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上岗的服务型机器人,百亿独角兽会出现吗?

发布者:科技火箭最新更新时间:2021-09-08 来源: 光锥智能作者: Lemontree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智能服务机器人行业,就是十五年前的互联网、十年前的移动互联网、五年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

文|罗宁

8月21日,特斯拉人工智能日上,一个戴着面罩、身穿黑色紧身衣模仿机器人跳舞的家伙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正当大家感到疑惑时,埃隆·马斯克揭开了Tesla Bot的神秘面纱,这位“钢铁侠”再一次发出了让人意外的大胆发言:

“这种高度约为5英尺8英寸的机器人将能够处理各种工作,比如用扳手将螺栓安装到汽车上,或者在商店里拣货,将人从危险、重复和无聊的任务解放。”

另外,马斯克还希望利用这台机器人解决劳动力短缺和机器人价格过于昂贵的现实问题。当然,对于这位目标致力于让人类移民火星的亿万富翁来说,机器人的存在并不是为了抢人类的饭碗,而是让机器人去做人类不愿意做的工作。

实际上,机器人的存在早已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领域机器人在多年发展之后,现阶段已实现工厂自动化,行业生态日趋成熟。而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近年来以石头科技、科沃斯为代表的家庭清洁服务机器人,以及高仙、云迹等代表的商用服务机器人,都在加速发展,服务型机器人的商业化之路越发让人期待。

而在近期,商用机器人赛道上,卡位细分赛道的社区服务型机器人,逐渐引起资本的关注,在商用特种机器人之外,这条赛道正在被逐渐发掘出巨大市场。在劳动力逐渐短缺的趋势下,社区清洁成为了社区服务中一大痛点,因此社区清洁服务机器人应运而生。

为什么清洁服务机器人可以持续火爆,并在国内诞生出两家市值700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社区为什么是下一个即将爆发的机器人场景?下一个百亿“独角兽”又会是谁?清洁服务机器人的进化之路

短短三十多年时间,家用清洁服务型机器人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从超声波到红外再到激光雷达的一系列技术升级,从半智能化走向智能化的过程中,这类产品真正做到的是代替人类完成清洁工作,而利用技术手段改变人类生活的做法也正是人们对于服务型机器人的期待。

从技术演进方向看,清洁服务型机器人代替人的前提是能更好完成“清洁”这个核心任务。从1985年日立公司的HCR-00到1999年伊莱克斯的三叶虫(Trilobite)机器人吸尘器,从2002年iRobot的Roomba到2010年Neato的Neato XV-11,扫地机器人完成了从过去的随机碰撞到现在的扫描建模智能清洁,这大大提升了清洁的效率和智能化程度。

(图片来自山西证券)

从吸尘、拖地再到扫拖一体并能自清洁,这类产品一步步减少了人的参与过程,实现了从“解放双手”到代替人的目的,不过在商用领域,扫拖一体技术仍未大面积普及,更多产品只定位于扫洗一体,在国内,麦岩智能开始切入扫拖一体型机器人,也带来了清洁服务型机器人在商业领域的新方向。

实际上资本市场对机器人领域的投资热情逐渐变高,不少拥有明显核心技术的公司或已验证可落地、应用场景明确的商业公司正受到追捧。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5月,国内机器人领域共完成81笔融资,其中有近40笔融资金额过亿,尤其服务于商用领域的自动扫地机器人,也在近两年受到大家关注。其中,“高仙机器人”在今年获得龙湖资本和蓝驰创投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之后估值达到30亿元人民币,另一家由科大讯飞、腾讯投资、联想创投等支持的商用服务机器人公司“云迹科技”估值也已达30亿元。

不同于家庭产品,商用领域的清洁型服务机器人一般按照场景进行区分,包括商业场景、办公场景、社区场景、以及其他特殊场景等。

但在目前的市场划分中,社区场景则处于空白阶段,市面上缺乏对应的产品。这也是由于社区场景涉及到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室内外场景、面对的清洁环境更加复杂,在操作清洁的过程中需要对复杂环境和突发事件更高的适应能力。

所以,是否会有面向未来社区智能服务机器人,能够将社区场景覆盖,并成功完成对空白市场的教育和普及?

麦岩智能要做的正是这件事,在《光锥智能》对麦岩智能CEO李宇浩的采访中,他曾多次提及左晖的一个观点:“第一要创造价值,不创造价值,获取结果没有什么意义,这就是正确的事。第二在选择路径的时候,要选难的路。往往选难的路,成功率其实更高。”

相比于欧美和日本早已成熟的社区和机器人市场,国内直到最近几年才依托逐渐成熟和商业化的低速自动驾驶技术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但发展速度已经逐渐赶超欧美等发达国家。根据山西证券智能扫地机器人研究报告,我国已经是吸尘器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国,扫地机器人技术含量提高,智能化也进一步加强,这意味着市场潜力空间巨大。这类机器人在技术层面有着类似的核心:

1,基于激光雷达、摄像头、红外等多种传感器形成的环境感知系统,结合SLAM以及深度学习技术,使机器人可以在封闭或半封闭环境中,完成自主运动控制;

2,人工智能算法的快速迭代升级,使机器人能够完成路径的智能规划、智能避障、识别不同区域以及自动返回等功能。

不过,在专注做社区智能清洁机器人的麦岩智能创始人李宇浩看来,面向社区的清洁服务机器人在过去这些年发展中存在着几个痛点,这导致市场还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

首先,价格太高。定价在8万元甚至10万元以上的产品居多,对于一些中小型社区来说不够友好;

其次,功能复杂且不够智能。一些产品将清洁、安防、快递整合在一起,但又会因此在功能上受到限制,表现不够智能;

最后,缺乏设计感。和面向C端销售的产品不同,B端产品几乎都是采用成本较低的模具设计,外观并没有融入对应的场景当中。

针对痛点问题,麦岩智能通过激光雷达+视觉的融合方案,实现在社区场景下L5级别的低速自动驾驶技术,通过高算力方案实现对复杂环境的自动识别和感知、与使用者的智能语音交互,这成为麦岩智能打开社区清洁服务型机器人的突破口。在蓝海中打造差异化

“目前我们正在面临保洁员供不应求的问题,雇佣成本相比原来更高但却很难雇到人,假如再过十年,这一波都能干活的叔叔阿姨们都退休之后,谁来干这些工作?”

曾经在融创文化担任高管,由于融创的房产背景,让李宇浩很早关注到这个问题。社区的现实的情况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选择的愈发多元化,目前已经开始出现了社区保洁人员的短缺问题。这类工作迟早会由机器人“接替”,社区服务类机器人这片蓝海充满可能,这直接促成了麦岩智能这家机器人公司的成立。

人社部最新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营销员、餐厅服务员、保安员、保洁员、市场营销专业人员位列前五,而保洁员早已长期霸榜多年,这是一份让人忧心忡忡的榜单,如今在国内,保洁员缺口有数十万人之多。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变化,人口红利正逐步消失,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变得越发突出。以清洁清洗为主要工作的保洁员,由于长期处于工资低、工作条件差、技术含量低等状态,用工压力越来越大,行业招工难、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季节性用工荒等问题早已屡见不鲜。

在中国,家用领域的工具型扫地机器人已经实现大范围普及,据中国家电网发布的《2021年扫地机器人市场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扫地机器人零售额94亿元,同比增长18%,零售量654万台,同比增长4.3%。

这意味着清洁服务品类机器人已经在C端完成了市场教育和产业链完善,对应的技术也日趋成熟,这为B端智能清洁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兴起带来了助推。

而另一方面,社区清洁的面积在不断扩大。银河证券估算,2019年末全国物业在管面积约302亿方,预计2020年末全国物业在管面积为330亿方,则存量无物业面积为163亿方,占比33%,当前在管面积远远未达市场天花板。

(图片来自浦软创投)

麦岩智能成立时间不长,但成立之初便将目光锁定在了社区服务机器人领域,短短一个月时间里,这支由融创高管、北航人工智能及机器人专家创建的团队便迅速完成从研发设计到交付测试的诸多环节,推出其首款清洁服务机器人“极光壹号”。

李宇浩表示,对家庭用户来说路径规划、清洁能力以及功耗控制是他们选购扫地机器人的核心指标。而对社区等商用场景,清洁服务型机器人还要在智能方向更进一步,目前已经推出的极光壹号便具备以下几点核心智能功能:

1. 根据使用场景自动清洗拖头,无需频繁返回基站

2. 沿边清洁距离最小1cm

3. 自动识别污渍程度,脏污过重时自动开启强力清扫模式;

4. 自动监测清洁质量,必要时重复清洁,确保不留瑕疵;

5. 可识别重要物品,并自助报警到物业后台处理;

6. 可联动电梯,自主乘梯,自主跨楼层作业;

7. 低电量自主返回基站,充电返回原地继续作业。

“我们目前正在做全环境可适配技术,机器人在AI决策时至少面临三种情况:第一,柜子、墙体这些地方机器人要贴过去清扫;第二,遇到拖鞋机器人要绕过去;第三,如果是身份证,机器人不仅要绕过去还要上报,这是我们现在开发的一个核心技术。”

李宇浩提到,这项技术正是让极光壹号能接替人的关键之一,“举例来说,它必须能识别身份证、钱包、手机这些东西并且智能判断。”也是麦岩智能找到的差异化方向。

“我们必须要做到的是,这台机器人可以完成85%以上人的工作,这就是麦岩智能建立壁垒的部分。”

极光壹号的目标是接替传统的社区清洁服务人员,通过一键式部署,能够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清洁消杀功能一体化,支持自助开门和跨楼层工作。据李宇浩介绍,在社区场景下,其清洁面积能达到数千平米,同时支持定制外观风格,以匹配客户楼宇调性。

做到这些功能依然不够,要想从市场中寻找差异化,定价是更直观的切入点。极光壹号的产品价格定位在5万元以内,以目前类似定位的行业对手来看,这样的价格对于整个商用清洁服务机器人市场来说都更具明显优势。

价格的差异化带来的是市场定位的不同。很显然,极光壹号在产品上追求的是功能纯粹,核心就是接替保洁员完成清洁,并且要考虑在社区更复杂场景下机器人的适应能力。

比如通过极光壹号配备的全功能基站,它可以实现自主充电、加水、排水、倒垃圾等操作,部署门槛低且容易改造,这会大幅度降低后期维护成本,而在李宇浩看来,这才是社区清洁服务的痛点。抓住“劳动力补充”的机会

牛津大学曾对2033年各个行业被替代的概率做过一个预测。提到相对基础性、重复性工作类型被智能科技替代率在65%-接近100%之间,保安和清洁工被替代率在66%。

如今,我们生活中的智能客服、咖啡机器人、智能服务员等正在代替人类完成客服、咖啡师、送餐员的工作,而在社区,随着安保机器人和智能清洁服务机器人的出现,保安以及清洁工也正在被替代。

根据人口普查报告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到18.7%,国民价值婚育观念改变、人力成本快速上涨等问题都在要求加快“机器换人”速度。另一方面,物联网、AI技术、云计算技术的日趋成熟,为服务型机器人进入消费端以及商用领域提供了可能。

“老龄化会带来剪刀差式的变化,也就是两个变化。一是劳动力的数量会下降,二是老人们还需要劳动力的照顾,而这会进一步加速劳动力的缺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因为人均寿命增加,这种趋势会进一步恶化。”

(图片来自浦软创投)

作为麦岩智能的总顾问,我国机器人领域的著名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教授认为细分领域的痛点推动了产品的发展,而关键在于创业公司对技术以及需求上的突破:“第一要有技术上的突破,第二要有需求上的突破,做好这两点是服务机器人成功的关键。”

正如李宇浩所说:“门槛足够高,而且市场天花板也足够高,在合作过程中我们才能构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体量规模。”

李宇浩认为,社区服务机器人的存在,正是为了解决机器换人时代下未来社区的种种问题:“如果从总体劳动力的角度来看,到2030年,劳动力人口下降3500万-4000万,补充市场达到1万6千亿左右。这其中,服务型即第三产业的占比在55%-60%,也就是说服务型机器人在补充市场上将会在2030年达到6000亿左右的规模。”

即便在当下,清洁服务领域的市场空间也并不小。根据青雁智库《商业清洁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商业清洁市场规模将达到488.2亿元。麦岩智能进入这一领域,同样看中的是未来市场的潜在增长空间,以及抓住机器换人时代的巨大机会,这在李宇浩看来是一个重要窗口期:

“智能服务机器人行业,就是十五年前的互联网、十年前的移动互联网、五年前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社区共创者

“机器人时代的社区是不是和现在长得一样?”

李宇浩过去一直不断思考这个问题,在他看来未来社区的变化必然会考虑到机器人,“就好像以前小区没有地下车库,车都在小区里,后来有了人车分流。以前的空调机都在外面放置,现在渐渐变成隐藏式。未来社区一定有专门的机器人通道,也会有机器和建筑之间的交互方式。”

巴菲特曾有一句著名的理论,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事情是发现很长的坡和很厚的雪。中国服务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增长速度极快,2013年-2017年,机器人吸尘器(即扫地机器人)的零售额由8亿元增长到56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62.66%,而从C端到B端,雪球正在成型。

对于已经走向成熟的清洁服务机器人领域来说,市场需求、相关产业链、未来趋势越来越清晰,将来,由人来维护的社区和机器人维护的社区成本必然会有差别,机器人的存在,将会是改变社区生态的一个过程,而面对这一过程,麦岩智能的极光壹号只是第一步。

(图片来自浦软创投)

参与未来社区共创,不仅仅需要的是一台清洁服务机器人,而是通过与社区合作,共同改造,将机器人产品自然融入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这方面来说,机器人需要在产品功能、形态、价格三者间寻找到完美的平衡点,而这正是麦岩智能下一步尝试的方向。

李宇浩告诉光锥智能,不仅是清洁服务机器人,麦岩智能面向社区的配送、巡更、康养领域的机器人产品也将陆续推出,并会尝试通过更多灵活方式和社区、公寓等进行合作,为其提供社区服务。在他看来,机器人的本质就在于服务,对于能够解放生产力、提高效率及提升服务质量的产品来说,价值越高,越容易得到市场拓展和快速发展机会。

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与安德鲁·麦卡菲在《第二次机器革命》一书中提到,伴随工业革命到来的第一次机器时代,机器取代并增加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如今正在迎来的第二次机器时代,机器将取代并增加人们的智慧,二者的区别在于智能。在技术的指数型增长、数字化、组合型创新推动下,智能的机器带来了替代人的新革命。

“受国家政策及人口红利的双重驱动,中国有望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实现突破,由跟随者成为领先者。”广证恒生行业分析师赵巧敏提到,“清洁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清晰,用户数量基础有保证,教育成本低”,因此成为最适合行业突围的应用场景。

“智能”真正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如何将其融入我们的生活,融入现实世界成为创业者们争相努力的方向。正如比尔盖茨在2019年的公开演讲时提到,面对未来十年,我们掌握的现有知识已不再够用,重要的是“在环境变量里寻找机会”并“回到本质去思考”。要看到当下以及未来社区变化的趋势,我们就必须看到机器人的重要价值,而要抓住未来社区变化带来的机会,我们就必须成为未来社区的共创者。

而对麦岩智能来说,选择未来社区智能服务机器人这一赛道,正是看中机器人的未来价值,而要将这条长期主义的路坚持下去,极致专注的技术投入和明确的目标缺一不可。这未必容易,然而却充满无限可能,这正如在采访中李宇浩所说:

“老孙(融创董事长孙宏斌)曾多次讲过,要‘想得明白、做得坚决’。在未来社区智能服务机器人这件事儿上,我们已经想的足够清晰,接下来就是全力以赴。”

引用地址:社区上岗的服务型机器人,百亿独角兽会出现吗?

上一篇:工业机器人步入景气周期!万亿级新赛道,佛山机器人抢先跑出
下一篇:从数字产业化到数据价值化,数字经济为RPA带来了什么?

小广播
最新机器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