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信息社《全球智能制造发展指数报告(2017)》在常州发布,结果显示中国名列智能制造发展“先进型”国家行列,综合排名全球第 6位,预计今年全球将有 232 万台工业机器人被部署在工厂车间。
中国列第二梯队 为“先进型”
该报告筛选出22个样本国家,评价结果显示,美国、日本和德国名列第一梯队,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引领型”国家;英国、韩国、中国、瑞士、瑞典、法国、芬兰、加拿大和以色列名列第二梯队,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先进型”国家。
根据报告,全球排名前十国家中,欧美占据 7 个席位,亚洲占据 3 个席位。从发展格局来看,欧美传统制造业强国拥有较多技术与经验积累,转型升级难度较小,具备较强竞争实力;基于世界工厂时代的积累,亚洲等新兴经济体在智能制造方面也呈现出较大竞争优势。当前,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与发达国家的“重振制造业”政策形成共振,使得全球智能制造格局处于快速发展的动态平衡中。同时,“大物移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智能制造快速发展与突破提供了必要条件。
政、产、学、用、资五方面“非均衡”
记者发现,2017年指数评价结果与2016年相比变化程度较小,中经社首席研究员陈瀚哲表示,这表明全球智能制造发展梯队相对固定,形成了智能制造“引领型”与“先进型”国家稳定发展,“潜力型”与“基础型”国家努力追赶的局面。
根据报告,中国在全球智能制造发展指数中综合排名第 6位,与 2016 年相同,但各分项指标排名均有提升。其中,发展环境由 2016 年的第 3 位上升至第 2 位;要素支撑由第 13 位上升至第 11 位;发展基础由第4 位上升至第 2 位;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由第 10 位上升至第 9 位。从分项指标的基本数据看,中国智能制造仍存在一定“非均衡”特征,即政、产、学、用、资五方面中,政策与学术发展势头迅猛,产业、应用与资金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
政策体系基本 今年有望超100个试点示范项目落地
由此,旨在为业界及时提供专业化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的《2017-2018中国智能制造年度发展报告》同步发布,年报认为,2017年以来,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呈现新的特点与趋势。
我国智能制造政策体系基本成型,试点示范项目助推政策加速落地。2017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智能制造顶层设计基本完成。自2015年起,工信部每年启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2018年,遴选项目总数有望超过100个,试点示范项目有效助推智能制造相关政策加速落地。
232 万台工业机器人上岗 国产机器人加速崛起
核心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主要工业国竞逐机器智能领域。以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工业、等核心产业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相关预测显示,2018 年全球将有 232 万台工业机器人被部署在工厂车间。2023年全球3D打印市场价值达353.6亿美元。截至2017年末,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已经超过 150 个。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工业强国继续保持对智能制造的关注和投入,并开始发力机器智能、人机协作、工业互联等领域。
国产机器人加速崛起,系统解决方案市场生态初步形成。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13.1万台(套), 2018-2020年,国内机器人销量将分别为16万、19.5万和23.8万台。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如控制器、伺服等已经开始国产化,并出现汇川技术、埃斯顿等自主品牌。我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市场仍处起步阶段,但局部环节已有成熟案例,基本生态初步形成。当前我国具备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数量为500-600家,未来将有更多的传统解决方案商向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