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Type-C PD取电芯片LDR6328S介绍

发布者:SereneMelody最新更新时间:2023-07-21 来源: elecfans关键字:USB  Type-C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些年来强大的Type-c接口功能造就了Type-C接口的大量普及,随处可见消费者在使用支持Type-c接口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筋膜枪,蓝牙音箱等等。 那么像筋膜枪,蓝牙音箱,无人机,小风扇,电动牙刷,智能台灯等这样的用电器,想要支持Type-c PD的快充功能,就需要内置一颗USB Type-C PD取电(诱骗,诱电,SINK)芯片。


LDR6328S是一款兼容 USB PD、QC 和 AFC 协议的USB Type-C PD取电(诱骗,诱电,SINK)芯片,从支持 USB PD、QC 和 AFC 协议的适配器取电,然后供电给设备。比如可以配置适配器输出需要的功率,给筋膜枪,蓝牙音箱,无人机,小风扇,台灯等这样的用电器设备供电。

wKgaomSx-y2AXmpFAAMvqA1esJg828.png

LDR6328S是一款兼容USB PD、QC 和 AFC 协议的USB Type-C PD取电(诱骗,诱电,SINK)芯片,从支持 USB PD、QC 和 AFC 协议的适配器取电,然后供电给设备。比如可以配置适配器输出需要的功率,给筋膜枪,蓝牙音箱,无人机,小风扇,电动牙刷,智能台灯等这样的用电器设备供电。


关键字:USB  Type-C 引用地址:USB Type-C PD取电芯片LDR6328S介绍

上一篇:LM386简易音频功放电路图 基于LM386功放芯片的音乐播放器设计
下一篇:ASL/CS系列音视频转换方案芯片,Typec拓展坞方案芯片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1 11:36

有效防止USB Type-C接口被烧, TCPP01-M12让工程师为欧盟新规做好准备
TCPP01-M12芯片可以在受电模式(充电)下保护USB Type-CTM接口,防止过压冲击接口针脚,VBUS线最大耐压24V,CC线最大耐压6V,还具有静电放电防护等安全功能。TCPP代表了Type-C接口保护,同时TCPP01-M12可与内置 USB-C Power Delivery (UCPD)控制模块的STM32 MCU配套使用。因此,微控制器STM32G0、STM32G4、STM32L5 或 STM32U5均可以与TCPP01-M12搭配使用,并且比用大量的外部器件更划算。TCPP01-M12 的独到之处还在于,当接口没有连接任何设备时,其静态电流为零。 TCPP01-M12: 保护USB-C的热度
[模拟电子]
有效防止<font color='red'>USB</font> <font color='red'>Type-C</font>接口被烧, TCPP01-M12让工程师为欧盟新规做好准备
USB技术在情报指挥系统维修模拟器中的应用
1、工作原理   情报指挥系统维修模拟训练器属于分布式仿真系统,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各仿真节点由单体计算机和仿真单体组成,仿真网络采用局域网,主控机用于集中配置各单体参数,触摸屏用于模拟操作界面。因为USB总线具有结构简单、即插即用、低功耗、广泛的软硬件支持等优点,传输速度也从USB1.1协议支持的12Mbps 发展到了USB2.0协议支持的480Mbps,另外其星型拓扑结构能支持多达127个外设同时工作,所以本系统采用USB总线来实现单体计算机和仿真单体之间的控制和通信。 图1 系统框图 1.1          USB的枚举与重枚举   USB芯片具有软特性,外设可以利用USB接口从主机下载8051程
[嵌入式]
PD快充协议现货供应,JD6606S/JD6621支持单口/双口多功能快充协议
JD6621协议小板搭配AC-DC PWM两种接法: 1、使用JD6621芯片内部431基准: - VBUS/GND接同步整流输出正负端; - MPC为多口并联控制端,如单口应用,无需引出网络端口使用,但对地100K必接; - OPTO 光耦驱动脚,接光耦Cathode 脚(R5预设0Ω) - FBO 接反馈电阻取样输出电压;一般上拉100K固定,下拉30.9K可微调; (小板未预留取样电阻) 2、使用外部431/432参考接法: - OPTO不接; (Pin_IFB不接,及R4/C4不贴) - VBUS/GND/MPC接法同上; - FBO接外部431/432 Ref参考端(一般采样电阻放置AC-DC 大板上); 改变Rpdo
[嵌入式]
基于NS1021/1021E的车载USB技术
前言: USB接口基于标准化的传输协议,可以方便地实现设备间互联。USB 2.0标准最高支持480Mbps的传输速率。普通USB传输系统存在抗干扰性差和传输距离近的问题,对其应用场合带来了限制。本文以车载应用为例,提出车载USB传输方案,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作为与车载以太网并列的下一代车载数据传输方案。 图1给出了车载视频与数据传输的典型应用,中控主机连接前/后视摄像头、激光雷达、DSM、行车记录仪、USB Hub扩展等设备。其中主机与很多设备间需要传输多种数据类型,USB 2.0作为使用最广泛的接口,在电子设备中无所不在,使用USB 2.0协议进行车载数据传输具有天然的优势。USB 2.0支持480Mbps的传输速率且功耗
[汽车电子]
基于NS1021/1021E的车载<font color='red'>USB</font>技术
采用CH375的USB接口芯片实现机车智能测温系统的设计
引 言 本文来源于一机车智能测温项目(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在列车或其他重要电工场合,重要部件的温度变化是极需重视的安全参数,必须为其设计智能温度监测系统。当温度超标时,不但要能及时报警,还要实时记录并保存精确的时间、温度数据。通过对危险时刻及该时刻对应温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检出不安全因素发生的规律,以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在图1中,数据存储模块采用USB总线接口方式,主要是由于USB具有可“热插拔”的特性,使保存数据的操作更为简便。采用CH375作USB接口芯片,则是基于以下因素的考虑。 一般情况下,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处理USB存储设备的文件系统需要实现USB-HOST硬件接口数据交换层、传输协议层、SCSI/UFI
[单片机]
采用CH375的<font color='red'>USB</font>接口<font color='red'>芯片</font>实现机车智能测温系统的设计
STM32的USB多包数据传送
SMT32F103,根据例程 Custom_HID 修改,利用 EP1 以 EP_INTERRUPT 的方式发送包,原来的例程每次发送 2 个字节,现在修改后包的长度不超过 64 字节时发送是正常的,但当一个包长超过 64 字节时就发送失败,没有数据出来(程序没有死机),该改的地方都已经修改了,不知道哪个地方还没有改到位,谢谢! 现象就是超过63字节的包死活也发不出去,而且发送包的大小还与 CustomHID_ConfigDescriptor 里面的EP1 IN endpoint描述里包大小有关,没道理啊,其他的MCU这地方设置为8 照样发送 256B以上的包。 在 Custom_HID 例程上修改了如下代码: 1
[单片机]
基于DP108T高集成度的USB/YTPE-C音频芯片
DP108T是一种高集成度的USB/YTPE-C音频芯片。嵌入了所有必要的模拟模块,包括双DAC 和音频驱动、麦克风增益器 、PLL、稳压器和 USB 收发器。此外,音频音量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专门的 HID 兼容音量控制引脚来调节。 典型应用原理图: 产品特性: ·支持 USB2.0;TYPE-C; ·符合 USB 听觉设备类规范 3.0 版本; ·支持 USB 暂停/恢复模式和音量控制引脚的远程唤醒功能; ·扬声器模式(只有回放功能)或者耳机模式(回放+录音)有跳线引脚(jumper pin); ·耳机模式下,USB 音频功能拓扑结构(USB Audio Function Topology)有 2 个输入端 子,2 个输出
[嵌入式]
基于DP108T高集成度的<font color='red'>USB</font>/YTPE-C音频<font color='red'>芯片</font>
USB 3.1 C型新接口研发中:正插反插都行
    USB推广组织今天宣布,他们已经开始了下一代USB接口的研发工作,称之为“USB Type-C”。USB接口标准规范已经发展了很多代,目前最常见的当然还是USB 2.0,正在全面普及的是USB 3.0,还有已经搞定但尚未有产品的USB 3.1(带宽翻番至10Gbps),不过标准再多,每一代都可以分为Type-A、Type-B两种类型,并各自衍生出了Mini、Micro两种微型版本。 标准的Type-A是应用最广泛的,Micro-B则是智能手机和平板机目前的标配。 USB Type-C新接口本质上基于USB 3.1、USB 2.0标准规范,官方称“主要面向更轻薄、更纤细的设备,增强可用性,并为未来USB版本的性能增强铺好路”
[手机便携]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