起主办,将以「AI 大时代 逐鹿芯世界」为主题,汇聚了来自50+ 位AI 芯片领域覆盖产学研用的学术代表、商业领袖、技术专家与资深投资人,共探 AI 芯片的求新、求变、求索之径。 该榜单,基于核心技术实力、商用落地进展、团队建制情况、融资进度、市场前景空间、国产替代价值六大维度,遴选出在最具创新和实力强的中国AI芯片企业。 九天睿芯副总裁袁野在高能效AI芯片专场会上谈道,基于6T S的CIMD(纯数字存内计算)+CIMX(模数混合纯内计算)
[机器人]
AR领域风生水起,看智能可穿戴如何搭出最潮“科技范”
智能可穿戴设备在近两年来的发展似乎遭遇了瓶颈,采集和分析基本的数据已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可穿戴设备功能性提升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对可穿戴设备仅停留在提供步数计数,睡眠监测等基本功能,AR, VR等技术开始成为影响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行业角度来看,究竟什么样的可穿戴设备能够赢得消费者的心?面对更复杂更智能可穿戴设备,存储将扮演怎样的角色?近日,美光科技嵌入式产品事业部细分市场经理Harsha Nagaraju接受《电子产品世界》访问,就智能可穿戴产品在存储方面的技术诉求,以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技术正在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世界,让我们取得惊人成就。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将数字世界与真实世界融合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家用电子]
一年狂砸622亿元,AI芯片公司取得了哪些成绩?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 AI 领域的投资事件高达384起,投资总额已经超过622亿元人民币。“你们准备做 AI 芯片 吗?”成为很多 AI 公司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AI 芯片 作为最基础的一环,提前做好“攻城略池”的准备,也是为后续发展做好铺垫。有资料显示,我国也已经制定了发展半导体产业的目标,2016年, 芯片 国产率只有26.2%,到2025年,国产率将增加到七成。这意味着国内的半导体制造能力也要同步增加。 一年狂砸622亿元,AI芯片公司取得了哪些成绩?   而且相较之下,AI芯片研发上,目前国外的半导体巨头动作并不大,主要还是以收购和合作为主,以
[网络通信]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