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高价购得NFC,组合芯片有望低于1美元

发布者:meilidaowl最新更新时间:2010-06-23 来源: 国际电子商情关键字:博通  Broadcom  NFC  RFID  Innovision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无晶圆厂通信芯片公司Broadcom日前宣布,它已同意支付4750万美元现金收购RFID和NFC(短距离通信)电路暨知识产权领先厂商——Innovision Research & Technology。

  该交易已得到Innovision(英国赛伦塞斯特)董事会的同意,对这家上市公司所有流通股收购的报价是由Broadcom的全资子公司Broadcom International给出的。

  基于由RF供给电能的标签识别技术(又称RFID)的NFC技术,一段时间以来被尊奉为一种电子小额支付手段。虽然标准化和部署问题延缓了该技术被采纳的进度,但目前它被认为正处于得以在手机内规模应用的节骨眼上。

  Innovision通过授许该技术的IP使其得以广泛应用,一些公司的NFC控制器IC就采用了它的IP。各公司现正打算在各自支持包括蓝牙、WiFi、调频收音和GPS等辅助射频的连接组合芯片内整合进NFC IP。此举将把NFC实现的成本从独立NFC控制器的约5美元,降至组合芯片内实现的不到1美元。

  根据收购条款,Innovision的股东所持的每股Innovision股票将得到0.35英镑(约0.52美元)现金,按目前的汇率算,这些股票共值约4,750万美元。Broadcom的出价相当于比Innovision的普通股在2010年6月17日(星期四)的收盘价溢价了84.2%。 Broadcom表示,预计将于2010年第三季度完成对Innovision的收购。Innovision还公布了截至到2010年3月31日的上个财年的财务状况。在该财年,Innovision净亏损了240万英镑(约350万美元),销售收入为200万英镑(约300万美元)。在上财年,Innovision投入了约230万英镑(约340万美元)开发NFC IP。截至到2010年3月31日,Innovision的现金存款约为410万英镑(约610万美元)。

关键字:博通  Broadcom  NFC  RFID  Innovision 引用地址:博通高价购得NFC,组合芯片有望低于1美元

上一篇:观点:山寨电子书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下一篇:消费日益转向智能手机,欧洲运营商如何应对?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3 11:14

博通公司公布中国市场发展策略
    时间:2013年12月18日 21:02 博通大中华区总裁李廷伟   新浪科技讯 12月18日下午消息,美国半导体芯片公司博通大中华区总裁李廷伟今天下午对外公布中国市场发展策略,力图通过3G\4G手机芯片、基站、大数据等业务实现增长。   李廷伟表示,博通希望在中国市场成为第一名的半导体解决方案厂商,并成为美国市场之外,博通最大的市场。   李廷伟表示,4G牌照发放、宽带中国推进、高清视频普及等都将是博通在中国市场的机会。   李廷伟透露,明年第一季度,博通4G芯片将会在中国市场出货,而届时也会符合中国运营商的技术要求。   今年9月,博通斥资1.64亿美元收购瑞萨电子LTE业务,从而拥有了4G系统芯片。   博通在
[手机便携]
博通收购高通还不得,英特尔又盯上了博通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半导体行业接连上演好戏,前脚博通拿下高通势在必行,后者却一直想要逃脱其“魔爪”,现在半路杀出个英特尔,要收购博通。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英特尔正考虑一系列的收购方案来应对博通对高通的恶意收购,而后两者的并购如果一旦成功,英特尔可能会向博通提供报价。知情人士称,英特尔正密切关注着这场收购战,并非常希望博通会失败,因为很明显,合并后的公司将对英特尔构成严重的竞争威胁。 不过,英特尔随后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它不会评论与收购有关的谣言或猜测,博通方面对此事也未做回应。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自去年年底,英特尔就一直在考虑采取这样的举措并与顾问进行合作。但也有人表示,那不太可能,也很难确定英特尔最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考虑到
[半导体设计/制造]
高通将竭力抵御博通收购 博通同时备有两种策略
  据国外媒体报道,半导体巨头 博通 公司(Broadcom)将在收购 高通 (Qualcomm)的尝试中遭遇不少曲折,后者会竭力抵御 博通 的收购要约。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本周一早些时候, 博通 表示,它向 高通 股东提供每股70美元的报价,包括60美元现金和10美元的博通股票。如果该提议获得批准,这将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芯片行业收购,超过了2016年戴尔与EMC之间价值600亿美元的合并。   但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高通 将拒绝这个博通主动提出1030亿美元的报价。   《金融时报》报道称,该报价低估了高通的价值,还低于其董事会会认真考虑出售的出价水平。尽管如此,博通上周末最早被曝有
[手机便携]
卢伟冰暗示1500以上的Redmi手机有望用上NFC
集微网消息,自从红米以Redmi的身份从小米独立出来以后,以卢伟冰为核心的领导层就动作不断,除了日常宣传Redmi Note7手机有多棒之外,他们还为Redmi新品进行了广泛的用户调查。 2月2日卢伟冰现身深圳,跟来自深圳和广州两地的米粉做了交流,听取用户意见,他称:“大家对Redmi未来的品牌定位、营销策略、用户需求、旗舰产品配置等都给予了非常多中肯/务实/掏心的建议,并对Note7Pro和855旗舰有着非常高的期待。非常感谢大家为Redmi出谋划策,我们Redmi团队一定会加油努力,做出米粉心目中酷酷的产品。” 当天,卢伟冰还召开座谈会,谈及到了手机的NFC功能,他说:“部分米粉提出NFC的需求,NFC的使用场景
[手机便携]
卢伟冰暗示1500以上的Redmi手机有望用上<font color='red'>NFC</font>
慧眼安防:看门禁识小区的智能化之路
    智能小区是在智能化大楼的基本含义中扩展和延伸出来的。它通过对小区建筑群四个基本要素(结构、系统、服务、管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的优化考虑,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又拥有高效率、舒适、温馨、便利、安全的居住 环境 。为了更一步适应高安全度的要求,门禁系统也经历了RFID卡门禁、指纹门禁、虹膜识别门禁、面部识别门禁系统的变革。 门禁四大系列   一、RFID卡门禁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 技术 ,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 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
[安防电子]
大众与研究人员发现利用RFID应答器芯片的汽车系统缺陷
  据彭博社报道,英国和荷兰学者表示,在过去的两年里,成千上万台汽车的驾驶系统都处在被黑客攻击的风险中,这对汽车的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013年大众曾试图说服英国高等法院停止公开他们在破解汽车系统领域的研究,但经过漫长的谈判,双方决定用一种折衷的方式公开其研究结果。据一个编写研究成果的作者表示,在即将公布的成果中,所有包含破解过程的主要词语都将被删除,这使得黑客想利用研究成果攻击汽车系统变得非常困难。   该研究小组于2012年发现了汽车系统中所存在的缺陷,即用于防盗的射频识别(RFID)应答器芯片,这是汽车所存在的最大安全隐患。而早在2012年2月,该研究小组就已经向芯片制造商提出了该技术的缺陷,并在201
[汽车电子]
RFID低功耗电子标签和手持阅读器设计开发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近20年来蓬勃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油田采油车出入自动识别管理与监测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能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油田采油车辆和油井采油动态 ,以便更好地进行合理调度与管理等。 本文设计开发的RFID电子标签和阅读器应达技术参数指标如表1和表2所示。 1 硬件设计 1.1 总体方案 本文设计开发的射频收发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计算机通过异步串口向ARM控制器传送指令;ARM控制器再通过nRF24L01按照一定通信协议 将信号发送给指定地址的标签;若标签处于阅读器范围内 ,经外部触发后,会发送标签的一些相
[单片机]
<font color='red'>RFID</font>低功耗电子标签和手持阅读器设计开发
基于FPSLIC的UHF频段RFID阅读器的实现
通常,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数据管理系统这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电子标签部分又可以细分为标签天线和标签芯片两部分。每个电子标签都含有唯一的识别码,用来表示电子标签所附着的物体。当电子标签接收到阅读器的发射信号的时候,电子标签被唤醒,然后根据阅读器发射的指令完成相应的动作,并将响应信息发射回给阅读器。电子标签上有数KB的存储单元,可以反复读写10,000次以上。 阅读器也可以细分为阅读器天线和阅读器两部分。阅读器通过发射信号唤醒和传送指令给电子标签,并接收标签返回的信号。在初步的过滤、处理信号之后,将有用的数据通过网络和数据管理系统交互,从而完成对电子标签的信息获取和解析。
[网络通信]
小广播
最新手机便携文章
更多精选电路图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