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芯片发展史展中兴未来——亚洲芯片先驱之国

发布者:yunhao最新更新时间:2018-04-28 来源: 电子产品世界关键字:芯片  DRAM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芯片事件,成为现阶段科技公司热议的焦点,如何摆脱芯片落后的局面,是我国高科技公司应该去思考和运作的事情,日本作为芯片行业的先驱,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国家。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日本芯片发展路程

  早期70年代的崛起

  上世纪70世纪初, 日本半导体产业整体落后美国十年以上。70 世纪中期, 日本本土半导体企业受到两件事的严重冲击。一件事是日本 1975、1976 年在美国压力下被迫开放其国内计算机和半导体市场;另一件事是IBM公司开发的被称为未来系统(Future System,F/S)的新的高性能计算机中,采用了远超日本技术水平的一兆的动态随机存储器。1976-1979年在政府引导下,日本开始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超大规模集成 电路的共同组合技术创新行动项目(VLSI)。该项目由日本通产省牵头,以日立、三菱、富士通、东芝、日本电气五大公司为骨干,联合了日本通产省的电气技术实验室(EIL)、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综合研究所和计算机综合研究所,共投资了720 亿日元,用于进行半导体产业核心共性技术的突破。

  VLSI 项目是日本“官产学”一体化的重要实践,将五家平时互相竞争的计算

  机公司以及通产省所属的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的研究人才组织到一块进行研究工作,不仅集中了人才优势,而且促进了平时在技术上互不通气的计算机公司之间的相互交流 、相互启发,推动了全国的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日本半导体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平台,令日本在微电子领域上的技术水平与美国并驾齐驱。项目实施的四年内共取得了约 1000 多项专利,大幅度提升了成员企业的 VLSI制作技术水平,日本公司借此抢占了 VLSI 芯片市场的先机。同时政府在政策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日本政府于 1957 年颁布《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支持日本企业积极学习美国先进技术,发展本国的半导体产业。1971 年、1978 年分别颁布了《特定电子工业及特定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特定机械情报产业振兴临时措施法》,进一步巩固了以半导体为核心的日本信息产业的发展。

  中期80年代的辉煌

  日本半导体业的崛起以存储器为切入口,主要是 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1963年日本电气公司(NEC)自美国Fairchild公司取得平面技术Planar Technology的授权。日本政府要求NEC将取得的技术和国内其他厂商分享。由此项技术的引进,日本的NEC、三菱、京都电气等开始进入半导体产业。日本半导体业的发展由此开始。到上世纪 80 年代,受益于日本汽车产业和全球大型计算机市场的快速发展,DRAM 需求剧增。而日本当时在 DRAM 方面已经取得了技术领先,日本企业此时凭借其大规模生产技术,取得了成本和可靠性的优势,并通过低价促销的竞争战略,快速渗透美国市场,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取代美国成为DRAM 主要供应国。随着日本半导体的发展,世界市场快速洗牌,到1989年日本芯片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达 53%,美国仅37%,欧洲占12%,韩国1%,其他地区1%。80 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截至 1990 年,日本半导体企业在全球前十中占据了六位,前二十中占据十二位,日本半导体达到鼎盛时期。

  中后期90年代的衰落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在美国掀起了以 downsizing 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以PC 为代表的新型信息通信设备快速发展,但日本在该领域未有足够准备。同时日本在 DRAM 方面的技术优势也逐渐丧失,成本优势也被韩国、台湾等地取代。PC 取代大型主机成为计算机市场上的主导产品,也成为DRAM的主要应用下游。不同于大型主机对 DRAM 质量和可靠性(可靠性保证 25 年) 的高要求,PC对 DRAM 的主要诉求转变为低价。DRAM的技术门槛不高,韩国、台湾等地通过技术引进掌握了核心技术,并通过劳动力成本优势,很快取代日本成为了主要的供应商。1998年韩国取代日本,成为 DRAM 第一生产大国,全球 DRAM 产业中心从日本转移到韩国。

  之后,韩国一面继续维持 DRAM 的生产大国地位,一面开发用于数字电视、移动电话等的 SOC,双头并进;而台湾通过不断增加投资,建成了世界一流的硅代工公司——台积电和联电,开发了一种新的半导体制作模式,同时积极研发,在部分尖端技术上已经可以与日本齐头并进。该阶段,日本半导体产品品种较为单一,产品附加值低;同时未跟上世界技术潮流,日本半导体产业在该阶段受到重创。截止2000年,日本DRAM份额已跌至不足10%。

  如今21世纪转型发展

  Elpida外所有其他的日本半导体制造商均从通用DRAM领域中退出,将资源集中到了具有高附加值的系统集成芯片等领域。2000年NEC日立的DRAM部门合并,成立Elpida,东芝于2002年卖掉了设在美国的工厂,2003年Elpida合并了三菱电机的记忆体部门。但Elpida于2012年宣告破产,2013年被美光购并,标志着日本在DRAM的竞争中彻底被淘汰。日本重新开启了三个较大型的“产官学”项目——MIRAI、ASUKA和 HALCA。三个项目都于2001年开启,以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世界级超净室(SCR)作为研发室,“ASUKA”项目由 NEC、日立、东芝等 13 家半导体厂家共同出资700亿日元,时间为 2001-2005,主要研制电路线宽为 65 纳米的半导体制造。

  “MIRAI”项目时间为 2001~2007,由日本经产省投资300亿日元,由25家企业的研究所和20所大学的研究室共同研究,“HALCA”项目除进行实用化制造技术的研究外,还要进一步研究高速度、节省能源的技术。这三个项目从原理、基础技术、实用技术到量产技术上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此外,日本政府还实施了 SOC 基础技术开发项目(ASPLA)等,进一步对之前的项目研究成果进行再开发。

  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材料生产国,2014年日本国内的半导体材料消费占 22%,日本同时也是全球最主要的半导体材料输出国。大部分半导体材料出口到了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目前虽然半导体产业开始了第三次转移,逐步转移到以中国为主的更具备生产优势的地区。

  虽然日本人历史上,对于我们国家进行了难以饶恕的罪行,但是日本的科技发展水平尤其是芯片的发展,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面对新技术的钻研和开发,是我们现阶段科技公司应该共同去努力和建设的。

  日本芯片发展对于我国的启示

  第一、 开展海外研发,合作开发

  1980s 时期,日本半导体厂商纷纷在国外建立研发基地,通过进行联合开发而与美国的大用户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但1990s年后期,随着行业景气度下降,日本半导体企业开始对国外的研发基地进行整合与撤销,一方面技术水平开始被新兴市场赶超,另一方面和美国大客户的信任关系也受到破坏,更加降低了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而日本半导体材料企业一直维持这海外研发、合作研发的优良传统,保持了技术上的领先性和这种信任关系,因此日本半导体材料企业迄今依然占领着国际市场较大的份额。

  第二、 顺应市场趋势,及时转型发展

  日本半导体公司过去一直采用的 IDM 模式,但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Fabless+Foundry 模式更适应世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而日本未及时从传统的 IDM模式向轻型化进行转型。日本对于整个科技行业的反应速度还是很快的,当需要产业进行转型时,会果断的转型,这样的顺应时代潮流的经营模式,不会出现被出局、被淘汰的问题,对于整个行业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量。

  第三、政府加大扶持,重视人才的培养

  我国半导体材料行业在发展初期可以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赶超,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还是需要学习日本半导体企业的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原则。以官方为主导,各企业与研究机构共同联合研究,攻关大型基础研究项目,开发关键技术,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半导体材料产品的比例,为产业中企业的发展提供平台。各企业先合作开发好关键技术后,各企业再各自进行商业化。

  在芯片等高科技领域,日本经过多年的投入、研发、技术、人才的积累,使其在这一产业上游有着很强的话语权,要想强大,是没有捷径可走的,我国也必须吸收先进的经验和理念,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个环节地工作,才能真正把设备和材料水平搞上去,才可以摆脱大国的控制,真正地做到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

    以上是关于网络通信中-看日本芯片发展史展中兴未来——亚洲芯片先驱之国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关键字:芯片  DRAM 引用地址:看日本芯片发展史展中兴未来——亚洲芯片先驱之国

上一篇:AI与基因科学的对话:从“人工智能”到“动物智能”
下一篇:雷军回母校参加“期中考试”,这1000万能不能建个人工智能实验室?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7 18:00

大摩示警:汽车芯片恐掀砍单潮
原先缺货的车用芯片,出现供给过剩警讯,摩根士丹利(大摩)证券在最新出具的「亚太车用半导体」报告中指出,由于两大因素影响,瑞萨与安森美两大半导体厂已发出砍单令,正在削减第4季的芯片测试订单。 造成半导体大厂发出砍单令的原因,包括:一、台积电第3季车用半导体晶圆产出年增达82%,较疫情前高出140%;二、大陆电动车销量转弱(占全球电动车五至六成),使得车用半导体目前已足额供给,砍单潮正开始发生中。 大摩半导体产业分析师詹家鸿指出,从半导体晶圆代工后段制程的最新访查得知,部分车用半导体如MCU与CIS供应商包括瑞萨半导体、安森美半导体等,目前正在削减一部分第4季的芯片测试订单,显示车用芯片缺货不再。 詹家鸿表示,对比全球车用
[汽车电子]
日本加强本国半导体生产 将补贴美光15亿美元生产下一代芯片
北京时间5月18日消息,知情人士称,美国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准备从日本政府获得大约2000亿日元(约合15亿美元)的财政奖励,帮助其在日本生产下一代存储芯片。这是日本政府加强国内半导体生产的最新举措。 知情人士透露,美光将利用这笔资金在其日本广岛工厂安装来自光刻机巨头阿斯麦的先进EUV芯片制造设备,以生产DRAM芯片。这笔资金可能会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周四会见一个芯片高管代表团时宣布,该代表团中包括美光CEO桑杰·梅罗特拉(Sanjay Mehrotra)。 这笔补贴资金是日本志在发展本国半导体产业的最新迹象。日本政府已经投入数以十亿美元计资金,鼓励芯片代工巨头台积电在国内增加产能,并资助日本国内晶圆代工厂Rapidus,希望
[半导体设计/制造]
满足功耗/效能/芯片面积需求 新思推新系列ARC HS处理器
看好固态硬盘(SSD)、无线基频、无线控制、家庭网络、车用控制与信息娱乐、多频道家用音响、高阶人机互动接口(HMI)、工业控制和家庭自动化等各式高阶嵌入式应用市场前景,新思科技(Synopsys)推出ARC HS4x和HS4xD处理器。 新思科技DesignWare ARC处理器资深产品营销经理Mike Thompson表示,新系列的处理器具备双指令架构,与过去推出的系列产品相比,可提高25%的RISC效能。 新思科技DesignWare ARC处理器资深产品营销经理Mike Thompson表示,HS4x系列中HS44、HS46、HS48、HS45D以及HS47D处理器提供单核心、双核心和四核心的配置选择,采双指令超纯量架构(
[半导体设计/制造]
基于FM1182芯片的便携消噪麦克风系统研制
  在通信过程中语音信号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周围环境、传输媒介等引入的噪声影响。在语音信号处理中, 背景噪声降低语音质量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因此, 设法从噪声污染的语音信号中滤除噪声, 提高语音信号的信噪比就成为语音消噪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在大量技术被用于抑制信道中的噪声干扰, 以提高通信的质量。背景噪声的混入不但使通话质量明显下降, 还会增加移动设备的电耗。该系统主要是用于对信源部分的背景噪声进行处理。采用了美国富迪公司的FM1182 为核心芯片, 以MAXIM 公司MAX9812L 芯片为辅助芯片。电路采用双麦克风作为输入, 分别用于拾取纯噪声和混有背景噪声的语音信号。两路信号最终在FM1182 内部的DSP 芯片处进行处理
[电源管理]
基于FM1182<font color='red'>芯片</font>的便携消噪麦克风系统研制
博通Q2财测超过预期 CEO称芯片供应过剩不会出现
当地时间3日,博通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及第二季度财测,第一季度净营收同比增长16%至创纪录的77亿美元,高于华尔街预期的76亿美元,预计第二季度净营收将达到79亿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计的74.3亿美元。 综合路透、彭博报道,博通首席执行官Hock Tan表示,“博通创纪录的第一季度业绩是由强劲的企业需求,以及超大规模和服务提供商对下一代技术的持续投资推动的。”“我们的第二季度展望预计,同比增长将加快。” 博通客户名单包括许多在前沿技术上高投入的公司,谷歌在其数据中心使用博通的网络芯片,苹果公司的iPhone也依赖博通连接芯片来连接Wi-Fi网络和外围设备,这使得博通的预测被认为是芯片行业整体景气度的风向标之一。 对于目前的
[手机便携]
英飞凌发布全新RFID芯片SRF 66V01ST
英飞凌科技(Infineon)日前推出全新的射频识别(RFID)产品──PJM LightRFID芯片 SRF 66V01ST ,提供1kbit的记忆容量,以及能防止未经授权存取保护资料的隐私保护功能。 相较于目前市面上其它的RFID解决方案,PJM(Phase Jitter Modulation)芯片能以电子非接触式同时识别数百个对象,即使这些对象处于相互堆栈或高速移动状态下。除了应用于文件管理外,PJM Light芯片能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库存盘点与快速有效的供应链管理,适合医疗程序、药品与如医疗植入等医疗应用。 此外,英飞凌也与澳洲Magellan Technology Pty Ltd宣布,将扩大双方的授权
[汽车电子]
智能机低价中规牵动芯片厂势力消长
    入门级智能手机走向低价、中规的全新战局,各家手机厂商展开新一波激战,也牵动晶片业者的势力消长。手机代工厂商表示,过去高通(Qualcomm)主打规格、联发科主打价格的界线已经逐渐模糊,各家晶片业者必须兼顾规格与价格的要求,才能吸引手机厂商青睐。     台湾手机代工厂商指出,随着手机晶片业者的产品加速推陈出新,高阶智能手机的规格快速向上发展,过去属于中高阶规格的手机现在已是中低阶规格,举例来说,2010年上半1GHz处理器还是高阶机种,2011年上半双核心机种才开始面市;但到了2012年1GHz单核心可能成为入门级机种的标准配备,连1GHz双核心处理器都将快速普及。     在此一趋势下,各家手机厂商要打造入门级智能手机不
[手机便携]
美“芯片法案”第三笔补贴揭晓:格芯将获得 15 亿美元资金
2 月 20 日消息,美国拜登政府宣布根据“芯片法案”向半导体公司格芯(GlobalFoundries)提供 15 亿美元(当前约 108 亿元人民币)资金,以支持其扩大芯片生产。这家 2009 年从 AMD 分拆出来的公司还将获得“芯片计划办公室”提供的 16 亿美元贷款,这笔资金将用于三个项目。 美国商务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首先,格芯将在纽约马耳他建立一个新的晶圆厂,用于生产“美国目前尚无法提供的各种高价值技术”。格芯表示,该设施将生产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国防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芯片。预计该项目将于 2025 年开始建设。 其次,格芯计划通过整合其新加坡和德国工厂的技术来扩建其位于马耳他现有的工厂,目的是生产更多用于汽车和卡车的
[半导体设计/制造]
小广播
最新网络通信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