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机器人在国内外都备受追捧 将会给仓库带来巨大的变化

发布者:量子心跳最新更新时间:2019-12-24 来源: 硅谷密探作者: Lemontree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双十一”和感恩节剁手的小伙伴们,是不是还在回味宝贝送到手上的那种爽爽的快乐?

其实,让我们快速收到宝贝的,可不只是快递小哥一人的功劳,忙碌在各大电商仓库里的仓储机器人们也是闪亮的幕后功臣。它们分拣货物、运输货物、甚至打包,为电商、物流业、制造业等带来了让人惊讶的革新。

近年来,仓储机器人在国内外都备受追捧。在 2012 年花 7.75 亿美金收购的 Kiva 仓储机器人是这个领域的先驱,迅速引来大量的追随与竞争者。在与 Kiva 竞争的诸多玩家里,2014 年创立于加州圣何塞的 Fetch Robocs 表现格外亮眼。

经过 5 年的成长,Fetch RoboTIcs 目前已和瑞士物流巨头瑞仕格 (Swisslog) 的 Carryck 机器人、美国老牌格林策巴赫 (Grenzebach) 的智能仓储机器人,德国的库卡 (kuka) 机器人共列仓储机器人第一梯队。

正因如此,2019 年7月底,Fetch RoboTIcs 顺利拿到了 4600 万美元的 C 轮融资,总融资额达到了 9400 万美元。软银则在 2015 年领投了其 2000 万美金的 A 轮融资。

Fetch RoboTIcs 的仓储机器人到底有何与众不同之处?Fetch Robotics 未来将与国内仓储机器人同台竞技?仓储机器人行业的未来趋势又将如何?

记者近日在圣何塞采访了 Fetch Robotics 的 COO 卡尔·舒沃特(Carl showalter),带您一探究竟。

只需 WiFi,3天让整套机器人上岗

卡尔介绍到,Fetch Robotics 从 2016 年就开始研究云端智能仓储机器人。“我们当时意识到,要让机器人能够自我导航和,能够通过云端来沟通和交流,所有仓储和其他内部物流环境的数据收集都应该通过云端进行”。

“如今我们能够在 72 小时里为客户安装好一套自动化仓储机器人,只需要提供 WiFi 即可。机器人在安装后第一天就可以开始工作,所有指令都可以在云端发出。而过去,整个安装过程需要花费 15 周乃至半年的时间”。

而且,一个机器人能够同时做多件不同的事情。“我们的机器人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完全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做事,早上完成任务 A,充电一小时,晚上去完成任务 B 。这也跟其他机器人技术大不相同,只需 10 到 15 分钟即可重置我们的机器人。其他机器人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进行更改,因为他们目前只能做一件事”。

除了依靠云端足够便捷和灵活外,卡尔介绍,Fetch Robotics 的第二个优势是整套出现,保障整个仓储领域的全流程的自动化,而不是仅仅只做货物搬运。

比如,在 Fetch 的仓储机器人“大家庭”里,有一个机械臂的 Fetch 机器人可以利用、图像处理和导航等技术,按照订单内容,把商品从货架上拿下来,放入另一款载货搬运机器人上。

载货搬运机器人Freight 500 能够搬运 500 公斤的有效载荷,Freight 1500 用于搬运托盘类的标准货箱,尺寸更大,能够搬运 1500 公斤的有效载荷。机器人的前端和后端都装配了,以及前置摄像头。

成套出现的全流程仓储机器人从成立之初就是 Fetch Robotics 的一大特色。2014 年 Fetch Robotics 成立时,很多仓储机器人初创公司都是 Kiva 的追随者,都从智能运货小车做起。但 Fetch Robotics 一开始就想做一整套的仓储机器人。

成立后的第二年,Fetch Robotics 就推出了两款“套装”机器人, “Fetch” 专注于从货架上取出物品,“Freight” 专门负责货物的运输,这个组合在刷新人们对仓储机器人认知的同时,也为 Fetch Robotics 拿到了 23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由软银领投。

在将一整套机器人搬上“云端”的 2 年多的时间里,卡尔直言,除了基于云端环境的系统研发和配置是一大挑战外,另一个核心的挑战是,如何设计整个机器人的动态工作流程。

“我们必须要设计机器人如何跟人类和其他物体一起安全的工作,这意味着我们的机器人需要具备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需要能够处理它们不曾预料的事情,能够自我导航。”

卡尔自豪的表示,“亚马逊的 Kiva 机器人只能跟机器人一起工作,当有大量物体的时候,机器人的效率很好,但不可避免的是,仍然有大量货物的搬运和处理需要靠人工。即便在亚马逊内部,这些机器人的效率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我们的机器人却能够跟人类一起工作,这意味着它们更加安全和灵敏”,这可以算是Fetch Robotics 的第三个特色,也是最大的“卖点”。

目前目前 Fetch Robotics 已经签约的客户遍布全球 19 个不同的国家,总数量约 60 多家,大多数都是制造业企业、或专注于制造业物流分发的企业等。其主营业务约 70% 还是在北美,另外约 10% 在欧洲,约 10% 在亚洲。

与此对应的是,Fetch Robotics 的整个团队人员数量从 2015 年的 18 人增加到了如今的 140 人,工程师团队增长到了 80 人,销售人员增长到了 20 人。

入华,与中国仓储机器人竞争?

对接下来的发展计划,卡尔表示,“我们目前非常擅长在美国设计和销售机器人,现在我们需要改良和提升‘基础设施’,以便更快更好的制造机器人,并能够将产品更多销售往欧洲和中国、日本,未来甚至尝试在海外进行机器人制造。”

这是否意味着 Fetch Robotics 要和中国的仓储机器人竞争?

对此,卡尔一方面谦虚的表示,“中国在仓储机器人市场领域已经非常领先,我们有许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且这些竞争对手也都非常厉害”。另一方面,卡尔也颇为骄傲的提到,“可能跟 Fetch 相比的区别是,很多中国的初创仓储机器人还需要有特定的运行轨道才行(是指从货到人的 AGV 智能仓储机器人,需要预定路径),而Fetch的AMR智能机器人可以实时的根据地理位置来自我导航。”

确实,如卡尔所言,中国国内众多仓储机器人企业都是 Kiva 的追随者。整个仓储机器人行业从 2015 年左右开始发展。目前比较成熟的仓储机器人也多是需要预定轨迹的 AGV 智能仓储机器人,具有自主感知和移动能力的 AMR 机器人国内成功的案例还比较少。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约有 50 余家仓储机器人公司,除了京东、阿里、苏宁等电商巨头外,Geek+(极智嘉)、快仓、海康机器人等新创科技企业也纷纷布局该领域,受到资本市场热捧,迅速成为国内仓储机器人第一梯队成员,另有艾瑞思机器人、马路创新、牧星智能为主的第二梯队竞争者正在脱颖而出。

小探认为,Fetch Robotics 的优势目前还是在研发上,其云驱动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对客户还是有很大吸引力。面对中国国内已然非常激烈的竞争格局,Fetch Robotic 选择非常谨慎的从研发优势切入。

卡尔透露,目前 Fetch Robotics 在中国有一个研发中心,尤其关注具有手臂的移动取物机器人。“我们正在和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机器人公司合作,共同研究如何做的更好。此外,我们也有客户正在尝试将 Fetch Robotics 机器人带入中国。”

卡尔也特别提到,投资者在销售渠道的构建等多方面给予了支持,尤其是软银作为最早的投资者,在亚洲市场的开拓方面给了公司许多帮助。

未来:仓库会发生巨大变化,机器人间的交流是关键

2019 年在 Netflix 上热议的《美国工厂》引发了人们对机器人取代人类工作的又一次讨论。对此,卡尔认为,作为机器人生产厂家,他们丝毫不担心自己的产品会取代人类的工作。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帮助原来的工人成为机器人操作专家,不再做危险和辛苦的工作,而是拥有一份更好的工作。

“Fetch Robotics 设计机器人的方式是,我们能够让没有技术背景,或者只有很少的技术背景的人也都能够轻松和安全的使用机器人。能够让机器的效率和人的智能更好的结合起来。我们从一开始设计的,就不是要取代人的机器,而是如何能够更快,更好的培训那些仓储领域的工人们,让他们变成机器人操控专家。现在,我们每次到一个新的工厂安装机器人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给当地工人3天的培训,之后,我们就会继续送去大量机器人,这些工厂根本不需要专门的工程师们来操纵机器人。”

对于仓储机器人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卡尔认为,首先,未来的仓库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仓库被设计出来。这种仓库更适合机器人与人类的共同协作,需要的工人会比现在的仓库少。更重要的是,这种未来的仓库会有巨大的灵活性和变化性,可以根据市场的动态变化而变身出不同的功能。毕竟,如果你只设计一个模板的仓库,在未来经济形式瞬息万变的情况下,这个仓库就很容易空置。

要适应这种仓库,未来的仓储机器人也必须要更智能。当环境变化时,机器人要能够第一时间识别。此外,也是最重要的是,机器人彼此之间能够相互交谈,能够共享信息和知识,以便更好地学习和学习。

引用地址:仓储机器人在国内外都备受追捧 将会给仓库带来巨大的变化

上一篇:传感器在机器人中的应用模式如何
下一篇:合肥机器人救援显身手 可运用于消防和公安等领域

小广播
最新机器人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