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明高导热超柔性石墨烯膜

发布者:blq0681最新更新时间:2017-06-07 关键字:石墨烯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团队研发出一种高导热超柔性石墨烯组装膜,导热率接近理想单层石墨烯导热率的40%,可反复折叠6000次、弯曲十万次,有望应用在电子元件导热、新一代柔性电子器件及航空航天等领域。这一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杂志。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据新华社6月6日报道,现有的宏观材料中,高导热和高柔性是一对矛盾,往往难以兼得。石墨烯材料的出现虽然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但此前并没有研究团队能实现突破。

  高超团队创造性地提出“大片微褶皱”的材料制备方法:首先将大片单层石墨烯互相交叠,经高温热处理后,材料中的含氧基团释放出气体,在材料内部形成微气囊,最后降温并用机械辊压成膜,令气囊的气体排出形成微褶皱。

  在外力作用下,石墨烯膜上的微褶皱会产生弹性变形,外力越大,形变也就越明显。实验数据表明,相较于传统石墨膜材料,石墨烯膜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了2至3倍。

  研究人员介绍,石墨烯微褶皱的可延展性,使它可以耐受反复折叠、打结、扭曲、弯曲、折纸等多种复杂形变,也更适合工业规模化生产。

  具备高柔性的石墨烯膜还具有优异的导热导电性能。实际上,石墨烯膜的导热率超过了目前市面上宏观材料的导热率,平均值达到1900瓦/米·度。

  研究人员介绍,电子元器件核心部件都有各自的稳定工作温度区间,一般而言,温度提高8℃至10℃,电子器件寿命会降低一半。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这种石墨烯膜替代商用石墨膜,应用于手机散热膜上,发现手机CPU处的温度可以控制在33℃以下,相较商用石墨膜降低了6℃。

    以上是关于网络通信中-我国科学家发明高导热超柔性石墨烯膜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关键字:石墨烯 引用地址:我国科学家发明高导热超柔性石墨烯膜

上一篇:VLSI国际会议中国仅一篇论文入选,占比1/64
下一篇:中兴手机频繁换帅 能重返复兴之路吗?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7 17:26

研究人员利用一氧化碳廉价生产高质量石墨烯
研究人员提出了第一个利用一氧化碳作为碳源的石墨烯合成技术。这是一种快速和廉价的方法,可以用相对简单的设备生产高质量的石墨烯,用于电子电路、气体传感器、光学等领域。这项研究由来自斯科尔科沃科技学院(Skoltech)、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MIPT)、俄罗斯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阿尔托大学和其他机构的科学家们进行。该研究已在著名的《先进科学》杂志上发表。 化学气相沉积(CVD)是合成石墨烯的标准技术,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蜂窝状排列组成的一原子厚的薄片,具有无与伦比的特性,可用于电子应用等方面。CVD通常涉及碳原子脱离气体分子,并在真空室中以单层形式沉淀在基材上。铜是一种流行的基材,使用的气体一直是碳氢化合物:甲烷、丙烷、乙炔、烈酒
[半导体设计/制造]
研究人员利用一氧化碳廉价生产高质量<font color='red'>石墨烯</font>
Science子刊: 大规模低成本提高石墨烯韧性!
众所周知,二维材料具有极佳的机械属性,除了杨氏模量和机械强度外,断裂韧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力学指标,反映了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 由于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都有固有缺陷,所以断裂韧度在很多情况下更能反映材料的力学特性,而杨氏模量和机械强度非常高的材料,断裂韧度并不一定同样高, 例如,石墨烯被证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杨氏模量和强度最高的材料,但其断裂韧度只有约16 J/m2,低于某些传统材料,而二维材料的脆性机械特性则是导致其断裂韧度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量研究表明,在二维材料中引入纳米级别缺陷可以使材料塑性特性增强,进而提高其断裂韧度,但是,这种方法要求极高的实验技巧和昂贵的设备才能精准的控制引入缺陷的大小及形状,而且只能在非常小
[手机便携]
10分钟充满3千毫安时电池 华为石墨烯电池曝光 真是够吓人
可以肯定的是,石墨烯未来一定会对整个科技行业起到重大的推进作用,而具体到手机行业,它也是在慢慢的渗透,比如目前一些高性能手机上会使用它做散热辅助材料,但是这绝对不是石墨烯最好的用途。 现在从产业链传出的消息显示,华为已经在准备手机上推行石墨烯电池了,这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这里说的石墨烯电池,其实还是锂电池,但是电池的两级用石墨烯材质。 华为石墨烯电池终于要商用 2016年年底的时候,华为中央研究院瓦特实验室宣布了一项技术,他们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外界都把它成为是石墨烯电池,但是实际上应该是这样,还是锂电池为基础,但是加入了石墨烯材质,准确来说应该高温长寿命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经过了两年多对技术完善同时兼顾一
[家用电子]
10分钟充满3千毫安时电池 华为<font color='red'>石墨烯</font>电池曝光 真是够吓人
特斯拉纯电动汽车为何也用铅酸电池而不用锂电?
电动自行车属于低速车,乃中国首创,其保有量已接近 3 亿辆,年产值超过千亿元,创下“世界第一”。虽然以锂电电动自行车为代表的凤凰高端产品最近开始走俏欧洲,但这种低速电动车绝大多数还都用铅酸电池。为什么不用重量更轻、体积更小的锂电池呢? 特斯拉当然不是低速电动车,除了安装在前后轴之间底盘位置重达 900 公斤的“压舱石”动力电池组,还有一块人们几乎看不到的 12V 铅酸蓄电池。其实,混合动力或插电混合动力车也仍然在用燃油车相同的铅酸蓄电池供电,不管是什么车,如果长久放置蓄电池严重亏电,车辆依然打不着火。 看来这古老的铅酸电池还是不可或缺!其实,马斯克早就想替掉它……今天就聊聊为什么一百多年历史的铅酸电池还在搭载新一代电动汽车?有
[嵌入式]
特斯拉纯电动汽车为何也用铅酸电池而不用锂电?
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广汽石墨烯电池或将年底量产
作为曾经最先在量产车型上采用811电池的车企之一,广汽一直在新技术应用的速度上保持着很快的速度。近日,广汽集团对外表示:目前旗下石墨烯电池研发工作在持续进行中,预计今年底将此项技术走向实车量产测试。 广汽集团的石墨烯技术在今年7月份广汽科技日上公布。官方称,基于石墨烯优良的导电性和特殊的三维结构开发了一款超级快充电池,可以实现8分钟充满80%电量,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200-300公里,充电速度堪比加油。 目前,广汽已从电芯、模组、搭载整车多个层面初步验证石墨烯技术。 石墨烯材料主要应用在快充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锂硫电池和轻量化车身材料等多个领域。但是成本过高,一直成为了实现量产应用的壁垒。广汽也表示,
[汽车电子]
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广汽<font color='red'>石墨烯</font>电池或将年底量产
我国科学家发明高导热超柔性石墨烯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团队研发出一种高导热超柔性 石墨烯 组装膜,导热率接近理想单层 石墨烯 导热率的40%,可反复折叠6000次、弯曲十万次,有望应用在电子元件导热、新一代柔性电子器件及航空航天等领域。这一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杂志。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据新华社6月6日报道,现有的宏观材料中,高导热和高柔性是一对矛盾,往往难以兼得。 石墨烯 材料的出现虽然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但此前并没有研究团队能实现突破。   高超团队创造性地提出“大片微褶皱”的材料制备方法:首先将大片单层石墨烯互相交叠,经高温热处理后,材料中的含氧基团释放出气体
[网络通信]
Appear Inc推出超轻石墨烯电池,实现5G手机超快充电
Appear Inc.宣布推出世界上重量最轻并采用创新防水技术的首款石墨烯电池智能手机。这款智能手机已引起广泛的关注。Appear已开始接收订单,预计今年前六个月的销量将达到100万部。这款智能手机将于2021年3月前开始通过门店和主要在线零售商销售。 Appear是一家以创新电子产品闻名的科技公司。公司总部位于旧金山,在新加坡、阿联酋、香港和印度等多地经营国际业务。Appear专注于开发B2B物联网创新产品。公司开发了多项创新技术,如智能手机、石墨快速充电电池应用、漂浮和悬浮扬声器。 Appear已与富士康建立合作以生产相关产品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Appear与富士康印度公司建立合作以满足其制造需求。富士康是一家
[手机便携]
中国耐高温石墨烯基锂电池问世 寿命长可用无人机
华为中央研究院瓦特实验室在第57届日本电池大会上宣布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实现重大研究突破,推出业界首个高温长寿命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华为瓦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李阳兴博士表示,石墨烯基高温锂离子电池技术突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在电解液中加入特殊添加剂,除去痕量水,避免电解液的高温分解; 电池正极选用改性的大单晶三元材料,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同时,采用新型材料石墨烯,可实现锂离子电池与环境间的高效散热。 根据李阳兴介绍,此款耐高温石墨烯基锂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充放电测试表明,同等工作参数下,它的温升比普通锂离子电池降低5℃;60°C高温循环2000次,容量保持率仍超过70%;60℃高温存储200天,容量损失小于13%。 宣传视频显示,这款
[家用电子]
小广播
最新网络通信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