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直扩通信终端设计与仿真

发布者:peon1989最新更新时间:2011-02-11 来源: 维库网关键字:无线电  仿真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0  引 言

  直接序列扩频通信是扩频通信技术中的一种, 具有抗干扰、抗多径衰落、抗阻塞能力强, 以及频谱利用率高、保密性好、截获率低、易于组网、进行高精度测距等诸多优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直扩系统的设计方案。给出了各项设计参数指标, 并对所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 验证。

  1  系统基本结构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直扩通信终端采用对中频进行数字化采样, 由软件编程实现信号的扩频、调制、解扩、解调等数字信号处理。本文重点介绍直扩通信终端的中频数字处理的具体实现方案。直扩通信终端的结构框图如图1 所示。

  信号发射时, 信息经过信源、信道编码后, 与扩频伪码进行相乘扩频。为了使扩频后的基带信号与后面的DAC 的转换速率相匹配, 在正交调制之前必须通过内插把低速率的扩频基带信号提升到DAC 的转换速率上。内插后的数据通过成形滤波器, 以消除码间干扰和高频镜像干扰, 内插滤波后的扩频基带信号与载波相乘实现数字调制, 之后通过高速DAC 转换成中频模拟信号。

  信号接收时, 中频模拟信号经过高速ADC 采样后, 与本地载波相乘进行正交下变频至零中频, 经抽取滤波后, 送入伪码同步环进行伪码捕获跟踪。伪码同步后, 再经过信号解扩解调以及相应的信道和信源解
码。


图1 直扩通信终端结构框图。

  2  系统参数设计

  直扩通信终端参数约束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 1) 信息数据的传输速率: 由于该直扩通信终端主要用于低速率数据通信以及语音通信, 而且目前语音编码( 如CELP、AMBE 编码) 后的数据速率一般为2! 4 Kb/ s, 4 Kb/ s, 4! 8 Kb/ s, 8 Kb/ s, 9! 6 Kb/ s。因而在信息速率的选择上设定信息速率为8 Kb/ s, 信道编码采用码率为1/ 2 的卷积编码。因此待扩频的数据速率为16 Kb/ s。

  ( 2)扩频伪码类型以及阶数: 由于所设计直扩通信终端目前完成的是点对点的通信, 因而为了简便起见,在直扩通信终端中采用m 序列作为扩频伪码。若m 序列的长度太长, 则不仅增长了接收机的捕获时间还增加了接收机结构的复杂性。若m 序列长度太短, 则中频数字化直扩通信终端的抗干扰能力减弱。因而采用折中方式, 采用11 阶的m 序列作为中频数字化直扩通信终端的扩频伪码 。

  ( 3) 扩频处理增益: 扩频增益是直扩通信的一个重要参数, 反映了系统抗干扰能力的强弱, 是对信噪比改善程度的度量, 其定义为接收机输出信噪功率比与接收机的输入信噪功率比之比, 即:


  其中: B RF 为扩频后的带宽; Bb 为基带数据带宽; Rc 为扩频后的伪码速率; Rb 为基带数据速率。在本设计中,为了提高频带利用率, 考虑到所允许的最大带宽, 这里设计伪码的速率为4. 096 Mb/ s。因而, 可以得到中频数字化直扩通信终端的处理增益为24 dB。

  ( 4) 数字调制方式和中频载频: 由于DPSK 信号采用带判决反馈结构的叉积鉴频环不仅可以消除频偏, 而且还可以进行差分解调, 从而不需要载波的相位同步, 简化了接收机的电路设计。因而采用DPSK 作为中频数字化直扩通信终端的数字调制方式。

  在中频载频的选择上, 采用21.4 MHz为中频数字化直扩通信终端的中频载频。

  ( 5) 伪码同步电路: 对于伪码捕获电路框架, 采用非相干串行捕获法。其中的积分清洗滤波器可用累加器或者匹配滤波器来代替。由于直扩通信终端采用先解扩后解调, 在解扩之前无法得到精确的载波相位和载频, 因此伪码跟踪电路采用非相干超前延时锁相环。

  3  仿真结果

  由于伪码速率为4.096 Mb/ s, 故由采样定理可知至少需8.192 MHz 的采样频率对伪码采样, 考虑到伪码跟踪电路延迟超前锁相环的方便设计, 采用16.384 MHz的采样速率对伪码进行采样, 即一个伪码采四点。因而信息信号经扩频后得到的基带扩频信号速率为16.384 Mb/ s, 而DAC 转换速率设定为81.92 Mb/ s,所以为匹配数据速率需要对基带扩频信号进行内插, 内插因子为81. 92/ 16. 384= 5。接收过程为发送过程的反过程, 抽取因子等于内插因子也为5。

  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 消除码间干扰, 需要使用成形滤波器对扩频后的码片进行成形滤波。在中频数字化直扩通信终端设计中为了节省电路资源, 把成形滤波器设计为既起码片成形作用, 又起内插滤波作用。为了降低滤波器的数据吞吐率, 这里采用多项滤波结构。基带扩频信号在内插了5 倍后, 速率达到了81. 92 Mb/ s,因而滤波器的采样频率为81.92 MHz。由于采用DBPSK调制, 伪码速率为4.096 Mb/ s, 因调制后的信号3 dB 带宽为4.096 MHz, 因此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只要为2. 048 MHz 即可, 但为了能较好地滤出信号频率,在中频数字化直扩通信终端中, 设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4.096 MHz, 从而既满足了内插滤波的要求又满足了码片成形的要求。由于收发过程中都使用了成形滤波器, 所以成形滤波器采用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

  根据所设定的参数, 进行了直扩通信终端的扩频调制仿真, 发射部分Matlab 仿真结果如图2 所示。


图2 直扩通信终端扩频调制仿真

  由图2 可知, 信息数据经过扩频之后, 其频谱在整个频段中得到了扩展, 再与载频为21. 4 MHz 的载波相乘实现数据的上变频( 即DPSK 调制) 。

  在接收端, 信号经过下变频、抽取后, 采用串行捕获方法, 伪码捕获同步后, 便可进行信号的解扩工作, 解扩后的仿真波形如图3 所示。


图3  伪码解扩后信号波形。

  由图3 可以看出, 信号经过相关解扩处理后, 有用信号被解扩, 其功率谱集中于信息带宽内。而无用信号通过相关器后, 频谱虽然大大的展宽了, 但信号在整个频带内的能量不变。

  解扩后的信号经过低通滤波, 信息解调后得到如图4所示。接收到的扩频信号经过正交下变频、抽取滤波、伪码同步、低通滤波和信息解调后得到的信息数据与所发送的信息数据完全一样。


图4 解调出来的信息。

  4  结 语

  主要讨论了扩频通信中的直扩通信系统的软件无线电实现结构及其参数设计, 包括扩频伪码类型、扩频增益、中频选取、伪码同步电路等, 并用Mat lab仿真了该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方案的可行性。

  同时表明该设计方案具有体积小, 灵活性好,低功耗, 扩展性强等优点。


关键字:无线电  仿真 引用地址:基于软件无线电的直扩通信终端设计与仿真

上一篇:双层宽频微带天线的设计
下一篇:SLOC方案实现同轴电缆传送IP视频信号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7 16:13

Multisim仿真软件在发动机电控设计中的应用
  在电子电路设计的初级阶段,电子工程师为了验证电路的功能,往往是焊接一块试验板或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然后通过测试仪器进行分析和判断。这种方法耗资耗时耗力,而且还受到硬件设备的制约,测量精度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分析和仿真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加拿大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公司在成功推出EWB(Electronics Workbench),Multisim2001的基础上,于2003年5月发布了Multisim7.0仿真软件,为电路功能的全面验证及优化提供了快捷、高效的手段。 一、Multisim 7.0的功能特点    Multisim7.0是一个虚拟实验室,为使用
[汽车电子]
Multisim<font color='red'>仿真</font>软件在发动机电控设计中的应用
微处理器与VRM接口的仿真模型
  为了研究元件、线路的寄生参数对VRM瞬态特性的影响,首先要建立-个仿真模型。图1所示为Intel公司Pentium Pro微处理器与VRM接口的仿真模型与瞬态电流的仿真波形。   VRM的输出端有滤波(Bulk)电容CB,解耦电容CD,还有封装(Pakaging)电容CP,各电 容都有相应的ESR和ESL,另外,还要考虑各个电容之间的连接线寄生电阻(如0.5 mΩ)和寄生电感(如0.6 nH)。Cdie为芯片电容iB、iD、iP分别为滤波电容、解耦电容和封装电容输出各支路(即连接线)中的电流。   图1 Pentium Pro 微处理器与VRM接口的仿真模型与瞬态电流的仿真波形   微处理器作为VRM的负载,可
[嵌入式]
美国无线电公司是如何错失液晶显示屏的?
1967年9月,理查德.克莱恩(Richard Klein)和他的老板劳伦斯.默里(Lawrence Murray)前往美国无线电公司(RCA)位于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的研究中心。克莱恩在萨默维尔镇附近的该公司的半导体业务部担任助理工程师,由于负责发光二极管方面的工作,他需要与普林斯顿的固态物理研究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因此对他而言,这趟旅行可谓驾轻就熟。然而,默里却保证这次普林斯顿之旅要让他看到一些新鲜玩意儿。 果不其然,克莱恩和默里一抵达普林斯顿就立即被带到一个房间,就在这里,电气工程师乔治.海尔迈耶(George Heilmeier)向他们展示了一款看似普通的连接电源的玻璃板。随着海尔迈耶打开开关,一幅熟悉的黑白画面突然出现在这
[电源管理]
美国<font color='red'>无线电</font>公司是如何错失液晶显示屏的?
分享一个51单片机交通信号灯仿真电路图
这是一个很好看的交通灯仿真电路图 第一次为一个漂亮的仿真电路图感到惊讶,大家欣赏: 一个很用心的仿真电路 由于工作原因我自己很多年都没用51单片机做项目开发了,但因为写文章的缘故前面有初学者问能否分享一下例程做参考,所以就在网上找了一些仿真例程来,偶尔看到合适的工程功能确认没问题就拿出来分享给初学者做参考。 这个仿真电路图整体来说作者是非常用心了,把一个简单的仿真电路打扮得这么漂亮,也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实属不易,不管怎样还是非常感谢原作者分享如此漂亮的电路图,看了作者的程序也确实写得很规范,肯定不是出自初学者之手,程序值得新手参考借鉴,代码贴后面了,各位自行复制。交通灯是一般课程训练中比较常见的工程,希望初学者可以合理利用
[单片机]
分享一个51单片机交通信号灯<font color='red'>仿真</font>电路图
基于动力学仿真的电驱减速箱NVH性能优化方案
针对某新能源MPV电驱减速箱NVH问题,建立减速箱齿轴系多体动力学及壳体结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进行约束模态及轴承内载工况下共振频率带内壳体谐响应分析。初始方案仿真结果与NVH台架验证试验相比:共振频率相对误差-7.21%,振动速度幅值最大相对误差10.53%,仿真建模合理且结果指向性明显。 近年来电动汽车快速发展,对包含驱动电机、控制器及减速箱的电驱总成振动噪声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本身内部含有动力源的箱式动力结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工况的频繁改变,柔性较大的构件可能产生振动。电驱总成工作过程中,特定的驱动电机定、转子结构产生阶次扭矩脉动,通过齿轮轴及轴承传递到减速箱壳体,引起壳体振动,对外辐射出噪声,严重影响整车品质及用户
[嵌入式]
基于动力学<font color='red'>仿真</font>的电驱减速箱NVH性能优化方案
是德科技为 TCL 通讯提供 5G 网络仿真解决方案
是德科技日前宣布其 5G 网络仿真解决方案成功入选 TCL 通讯项目,帮助其验证 5G 新空口(NR)设计。是德科技是一家领先的技术公司,致力于帮助企业、服务提供商和政府客户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TCL 通讯全称TCL 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移动终端制造商和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TCL 通讯拥有包括 TCL、阿尔卡特和黑莓品牌的多品牌产品组合。该公司选择了是德科技产品来加速其 5G NR 设备的开发和测试,这些设备包括 5G 智能手机、5G USB 数据终端,5G+8K QLED 电视机和 5G 客户端设备(CPE)。是德科技的 5G 网络仿真解决方案支持 TCL 通讯按照 3GPP 5G NR 标准验
[网络通信]
日本软银将开发可变形仿真机器人,2017年完成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软银集团11日宣布,其子公司等将开发人能够乘坐并操作的仿真机器人。将设计成能够变形成车的机器人,力争2017年内完成。仿真机器人活跃在动漫、电影等虚拟世界,软银此举使其向现实迈近了一步。   据报道,该机器人名为“J-deiRIDE”,因人气动漫《机动战士高达》等的设计而闻名的大河原邦男将提供合作。这款机器人一般人也能简单操作,将在主题公园或各种活动中亮相。      根据设计,仿真机器人全长3.7米、重900公斤、行进时速为5公里。可在10秒内变身成车型,行驶时速最高达60公里。机器人由锂电池驱动,身体使用铝合金等制作。   软银集团的子公司Asratec开发控制系统,研发制造机器人的企
[机器人]
X-FAB宣布采用Cadence EMX Solver电磁仿真技术,加速创新通信和车用射频设计
X-FAB宣布采用Cadence EMX Solver电磁仿真技术,加速创新通信和车用射频设计 中国北京,2022年5月25日——全球公认的卓越的 模拟/混合信号晶圆代工厂X-FAB Silicon Foundries(“X-FAB”) 今日宣布,与EDA软件领先供应商 Cadence Design Systems, Inc. 在电磁(EM)仿真领域携手展开合作。Cadence® EMX® Planar 3D Solver现已成功集成至X-FAB的RFIC工艺流程中,从而使X-FAB当前及未来的RF平台获益。现已证明,借助EMX Solver对X-FAB参考设计中的低噪声放大器、射频开关、滤波器和无源元件进行验证,可以在极短的
[半导体设计/制造]
X-FAB宣布采用Cadence EMX Solver电磁<font color='red'>仿真</font>技术,加速创新通信和车用射频设计
小广播
最新网络通信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