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G PON 规模商用之路

发布者:Radiant777最新更新时间:2010-10-12 来源: 通信产业网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通信产业网讯】10月11日-15日,2010年中国国际通信信息展览会于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举行,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逾500家单位参展。本届展览会以“创新引领发展、融合成就未来”为主题,展示内容涵盖信息通信、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等诸多领域。

  通信展期间,通信产业网(报)组织了六场圆桌论坛。10月12日上午10:25点,第二场圆桌论坛开始,10G PON 规模商用之路。 

 

  嘉宾:中兴固网副总监 许志成

  烽火通信FTTX技术市场总监 彭磊

  EXFO中国区销售总监 曹峥

  UT斯达康高级副总裁 盛艳亚

  主持人:通信产业报(网)光通信主笔 于尚民

  于尚民: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第一场是10G PON圆桌论坛。我先介绍一下各位专家,中兴通讯固网副总裁许志成先生、第二位是UT斯达康高级副总裁盛艳亚女士,坐在正面右方是EXFO中国区销售总监中国区销售总监曹峥、烽火通信FTTX技术市场总监彭磊。

  今天研讨主题是10G PON的规模商用之路。四位专家是代表行业的主流公司,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大家知道,进入2010年10G PON迅猛加速,为什么大家能够保持这么高的热情?它可以给我们的网络投资带来哪些收益和好处?

  许志成:今年对宽带发展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非,今天有很多的政策出台,三网融合是一面,应该说对整个行业、宽带业是一个挑战,广大运营商都在考虑三网融合时代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竞争力核心的载体是宽带,宽带在这几年核心技术就是PON。在过去几年,运营商在EPON方面投入很大,也支撑了宽带用户体验高速的增长。今年随着技术的发展,10G PON进入非常关键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通过带宽能力的不断升级才能够支持三网融合业务的开展。

  盛艳亚:我非常同意许总的观点,今年一年三网融合大号角吹响以后,对整个电信业带宽带来很大的飞跃。尤其是视频业务可能是一个蓝海,可以给用户带来的更多更好的体验,可以随时随地随意来看TV,是的对电信网络开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说对电信网络带宽是一个颠覆的挑战,整个带宽的压力越来越大。现在抨击EPON相辅相成,给三网融合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两者之间会有一个巨大的推动和提升。谢谢。

  曹峥:刚才两位都讲得非常好,我觉得,今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年份,三网融合是一个主题,它带来的是用户可以有各式各样的资源从网上获得,不论是图象、数据使用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应用带来的必然是对于带宽的要求,带宽曾经是一个背景,我们如何更快速拓展这一部分对所有的运营商所有的产业链同仁都是非常热的话题。

  对于10G PON来说,是我们曾经探讨很久的话题,PON的应用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后来从EPON到去年GPON。我们如何充分利用的这样的资源,我相信10G PON到什么时候可以快速地使用,是我们运营商所期待。

  彭磊:业务和我们的技术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已经达成共识,我们在业务这块三网融合是一个大趋势,技术也是随着EPON、GPON的成熟,下一步进入实际的时代,今后我们还会进入WPON的时代。目前,我们所处的环境下,又是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运营商面临着一个PON的升级,同时10G PON可以带来的更长传输举例,带来更多的用户。相反,技术成本会更高,另一方面或许会是一个成本的保障。

  主持人:前面四位专家十分认同EPON向10G PON引进,我们可不可以迅速支撑起这个市场,我们的系统设备乃至测试设备请四位专家给予解答。谢谢。

  许志成:各位网友,首先我谈一下中兴的应用的看法。对于10G PON是凝产业链从运营商、设备商和很多企业凝聚的心血,我们客观看待这样一个技术的发展,必然要经过一个时期,这样的时期,从大家对技术的认同开始,逐步投入对整个产业链涉及到关键的技术点都提出了解决方案。到现在阶段从几个方面来看:

  一,国际标准。是2009年开始发布了。最终批复文件本身不会有太大的修订会在2011年一季度最终航标会定。中国的电信起标还在讨论当中。中国联动研究的比较早,在今年5-7月份举行了10G PON的测试,中国联动起标也在指定当中,中国移动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做了相关的测试。从标准角度来看,明年一季度从国际标准到国内的航标、起标都剧本了。

  商用进展来看,从小规模试点,到一定规模的商用再到大规模的商用,这个时间一般需要6个月到一年的时间。试点工作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属于小规模试点阶段,现在试点的解决在扩大,是属于扩大试点的阶段。

  下一步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阶段是整个产业链具备条件,最重要是运营商具体的安排。谢谢。

  主持人:谢谢许总。

  盛艳亚:我稍微补充一下,许总已经讲得非常全面了。10G PON整个产业分两个部分10GEPON/10G GPON从整个世界标准来看,国内不论从改进来说,也已经定下来,随着芯片厂商,设备厂商准备好没有,运营商到底想不想应用这个技术。今年到今年年底拉开部分芯片厂商都有10G PON投入成熟、大规模的起动。芯片应该是比较完善。目前,有七、八家厂商都在做,有一个问题,是价值供货做不起,价值比较高,做不长,毕竟这个技术没有大规模的使用起来,EPON/GPON的价格,比传统的10G PON更高,可能对运营商大规模使用刚刚开始会有一点点门槛,但是这一点并不可怕,同时供货周期也会改善起来。

  很多厂商中兴、UT也好,已经致力于跟我们芯片厂商做了很久的研究、实验,在这个方面,我们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需要运营商一声号召下来,大家都会全力号召,都已经准备好。把EPON的整个作用能够很好的发挥起来,不论是增加带宽还是整个容量抬高,更重要的是借助网络扁平好,甚至更好地控制它。同时,设备厂商也做了很多的努力,随着测试更加大的投入,能够是的网络课控、可管理,我觉得运营商应该会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曹峥:今天来的专家唯一我是从测试厂家来的。测试在产业链里是非常特别的一个部分,因为做测试我们会介入从芯片到系统研发到铺设网络维护等等,我们会很早介入很多方面的种类工作。对于PON来说,从它开始有,为PON做了很多的准备,从最早的EPON、GPON,甚至下一步的WPON,从测试里面,PON列里面分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毕竟是光纤的测试,没有任何一个媒介可以取代光纤。现在的测试方案,对于光纤本身,不论是10G PON还是EPON、GPON对于EXFO做了很多年,已经到了相对比较成熟的阶段,我们如何适应这个网络并不是问题。对于系统商,运营商也好,测试本身不会有太多的投入,会用一个比较经济的方式,为了10G PON会带来一个比较经济的状态。在光纤方面不是问题。

  不论是传输还是哪方面都不是技术难点。对于运营商来说,可能考虑的是投资,我怎么样在最小的投资里面达到最大的收益。我们如何用一种自动的方式,能够帮助运营商去可控、可管他的方式。我相信,在10G PON这样大的带宽、光纤链路在下面,之前行业同仁一直在探讨如何可控、可关,怎么样用一种完善的方式,能够把测试的部分集成到系统里面去。作为测试厂商我们如何帮助运营商、系统商能够把产业做得更有效率。

  接下来,未来在技术方面,还有很多的探讨。特别是是对测试厂商特别希望与系统厂商一同配合,如果把网络做得真正可控、可管,而且是高效率的往来。

  彭磊:这两年,我们有10G PON成熟的阶段,09-11年比较成熟的时期。随着光模块的成熟,包括测试方面的成熟,到了今年2010年下半年芯片的成熟,接下来是运营商试点的成熟,以及明年的相关业务的高带宽对于我们业务高要求的成熟,可以带动产业链非常发展。

  10G PON和以前EPON/GPON比较来看,很多方面是可以借鉴,成熟演进过程要比EPON要段。04年开始做EPON一直到08年才算基本成熟下来。因为运营商面临的问题是相关模块、业务开展、管理都需要重新探讨。我们的网络运营管理、业务开展包括平台的融合,把现有EPON10G PON融合,这些工作可以同时进行,这些因素可会导致各方面的在统一时间成熟,如果好,可以在明年下半年在芯片发布以后,运营商开始测试试点,小规模应用,在明年年底会看见实际的项目。所以,成熟的过程,速度应该是会非常快的。

  盛艳亚:我再补充一点。今年6月份,世界的标准也出来了,总体感到整体产业链要比EPON成熟很。10GGPON会比10G EPON成熟很多。我相信,很多的致力于发展,从中国目前来讲,甚至世界也会是这样。谢谢。

  主持人:其他专家有没有对10G EPON什么看法?

  许志成: 刚才大家谈到10G GPON 它的发展是水到渠成的,前面ODN部署,从相关的管理,是网络建设思路的革命性的变革。在这个基础上如何保证网络是可控、可为、可管的,一开始05年是不太完善,到08逐步完善, 10G EPON逐步完善五。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GPON的发展标准也非常的完备,在过去几年进展的非常快,包括欧美已经有一定使用的规模。 10G GPON也要继承和发展要比10G EPON 应用的经验,经验比EPON的经验要少,但是它也可以借鉴 EPON的成果,比如物理层面,测试层面。它借鉴 10G EPON的成果是一个缩短发展周期。这个周期,比如原来有2-3年时间上的差异。目前看来,标准的也是比预期提前发布,后面它的技术也借鉴了10G PON的物理层的技术,武力层基本确定。从这个方面,从器件到整个 10G EPON的业务角度来看,大概要比10G GPON晚1-2年时间,也是业内很多专家的共识。

  曹峥:我觉得两位老总体的是把整个产业描述的很清楚。确实从用户量来说,1 EPON量大,大过 GPON,涉及到为什么GPON稍微滞后一点,涉及到成本、投入。在铺设过程过会发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你的物理变化非常类似,我们从中汲取了很多的经验,GPON如何快速跨越障碍,能够快速发展。

  目前来说,EPON会早于GPON各个方面,GPON也在仅仅跟随。本身测试角度来讲,在两种PON来说,测试本质没有太大的区别。在前期EPON遇到的障碍,可能GPON会快速跟进,也是产业链的转化。

  彭磊:在国内情况与国外不一样,国内网络是以EPON为主,运营商角度来讲会考虑现有的投资,也就是说,如何和现有网络进行兼容和平滑升级,这样的情况,会GPON成为后期网络替换升级的首选。

  从用户角度来讲,他不关心EPON、GPON只要有很好的安全机制,就会非常满意。主要是运营商这部分会考虑投资。厂家这部分,不论是EPON/GPON都会做更大的投入。

  主持人:谢谢彭总。2010年从国家起动三网融合之后,大大带动了PON的网络的发展,请四位10G PON的发展趋势?

  许志成:在这两年,我们国内的宽带用户净增量基本在接近二千万左右,中国电信新增宽带用户量1100万 ,联通980万。今年在过去的前三季度,电信、联通都在900万左右。全面超过一千万没有问题。国内宽带用户竞争量保持在两千万是这样的优势。明年趋势不会改变。用户净增量,年底大于1.2亿总量。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宽带的普及率还不到10%。欧美国家一般在20-30%。咱们国家宽带用户数没有达到3个亿的时候都是一个高速增长量,应该在2000万到2500万。这样大的一个增量,对运营商来说是非常大的机遇,包括三网融合中国移动也有自己的计划和想法。可能会加大投入。中国电动要保持领先地位,在宽带这部分也会加大投入。我们也会把宽带作为核心竞争力。明年PON发展的规模不会低于2010年,甚至会更大。尤其是三网融合是加速了进程。2011年是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带宽的能力要求,把原来到2013甚至到2015年的要求提升到2012年底,三网融合带来的用户需求的变化,带来竞争环境的变化最终给中国网民、普通的消费者中国的宽带网速不再是去年的1.7兆,日本有10兆,韩国20兆,中国网民在两年以后我们也可以享受20兆的带宽。

  盛艳亚:我非常同意许总的观点。从整个世界潮流来看,亚太区对整个PON发展有目共睹。中国这几年的发展不光是从整个世界地位,从通信来讲,尤其是EPON宽带进入的这部分,大家感到蛮惊讶,明显2000万新增用户的发展,没有那个国家可以比拟。但是毕竟我们当年的底子比较薄,只有10%的用户是宽带用户,与日本、韩国宽带用户来讲,他们是50%以上的。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去走。就像许总讲得那样,一方面中国要走在世界前列,要是的我们的宽带用户比例能够跟其他的国家媲美。可能明年、后年还会把这个势头提上去,尤其三网融合来了之后,以前是电信、联通在做,现在移动也在做,现在加大光纤贷款,整个四个运营商加在一起,整个宽带的用户数我个人认为会超过二千以上。

  同时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1.7兆,说实话不高,但是跟从前比较可能会很高,但是我们如果把三网融合做到,高请一定要做好,是对电信网络的最大的挑战,电信挑战重点就是贷款。如果三台电视机同时看就是3兆。现在大家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往100兆的每位家庭来发展。所以,这给整个宽带介入,尤其是PON的技术带来的机遇,三网融合是一个相辅相成的一个很好的实际。

  曹峥:其实,大家对于2011年的PON的市场充满信心。刚才,两位老总提到,中国宽带的发展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第一,中国宽带用户数增加,第二,潜力。我们只有10%,看到市场是看到未来的潜力,如果相信达到50%是什么样的量?是没有现在的国家可以比拟。今天我们朝向三网融合的号角。明年是2011年会推动,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同时也是质量的增加,用户数出了带宽更关注服务质量好不好。这是对客户的一个成熟度。以前客户是针对有没有,未来是针对好或不好,未来会是100兆的带宽。所以,未来是非常有潜力的一年,寄希望,未来中国的带宽会有一个更快速的发展。

  彭磊:业界工人的必然,我们以前学欧美,现在学我们,无论是建设量,包括自主化的开通、管控、维护以及业务的融合模式,我们以后都比国外的国家做得完善的多,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业务的发展,现在说三网融合再以后会有更多的业务融合,不止是三网融合像手机终端都会投入到我们的PON里面来,是高带宽的一个保障,全业务的支撑,机械化的调度,稳定性的一个保障,安全性的一个管理等等,会成为一个发展的趋势。所以,明年EPON网络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主持人:谢谢彭总。刚才四位专家阐述了10G PON良好的前景。再次感谢你们的精彩演讲。谢谢。

引用地址:10G PON 规模商用之路

上一篇:华为力证DSL未死,光纤进攻下仍持续增长
下一篇:谷歌将首度测试超高速光纤网络 速率达每秒1GB

小广播
最新网络通信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